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



1、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

作为1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1   设计意图: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包括情绪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等,其中很重要的1点是情绪控制能力。《纲要》中明确指出,大班幼儿应该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善于引导幼儿感受他人的悲喜忧伤并表达自己的关心,但又常常忽略引导幼儿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及父母经常能听到孩子大喊“我生气了”“气死我了”等诸如此类的语言,甚至会伴随1些过激的行为’表现,而孩子的这些情绪特征往往会让成人头疼不已。   本次活动,我通过小兔子的形象,表达了这个年龄段幼儿所面临的各种情绪情境,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体验、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生气是生活中比较常见、比较难控制的情绪之1。孩子们应该懂得每个人都会生气,这是人的天性,关键是我们该怎样去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忽略不小视幼儿成长期中的情绪表现,重视幼儿的情感要求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建立起平和自信的人生态度。”这是我这节活动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气是1种正常的情绪,简单了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2.初步学会1些调节自己心情的好方法,懂得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给其他人。   3.感受人们更愿意跟活泼开朗、不愿生气的小朋友交往,鼓励幼儿做豁达开朗的人。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动画“心情娃娃”视频片段,欢快的背景音乐。   2.实物投影仪、黑板、5种表情符号、纸笔等。   活动过程:   导入   出示兔子生气的幻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心情。   提问:图片上的小兔子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表情、动作;丰富词汇:气冲冲、怒气冲天)   我为什么会生气   1.出示3幅幻灯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兔子为什么生气。(被嘲笑、遭破坏、被冤枉)   2.引导幼儿回忆经验:小朋友,你生过气吗?你为什么事儿生气呢?   小结:原来人人都会生气,很多不好的事情都能让我们生气,生气是1种正常的情绪。   我生气的时候   1.结合经验回忆体验生气时的表现,提问:生气的时候会怎样?(脸憋得通红、吵架、动手、哭、喊、扔东西……)生气后你感觉怎样?(憋气、不想吃饭说话、肚子疼、气晕了……)结合兔子大火球图片。   小结: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不愉快,就会做1些激动的事儿,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2.观看视频片段“心情娃娃”,设疑提问:心情娃娃说的话代表的是谁的心情?为什么心情娃娃会说那些不礼貌的话?   讨论:动画片中生气的妈妈受欢迎吗,为什么,你更愿意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小结:生气的时候心情不好,会说1些难听的话,伤害到身边的人,会慢慢失去朋友。大家更愿意跟活泼开朗、不愿生气的人做朋友。   我怎么样让心情好起来   1.那么怎样让自己不生气呢?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   2.引导幼儿用符号记录能让自己心情好起来的方法。   3.结合实物投影仪进行交流,并将幼儿的方法简单分类(从他人那儿获得安慰、发泄释放、让自己平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及其他方法……)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也都有理由生气。但是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办法在生气之后让自己快乐起来,恢复好心情。   4.出示图片——对他人发脾气来宣泄自己的坏情绪。   提问: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小结:生气的时候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坏情绪带给其他人。   鼓励幼儿做豁达开朗的人   小结:小兔尝试了小朋友们的办法,很快就忘记了生气,高兴起来了。今后我们不开心的时候生气也没关系,只要你有办法使自己心情好起来,那你每天都会拥有好心情。做1个开开心心的宝宝吧,那样你会拥有更多朋友的。记住:不要把糟糕的情绪带给别人哦!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生气是1种正常的情绪。   

