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1、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作为1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事物间的关系,把相关物体进行匹配。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把握事物间的关系,将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2、图片(苹果、大树、土地、西瓜、葡萄、葡萄藤);图片(狗、骨头、兔子、萝卜、猴子、桃)   

3、评量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神秘的百宝箱,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1个神秘的百宝箱,猜猜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2)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2.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百宝箱中的物品,让幼儿11认识,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联系   师:这么多的东西,它们想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请小朋友想想它们最好的朋友分别是谁?为什么呢?   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教师小结:   (2)结合图片,探究事物间联系   师:请小朋友在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好朋友!   苹果——大树、西瓜——土地、葡萄——葡萄藤、狗——骨头、   兔子——萝卜、猴子——桃   3.幼儿操作   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教师发放评量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活动。   4.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1起找找,看看你们家有哪些物品能配对成,成为好朋友,明天将你们收集到的好朋友带来和小朋友1起分享吧!   5.结束活动   演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仔细研究过的,小班数学“配对”这1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根据这1特点,为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愉快的式教学法为主,对幼儿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是非常感兴趣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的接受能力也很快,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生活中的实物让幼儿去找朋友,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是离不开我们的配对,其次通过让幼儿听1听,说1说、玩1玩、做1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学习知识。   整个过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1环节收拾学具时,有个别幼儿没能把自己的学具整理好。如果再让我上1次这节课,我会在这方面多对幼儿加强1下。我的专业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2   

1、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和黄色。   

2、能按物体的颜色配对。   

2、活动准备。   

1、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良种颜色的花若干。   

2、红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1份。   

3、活动过程。   (1)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跟老师开火车到春天的花园里去参观。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到1个神秘的地方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吧!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3、认识黄色和红色。   (2)出示胸卡黄蝴蝶红蝴蝶,引起幼儿兴趣,学习配对。   

1、教师:今天有两只蝴蝶也来到这个花园里,他们说找不到好朋友,想请小朋友帮它们1起找好朋友。   

2、介绍黄蝴蝶红蝴蝶的好朋友分别是黄花和红花姐姐。   

3、请个别幼儿带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后说出“××跟××是好朋友”。   

4、评价幼儿十分找对好朋友,对的给予表扬,错的给予评价改正的机会。   

5、请小组幼儿带胸卡带好朋友回家玩,教师评价。   

6、幼儿按颜色找花并把花带到相应颜色的拱门进去。   (3)操作。   每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巩固颜色配对,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有关的物体进行11匹配。   

2、通过匹配游戏,了解生活中1些物品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数学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热水瓶、杯子、碗、勺子、鞋子、围巾、手套、袜子、牙膏、牙刷等。   

2、图片:雨伞、雨鞋、菜刀、砧板等。   

3、幼儿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看实物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实物展。   (2)师:宝宝,今天陆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请你们来看1看,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的?   (3)看完以后请宝宝说1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实物找朋友。   (1)师:宝宝们真棒,都说出了他们的用途,现在要请宝宝给这些物品找朋友,你们愿意吗?   (2)教师示范物品找朋友,举例(碗和勺子):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小碗)请你们在这里找1找,小碗的好朋友是谁?(勺子)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呢?(因为它们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的)   (3)请宝宝为实物找朋友。先集体找,再个别找,找的时候要问1问: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迁移生活经验,说1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它们也是好朋友   (1)刚才宝宝说的都很好,那请你们想1想,在我们教室里,在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回忆。   

4、幼儿操作   (1)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图片它们也要来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室讲解操作步骤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讲评:先请幼儿说1说,你找到得是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教师对找错朋友的宝宝进行纠正。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1双”、“1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外国小朋友   2.课件:图片—拖鞋   3.拖鞋   活动过程   

1、学习“1双”、“1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外国小朋友   教师:这个小朋友多可爱呀,你们看看她有几只眼睛啊?   2只眼睛还可以说是1什么眼睛?谁知道呀?   2.教师告诉幼儿,2只眼睛可以说是1对眼睛。   3.请小朋友再看看还有哪些部位也是有两个呢?(耳朵、鼻孔、脚、手)   4.小结:像我们人体身上两个1样的东西就叫“1双”或“1对”。   (如1对眼睛、1双手、1双脚等)   

2、知道物体的“1双、1对”   1.出示1只袜子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够穿吗?要几只才够呢?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就是1双。   2.课件:1双拖鞋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穿上合适吗?   

