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1、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

作为1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放大镜》,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1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1个放大镜,1面小镜子。若干纸片、纸板。手电筒1个。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1看、摸1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   

1、请你们看1看、摸1摸,然后说1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1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1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1面凸透镜。"   

3、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4、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1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5、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1回事了。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6、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2、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1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5颜6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 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1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1吹。

3、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 2 2 4

3、认识比例:1: 2: 2: 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1: 2: 2: 4 胶 洗 洗 水 水 手 洁 液 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1勺为1份) 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4、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5、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1说,3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6、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学反思 活动组织成功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馈的预测等要素有关。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也不会1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美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1个实验的过程,挖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老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1步。我在第1次试上《有趣的泡泡画》1活动时,发现有几个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1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1个活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实验,也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1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经验,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1次性杯子、粗中细3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3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1份,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

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

2、制泡泡水

1、提问: (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 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1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结果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

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1)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 (2)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3)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3、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 (圆形、3角形、正方形、梯形)

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3角形的管子会不会 吹出3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 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

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4、吹奇特泡泡

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1个1个、单1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

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 (1)两根吸管合2为1吹泡泡。 (2)4根吸管合在1起吹葡萄串泡泡。 (3)细吸管外套粗吸管吹泡泡。 (4)在桌面上吹半球形泡泡。 (5)5名幼儿在桌面上合吹泡泡花。

5、说泡泡--不用嘴吹的泡泡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嘴巴在吹泡泡,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泡泡?

6、活动延伸:画泡泡 活动反思 没想到1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泡泡,竟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从1开始抓泡泡,到制作泡泡水,到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再到吹奇特泡泡,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想象创造像开了闸的洪水,1发不可收拾。吹奇特泡泡里的种种奇思妙想怎是成人能预想到的!延伸活动,幼儿热情依然不减,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苍白,他们的小眼睛就如摄像机1样地把他们所看到的1切都拍下来,并储存在小脑瓜里。他们记得生活中那么多的不起眼的小现象:输液的气泡、输氧时的气泡、啤酒里的气泡等等。孩子们是因为喜欢才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才那样投入,因为那样投入才拥有了这么多发现和欢乐!我愿永远与孩子相聚在这心心相通的世界,做他们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_ 儿童网 有趣的泡泡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背景: 晨间活动时,小宇航带来了1个吹泡泡的玩具。于是我们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看着孩子们兴奋得叫着、跑着,追逐着5颜6色的泡泡,我的心情也随之跳跃起来。于是1场关于泡泡的活动方案悄悄酝酿起来。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1次性杯子、粗中细3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3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1份,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

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

2、制泡泡水

1、提问: (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 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1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 结果 糖 × 盐 × 洗衣粉 √ 肥皂 √ 洗洁精 √

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⑴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 ⑵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⑶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3、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 (圆形、3角形、正方形、梯形)

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3角形的管子会不会 吹出3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 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

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4、吹奇特泡泡

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1个1个、单1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

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 ⑴两根吸管合2为1吹泡泡。 ⑵4根吸管合在1起吹葡萄串泡泡。 ⑶细吸管外套粗吸管吹泡泡。 ⑷在桌面上吹半球形泡泡。 ⑸5名幼儿在桌面上合吹泡泡花。

5、说泡泡--不用嘴吹的泡泡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嘴巴在吹泡泡,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泡泡?

6、活动延伸:画泡泡 教学反思: 没想到1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泡泡,竟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从1开始抓泡泡,到制作泡泡水,到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再到吹奇特泡泡,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想象创造像开了闸的洪水,1发不可收拾。吹奇特泡泡里的种种奇思妙想怎是成人能预想到的!延伸活动,幼儿热情依然不减,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苍白,他们的小眼睛就如摄像机1样地把他们所看到的1切都拍下来,并储存在小脑瓜里。他们记得生活中那么多的不起眼的小现象:输液的气泡、输氧时的气泡、啤酒里的气泡等等。孩子们是因为喜欢才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才那样投入,因为那样投入才拥有了这么多发现和欢乐!我愿永远与孩子相聚在这心心相通的世界,做他们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示例