2、学习并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3、乐于向同伴分享解决生气的办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明白生气是1种正常的情绪,合理对待这1现象,并积极寻找解决生气的途径。   活动难点: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较为清晰明白地分享自己生气的事情,以及解决   生气的途径。    活动准备   绘本 PPT《我不想生气》   音乐(欢快的歌曲、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活动过程   ●手指游戏,缓解陌生情绪。   ——孩子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根据情况,简单几句引入手指游戏,拉进师生距离。)   ●播放 PPT,分段讲述故事,并根据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1.播放首页,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   ——奇怪,小兔子似乎有些怪怪的,它的表情是怎样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生气了呢?   2.播放第2—5页,通过画面了解小兔子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1起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怎么了?   ——原来小兔子真的生气了,你们有像小兔子1样生气过吗?生气时你们的表 现是怎样的?   ——小兔子到底是为什么生气呢?   3.播放第6页,了解小兔子生气的原因。   ——小兔子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么生气的?   ——你们有什么特别生气的事情吗?   ——那小兔子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它。   ——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到底是怎么解决生气的问题。   4.播放第7-9页,引导幼儿学习小兔子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运用哪些办法解决生气的?   ——如果你们是小兔子,你们会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   ——那小兔子用了这些方法,有解决生气吗?   5.播放第10页,引导幼儿知道生气是很正常的事情,及时寻求解决生气的办法。   ——小兔子用了这些办法,还生气吗?   ——小兔子生气过,你们也生过气,我也生过气,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 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1定要抓紧想办法解决生气,不能让小火球烫伤了自己。   ●角色扮演,尝试运用解决生气的方法。   ——你们学到了哪些小兔子解决生气的方法?我请几个小朋友和我1起来表演,看看你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你们怎么解决?(根据孩子们的之前的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结束活动。   ——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的棒,老师特别高兴认识你们,小兔子也特别高兴与你们交好朋友,它想邀请大家跳1支快乐的舞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我特生气的事》,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生气的事情,根据绘画内容分享自己解决生气的办法。    活动反思   注意提问的简洁明确性,以及活动环节的有趣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2、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作为1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10分钟的长短,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能够为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制定合理的计划。   

3、向往小学生活,并为入学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并完善计划。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计划制定表;笔;计时沙漏1个;前期有关小学内容的墙面环境。   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经开展过的有关小学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我们1起了解了在小学的1天,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准备书、去厕所……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1、讨论和选择计划内容和计划方式。   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成为1名小学生了,如果是你,“课间十分钟”你会做什么呢?   幼儿:看书、上厕所、喝水、玩游戏、踢球、跳绳……   教师:哇,这么多活动!我们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应该后做?怎样才能让自己记得住呢?   幼儿1:我可以写下来,我都会拼音了……   幼儿2:我也会……   幼儿3:我可以画下来……   

2、制订计划,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必要的帮助。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用画、写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计划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钟计划”。   

3、活动高潮:体验“课间十分钟”。   

1、教师放置沙漏,幼儿开始按计划来完成“课间十分钟”。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现在我手上有个10分钟漏完沙漏,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也是1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在沙漏漏完之前尝试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开始~   

2、教师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   

3、沙漏漏空,课间十分钟体验结束。   

4、活动总结:梳理与提升经验。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请幼儿来检查查自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教师: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幼儿:没有……   教师:有的完成了,有的没完成。那老师问1下没完成的小朋友,没完成哪些内容?为什么?   幼儿1:我计划的内容太多了,时间不够,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说话没完成。   幼儿2: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幼儿3: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幼儿4: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所以我们刚刚制定的计划在课件10分钟里可行吗?   幼儿:不行。   

2、集体总结   教师:没错,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过去了就没有了。那小朋友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1:上厕所。   幼儿2:喝水、准备下1节课的书。   幼儿3:玩游戏!   ……   教师:玩游戏也可以放松自己,但是你认为“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和好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3、教师总结   教师:没错,小朋友们都说的很棒。到了小学,我们的休息时间只有课间的10分钟。这十分钟如果我们不合理安排,那么就像刚刚1样,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比如:准备下节课的书、去厕所等等,当然如果等待的人很多,我们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要是最后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可以和好朋友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聊聊天、玩1会儿放松1下自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到了小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课间十分钟,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去喝点水休息1下。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感受10分钟到底有多久,活动形式较为新颖,幼儿参与度高。经过分组讨论、设计到最后的实施计划,总结自己的计划是否完成,从而明白小学的课间10分钟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10分钟。   但活动过程中,体验的10分钟结束,幼儿并没有按要求回到教室继续讨论得出的结果,导致活动时间过长,幼儿注意力逐渐下降。需要老师下次课上提前做好说明准备,提醒幼儿按要求完成活动小任务。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十分钟的重要性。   

2、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尝试制订十分钟计划。   

3、养成珍惜时间、抓紧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通过体验课间十分钟,制订十分钟活动计划。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参观过小学,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   物质准备:PPT、纸、笔、区域材料、户外玩具等。   活动过程   

1、体验:课间十分钟。   

1、体验:十分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十分钟你都做了什么事情?   