3、幼儿操作(拖鞋配对)   1.小朋友好多拖鞋宝宝玩游戏时游戏,都站乱了,请你们仔细的找1找,   让拖鞋宝宝配成对,好吗?   2.幼儿给拖鞋配对   提醒幼儿将配好对的拖鞋争取的摆放在鞋架上。   

4、活动评价   1.你们都把拖鞋宝宝配成对了吗?   2.小朋友真能干,把那么多的拖鞋宝宝配成对了,拖鞋宝宝说谢谢你们啦。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5   

1、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2、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2、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3、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1张白纸。   

2、欢快的音乐1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4、活动过程:   (1)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1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1双了,有1天他穿了1双很特别的鞋子,1只是大的红鞋子,1只是小1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1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1样的鞋子不是1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2)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1样,款式也1模1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4、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幼儿可脱下鞋子来看,也可在白纸上踩上1对脚印再观察):如,两只鞋底(或鞋印)的花纹是1样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向里边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1样,款式1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1双鞋。   (3)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1双1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1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1双呢?   

2、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1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1双1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3、幼儿分散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1起。   

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1起呢?(重点引导幼儿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把两只长得1样的鞋子并在1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幼儿观察得出:两只鞋底的花纹是1模1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外形1样、颜色1样、大小1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1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1样的两鞋子叫1双,所以要放在1起。   

8、幼儿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4)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1双1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1双1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   

1、教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3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指导要点:对于个别不愿意参与的幼儿给予提醒与指导。   

2、交流共享   

1、请3个组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   

2、说说在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3、提问   (1)你们发现螺丝有哪些形状?请用手指给其他小朋友看。   3个组进行抢答,获胜的1组得到1颗5角星。   (2)你们发现螺帽有哪些形状?   (3)你们觉得螺丝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4)你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的?   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4、小结:螺丝和螺帽有的是圆形,有的是3角形,相同形状的螺丝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对。   

3、模仿游戏   

1、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螺丝和螺帽,   我们大家1起玩1个关于螺丝和螺帽的游戏好不好?   

2、螺丝和螺帽的要求:   3个组自己推荐哪些小朋友当螺丝,哪些小朋友当螺帽。   

3、游戏设计:   请几个当螺丝的小朋友站成横、竖两排,组成“丁”字形状。   然后再请几个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丝”纵排的空当中快乐地钻S形。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去找找螺丝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红色,黄色,蓝色,感知几种常见的颜色。   (2)让幼儿尝试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并在游戏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3)让幼儿初步学习自己动手收拾学具。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并初步学会让幼儿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   难点: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色板、红、黄、蓝3种颜色的即时贴点点;音乐《找朋友》   (2)学具准备;色板、彩色笔;红、黄、蓝3种颜色的彩色娃娃头及相应颜色的上衣;白纸;固体胶。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同时给每位幼儿额头上贴1个颜色点点。   

2、集体活动。创设情境:教室来了3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小红、小黄和小蓝。   (1)认识红、黄、蓝3原色。教师出示教具“色板”,红色、黄色、蓝色的色板各两块。先拿出1块红色的色板:“小红的颜色是红色”。再依次拿出黄色和蓝色的色板,运用3阶段教学法引导幼儿知道红、黄、蓝3种颜色的名称,认识这3种颜色。   (2)颜色配对。创设情境:小红、小黄和小蓝在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依次拿出红、黄、蓝的另1块色板,将颜色相同的色板并排放在1起,让幼儿感受颜色配对。   (3)幼儿操作学具“色板“进行颜色配对。   

3、游戏活动。游戏“色彩娃娃站起来”教师发出游戏口令,说到哪种颜色娃娃,贴有相应颜色点点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如:“情红色娃娃站起来”。则所有贴红色点点的幼儿都站起来。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师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拍手找贴有和自己相同颜色点点的幼儿做朋友。游戏熟练后,幼儿可以互相交换不同颜色的点点再进行游戏。   

