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健康教案风爷爷,小班社会教案冬天在哪里
1、小班社会健康教案风爷爷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豪迈的风格,能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
2.通过图片提示、创编动作、参与表演等方法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体验中国功夫的“力量”。
2、小班社会教案冬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知方面;初步了解冬天,如冬天温度很低——冷、风很大、经常降雪、结冰、草木干枯候鸟飞回南方等。
3、技能方面:学习“清雪”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冬天及培养爱劳动好习惯
2、活动难点;幼儿使用小扫把和矬子学习“清雪”的技能
活动准备
场景准备:雪天过后
物质准备:扫把、矬子若干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
谈话导入:宝宝们,张老师的1位小伙伴不见了!(是谁呀?)她的名字叫“冬天”,我想请小朋友帮助张老师找1找冬天在哪里?你们1定要仔细的看、细心地找、不停的问、多多的想。
2、基本环节:
(室外)
问:宝宝们,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好冷呀)
问:我们穿这什么衣服?它是怎样的?(棉服/羽绒服等,厚厚的)
问:我们身上还穿戴了有什么?(帽子、棉鞋‘、手套、口罩等)
问:这么冷的天气,大树爷爷变得怎么样了?(没有叶子了,光秃秃的)
问:树上的小鸟呢?(不见了)
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雪、冰)
问:现在让我们1起闭上眼睛,仰起头,告诉我你感受到了什么?(很冷的风)
3、结束环节:
小结——谢谢你们,我找到冬天了!我们刚刚说的那些就是我的好朋友——冬天,它就在我们身边!她给我们带来了寒冷,她使我们穿戴厚厚的衣帽,她使大树变得光秃秃的,小鸟飞到暖和的南方,他带来了冷冷的风,还带来了美丽的冰雪!
2、 延伸环节:
1、给幼儿发小扫棹、小矬子,带领幼儿1起扫雪
2、进行堆雪人游戏、踩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为1节自然科学课,我通过让宝宝亲身去体会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礼物---冬天,使宝宝们有很浓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宝宝们在体、智、德、美、劳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开始环节,做到了积极调动幼儿的情绪,和学习的主动性。
在基本环节,宝宝们根据老师的提问,主动去寻找答案,并回答问题,这不仅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结束环节,宝宝们几乎能达到在老师的提醒下简单总结冬天的特点。
3、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1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1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1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小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1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1方面还是需搜誉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旅虚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1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5月初5,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世镇段(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1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1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1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华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1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活动准备:
1、端午节1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1,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1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1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5月初1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2、端午节的由来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1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5月初5。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1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5月初5,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3、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1首儿歌,我们1起来听1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2、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1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1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4、体验和大家1起过节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5月5》,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1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教学反思 5月5是端午,小朋友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前脚才送走欢乐的61儿童节,接着父亲节和端午节就1起到来!幼儿园为了纪念中国4大传统节日之1端午节,以上这篇社会领域的教案是小班幼儿认识端午节而开展的活动。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5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1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1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2、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3、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5月5》,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1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5月5,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5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咸鸭蛋,喷喷香,龙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师为幼儿设置区角游戏环节: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教师配合图片和动画给幼儿讲解介绍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1)挂艾叶:艾草是1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2)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1,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1,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1直到今天,每年5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4)佩香包: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5)5彩绳:花绳既是5彩丝,又俗称5色丝。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5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
3、教师出示端午节吃的粽子,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分发粽子、幼儿吃粽子感受端午节的快乐。 (1)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2)教师拨开粽子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并让幼儿认识粽叶。 (3)教师将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1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4、活动总结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5月初5,又称端阳节、午日节、5月节、夏
5、重5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让幼儿回家与家长1起分享在幼儿园的端午活动内容。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1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1个看1看,摸1摸、想1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1句完整的话来说1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1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1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4、小班社会科学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教材简解]
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是孩子非常喜欢的1个主题,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1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树林里有什么秘密?"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本节活动我将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秘自然、了解自然。
[目标预设]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戏过程中感知自然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感官探究自然,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通过游戏等形式与幼儿共同探秘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碧游"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孩子多1些参与机会;多1点参与的空间;多1点实现需要的满足!