3、小结:十分钟可以上厕所、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喝水等等。   

2、出示图片,回忆小学生十分钟做的事情。   

1、还记得小学生课间十分钟都做了哪些事情吗?   

2、小结:他们先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用的课本、喝水、上厕所、照顾蚕宝宝、跳绳、打板羽球等等。   

3、讨论十分钟必须要做的事情,理解做事要合理安排时间。   

1、十分钟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2、可以怎么安排课间十分钟?   

3、小结:我们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先做必须做的事情,后做那些做不做都可以的事情,学会抓紧时间,合理使用时间。   

4、制订活动计划,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   

1、如果再给你十分钟的时间,你想做什么?   

2、制订自己的课间十分钟计划。   

5、活动延伸   盥洗后按照你制订的课间十分钟计划活动。   活动总结   

1、环境创设与材料的投放   (1)环境创设   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学习。   (2)材料投放   

1、倒计时器、手机:让幼儿有初步的时间观念,为幼儿上小学做准备。   

2、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参观小学时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做了什么事情。   

3、纸、笔:方便幼儿制订计划。在活动中以集体讨论、个人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2、教育形式与手段   

1、提问法:对幼儿进行提问,幼儿回答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2、新视听方法:利用多媒体进行倒计时及利用图片帮助幼儿回忆。   

3、谈话法:让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十分钟有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可以怎么安排课间十分钟?   

4、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优点:   

3、优点与不足   (1)优点   教师:   

1、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是根据《指南》实施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   

2、能够掌握社会领域的学习特点,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学习。   

3、活动中注重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幼儿:   

1、能够通过体验感受十分钟的重要性,了解十分钟都可以做什么。   

2、能够制订计划。   (2)不足:   

1、合理安排时间上幼儿不太理解,可能是因为场地不同,书本无法准备,考虑不到。   

2、手机计时器声音小,需要教师提醒。   

5、改进措施与启示   (1)改进措施   

1、多体验课件十分钟,帮助幼儿理解十分钟概念,知道应该先做必须要做的事情。   

2、请其他教师帮忙看时间并播放下课铃声。   (2)启示   社会领域的学习特点是模仿、同化、强化及体验,而体验是社会领域中1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中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更直观的感受到十分钟的重要性。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   社会性学习是渗透在1日生活当中的,会继续关注幼儿课间十分钟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1名小学生。   活动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1位小学1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1位客人要和我们1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1样吗?哪儿不1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4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4十5分钟,每上完1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1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1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1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活动反思:   《课间十分钟》是1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浅显易懂。我是这样教学的:   

1、以视觉领先、以兴趣入手   “课间十分钟”这1课,在开始导入的部分,我以歌曲《哦,课间十分钟》导入,以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体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的欢快情绪;在看其他同学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的喜欢课间十分钟。   

2、精讲精示范,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在指导学生玩“指鹿为马”的游戏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规则是什么?几个人怎样进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明白了游戏规则和步骤,还知道了在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养成了专注地做事的习惯。   

3、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1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间十分钟》教案 篇5   

1、说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作息制度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课间十分钟”是其中的重大变化。许多小学生刚人小学时因安排不好课间活动而影响了上课质量,我认为,幼儿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解决幼儿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不会自主安排自习课和课余活动的有效途径,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选择了“课间十分钟”这个活动内容,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在本次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积极学习计划课间活动的内容、合理安排做事的顺序,以培养幼儿自我计划、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真正的幼小衔接不只是认知发展上的,更重要的是态度和能力层面上的。   

2、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1面,目标为:   

1、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体验课间十分钟,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内容,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1名小学生。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体验课间十分钟,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内容,并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大胆表达。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书包、《课间十分钟》录像、课间十分钟的环境布置。本节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参观完小学,对小学生活有1定了解的基础上的,大班上学期,幼儿没有参观过小学,对小学生活活知之甚少,所以我为幼儿准备了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录像,视频中小学生课间的1系列活动直观生动的再现给幼儿。我在拍摄的时候也是刻意将小学生的活动有1个先后顺序的安排,先做准备工作,再去游戏。这样的顺序给幼儿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避免了简单生硬的说教。从而很好的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3、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技术运用法、图谱法。能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情景游戏法:情景游戏法是我这节活动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利用实际生活情景和图片,向幼儿介绍1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因此,我在整个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1个“学做小学生”这样的情景,使整个活动都在情境中进行。   