4、分组活动。第1组:粘贴画“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儿将3种颜色的色彩娃娃头粘贴在白纸上,然后给每个娃娃选相同颜色的衣服并粘贴。第2组:操作学具“色板”。请将相同颜色的两块色板放在1起,试着说出每块色板的颜色名称。第3组:操作彩色笔。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彩笔找出来成为好朋友放在1起。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欣赏幼儿分组活动的成果,巩固幼儿按颜色配对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仔细研究过的,对幼儿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颜色是非常感兴趣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游戏活动中去认识颜色并进行配对。整个过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1环节收拾学具时,有个别幼儿没能把自己的学具整理好。如果再让我上1次这节课,我会在这方面多对幼儿加强1下。我的专业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套的颜色、款式和材料以及手套的作用。   

2、根据1只手套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1只手套。   活动准备 :   每人1双手套、挂手套的绳子、音乐。   活动过程 :   (1)请幼儿看看,摸摸、戴戴,发现它们的不同。   我们的手宝宝有个好朋友,它呀,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就藏在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快,我们把它找出来。(小朋友拿出手套)戴1戴,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1说,你的手套娃娃是怎么样的?   

1、你的`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2、款式:请小朋友互相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说出手套的不同,并积极地同伴交流。   

3、材料:看1看、摸1摸、想1想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4、手套的用途。我们的手套有什么用呢?   (2)尝试活动。   幼儿玩“手套找朋友”游戏,请小朋友为绳子上的手套找朋友。自己找手套配对,积累经验。我们的手宝宝有两个,可手套娃娃只有1个,原来另1个不见了,请你帮你的手套娃娃找到它的好朋友,让它们变成1双手套。(自由寻找、配对)   (3)交流讨论,知道1双手套是1模—样的。   讨论:你找到的是不是1双手套?为什么?(从颜色错的—颜色相同图案不同的—颜色图案相同有大小差异的,逐步评价取得正确认识)   (4)戴好手套,听音乐做动作。   现在手套娃娃要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了。随音乐1起跳舞。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将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3.喜欢堆砌,发展创造力。   活动形式:   小组   活 动准备:   积木、布袋。   活动过程:   1.出示不同立体图形的积木,请幼儿摸摸看看,让幼儿数1数有几个面,并尝试堆出不同的组合。   2.让幼儿自由组成3人1组,1起玩配对对游戏。老师先在布袋中放入3至4个积木,然后给每组幼儿分发布袋,请幼儿收到布袋后先取出积木细心观察,然后再到活动室辨认相同形状的物品,放进布袋中。   3.请各组幼儿拿出收集回来的物品,与积木比较,看看形状对不对。然后运用那些物品进行创作堆砌。   4.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和内容。   5.请幼儿将布袋内的物品对应着放回原来的位置。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那些物品的。   活动评价:   1.能给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能运用不同物品进行堆砌创作。   活动建议:   1.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本活动的难度。如布袋内的积木要特征比较明显,便于幼儿配对。当幼儿对配对游戏相当熟悉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如可让幼儿寻找颜色、大小不1样,而形状相同的多件物品。   2."立体图形"这1概念,相当小班幼儿来说,还有1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正方体"和"正方形"的比较,让其知道它们有所不同即可。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玩各种配对游戏,如用连线的方式找1找挂图中相同的图案等。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情境“帮鞋子找朋友”,让幼儿从关注自己脚上的鞋子出发,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脚上鞋子有两只,两只鞋子是1样的,它们是1对好朋友。在“帮鞋子找朋友”环节中,请幼儿根据手里的单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1只1样的鞋子。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讨论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帮助幼儿解决了特征混淆的问题,使幼儿知道1样颜色、1样花纹、1样大小的两只鞋子是1双鞋子,丰富了1双的概念。在操作环节:材料的设计考虑到了鞋子大小花纹1样颜色不同、颜色花纹1样大小不同、颜色大小1样花纹不同,这几种在操作材料中都显示出来,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环节中幼儿出现了问题,幼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操作中都能正确成双配对鞋子。整个活动,老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有效的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最后环节“鞋子碰碰舞”,提供给幼儿的鞋子在颜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帅选,方便幼儿在“碰碰舞”中快速寻找到和自己手中1样的鞋子的朋友,游戏中并不断和旁边小朋友交换不同的鞋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手套、能说出手套的特征、功能。   

2、了解手套的保暖常识、有初步的自我护理意识。   

3、能按照手套的异同给手套配对,培养数数、对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套每人1副   活动重点:   知道手套的常识,练习配对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游戏形式导入   游戏:手指1家。让幼儿1只手握成拳头,跟老师1起念儿歌做动作,念到哪知手指起床了,哪个手指就伸出来。   

2、初步感知   提问:天气冷了,我们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小脚穿上了什么?头上戴了什么?那小手怎么办?   