大班科学:感知水位   温州市第7幼儿园 刘盈盈    设计意图:   本课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现象—在1个容器里加水水位会升高,但是幼儿虽1直能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经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明白这1物理现象。活动从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有效刺激每1位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探索、了解事物的欲望和让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这也是针对幼儿这方面知识比较贫乏所提出的。   思维拓展,通过观察将两个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并对现象展开联想,拓展思维,渗透生活的实际理念,增加幼儿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和对生活的热爱。   1起合作,激发潜能。本次活动通过幼儿1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水位升得越高。   

2、通过幼儿1起合作,在合作中增加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玻璃瓶1个(内装半瓶水)、玻璃瓶(两种不同规格)、玻璃弹珠、笔、记录卡、水桶等    活动过程:   (1)课件引题   1课件前半段(乌鸦口渴,找到1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1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1个瓶子,喝到水了吗?”,并讨论怎样喝到水?   2课件后半段(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3验证并让幼儿认识水位:真的用这样的办法能喝到水吗?现场演示:让幼儿往1个装有水的杯中加入石头,看水面有什么变化?   师:有没有发现这个瓶子上有1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4师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2) 探究的问题:将两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并含入水桶中,水位有什么变化?   首先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瓶内装水的多少作比较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两瓶水,请你们看看这两瓶水有什么不1样?   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它们都想和水桶里的水做朋友,都说:“我跳进水桶里,水位升的肯定比你高!”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谁会赢?   2教师出示记录表   (说明实验记录的方法: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4个小朋友1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3个小朋友做实验,另1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1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的方法,比如说……)   3幼儿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4教师小结:统计记录表(原来它们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因为它们水位升到了同种颜色的线上……”)   (3)探究的问题:将两个重量相等、体积不同的瓶子沉入水桶中,水面有什么变化?   引出实验:出示两瓶水(提示幼儿玻璃瓶的体积大小作比较)然后再让幼儿探索。   1.幼儿讨论:(1)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2)两个瓶子1样重,水面上升1样高。   2.试1试:幼儿取出体积不1样、重量相等的瓶子,先后依次放入水桶中,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   3.小结:统计记录表(大瓶子放人水桶中,水面上升得高)   (4)活动延伸:在唤蔽羡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1起去尝试1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科学和拍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4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4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4组摆放。   

3、收集1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1、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4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2、分组试1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4组,每组的中间有1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4人为1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1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3、说1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1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4、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1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1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1起玩1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5、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1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6、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1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1块布料做1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1块呢?”   

2、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1摸、看1看,说1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1)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

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3、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1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1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4、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1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1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2)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

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1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1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1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1个实验时注意要把5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2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1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1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1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1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1、游戏:捉迷藏。   

1、我们1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

1、

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2、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1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3、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1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4、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1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1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实验观察 : 第4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1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1个球。   3)观察1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1起,中间放1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1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com)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1个潜望镜,看1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1端粘1大块橡皮泥,或钉上1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1个条件,每人只给1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1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1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1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1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2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1杯水高1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1起把1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1、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1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2、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1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1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4、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5、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1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1下天气。



4、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作为1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篇1   活动内容:   神奇的光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活动难点:   能理解浅显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硬币、手电筒   

2、活动记录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儿两张   

3、多媒体课件: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活动过程:   

1、了解光的种类:   

1、设置场景(使室内变暗)师:提问:   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   幼儿:“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2、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2、认识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实验(1)将活动室窗户遮住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1直向前跑的)。   师小结:这是光的第1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过去的,比如:太阳光、月光、手电筒的光、应急灯的光等等,因此,这种光的照射过程成直线的现象称之为直射现象。   实验(2)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发现小镜子反光,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   师小结:这叫光的第2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3)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弯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   师小结: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阳光会照在地上,我们身上,也会穿过清水照进水里,可是水和空气不1样,光钻进水里,走得慢了,也发生了1点变化,我们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变弯了,其实是光在和我们做游戏呀!是光的第3个特性:光的折射   师与幼儿1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让幼儿做记录。   