2、谈话法:我在活动中充分运用了谈话法,设计许多层次不1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引导鼓励幼儿参与谈话活动,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1的提高。   

3、多媒体技术运用法: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他们缺乏参观小学的经验,对小学生活还不太了解。为此我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幼儿视听的感官,可以身临其境的了解与感受小学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为本活动的重点解决垫下1定的基础。   

4、图谱法:图谱法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深受教师喜爱,并在大程度上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内容,本活动借助图谱法引导幼儿进1步了解并记忆课间十分钟的几项有代表性的活动内容,利用图谱排序的过程,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也就是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内容。   说学法。   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经验,培养能力。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努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指导幼儿掌握1定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受益,让每个幼儿都发展。从而促进学习方法的落实,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引导幼儿通过看1看、想1想、说1说,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活动中我还采用了体验法,我为幼儿创设了几近真实的课间十分钟的情景,让幼儿练习、实践,以体验课间十分钟的活动。   

4、说活动过程。   要想使活动目标顺利实现,要想活动的重难点得于突破,那就要取决于活动过程的开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的”。本次活动以"学做小学生"为主线,将幼儿带入1个模仿体验的完整情景之中,以"设置悬念,观看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视频"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交流、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观看视频,梳理课间十分钟活动的活动内容"、"实践体验,感受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反思调整,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活动的顺序"4个主要环节,使幼儿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内容,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1环节:教师从幼儿背书包和座位的变化引发谈话,抓住幼儿想要上小学的心理引出小学生上课情境图,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紧接着提出问题"小学生除了上课还会干些什么呢"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引出本节活动的中心话题——课间十分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下1环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2环节: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小学生的活动内容。   通过播放《课间十分钟》的录像,使幼儿身临其境的了解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然后再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图示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做课前准备和游戏的时间。   第3环节.实践体验,感受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乐趣。   在这个环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近乎真实的小学生活环境,让幼儿自主安排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自我分配,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孩子的亲身体验,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忙碌与有趣,同时,由幼儿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引发矛盾冲突,为下1环节的反思调整做好铺垫。   第4环节:反思调整,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由上1环节的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提出“该怎样合理的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这1问题,引起幼儿的思考。在幼儿给事件排顺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内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幼儿课间游戏时要注意强度和安全。“小学生这样说”视频,以小学生经验分享的方式告诉孩子合理安排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的结束活动中,教师的鼓励与加油点燃了幼儿想要上小学的热情,下课铃声响起,模仿小学生下课的情景结束活动,整个活动始终以“学做小学生”为主线,结构更加完整。   以上是我对这节活动的理解与设计,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自己的教态还略显生硬,缺乏亲和力与激情。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1起探索,1起成长!谢谢!。

大班社会《怎样过新年》教案与反思



3、大班社会《怎样过新年》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了这次谈话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 景, 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难点:引导幼儿用 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心情。活动准备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活动过程谈话导题:“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1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1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1、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1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1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1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3、告诉小朋友,新年是1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1岁了。提问:你在新的1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5,孩子们画画,动手做贺卡。教学反思新课程实施,明确提出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要求。要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合作交流;要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多种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条件;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看1看,想1想,将孩子们们引入过新年的气氛中,孩子们在回忆拜年,发压岁钱,看烟花爆竹中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丰富和有趣,让孩子们说祝福的话,做贺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和爱,孩子们在活动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凸现幼儿的体验、探索与发现。

求1篇大班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影子)



4、求1篇大班社会教案(各种各样的影子)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4)归纳小结 (5)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大班社会活动不1样的年教案怎么写?



5、大班社会活动不1样的年教案怎么写?

教案1般书写分为4个步骤:第1部分;开始部分,也就是导入;第2部分基本部分(也就是授课的过程);第3部分结束部分(教师小结活动);第4部分延伸部分。别忘了最后还有课程评析。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