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二,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



1、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

教案作为实用性极高的文件、能帮助教师顺利且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质量。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1)   

1、连1连。   考查目的:通过对具体物体的观察,体会“面从体来”知识同时,能用语言表征出图形的特点,并熟练掌握。此题用连线方式突出对应的关系。   答案:略   解析:此题不仅让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得仔细审题,分辨其需要的对应条件,避免干扰条件。   

2、填1填。   (1)至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1个正方形;至少()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大正方形。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3角形可以拼成(),还可以拼成()。   考查目的:学生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拼组,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和规律。   答案:(1)4 4(2)3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   解析:由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实际操作,直观感悟上升到语言表述能力。   

3、数1数。   考查目的:学生对组成图案的不同图形的数量进行分类计数,及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又渗透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答案:圆4个正方形6个长方形4个3角形3个平行4边形2个   解析:培养学生能正确对图形的计数,有序思考和计数的方法能力。   

4、画1画,算1算。   缺了()块。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能利用实际操作与实际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是学生能力的体现。   答案:13块   解析:此题可以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进行讲解,估计、补充画图或学具摆出,容许学生有1个理解、感悟的过程。   

5、实践作业:“小小设计师”。   亲爱的小朋友:   请你用彩色的手工纸,先动手剪1剪,剪出几个我们最近学过的平面图形,再把它们拼1拼,设计1幅你喜欢的作品,并给它起个名字吧!   小小设计师   家长评价:   考查目的:让学生分解图形,设计图案。既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创造出数学美,感受、欣赏到数学美。   附优秀作品:(略)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2)   教学内容:练习1(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1样,左边和右边1样,上面和下面1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完成练习x第x题   出示完整的1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1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1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1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1样。   3出示不完整的1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1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1:学生可能会用画1画,补1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2: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1行有几块砖块?第1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1行缺的砖块数,再加1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1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

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1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3、独立完成练习x第x题   

4、完成教科书练习x第x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5、完成教科书x第x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1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1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1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1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1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6、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1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1剪   

3、进1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1次让学生实践剪1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7、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x页例x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4边形、3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3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2)哪位小朋友来说1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1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1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1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1找,摸1摸,说1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3)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1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4)认识3角形   (1)你能把1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1剪,分1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3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3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3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5)认识平行4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1样的3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4边形,指着平行4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4边形,板书:平行4边形   

5、出示1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4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4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1拼、说1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4边形,再通过找1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1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1说,让学生进1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巩固应用   (1)P3“做1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1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2)P3“做1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1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3)P5“练习1”的第1题:涂1涂   (4)P5“练习1”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P5“练习1”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4、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2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认识图形》的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1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这部分内容对2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1点也不困难,但学生在抽象 出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与数学意义上的角,如可能会跟钉子尖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出来也是扎扎的。还有可能出现认为两条边长的角就大。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1找、摸1摸画1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学习角的难点。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得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   

3、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难点:并能理解交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5)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7巧板,看1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1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7巧板的构成及拼摆7巧板,进1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和平行4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7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平行4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1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及平行4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7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7块拼成,用1套7巧板拼成)   (板书:7巧板)   

2、认识7巧板   7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7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7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1、哪些图形?   

2、两块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3、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3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4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4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4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4边形”)   (3)数1数,算1算。   1起数1数,这里有几个3角形?几个平行4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5+1+1=7(块)    

3、拼1拼,练1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3角形拼1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3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4边形、3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1点的3角形?7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3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4个图案。   

1、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2、集体展示。   

4、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7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7巧板   5+1+1=7(块)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7巧板拼3角形的过程中,进1步加深学生对3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1步巩固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1套7巧板、课件;学具:1套7巧板。   教学过程:   

1、看图激趣,认7巧板   (1)看图激趣   出示7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7巧板拼成的。   (2)认识7巧板   

1、7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7巧板分1分,7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3、数1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1比,哪些3角形1样大?(两个大3角形、1个中3角形、两个小3角形)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使学生进1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7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1)用两个图形拼3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1个3角形。先想1想,怎样拼?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用两个图形拼成1个3角形,真棒!   (2)用3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7巧板中的3个图形拼1个3角形。先想1想,用哪3个图形,这3个图形能拼成1个3角形吗?想好了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3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3)用

4、

5、6个拼   

1、谈话:刚才我们拼3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来用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来拼3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

4、

5、6)   

2、要求:(1)小组合作拼3角形(2)分别用

4、

5、

6、7个图形拼(3)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3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别用7巧板中的2个、3个图形拼组3角形,渗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用2个图形开始拼,再到用3个图形拼。】   

3、发挥想象 自主创新   谈话:7巧板不仅能拼3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呢!   (1)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2)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   (2)游戏:   

1、请你把“7巧板”复原拼成1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1个3角形。(第1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1起做。)   

3、再挪动3角形其中的1块,把它变成长方形。(学生投影仪演示,大家跟他1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1块,把它变成平行4边形。(投影仪演示,同学们1起做。)   (3)介绍7巧板的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7巧板拼图。   “7巧板”是我国古代的1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洲人称之为“唐图”。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7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感受7巧板的神奇魅力。】。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2、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皇帝的新装教案2课时 【篇1:皇帝的新装优秀教案---徐海艳】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徐海艳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6单元中的1篇课文,属于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样式——童话。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1群昏庸愚蠢、自私虚伪的统治阶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对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新装”及“展新装”游行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听说过皇帝的新装这么1则童话故事,所以,对本文已经具备1定的认知基础,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1定的了解,所以在引导学生理清情节后,要把重点放在品析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作品内涵这1环节。另外要深入课文,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童话的有关知识,给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规律性等方面的启示,同时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滑稽、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品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内涵。12“72。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



3、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周国玉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1)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2

8、29页例1,以及练习7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里面的美。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图片、纸盒剪刀等;常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个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小朋友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2、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1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有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

第3课时 图形王国 公开课1等奖教案



4、第3课时 图形王国 公开课1等奖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专家名师 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3课时图形王国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学习过的容量单内位:升和毫升,容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2、能观察由此来看个正方体拼成的图形,并用平面图形表示出来;

3、知道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角度数的测量与画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升和毫升

1、我们学习过表示容量的单位有哪些?升和毫升之间的有什么样的关系?

2、完成P102页第12题和13题。

3、指名汇报交流。

2、复习观察物体

1、我们已经学习过从哪几个位置观察物体?

2、完成第14题。

3、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几种角?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直线有什么特点?

2、完成P102页第15题 把1条线段延长,表示射线;另1条线段延长,表示直线。 线段、射线和直线各有什么特点? 归结小结:共同点:都是直的 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1个端点线段两个端点

3、P102页第16题 下面各是什么角?哪几个角的度数可以直接说出来?其余的角你能用量角器量1量吗? 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4、P102页第17题 你会用量角器量角了,那你会画角吗? (1)画1个70。

如何写小学3年级上册对印版画美术教案



5、如何写小学3年级上册对印版画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1步熟悉对印版画的印制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学生在版画创作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耐心、细致有序的习惯。

3、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1种表达方式并掌握对印的方法。 难点:如何解决对印时的所出现的问题,并尝试在画面中进行添加创意。 教学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毛笔或水粉笔、调色盘、笔洗、抹布、卡纸等。

2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1)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6、2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运动(1)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木子鱼 3 图形的运动(1)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动物、植物、标志、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1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数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材第29页例1。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确定对称图形的位置和条数。操作:教师示范例题。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