[设计思路]
孩子天生是个探险家,与其在教室内带领孩子观看各类图片,不如让孩子置身于自然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6大解放",促使我利用1次郊游,带领孩子通过"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呼吸树的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活动准备]
1.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1个背包。
2.彩纸、笔若干。
[教学过程]
1、摸摸大自然的身体找1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2人1组,1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1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1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然后互换角色。(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集体讨论:你摸到什么东西?是什么样感觉?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猜猜我摸的是什么?请幼儿描述触摸大自然的感觉,让同伴猜测物体。
2、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1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1两分钟,首含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
3、印下大自然的痕迹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1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1无2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1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1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1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4、呼吸者慧笑树的游戏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1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5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1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并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从1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5、小班社会教案冬天在哪里
活动目标
1、情感方面: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知方面;初步了解冬天,如冬天温度很低——冷、风很大、经常降雪、结冰、草木干枯候鸟飞回南方等。
3、技能方面:学习“清雪”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冬天及培养爱劳动好习惯
2、活动难点;幼儿使用小扫把和矬子学习“清雪”的技能
活动准备
场景准备:雪天过后
物质准备:扫把、矬子若干
活动过程
1、 开始环节:
谈话导入:宝宝们,张老师的1位小伙伴不见了!(是谁呀?)她的名字叫“冬天”,我想请小朋友帮助张老师找1找冬天在哪里?你们1定要仔细的看、细心地找、不停的问、多多的想。
2、基本环节:
(室外)
问:宝宝们,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好冷呀)
问:我们穿这什么衣服?它是怎样的?(棉服/羽绒服等,厚厚的)
问:我们身上还穿戴了有什么?(帽子、棉鞋‘、手套、口罩等)
问:这么冷的天气,大树爷爷变得怎么样了?(没有叶子了,光秃秃的)
问:树上的小鸟呢?(不见了)
问: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雪、冰)
问:现在让我们1起闭上眼睛,仰起头,告诉我你感受到了什么?(很冷的风)
3、结束环节:
小结——谢谢你们,我找到冬天了!我们刚刚说的那些就是我的好朋友——冬天,它就在我们身边!她给我们带来了寒冷,她使我们穿戴厚厚的衣帽,她使大树变得光秃秃的,小鸟飞到暖和的南方,他带来了冷冷的风,还带来了美丽的冰雪!
2、 延伸环节:
1、给幼儿发小扫棹、小矬子,带领幼儿1起扫雪
2、进行堆雪人游戏、踩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为1节自然科学课,我通过让宝宝亲身去体会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礼物---冬天,使宝宝们有很浓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宝宝们在体、智、德、美、劳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开始环节,做到了积极调动幼儿的情绪,和学习的主动性。
在基本环节,宝宝们根据老师的提问,主动去寻找答案,并回答问题,这不仅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结束环节,宝宝们几乎能达到在老师的提醒下简单总结冬天的特点。
6、小班社会科学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教材简解]
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是孩子非常喜欢的1个主题,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1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树林里有什么秘密?"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本节活动我将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秘自然、了解自然。
[目标预设]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戏过程中感知自然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感官探究自然,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通过游戏等形式与幼儿共同探秘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碧游"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孩子多1些参与机会;多1点参与的空间;多1点实现需要的满足!
[设计思路]
孩子天生是个探险家,与其在教室内带领孩子观看各类图片,不如让孩子置身于自然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6大解放",促使我利用1次郊游,带领孩子通过"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呼吸树的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活动准备]
1.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1个背包。
2.彩纸、笔若干。
[教学过程]
1、摸摸大自然的身体找1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2人1组,1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1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1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然后互换角色。(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集体讨论:你摸到什么东西?是什么样感觉?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猜猜我摸的是什么?请幼儿描述触摸大自然的感觉,让同伴猜测物体。
2、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1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1两分钟,首含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
3、印下大自然的痕迹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1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1无2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1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1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1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4、呼吸者慧笑树的游戏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1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5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1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并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从1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