3、进1步感知认识手套   (1)出示手套引导幼儿讨论,说说手套是什么样子的?1双手套有几只?手套有什么用?戴在身体哪个部位?   (2)出示两双不同样式的手套让幼儿比较,说说他们的区别?说说哪个是小指的家?哪个是中指的家?哪个是大拇指的家?   请幼儿上来摸摸手套,戴上手套感受1下,说说自己的感觉。   

4、练习配对   (1)请幼儿从3双不同大小的手套中挑出合适自己的手套来。   (2)教师从3双手套中任意挑出1只,请幼儿从剩下的手套中挑选出与它相配的手套。   

5、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手套的用途,教育幼儿外出要戴手套,保护小手。

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



2、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

作为1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1 目标预设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多样性。

2、能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点画出雨滴。帮助幼儿学会“点”和“提”的动作。

3、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与伙伴共同合作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1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春雨》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用手指点画雨滴

2、难点:能和伙伴合作完成作品 教具准备

1、大花草背景图1张,小花草背景图6张

2、各种颜料、抹布、调色盘人手1份。

3、音乐《大雨小雨》、《春雨》。 教学过程

1、出示大的花草背景图,引入主题 师:春天回来了,小花和小草们都睡醒了,找1找,它们在哪里?(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感受画面的布局) 师:太阳公公1早起来,晒得它们暖烘烘的。它们都喊到:“我渴了,我渴了。” 师:小花和小草们口渴了,该怎么办呢?那就让我们1起去帮帮它们,下点大雨和小雨吧! (设计意图: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拟人的口吻,“小花小草渴了要多喝水”,请小朋友为它们下点小雨滴的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通过音画结合的形式进行演示

1、教师出示用透明玻璃瓶装着的各种颜色的颜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瞧,1听说要给小花小草们帮忙,颜色宝宝们也跑来了,快来看看,都有谁? 师:你知道春天里,哪此东西里也藏着这些颜色宝宝? (评析:此环节通过寻找春天里的色彩,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知,培养幼儿观察与感受色彩的能力。)

2、教师1边播放音乐《大雨小雨》,1边示范用手指蘸颜料点画雨滴 师:颜色宝宝和我1起来下雨啦!仔细看,老师是用什么来下雨的? 师:大雨哗啦啦,食指往下点,小雨唏哩哩,食指往上提,大雨小雨快快下。(教师边点画,边念口诀)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下雨的?大雨和小雨下的时候1样么? 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今天老师是用手指来画画的,和平时我们用笔画画是不1样的哦。下大雨的时候,声音响响的,老师也画得重1点的,是用食指蘸颜料用力地往下点,下小雨的时候,声音轻轻的,老师也画得轻轻的,是用食指蘸颜料轻轻地往上提。

3、教师与幼儿1起1边念点画口诀,1边用食指模仿点画大雨和小雨 (设计意图:听着熟悉的音乐,看着彩色的颜料,让幼儿充满了对操作的兴趣。通过音乐与儿歌、动作“点”和“提”的巧妙结合,感受大雨和小雨带来的重轻不同的感觉,使幼儿较好的掌握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老师提出作画要求 师:这里有许多许多小花小草们想喝水,如果光靠1个小朋友的力量可不行。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们1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师:下雨时,不管大雨还是小雨,要让每1棵小花小草都能喝到水,这样它们才能快快长大。 师:小朋友要注意,请了1种颜色宝宝之后,如果要请其它颜色宝宝帮忙,1定要先把手指上的颜色用抹布擦掉才能去请其它的。不然颜色宝宝会不高兴,雨滴也会变得不漂亮的。

