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A版六上《献你一束花》教案设计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作为1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教学要求:

1、认只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抓信事例,体会狄仁杰护法、执法之公正。

4、体会狄仁杰护法之公正,感受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政治家形象。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认识人物

1、商鞅南门立木,想方设法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目的就是为了在全国建立起1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1个国家要稳定要强大,人仅要老百姓自觉守法,还要执法者公正的执法、护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初步识认人物。 狄仁杰(630-700年)生于唐贞观4年(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1),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1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1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1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引导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3)思考:文中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练习用小标题概括。

2、学生独立自学课文,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3、品析细节,体会护法之公正

1、问:狄仁杰身为大理寺的负责人,是怎样公正护法的呢?

2、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3、小组交流,互评、补充。 讨论:狄仁杰如此不顾个人安危,犯言直谏是为了什么?

4、体会其中感情,指导学生读出狄仁杰据法力争时的话。

5、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了解狄仁杰的言行——体会其如何公正护法——感悟其美好的品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利用总结出来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刚正不阿惩罪人”“明察善断护无辜”。

4、课堂小结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水乡茶居的诸多变化。

2、领会“草草杯盘共1欢,是水乡人生活中的诗”这句话的丰富内涵,理解作者从喝茶品茶这1中国古老的国粹中所寻觅到的社会变革的踪影和水乡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3、品读文章的精彩语句,享受美文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品读关键语句理解作者从喝茶品茶这1中国古老的国粹中所寻觅到的社会变革的踪影和水乡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草草杯盘共1欢,是水乡人生活中的诗”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2、作者简介:杨羽仪(1940-20__),广东宝安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沉浸文本、品读赏析: (1)思考:

1、作者在介绍水乡茶居的生活时,引用了哪句诗作为线索贯穿全篇的?

2、“草草杯盘”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3、既然把水乡茶居用“草草”1词来形容,可见其小而简,但是为何又缀以“共1欢”?此欢何来?

4、作者为什么把这种“草草杯盘共1欢”称作是水乡生活中的诗呢?

5、由此可见,作者在这喝茶品茶的国粹中寻觅到的是什么呢? (2)讨论: (1)为什么说“叹”茶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2)“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1句中,“淡”和“浓”含义分别是什么? (3)赏析:

1、散读课文,选择最让你陶醉的语句。

2、点评你陶醉的理由。

3、齐读语段,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

4、拓展延伸: 请设想1下,如果你现在身处茶室,围绕校园生活,和你的左邻右舍聊1聊。 交流聊天内容和感受。

5、总结:

6、作业:

1、阅读散文《品茗》,完成练习。

2、双休日闲暇时刻,泡壶茶,看1看,品1品,想1想,写1写。随笔《茶的联想》。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在孩子讲述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品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3、学习作者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父母对孩子的深切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父亲和母亲情绪、心境的变化的描写,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这篇课文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关于金翅雀的1件什么事? c、查找有关金翅雀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我们要走入第4单元的学习,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初步浏览了本单元的课文,谁来说说,这几篇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这1单元我们将走进亲情,走进爱的世界。 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感受着父母给予我们默默无闻的爱,这是我们感受最深切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本单元的第1篇文章《金翅雀》,也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 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金翅雀的相关资料,谁来说说关于金翅雀你都了解了些什么?(学生简单交流)

2、检查预习第1项: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相互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教师出示整理的生词和容易读错的词语,指名朗读。

4、小组中轮读课文,互相倾听,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检查预习第2项。 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中的孩子给父母讲了关于金翅雀的1件什么事?

4、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章内容。

1、提出中心议题,学生自读自悟。 中心话题:默读课文,找到在孩子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样的?父亲、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勾画出相关语句,多读几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2、小组交流。 第2课时

1、复习导入。

2、结合中心话题,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 描写人物心情的语句 如在描写父亲为孩子的安全担忧的时候,文章运用了“和母亲1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随着儿子爬树危险性的不断升级,文章又运用了“父亲和母亲都惊呆了,谁也没有吱声。就这样两个人战战兢兢、1声不响地让儿子爬到树上,爬上树冠”;接下来,担忧的情绪更加严重,“听到这里,父亲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完全忘记了儿子在什么地方,似乎还在高高的树巅,紧挨天际,完全忘记了他脚踏在地上,无须两只胳膊小心翼翼地附着树枝”。 而孩子“仍在饶有兴趣地说着”,说这件事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天真无邪”。 对照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情和父母心情的变化,看看他们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于文章中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师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精读最后1段,猜测故事情节。 让学生再细致读文章的最后1段,引发学生猜测,父亲和母亲会谈些什么呢?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父母不在孩子讲述故事的时候就打断他呢?

