小学二年级上册九的乘法口决教案,小猪在哪教案

小学2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决教案



1、小学2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决教案

9的乘法口诀 何大岷小学 陈海霞 学习内容:人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84页例6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片《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998十1难”取得真经的片段,它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生:998十1。 师:对了,这是关于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来1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19得9”。 呈现图片(1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1句口诀吗? 生:19得9。 2.教学“29十8”。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29十8。 3.教学“392十

7、493十6”。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392十7,493十6。

3、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课件演示)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师:有其他方法吗? 生2:刚才学习了493十6,就是4个9连加是36,再添1个9,也就是36再加9等于45。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 生:第2个,简单方便。 小组合作观察有关6至8条船的3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 2.教学“998十1”。 师:通过对前8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998十1”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生:8个9是72,再添1个9是9个9,72再加1个9就是81,所以998十1。 师:998十1,就是有9个9连加,真多啊!可见唐僧师徒经历“998十1难”的确很艰辛啊!

3、记口诀 师:现在给半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 问题1:你在记口诀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教师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用白粉笔勾出) 过渡语: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 问题2: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1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先和你的同桌交流。 (教师注意留心听与重点规律有关的内容,选择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3: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教师根据学生随机的发现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 (1).记忆方法1──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呢?(这些规律学生不必11找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发现不同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律) 9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19得9,29十8,392十7,493十6,594十5,695十4,796十3,897十2,998十1。 它们的规律是:每句的第1个数是按1~9的顺序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 提问:我记住了“796十3”这句口诀,下1句忘了,怎么办? 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1个数小1,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 师:3×9=28,我算得对吗?用你的方法检查。 后1句口诀的得数与前1句口诀相比,十位数大1,个位数小1。 看来9的口诀算得的积离不开

1、

8、

2、

7、

3、

6、

4、5这些数字,这样我们可以把口诀分成这样的4类:

2、9,

3、8,

4、7,

5、6。 9的口诀,9乘几的积,就把几当做几十,再减几。 原因:因为1个9是1个10减1,2个9就应该是这样的2个10减2,是18,那么3个9就应该是30减3,是27,那4个9呢?(40减4是36)5个9呢?(50减5)继续,所以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课件演示) 9×1=10-1 9×6=□-□ 9×2=20-2 9×7=□-□ 9×3=30-□ 9×8=□-□ 9×4=□-□ 9×9=□-□ 9×5=□-□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找到许多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11说了,如果还有想说的下课时可以讲给我听。

4、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师:现在我们运用口诀解决1些问题。 1.先计算在说口诀。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2.填空: ( )×9=72 9×( )=27 7×( )=63 5×( )=45 ( )×( )=36 ( )×( )=18 3.小狗要环球旅行了,只有通过你的帮助它才能到达指定的旅游地点(图略)。 (1)搭乘飞机。 下面这些计算题构成了航行路线。请读算式并说出正确答案才能到达第1站──埃及。 3×9= ←─飞机 │ └→2×9= ───→ ↓ 埃及←─9×4= ←─ (2)乘船。 小狗乘船旅行,预计9×6= 天到达美国。 (3)做火车。 遇到淘气的小恐龙挡住去路,它只管1个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中,乘数都相同,乘数是最大的1位数,猜猜乘法口诀。 (4)到达法国巴黎,改乘汽车,以下题目,只有判断对了,小狗才能得到汽车。 4×9=26( ); 9×7=62( ); 5×9=45( ); 8个9连加是17( ); 8×9=72( )。 (5)最后1站是中国。 ○里填“+”还是“-”,为什么? 9×3=9×4○9; 9×6=9×5○9。 4.师:今天这么多同学都上了状元榜,可是你不觉得我们的这个状元榜太单调了吗?老师准备了1些装饰物,让我们1起把它装饰装饰(图略)。 如果状元榜的上、下两边各装饰9只彩灯?共需多少只呢?如果状元榜的4边都装饰彩灯,每边装9只,共需多少只呢? 学生猜测答案。 师:用你的小圆片假设成彩灯,亲自试试吧。通过实际操作,你们统1答案了吗?是多少? 现在就来装饰1下,那么你们算出的36只,在哪里出现问题了?4角的彩灯被重复计算了。 5.小结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反思:。