2、幼儿分组合作用手指作画 教师及时引导幼儿注意雨滴落下的方向与分布情况,鼓励幼儿尝试点画多种色彩的雨滴。 (设计意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我中心意识仍较强,缺乏主动交流合作的意识与经验,分组合作的作画方式作为本次活动的`1大尝试,旨在搭建1个互动的平台与机会,在提出清楚明了的活动要求后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4、展示作品,评价活动 师:小花小草们都喝到了水,它们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们1起来看看,小花小草们喝到了哪些颜色的雨滴?看看是大雨还是小雨? 师:春天里,小花小草们喝饱了水,长得更快更漂亮了。我们小朋友们也来变成1朵鲜艳的小花,去寻找最漂亮、最多彩的雨滴吧。 师生1起寻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雨滴。 (设计意图:每位幼儿都希望被肯定,被关注。在这个评价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整体观察感知多彩的春雨,然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鼓励每个小朋友都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营造了1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让幼儿享受评价的过程,将活动推向高潮。)

5、活动在《春雨》的音乐中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语言活动,我感受到了语言是小班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各种方法让幼儿感受语言的美。我的活动设计是通过视频来让幼儿感受什么是“春雨”,让幼儿了解春雨的形态、春雨的时节、春雨对万物生长的滋润和浇灌。同时我把儿歌内容分成角色,让幼儿参加表演故事情节,使其充分了解内容。 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2 活动目标:

1、 感知儿歌中有关春雨的经验,丰富句式“嘀嗒、嘀嗒,下小雨啦!”

2、 理解儿歌中“反复”的表现手法,体会春天的美。

3、积极参与仿编活动,敢于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雨”“种子”“梨树”“麦芽”“小朋友”春天的背景图等等。

2、《春天》的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美丽的春天背景图。 t:这么漂亮的景色,是春天还是冬天呢?为什么是春天呢?

2、幼儿回答。

2、学习儿歌《春雨》。

1、t:那小朋友们,春天中有哪些东西呢?谁来说1说。

2、幼儿讨论自己知道的有关春天的经验。

3、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出的东西出示图片“种子”“梨花”等等。

4、出示图片之后教师总结春天的景象: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小雨嘀嗒嘀嗒的下着,种子发芽了,梨树开花了……

5、t:“小朋友们种子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呀?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

6、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春天植物生长的顺序表达“发芽”“开花”“长大”。

7、t:老师这里有1首儿歌,现在请你们来听听儿歌里面说了什么?

8、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示范朗诵儿歌,边朗诵边指着相应的图片。

9、t:你听到了什么? t:嘀嗒嘀嗒,谁来了? t:除了春雨还有谁? t:他们说了什么?我们也来学1学。 1

0、幼儿跟随教师朗诵儿歌。

3、尝试儿歌的仿编。

1、t:小朋友们,除了刚才的梨树呀,种子,谁也会说这些话?

2、幼儿尝试仿编。

3、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春雨》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句式“下吧,下吧,我要……”以及词语“发芽、开花、长大”。

2、尝试将春天的经验仿照这个句式进行仿编,敢于在集体活动中。

3、感受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萌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点: 学说句式:下吧,下吧,我要…… 活动难点: 尝试将春天的经验仿照这个句式进行仿编,敢于在集体活动中。 活动准备:

1、儿歌内容的图谱。

2、春雨的声音,春天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倾听交流,我眼中的春天。 教师出示春游景色图。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春天到了,上个星期老师还带你们去春游了,我们看到了很多春天的景色。看,这是什么? 师总结: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柳树冒出了11抹1抹的新绿,小草也把小脑袋探出来了,春天真美丽呀。

2、理解感知,学习儿歌《春雨》

1、师:春天还有好听声音呢,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对,这是下雨的声音。滴答,滴答,下小雨啦(下雨PPT)。我们1起来学1学。

2、师:瞧,钻在泥土里的是谁呀?种子宝宝可喜欢春雨了,听听看他说了什么? “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图谱)什么叫发芽?对,种子吸收了春雨,他会钻出泥土,长出嫩绿的叶子。(点击PPT)就像这样。 我们1起来看着图谱说说种子宝宝的话吧。 如果配上动作那就更好看了,你们会吗?

