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图形拼摆教学反思,谁有中班数学《图形大集合》的教案?参考,参考

幼儿园中班图形拼摆教学反思



1、幼儿园中班图形拼摆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1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3、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1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有趣的图形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1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1个大1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1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1名幼儿用两个3角形组合在1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1部分的,如果下次3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1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1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2、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1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3、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1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1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1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1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4、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 系。

谁有中班数学《图形大集合》的教案?参考,参考



2、谁有中班数学《图形大集合》的教案?参考,参考

《有趣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1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3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3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1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1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1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3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1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有1个活动目的是探索两种不同导入方式在同1教学内容中的课堂运用实效。因此,执教的两位老师在基本确定了活动过程后,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点的设计。两个活动,我们分别运用了两种导入方式:1种是实物直接导入,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通过让幼儿摸1摸,通过对摸出的实物形状的区别来初步感知3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另1种是手指游戏变魔术导入,教师通过魔术变出3种图形,然后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感知3种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导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只是游戏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与下面环节有较好的衔接,因此能更快地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两次活动,幼儿参与性都较高,但同时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活动前对这1内容的目标定位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斟酌,但在活动后发现,我们设置的其它几个环节还是过于简单,没有将活动目标真正的达成,在最后环节中,孩子们在找找身边的3种形状时,对于正方形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针对这1问题,我对自己的活动进行了反思。 根据活动目标, 我除了运用游戏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必须在认识时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特征,通过多次的描述巩固幼儿对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如:3角形:3个角3条边;圆形:没有角,圆溜溜;正方形:4边1样长,4角1样大:教师在向幼儿正确描述图形特征时,让幼儿也来描述,通过多次寻找图形,描述图形来认知图形特征。这样在最后环节时或许就不会出现图形区别时的偏差,而活动目标也会达成的更好。 1次教研组的研课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执教,从活动后的研课到反思,都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及时地反思,总结会给我收获更多。

领域数学下册中班小动物与图形的教案



3、领域数学下册中班小动物与图形的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1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3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3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3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3种几何图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课件《图形变变变》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开火车》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2)、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3种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前几天魔术王国的国王给了我两件宝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



4、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

作为1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有趣的图形》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3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3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3种几何图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课件《图形变变变》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开火车》舞蹈进场。 (孩子入座)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前几天魔术王国的国王给了我1个宝贝,看我身上穿的这件就是魔法衣。魔法衣有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1)、教师念儿歌:“魔法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1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正方形,问:“这是什么?(正方形的卡片)小朋友们真棒!“正方形有4条边它们1样长”问:"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们1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2)、再念魔法:“罗老师要变魔法啦!来看看罗老师变出了什么,魔法变变变,变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对折)长方形的两条边都是1样长(摸1摸)1边长,1边“短”,那小朋友想1想,我们见过什么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那我们1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3)再念魔法:“罗老师又要变魔法啦!来看看罗老师这次又变出了什么,魔法变变变,变出了3角形”(正方形对折)3条边,3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小朋友想1想,我们见过什么东西是3角形的?(启发幼儿说出)那我们1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宝宝,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变出什么了?魔法变变变(边说边出示其中的1幅图画)“机器人”。现在小朋友们来找1找这个机器人它由哪些图形宝宝组成的?(表扬)。 “魔法魔法变变变,哇,魔法棒真厉害1下子变出3幅图,”教师用魔法棒“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找1找。

2、游戏:小动物找家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魔法变!变!变!(“变”出3种小动物)师:“咦!这3个小动物好像不高兴,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猪、小兔子,你们怎么啦?” (小动物说话:)“我们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愿意。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3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我们来听1听,小猪说:我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猪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3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3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3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兔子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圆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兔子找到家了”。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兔子、小猪可高兴了。”(把3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3)、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3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3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开着火车回家去。 活动反思: 《有趣的图形》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3角形、正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3种图形。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图形概念,这1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这3种,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1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小班数学领域有趣的图形美丽的花教案



5、小班数学领域有趣的图形美丽的花教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的图形有哪些



6、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的图形有哪些

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介绍如下:3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5角型等。 教案范文:《有趣的图形》【活动目标】

1、尝试对图形进行组合拼搭。

2、结合自己的图形认知经验,帮助朋友解决问题。【活动准备】《有趣的图形》课件、图形片若干、正方形底板幼儿人手1份、固体胶【活动过程】

1、图形捉迷藏

1、点击课件,出现3个图形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形状?小结:它们是正方形、圆形和3角形。

2、找图形------正方形、圆形和3角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躲到哪里去了?你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发现了它们?小结: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那么多的图形宝宝。

2、图形宝宝帮大忙

1、宝宝想玩滑滑梯滑滑梯是什么样子的?哪个图形像斜坡?3角形怎么放更像滑滑梯?(转1转) 小结:图形可以转1转,转1转说不定就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2、汽车轮胎坏了谁能变成汽车的轮子呢?没有圆形怎么办?这3个图形(正方形、3角形、半圆形)谁能变出圆形?小结:原来两个半圆形拼起来就是1个圆形。

3、拼出正方形电视柜是什么?哪个图形可以做电视柜?(正方形)正方形躲起来了,可以用什么图形帮帮忙,拼出正方形呢?你们自己去试试看。请幼儿将不同的图形片贴在正方形的轮廓上,尝试拼搭出正方形。教师与幼儿分享经验。小结:原来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图形拼出来。两个长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4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长方形,还可以用两个3角形拼出1个大正方形。儿童早期对图形的认识是与其生活周围客观环境相联系的,他们所感知到的形状大多来源于现实中具体的客观实体。教师根据幼儿认识图形的特点,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那么这节课,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抛问:1.说说小班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特点?2.教师如何将认识几何图形与幼儿生活周围的客观环境相联系?。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