4、回顾全文,联系生活谈感受。 回顾整篇文章,说说你读完此文后的感受?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5、课堂词句积累。 教师出示课后词语,让学生观察,这类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战战兢兢心惊肉跳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心不在焉心平气和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积累在书上。

6、拓展阅读。 《悠悠寸草心》、《拐弯处的回头》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4

1、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难点:体会写法,感受语言特点。

3、课时安排: 1课时

4、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5、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1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1部戏演35天还没有结束。)

3、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1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3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3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1;连续3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3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1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1部戏要演出35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1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1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1部戏可以演出35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3、汇报交流,排疑解惑(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1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1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1个新的艺术。

4、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 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1次齐读开头部分。

5、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用自己的话写1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6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划的习惯,提高默读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的能力。 体会感受父爱的珍贵,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无言的父爱”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文末议论句所体现的“我”的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阎维文《父亲》的旋律中插入导语。 父爱像海,宽广深沉而含蓄;父爱像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像河,舒缓平静而绵长。父爱是1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1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1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1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1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今天,就让我们1起走进梁广阔的心田世界,去感受那《无言的父爱》。

2、粗读课文,了解父亲形象 在学生粗读课文的基础上,逐1讨论如下思考题:

1、从文中圈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父亲形象(或工作作风)的1个词语(哪1个词语更能体现父亲的形象?说明理由)。

2、作者在文中例举了哪几件事告诉我们父亲是1个勤劳实干的人?划出文中表现这些具体事情的词句。

3、形成父亲勤劳实干工作作风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的原因?“随处漂泊,生活无定“说明父亲处于怎样的1种生活环境?

5、从文中看,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行为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A、怎样理解“也许”在句中的作用? B、朗读课文第2节,体会。 C、“双手的价值”其双手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D、看到父亲这些出色的工作成绩,你会有1些什么感想? E、父亲与富家子弟的生活区别是什么?他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F、文中还列举了那些事以此来表现父亲的勤劳实干?

3、细读课文,感受父爱行为的表现及意义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品读文章的语言,理解语句的深意。

1、父亲为什么要做小木屋送我?

2、穷爸爸也会爱自己的孩子吗?以什么方式来表现?

3、默读12节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表现父爱的词句并加以圈划,并简述理由

4、朗读12小节,体会

5、从以上同学们的圈划分析中可知父亲对我的爱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父亲深深地爱着他的孩子,但课文却为何以“无言的父爱”这样含蓄的词语来作课题?这是为什么?能否从文中找出1句恰当的句子来对此进行解题(释)?

6、朗读第3小节(体会)。

7、从全文看,父亲1生让我骄傲的东西很多。如:他所做的汽车绝不比富家子弟的车差劲……可为何最让我值得骄傲的却是父亲送给我的这1并不起眼的小木屋呢?为什么?(分析,讨论) A、为什么是的礼物?你是如何来理解“”1词的含义? B、父亲是个实干家,以他那双勤劳实干的手完全能够独立完成小小木屋的制作工作,但忙碌中的父亲却为何坚持要和自己的孩子来共同完成小木屋的制作工作呢?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如何来看待父亲这1行为的?

8、在我和父亲1起共同制作小木屋的'那段岁月里,我得到的仅仅是父亲用双手给我制作的小木屋吗?你认为我在父亲身上还有没有得到更加珍贵的东西? A、我从父亲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B、我又从父亲双手做事的行为中体会、领悟到了什么? C、父亲用勤劳的双手表现对我的爱的行为对我今后的生活起了怎样的作用? D、默读14小结,从14小节中划出儿子对这种“无言的父爱”的认识和理解的句子。朗读14小节,体会。 E、父亲给我的“财富”是什么? F、父亲用自己的双手培养了我“身上哪1最紧要的部分”?

9、父亲为何要以这样1种无言的爱的方式来培养我,教育我? 朗读第13小节,体会。你如何理解父亲对儿子所说的话的含义?父亲想让孩子知道1个怎样的生活道理?(成为1个怎样的人?) 1

0、作为父亲始终以这种“无言”的方式关爱着自己成长中的孩子,那么作为儿子的我对父亲这种“无言的关爱”又表现出怎样的1种感情? 简结:父亲用自己的勤奋的双手不仅实现了我的梦想,更是用他勤劳的双手和行为,培养了我用自己双手去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思想与精神品质。父亲让我懂得了1个人做人的真正价值。他使我成为1个真正有用的人。因此,对于这1“无言的父爱”我所能表达的。只有心存感激! 1

1、学了文章以后,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对孩子这种爱的行为吗?

4、课文拓展: 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教师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1、学了本文以后你认为生活中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与文中父亲所给予孩子的爱在行为表现上是1样的吗?