3、师:种子喜欢春雨,梨树也喜欢春雨,看梨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怎么样了?(发散后)(点击PPT)那梨树会和春雨说什么?原来有了春雨梨树也开花了。 现在我们都是梨树,我们1起来做1做、说1说。

4、师:看看哪个好朋友来了,有了春雨,麦苗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后点击ppt)那他可能说什么呀?(图谱) 1起来跟着麦苗宝宝念1念。 师总结:麦苗宝宝因为有了春雨慢慢的长大了。 师:你们喜欢植物宝宝吗?那我们就来演1演,接下去老师请第1排的小朋友来做种子,第2排的小朋友来做做梨树,第3排的小朋友来做麦苗 师:植物宝宝都喜欢春雨,小朋友那你们喜不喜欢春雨呀,有了春雨你们能干什么?那你想对他说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师:我们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我们看着图谱说1说这个小朋友对春雨说了什么? 谁来1边做动作1边说1说。 师总结:原来下春雨了,我们小朋友能干好多好玩的事情呢。

3、朗诵练习,熟悉儿歌《春雨》 师:我们把他们的话连起来就成了1首好听的儿歌,现在我们来1起完整欣赏1下《春雨》吧。 师:你们学会了么?我们1起来说1说春雨吧(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单句练习) 师:真棒,那我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种子、梨树、麦苗和小朋友。 师:真好听,现在我们都是小演员要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表演给客人老师看,老师帮你们配上优美的音乐,全体起立。

4、操作交流,仿编儿歌《春雨》 师:想1想春天还有什么植物和动物,想对春雨说说话呀?他会说什么呢? 请小朋友们两个两个轻轻地商量下。 活动延伸: 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启发幼儿进1步思考,从各方面了解春天,发现春天。 附儿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3、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作为1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1   

1、设计意图   1年1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1个重要节日。每1个节日背后,都有1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1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2、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3、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1幅,VCD教材。   

4、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1个小孩,1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2)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1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1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1首诗,让我们1起来看1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3)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1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2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4)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3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1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1补感受古诗意境。   

5、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6、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清明》是4年级单元练习中的诗,诗的前两句创造了1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1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1致。   学情分析:   现在学生学习古诗停留在简单的背诵、知大意阶段,对古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很难走进去,对古诗学习兴趣不浓。   设计理念:   就是通过《清明》教学,使小学生具有不断学习古诗的动力、毅力、能力、转化力和创新力,使自身的语文能力不断地提升,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   诵读、想画面 体悟诗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清明》。   

2、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通过对诗歌趣改的感知,使学生了解习作表达的不同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解诗题。   

1、清明刚过,清明节假期里你做了些什么?   

2、学生谈话。 了解清明的习俗:踏青、扫墓以及清明的气候特点。《历书》云:“春分后十5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3、清明也是1个节气。   

2、初诵古诗,学方法。   

1、过渡:唐朝大诗人杜牧就有1首以《清明》为题的诗歌记下了他在清明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流传千古。提生试诵。   

2、了解学习古诗的途径方法。   

3、诵读想象,品诗境。   

1、古代人读诗都是要吟的,我们不会,不妨展开想象把自己当做诗人拉长语调来读。   

2、朗读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想象画面。清明,这是1个怎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1场怎样的雨啊?你的眼前出现了1幅怎样的情景?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雨纷纷”,在此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   

3、朗读诗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想象画面。路上,是怎样的光景了?行人,指的是谁呢?为什么在雨中赶路?欲断魂,这是1种什么样的心情哪?“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4、连起来将第1个诗句吟诵1遍。探究:下了1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吧?理解: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1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2字。   

5、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情景交融。“雨纷纷”“欲断魂”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含蓄,如果以后某1刻,你的心绪也是如此的纷乱,你也可以写下——细雨纷飞。   

6、提炼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如何学习古诗的?(板书:读古诗、想画面、悟诗情)   

7、自学最后两句:朗读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象画面。这时涌上心头的1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   

8、汇报交流:学生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两人演出画面)找出两个动词:“问、指。”揭示了“遥”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象。“杏花村”: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给我们1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9、想象诗外之境。诗人看到杏花村会怎么做呢?   