3、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光的1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帮助找东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3)、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4、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画到记录纸上。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篇2   设计意图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喜欢拿着手电筒玩,1会儿照亮,1会儿用手挡住光,甚至用积木挡住光,看不见光。但是他们对这些现象的产生不理解,也很有兴趣很愿意通过实验来探索1些光的奥秘,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光的穿透现象,知道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1样。(仅限手电筒的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记录下来。   

3、体验探索光的乐趣。   重点难点   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1样。(仅限手电筒的光)   活动准备   

1、课件   

2、手电筒、白纸、毛巾、纸盘、积木、1次性碗、皱纹纸、电光纸、红旗、雪花片。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设置情景,引起幼儿对光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要请来1个神秘的客人,但是这位客人有1个要求,要我们的教室变得黑黑的,它才出来,怎么办呢?(幼儿:把灯关上)   老师:教室变黑了,让我们把客人请出来吧。(亮手电筒的光)   老师:大家好,我是光博士,很高兴来大大7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幼:欢迎)   老师:谢谢,那你们知道我是从哪来的吗?(幼回答)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师用书把光遮住)   老师:咦,光怎么不见了呢?(幼儿回答)   老师:光能穿过吗?(幼儿回答) 哦,光不能穿过,那光能穿过这个玻璃吗?(幼儿回答)   老师:到底能不能呢?我们来看看。   老师:用玻璃遮住手电筒的光,光能穿过吗?(幼儿回答)   老师:刚才我们玩游戏,发现光不能穿过书,能穿过玻璃。你知道有哪些东西光不能穿过?(幼儿回答)还有哪些东西光能穿过?(幼儿回答)   老师:你们动脑筋说了很多。   

2、基础部分   

1、幼儿探索,哪些东西光不能穿过,哪些东西光能穿过,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老师:今天,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实验材料,有手电筒、白纸、毛巾、纸盘、积木、1次性碗、皱纹纸、电光纸、红旗、雪花片,这里还有1张记录纸,   通过实验,如果光不能穿过纸,就在它下面的方框里用“×”记录,如果光能穿过纸,就在它下面的方框里用“√”记录。   老师:现在要请你们取1张记录纸开始实验吧。   老师巡回指导。   

2、交流实验结果,结果不1样的再次实验。   老师:小朋友拿着你的实验结果到前面来。谁来说说你的的实验结果。   老师:通过实验,光不能穿过,光能穿过,(师记录幼儿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光不能穿过,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教室,你们说说太阳光是能穿透窗户,还是能穿透墙壁照进来?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大家以后还会发现更多 。   

3、幼儿探索,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1样   老师:刚才 小朋友实验的时候,光穿过蓝色电光纸,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我们来看看。   老师:光穿过蓝色电光纸,我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那光穿过1次性的碗、电光纸、皱纹纸、红旗、雪花片,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去做实验,光穿过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光的实验,知道有些东西光不能穿过,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并且光穿过不同的东西会变得不1样 。   

4、结合生活实践,加深印象   老师:我们刚才做实验是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请小朋友看1看光的图片。   太阳光,萤火虫,水母,恒星   老师:它们都是自己本身发光,是1些自然光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1些人造光源,是科学家发明的,比如有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还有哪些呢?请小朋友说1说。   老师:你们都动脑筋想了很多,老师也收集了1些光的图片,我们1起来欣赏。   老师:我们看了光的图片,请小朋友想想看生活中没有光会是什么样子?(幼儿回答)   老师: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3、结束:游戏“追光”   我们的好朋友光博士请你们玩追光的游戏,用小朋友手电筒的光来追老师手电筒的光。   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探索,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神奇的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对光的兴趣。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记录与探究,充分展示了1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   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在活动中对光是否能穿过纸有争议时,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在做记录时能及时把它留下再来解决。   当时我急于解决问题,想让小朋友尽快说出光能穿过纸,最后经过几次实验,小朋友才知道光能穿过纸。经过田园长的指点,让我认识到应采取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小朋友来实验,然后老师进行引导和示范,让小朋友去比较、发现,才知道光能穿过纸。活动中应发挥记录纸的作用,拓展幼儿的经验,并写上名字在科学活动区中展示。   事实证明,应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取长补短,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感受“照射、发射、散射、反射”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字词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1、引入   指名读课题,回答:神奇的光指的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领略激光的神奇。   