2、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很多,你认为那些爱是父母应该必须给予我们的?学了本文以后你是否对爱有了新的认识?请你说1说自己的1点体会。

3、总结:

5、布置作业: 结合生活写1篇读后感:《感受父爱》。



2、语文A版6上《献你1束花》教案设计

《献你1束花》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1篇散文。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语文A版6上《献你1束花》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5个。写字7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那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服务员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很经常的事。大家想想,1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学生自由交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叫作《献你1束花》。(板书课题)   2.在课文的结尾,有1个反问句,大家来看1下。   (课件出示: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谁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看看它要表达什么意思?(鲜花理应献给凯旋的英雄,而不是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进行简短的自由讨论。)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对鲜花到底送给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读1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提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合作。   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课件出示,随机抽学生认读。)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1件什么事?   (2)服务员为什么要给这个失败的运动员献花?   读完课文,学生回答两个思考题。   

3、学习课文第

1、2自然段   请自由朗读课文第

1、2自然段,想1想,这位运动员为什么1直垂着头?你知道她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朗读,体会女运动员的内心。   

4、自由朗读课文   已经理解的地方在课文边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在课文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全班交流。   

5、朗读课文,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6、作业   

1、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不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理解。    第2课时   

1、教师指导读重点段落,体会胜利与失败的对比   1.自读课文第

3、4自然段。找出这次回国,机场迎接的景象跟以往有什么不同。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1次比赛胜利归来: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伸过来要和她握手,许多摄像机镜头对准她,记者死死纠缠,几十束花,多得抱不住。   两年来多次比赛回国:迎接她的是笑脸、鲜花和照相机雪亮的闪光。   这次比赛归来:很少有人招呼她,记者有意避开她。)   2.师:第3自然段是插叙的内容,请大家默读思考,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哪些句子体会很深?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越赢就越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还沉重”和“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这两句话的含义。   提示:你平时有这样的经历吗?请你说1说当时的情况。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课文中的内容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第1句话:在生活中,如果1个人在某1个方面取得了胜利,他就会用很大精力去保住这个胜利,因此,他背着1个沉重的思想包袱。相反,如果1个人在某1个方面失败了,他当然会背着包袱。但是,失败以后很可能就是胜利。两者相比,前者的包袱要比后者的重1些。在本课中,是指这位运动员两年来的胜利让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生怕自己失败。)   (第2句话:1个人肉体上的痛苦可以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但是,精神上背着思想包袱的话,肉体却无法摆脱开。在本课中,指的是这位运动员背上思想包袱以后,以至于“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在下面其他项目的比赛中1塌糊涂地垮下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她曾经的殊荣,体会她失败的原因。   4.如果你是这名运动员,面对这样不同的迎接场面,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5.你能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吗?   

2、学习课文后面的部分   1.同学们,就像大家刚才体会到的,运动员这时的心情非常沮丧,甚至觉得难堪。在你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可能也有像她这样的心情,对吗?在这样的时刻,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是别人的理解和鼓励。)   2.就在这个运动员沮丧、伤心的时候,1个理解并支持她的`人出现了。读课文5至十1自然段,想1想运动员收到这束鲜花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分角色再读这1部分,你认为应怎样读好女服务员的话。你怎样看待女服务员说的话?   4.课件出示“谁能避免失败呢?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学生交流体会。   (1个人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对于这位女运动员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从失败中走出来,从而走向新的胜利。因此,女服务员说“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   5.课件出示“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1伸……她顿时热泪盈眶。”这个“奇异的力量”是指什么?想1想,它会给运动员带来怎样的影响?   

3、研读最后结尾部分   课文最后又问了我们1遍:“怎么?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现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4、课后延伸   你认为女服务员送鲜花给这位失败的运动员对吗?(允许个性化的见解,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鲜花献给凯旋的人,也应该献给失败者。送给胜利者,是对他所取得成绩的褒扬与鼓励;送给失败者,是对他已经付出的心血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示对他的支持。不过,也有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灵负担,让他难堪。教师可以引导,真诚的关爱,恰当的充满爱的语言、行为,是能给人温暖和鼓励的。)   

5、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续写:《收到鲜花以后……》   板书设计:   献你1束花   人物: 机场女服务员 失败的运动员   理由: 让失败成为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教学反思 :   《献你1束花》文章主要写了1位机场女服务员向1位失败的女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胜利者,也可以献给失败者,这样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为了让学生体会失败者的内心世界,懂得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我精心设计了4大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导入新课后的检查预习和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1个整体的、明晰的了解。然后我便抓住文中描写女运动员失败后心情的1组词语,单刀直入,指导学生采用跳跃式阅读的方法,重点品读描写女运动员失败后的心情以及神态的语句,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与女主人公产生共鸣。在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了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以后,我便指导学生着重研读机场女服务员的话,使学生在读文中明白了应该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最后通过情境想象和诗歌朗诵,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整堂课,我以“情”为主线,以“读”为手段,较好地实现了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   但是,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也发现了不少不足和遗憾之处。首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前两个环节的教学不够紧凑,不够干净利落,以至于第4环节的教学时间过于仓促,师生情感的升华受到了1定程度的影响。其次,在读文理解的过程中没有落实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在引导学生想象女运动员可能还怕什么后,没有进1步指导学生用文中的排比和递进句式把想象的内容组织起来。在让学生读文批注时,也没能给予学生具体而有实效的指导,以至于在交流感悟时,没能听到学生精彩而又独到的个性发言。   教学本是1门缺憾的艺术。我相信,正是因为有缺憾,才让我们有了探索和努力的动力。在这条坎坷但却充满希望的教学之路上,我将继续幸福地执着前行!。



3、6年级下册语文古诗3首教案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