小猪在哪教案



2、小猪在哪教案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激发阅读兴趣:

1、猜1猜:长嘴巴,哼哼叫, 卷尾巴,向上翘, 胖肚皮,长小脚, 吃饱了,睡大觉。(打1动物)

2、你们喜欢小猪吗?你们有看过关于猪的童话故事吗? 《西游记》里的猪8戒,说说你喜欢他吗?

3、今天啊,猪8戒还给我们带来了他们家族里的1只小猪,想看看吗?(课件出现:小猪。)感觉怎么样?喜欢吗?

3、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来听听他的介绍吧!(课件出现画外音)

4、其实啊,它是1个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不仅名字有意思,在它身上还发生了了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2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事情,再者,猪8戒大家都很熟悉,这样就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地结合,由此导入,在上课伊始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2)、感知封面目录,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书的封面: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

2、介绍孙幼军:

3、《小猪唏哩呼噜》就是其中1本非常有趣的书。封面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图,看看这些图,你觉得他会写些什么故事呢?大胆猜想: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故事呢?

4、出示目录,指名读目录。

5、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你想从故事中知道什么呢? 设计意图:当学生有点想看时,让他们看封面、猜想会讲些什么样的故事,这时学生阅读兴趣就被提了起来,促使阅读期待的生成。 3)、看图猜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提示:图上画着谁?他正在干什么?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2、观察图上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小猪的裤子为什么掉下来了?小猪想干什么? 3老师讲述精彩片段,学生仔细听,哪些跟你猜想的1样?哪些跟你猜想的是不1样的,你觉得哪个更好1些,为什么? 精彩片段:小猪到它的朋友小鹿家玩,小鹿烧了1大锅味道鲜美的的果粥,唏哩呼噜1口气全都吃光了,在回家的路上,1阵风把它的帽子吹掉了,唏哩呼噜多么想再刮1阵风每吧帽子刮起来,恰好落 在头上,可是好半天也没有风,它只好自己捡。可是他的肚子,吃得太饱了,圆鼓鼓的,像个大皮球。他根本就弯不下腰去!小猪吸了1口气,喊“123!”喊到3的时候,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把腰弯下去,这么猛的1弯,他觉得肚皮很疼,接着就听见“蹦”1声响。倒不是肚皮裂开,是腰带断了。腰带1断,他的裤子就滑了下来,帽子是捡起来了,可是裤子1直褪到地上。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小说的大概内容和主要故事情节,也感受了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会有新的阅读期待生成。猜小说中精彩部分,激活了学生想进1步了解和阅读故事的欲望。这个环节给学生搭建了1个简单的猜说平台:1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知;2是尊重学生阅读期待。把阅读期待共享能激励学生想去快速亲近小猪唏哩呼噜。

3、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精彩片段。(配上悠扬的音乐读)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2)读到好词好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并多读几遍

4、展示读 设计意图:学生读的过程是1种享受快乐的过程,让他们沉浸在1个温馨的阅读氛围中轻松阅读。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知、感悟。兴趣又因读有所获而递增。

5、学会转述。

谁有2年级语文复习课的教案啊?