2、新课   (1) 检查预习   

1、 你能准确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吗?   目眩 暂时 轴承 灼伤   

2、认真观察以上生字,提示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并对准生字正确写1遍   

3、 区别形近字组词   型( ) 仪 ( ) 眩( )   形( ) 议 ( ) 炫( )   

4、 词语拓展   qiē ( ) ( )   (1) 切 (2)xíng ( ) ( )   qiè ( ) ( )   (2)正确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预习不熟的自然段。   

2、4名同学按内容连起来朗读1遍课文   

5、 划分段落   a) 轻声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看看这篇课文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小标题)   

3、根据小标题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4部分(1) (

2、3) (4-7) (8-11)   (3)、仔细读课文完成思考题2:   (1)区别“照射、发射、散射、反射”的意思。   (2)订正填空   

3、小结   这篇课文是1篇科普文章,在我们通读课文后要了解内容要查阅相关资料。   

4、作业   朗读课文并查阅有关激光的图文资料。   板书设计:   最亮的光   29神奇的光 最快的刀   激光 最准的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激光的神奇和巨大作用,产生热爱科学、学习和探索科学的愿望。   

2、用“新星、暂时、困难”造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激光的神奇和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查阅: 激光在军事、工业、农业、医学、生活、测量方面的作用资料。   教学过程:   

1、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采用什么方式为我们介绍激光的那几方面的特点?   板书: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2、深入理解内容   

1、 自学:   方式:(1)采用小组学习,每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1方面。   (2)先自学再小组内交流。   问题: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2、 交流:   最亮的.光:   (1) 原因“它发光的方向集中,因此它发出特别亮的光”。   (2) 请大家再读1读第3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最亮的光”   采用比较的方法。   最快的刀:   (1) 原因:用适当的凸透镜把激光集中到1点,就能使温度达到上百万度。   (2) 用什么方法体现最快的刀的?   用举例的方法:能够在最硬的钻石上 打孔。   最准的尺:   原因:激光的速度1秒钟可以跑3十万千米很快。   

3、 了解激光的作用。   

1、 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2、 各小组派1名代表介绍:   (1) 在军事的作用   (2) 工业的作用   (3) 农业的作用   (4) 医学的作用   (5) 活的作用   (6) 测量方面的作用资料。   

4、 根据激光的特点请大家大胆想象在未来的生活中,激光会用在那些地方?   

3、总结课文:用1句话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激光真是1种神奇的光啊!   

4、造句   

1、 各小组组内交流   

2、 请小组汇报。   

5、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6、作业:写词造句   最亮的光   板书   29 神奇的光 最快的刀   (激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接触光的穿透现象(仅限手电筒的光),知道光穿过不同的物质会产生变化。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手电筒,布,毛巾,镜子,皱纸,手工纸,厚纸板,塑料杯碗,玻璃片、不锈钢杯,瓶,水彩颜料,棉签,小盆,筐。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带幼儿进入比较昏暗的活动室,悄悄将手电筒的光照在白屏幕上:你们看,这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光)   

2、观察尝试,操作感知   

1、教师操作,幼儿观察光影:   

1、你看见了什么?   

2、教师用厚纸把光遮住:我是不是把手电筒关掉了?光到哪里去了?(光被遮住了,光穿不过去。)   

3、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遮住光,光都穿不过去?   

