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中班教案,宝宝从哪里来中班教案
1、《春天在哪里》中班教案
《春天在哪里》中班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来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超市学习法”过程中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1磁带、 录音机、电脑、课件。经验准备11幼儿观察过春 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活动过程:
1、听《春天在哪里》音乐进场。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并配上我们,上次学的踵趾小跑步进场。
2、幼儿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师:这首歌曲好听吗?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春天在哪里》,今天我们用种特别的方式来学习歌曲,不知大1班小朋友是否能挑战1下自己呢?介绍:平时学习歌曲都是跟老师教,今天要小朋友自己学习。老师准备了5个学习小组,每组都是不1样的,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学习顺序,希望每组你都能去尝试。每组能去几个人?4个人。人多时你可以先到人少的小组,等会再来。幼儿自主选择不同方式学习《春天在哪里》第1小组:听1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幼儿倾听学习。第2小组:听1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词,幼儿倾听学习。第3小组:听、看11通过听音乐、看图谱学习《春天在哪里》。第4小组:听、看、唱11通过看电脑动画学习《春天在哪里》。第5小组:听、看、跳11通请幼儿看视屏边跳边学习《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歌曲鉴赏:《春天在哪里》是春天的赞歌,作者巧妙地利用黄鹂鸟的鸣叫来展示春天的美好。歌曲欢快活泼,大量出现的休止符,使音乐显得快乐、干练。歌词以问答的形式描绘了多彩绚烂的春天景色,有动有静,层次清晰,呈现出1幅美不胜收的春色画卷;告诉小朋友们要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歌曲为自然大调式,2段体,旋律清新自然、欢快爽朗,节奏以4分音符为主,但衬词“嘀哩哩”处多次出现“前十6后8”节奏型,仿佛在模仿黄鹂鸟清脆的鸣叫声,栩栩如生,增加了音乐的跳跃性。
2、宝宝从哪里来中班教案
宝宝从哪里来中班教案如下:1.初步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2.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更爱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1.幼儿向妈妈了解怀孕时的过程和感受,收集1些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书籍、资料。2.妈妈怀孕时的ppt。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1)欣赏妈妈怀孕时的ppt(2)说1说妈妈怀孕时是怎样的。2. 了解生长过程(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过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脐带进行呼吸并吸收营养逐渐长大,9个月后,宝宝就出生了。)(2)小结:我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在妈妈肚子里住了9个月,并且慢慢长大。3. 模仿体验(1)幼儿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头,步行、爬楼梯、奔跑等。(2)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很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懂得了要更爱妈妈。4. 拓展延伸宝宝会在妈妈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在纸上画下来,并说1说。活动生成及建议1.家园互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2.可以借鉴“长高”的诗歌,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妈妈、爸爸把我们带大很艰辛。3.在语言区里提供有关书籍,了解妈妈的生育过程和宝宝的生长过程。
3、宝宝从哪里来中班教案
宝宝从哪里来中班教案如下:1.初步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2.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更爱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1.幼儿向妈妈了解怀孕时的过程和感受,收集1些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书籍、资料。2.妈妈怀孕时的ppt。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1)欣赏妈妈怀孕时的ppt(2)说1说妈妈怀孕时是怎样的。2. 了解生长过程(1)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过程(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脐带进行呼吸并吸收营养逐渐长大,9个月后,宝宝就出生了。)(2)小结:我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在妈妈肚子里住了9个月,并且慢慢长大。3. 模仿体验(1)幼儿在自己的衣服里面塞上枕头,步行、爬楼梯、奔跑等。(2)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很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懂得了要更爱妈妈。4. 拓展延伸宝宝会在妈妈肚子里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在纸上画下来,并说1说。活动生成及建议1.家园互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了解妈妈怀孕的过程和感受。2.可以借鉴“长高”的诗歌,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妈妈、爸爸把我们带大很艰辛。3.在语言区里提供有关书籍,了解妈妈的生育过程和宝宝的生长过程。
4、小鱼睡在哪里中班教案
小鱼睡在哪里中班教案如下:
1、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这是1首充满童真童趣的现代诗。在“很黑”“很黑”的夜里,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睡着,只有诗人独自醒着,他在寻思:小鱼睡在哪里?在品读中,我们能够顺着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的脚印,分别找到它们各自睡觉的地方。但小鱼睡在哪里却无法知道,就连脚印也寻不着。亲爱的小朋友们,你知道小鱼睡在哪儿吗?水里?你我的心里?还是……
2、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什么什么的脚印通向什么什么”的句式并尝试仿编。(2)感受诗句的韵律和节奏,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句。(3)通过视听欣赏,体会诗歌语言的意境美。
2、活动过程
1、导入与小动物们打招呼问好。什么幼儿园幼儿模仿小动物们问好的节奏音型。
2、出示黑夜的PPT——幼儿表达对黑夜的感受
3、小动物们的家在哪里——幼儿观察图片,通过脚印和住所推测小动物和家的对应关系。学习词汇“通向”,学习句型“什么的脚印通向什么,感受并尝试渐快和渐慢的朗诵方式。
4、学习诗句:“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小狗的脚印通向窝里,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同伴之间互相念1念,说1说,巩固诗句的学习。
5、还有哪些动物睡在哪里?用“什么的脚印通向什么”的句式仿编。
5、昆虫在哪里中班教案及反思
《昆虫在哪里》教案加反思:
1、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培养发现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找昆虫、放昆虫,培养爱心。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2、活动准备:(1)把幼儿分成5——8人1组。(2)每人1个动物头饰,1只小纸盒或胶卷盒。
3、特别提醒:
1、事先和农民联系好,以免活动时受到阻碍。
2、田野的周围没有大河和深水塘,尽量离居住区近1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戴1个动物头饰,拿1只小纸盒。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这些小动物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我们的食物就是草地上的小昆虫,老师要看看哪些小动物本领最大,能找到食物。
2、每组幼儿在组长带领下去寻找小昆虫。
5、特别提醒幼儿:
1、为了保证安全,各组应共同商量,集体活动,千万不可1人单独行动。
2、要爱护小昆虫,捕捉时小心和备扒,不可把小昆虫弄死。
3、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圈,每1组先互相交流,观看各自找到的食物。然后,每组选派1名代表站到圈中间,以响亮的声滚猜音告诉大家:“我们找到的食物是xx”。教师对找得多、说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4、教师带头把小昆虫全部放归大自然,同时鼓励幼儿也效仿,并注意不踩死1唤昌只昆虫。
6、活动延伸:
1、幼儿利用双休日继续寻找各种昆虫,然后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2、编1些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互相讲述。
3、画“我最喜欢的昆虫”。
7、注意事项:
1、天气要求:在雨后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泥土稍稍有点湿润,适宜昆虫生活,幼儿容易捕捉到。
2、捕捉螳螂、虾蠕等昆虫时,注意相互合作,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忙,以免幼儿因捕捉不到而失去信心;
3、把昆虫放归大自然时,可能有些幼儿会舍不得,提出要带回家养着。应尽量引导幼儿放归,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让他带回家或放到幼儿园自然角饲养,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8、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1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6、空气在哪里教案中班
空气在哪里教案中班:空气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幼儿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中班教案《空气空气在哪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鲜的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和气味的,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吧。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鲜的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和气味的。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塑料袋、教学活动:
1、回忆故事《空气空气你在哪儿?》
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动1下,把口捏住,有什么变化
3、请幼儿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证明我们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4、引导、观察。(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1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5、探索:气球里的空气(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