3、谁有2年级语文复习课的教案啊?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语文2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 www.xxjxsj.cn.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语文2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的1堂复习课教案。概括了2年级上册语文从语文园地1到语文园地8的1些基础知识点。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的基础 知识点主要有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把字句改被字句,比喻句等。学情分析: 2年级上册语文是过度1年级语文并向中段语文转换的1个阶段。而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不仅让学生掌握好学习语文的1些入门,也是为学生将来学习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学生比较小,接触语文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在教学方面会从1些基础简单的开始,让学生既能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又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掌握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多音字,各种形式的词语,反义词,把字句改被字句,比喻句等。 2.能举1反3,列出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教学理念:1.让学生掌握本册的1些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知识 2.让学生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3.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主动学习语文的愿望教学过程:1导入合:小朋友们下午好。生:欢迎来到“智慧大擂台”参加2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节目。师:来到我们比赛现场的有(生:大家好,我们是本领最大的狮子队;大家好,我们是智慧之王老虎队;大家好,我们是力大神勇的大象队;大家好,我们是聪明可爱的熊猫队。)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生:咦, 李老师,今天的知识竞赛有哪些环节?师:今天的知识竞赛主要是为了检查小朋友这1学期的知识收获情况,我们将从字,词,句几个方面去考考大家,最后将评出优胜队。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2闯关----射击大比拼师;小朋友们让我们1起来到“射击场”,这儿呀,有很多的气球,聪明的你能射中它们吗?提醒你们,仔细看1看气球上面的生字都有什么秘密?(生:多音字)师:你认识上面哪个多音字,能说1说它的不同读音并分别组词吗?师:哇,气球全都射中了,想不想看看射击场的魔法叔叔对你们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出示“我真棒”)老师给每队都加上1个气球。师:小朋友闷,除了我们射击场给出的多音字以外,学习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多音字,能说1说吗?同样分别组词。(生答)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很好,看来平时都很用功,不过呀,还有1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字,我们1起来读1读。(生齐读)[小学教学设计网- www.XXJXsj.cn-更多复习课教案]3闯关-----词语总动员师;小朋友的射击水平都很不错,不知道小脑袋里的词语积累怎么样?让我们1起来到“词语总动员”。师;(出示白茫茫),我请同学来读1读。(生读)谁能用这种词语形式再说几个词呢?(生答)师;老师这儿有4种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后面都隐藏着1种词语形式,先请狮子队的队长来选。(生选)请狮子队的小朋友开火车依次说(继续选图说)师;别看我们的脑袋小,里面装得词语可不少。老师呀给每个小朋友再加上1个气球。4闯关-----我会变师;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生:看过)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孙悟空)为什么?(因为它会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会变”。师;(出示“我会变”)再(出示例句)谁来读1读这个句子(生读)你能让这个句子变变身,句意不变吗?(生答)师;我们把这种句子变变身叫什么?(生;把字句改被字句)师;这儿呢,同样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后面都有1个句子要变,我这次请熊猫队的队长来选(依次选,说)师 ;(加气球)5闯关----看看想想师;(出示黑白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生说)师;小朋友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黑白,多少都是什么?(生;反义词)(出示问题)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反义词你呢?能写1写吗?师;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水果来,在你们的水果上写下你知道的反义词。师;我请每队的同学来读1读你写得反义词。师;(加气球)师;同学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最想得到什么?(生:温暖)师;老师呀有个小建议,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装满知识的水果送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收获知识,收获温暖。你们说好不好?6结束师;到这,我们的“智慧大擂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我们来比赛场上的得分情况。看来呀,大家都不相上下,“智慧擂主”要送你们1句话(出示棒极了)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的比赛有意思吗?感谢你们的积极参加,我们下期再见。

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4、小学2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平均分公开课教案



5、平均分公开课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lily1314love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2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

1、例

2、“试1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坦唤链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每几个1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体验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吗? 生:看过 师:那你们最喜欢里面的谁呀? 生:孙悟空 师:话说有1天,在取经的途中猪8戒感到又累又饿,于是猪8戒就悄悄和孙悟空商量,说:“你去摘桃子,回来咱两分。”不1会儿,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摘来了,(出示6个桃让孙子)这时,猪8戒立刻抢到,说:“我来分,我来分”,小朋友们,你们想想猪8戒会怎么分呢?师:刚才同学们把8个桃子分成了3种方法。同学们想1想这3种方法不1样,为什么都叫链仔平均分?分的不1样,为什么都叫平均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