2、幼儿操作:这里有很多不同的东西,小朋友用手电筒试1试看光能不能穿过去。   

1、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物质。   

2、幼儿发表意见并当场实验(我发现光能穿过……光不能穿过……)   

3、小结:有些东西光能穿过去,有些东西光穿不过去。   

3、交流讨论,发现不同   

1、教师引导,激发幼儿回忆: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光变颜色了”,“光穿过去变淡了”……)   

2、教师同幼儿共同检验。   

3、提问:光穿过这些东西,照在白屏幕上的影子1样吗?   

4、幼儿操作透光材料,在白板上实验光影的变化。   

5、小结:穿过不同的东西,光会变得不1样。   

4、游戏巩固,加深印象   

1、结合生活实践提问:   

1、你们见过彩色的灯吗?(红绿灯、舞台灯……)   

2、猜猜看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灯泡上盖上有颜色的东西,灯就变颜色了……)   

3、老师这里有1个彩灯,猜猜看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2、幼儿游戏:用棉签沾上颜料,溶解在水中,晃动形成彩色的灯。   

3、检验成果:你的灯会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用手电筒检验)   

5、迁移活动   

1、提问:你们觉得光怎么样?为什么?   

2、再次小结:有些东西光穿不过去,有些光又穿得过去,而且穿过去以后还会变颜色,真好玩。   

3、提问:除了光穿过以后会变颜色,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迁移,引起下次再探索的兴趣。)   活动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是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光》 篇5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光的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对这些现象的产生不理解,也很有兴趣很愿意通过实验来探索1些光的奥秘,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愿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种类、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激发幼儿探索光的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玻璃杯、小镜子、水盆、铁环、放大镜、硬币、手电筒、3棱镜、吹泡泡液等。   

2、多媒体课件(1):各种照明灯、浴霸、歌厅里的灯光、装饰的彩灯、港口和马路上的信号灯。   课件(2):医用的胃透镜、x光、激光、汽车的反光镜、潜艇的潜望镜、南极考察用的冰透镜、照相机、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1、设置场景(拉上多媒体教室的窗帘使室内变暗)师:提问:"小朋友,屋里为什么变暗了?"幼儿:   "没有光了,所以屋里变暗了;"(打开灯)提问:"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儿:"因为有灯光了,所以屋里变亮了"。师:"那么,你能说说你都见过那些光呢?"   

1、了解光的种类: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那些光(太阳光、月光、星光、灯光、闪电光、x光、火光、激光、荧光棒、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师讲解:像太阳光、月光、星光、火光、闪电光、萤火虫的光是自然界产生的光叫自然光,像灯光、激光、x光、萤光棒的光是人们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让幼儿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2、探索光的特性: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看看光是怎样走路的?"   (1)、将活动室窗帘拉上,使室内变暗,打开手电筒,让幼儿观察手电筒的光是怎样走路的;还可以在有太阳时,在窗玻璃上贴上1块中间剪有洞的黑纸,让幼儿观察太阳光是怎样射进来的?幼儿:"手电筒的光是1直向前跑的;""太阳光是直着射进来的。"师:小结这是光的第1个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   实验(2)、(拉开窗帘)让幼儿在有阳光的地方玩小镜子、水盆里的水。师:"小朋友边玩观察光发生了哪些变化"?幼儿:"我发现小镜子反光,""我发现水盆里的水也反光""我发现小镜子让光拐弯了"。师小结:这叫光的第2个特性:光的反射性。   实验(3)、把硬币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导幼儿观察硬币和筷子的变化,幼儿:"我发现筷子折了";"我发现硬币从玻璃杯侧面看变得很大,从玻璃杯的上面看没变"。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是光的第3个特性。   师与幼儿1起总结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   

3、讨论光的用途:   师:"人们利用光的这些特性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们。"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1):了解光的1些用途:照明、取暖、娱乐、装饰、用作信号等。   (2)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诊疗、美容、科考、照相等。师接合课件依1介绍光的这些用途。让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光有哪些作用?幼儿:"作手影、帮助找东西"。   

4、游戏:用泡泡液吹泡泡和用3棱镜反射太阳光,让幼儿观看光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5、小制作;变色陀螺或潜望镜。   

6、鼓励幼儿长大后探索、发现更多的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造福人类。   活动反思:   本活动幼儿很喜欢,都能积极参与,探索兴趣很足,很愿意做实验。也懂得了许多关于光的知识,明白了光的这些特性。但内容有点多,时间稍长,所以建议将光的颜色部分探索和制作变色陀螺另设1课时。



5、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这是什么天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1.教学目标

1、能综合画面中的多种信息,形成对图画的整体判断。

2、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天气的变化,初步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着装、活动以及对动植物所产生的影响。

3、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识别常用的天气图例。2.教学准备

1、对天气现象有1定的感性认识,知道不同的典型特征。

2、引导幼儿关注天气现象,请家长在家和幼儿1起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初步获得常见的天气图例的经验。 材料准备 放大的天气图例,白纸,画笔,环境准备

1、在娃娃家投放乌云、小雨、雪花、太阳等的头饰。

2、在墙面上布置1块“多种多样的天气现象”的墙饰,将幼儿知道的天气现象用图画表示出来并贴上去。

3、在科学区布置“气象台”,由幼儿每天轮流汇报天气的情况。3.教学活动(1)导入活动: 教师逐1出示天气图例,请幼儿说说在哪里看见过这些图片,这些图片代表什么意思。教师总结幼儿的看法,说明这些图片是表示不同的天气的,然后引出大书。(2)阅读图画 封面:(露出彩虹,遮盖其他部分)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出现彩虹?(启发幼儿说出下过雨和出太阳这两个关键要素。揭开小姑娘和雨伞的部分。)小姑娘身边放着1把雨伞,说明刚刚下过雨。(揭开左上角的太阳)太阳出来了。(和幼儿1起总结,出现彩虹的两个条件。为幼儿示范可以通过人的服饰、行为来判断天气状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太阳、云等判断天气状况。)第1页:(遮盖天气图例)这是什么天气?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抓住晴天的主要特征——太阳。)晴天的时候有太阳,所以我们用太阳来表示晴天。(揭开天气图例)这就是晴天的图例。我们1起来看看,晴天的时候,小朋友在干什么?花儿怎么样?池塘里有什么?第2页:(遮盖天气图例)现在的天气怎么样?刚才是蓝蓝的天,现在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女孩在干什么?你学1学她的样子。从她身边飞过的燕子怎么样?我们来看看池塘里荷花怎么样了?(与前1页对比,花瓣减少,颜色也没有那么鲜艳。)池塘里的小鱼和青蛙在做什么,为什么?(揭开遮盖,看看阴天的图例是什么?第3页:(遮盖天气图例)这是什么天气?这些白白的线条是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穿的什么样的衣服?池塘边的花儿怎么了?池塘里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揭开遮盖,认识下雨的图例。)第4页:(遮盖图画的大部分,只露出小女孩,请幼儿通过小女孩的头发判断这1页介绍了什么天气。揭开右下角被风吹弯的植物,进1步启发幼儿。露出图画,只有刮风的图例依然遮盖,验证幼儿的推测。)树和花儿怎么样了?小女孩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这些白白的线条代表什么?(揭开遮盖,认识刮风的图例。)第5页:(遮盖全部图画,只露出天气图例,请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天气的图例。逐步揭开画面,请幼儿验证推测。)这是什么天气?小朋友再干什么?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旁边的树是什么样的?池塘是什么样的?远处的房子和山怎么样了?总结分享: 教师带领幼儿逐页地阅读画面,在阅读过程中,按照天气状况(太阳、云、雨等特征),人的表情、动作、活动、服饰等,动植物的反应和变化3个方面逐1回顾观察,让幼儿体验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引导幼儿识别天气图例。教学反思: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性强,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充满着幼儿的笑声,幼儿玩中学,共同进步,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很感兴趣,由于有些常见的景象,幼儿就通过自身的理解把故事内容进行关联,充分理解故事内容本文摘自果实网,请知悉!!!。



6、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案反思,幼儿科学教案大班奇妙的声音?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