4、资料补充,知作者。   杜牧(8031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5、感知变体,生诗情。   1.出示诗歌的变体。学生读感受。3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更精简的是:“清明雨,断魂人,寻酒家,杏花村。”4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2、清代才子纪晓岚改为5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有人把此诗改为6言:“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标点稍变,竟成1首绝妙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学生试改编1个。   

3、小结:这种种形式都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下1个端午节、儿童欢喜和悲伤的每1天,都可以用这样或那样的1些形式记录下来。   

6、总结全文,入诗境。   年年清明,也许在下1个清明节里,在纷纷的细雨中,说不定你们会轻轻的吟诵起来。齐诵《清明》。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1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1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 清明介绍PPT ,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 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1步了解古诗大意教学反思。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1说。   教师: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 对应哪1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1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应的就是第4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1起看着图片再来读1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1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 明 的字源故事。   教师: 明 在甲骨文中是由1个日和1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1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1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1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1起来听1听。   活动延伸:   1.学习歌曲《清明》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2、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1幅,VCD教材。   

3、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 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 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1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1个小孩,1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2).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1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1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1首诗,让我们1起来看1下吧,好不好?   3. 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 教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3)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   1.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1遍,请幼儿欣赏。   2. 教师朗诵第2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 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3遍,请幼儿可以慢慢的跟读。   4.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教师在1旁进行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   5. 请幼儿再1起朗诵1-2遍。   (4)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参考资料: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0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教学反思。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教师讲述清明节的1些习俗供幼儿了解。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了解清明节及其由来,掌握1些清明节的习俗,欣赏古诗的语言意境之美,有语言,社会,艺术整合而成本节教学活动。   背景故事:   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受到迫害流亡在外,他在流亡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1些大臣受不了这些苦,相继离开了他,到后来身边只剩下几个人了。其中1个人叫介子推,,他对晋文公非常忠心。有1天,晋文公快饿昏了,介子推拿刀从自己腿上割下1块肉,在火上烤熟了让晋文公吃,就这样晋文公没有饿死。后来晋文公当上了皇帝,,他要封赏当年跟随他1起流亡的大臣,可是他把介子推忘了,有人提醒他,他心里感到非常惭愧,派手下人去请介子推进朝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官就没去,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当到介子推家时   ,发现他的门已经锁上了,介子推背着他的母亲逃进了绵山。手下人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可是大   火烧了3天3夜,也没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派人搜山时,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已被烧死,他们紧紧抱着1棵烧焦的刘顺。晋文公厚葬了介子推母子,并把绵山改为介山。   第2年春暖花开之时,晋文公去介子推墓前看望,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又发出新的枝芽,晋文公看到柳树枝就像看到介子推1样悲喜交加,上前折下柳枝编成环形戴到头上,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晋文公把这1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每年的这1天他都来祭奠介子推。   活动目标:   

1、欣赏杜牧的诗《清明》,学习7言诗的节奏。   

2、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让幼儿了解1些清明节的习俗。   

3、让幼儿体验诗的语言、意境之美。   活动准备:   1:反映古诗内容的课件,   2:儿童歌曲《清明》   3:沙锤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放课件欣赏古诗《清明》   2:基本活动   

1、介绍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1天有与家人结伴踏青游春,祭祖扫墓的习俗。   

2、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讲述背景故事   

3、朗诵古诗   (1)按7言诗的节奏朗诵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教师朗诵,幼儿用沙沙的声音给古诗伴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   沙沙/沙沙/沙沙沙   路上/行人/欲断魂   沙沙/沙沙/沙沙沙   借问/酒家/何处有   沙沙/沙沙/沙沙沙   牧童/遥指/杏花村   沙沙/沙沙/沙沙沙   (3)幼儿1边朗诵1边用沙锤给自己伴奏   清明/时节/雨纷纷   沙锤:哒哒/哒哒/哒哒哒   路上/行人/欲断魂   哒哒/哒哒/哒哒哒   借问/酒家/何处有   哒哒/哒哒/哒哒哒   牧童/遥指/杏花村   哒哒/哒哒/哒哒哒   4:理解诗的内容体验诗的语言、意境美   放课件欣赏美丽画面,提问:你看到图上有什么?   幼儿回答(小桥,柳树,花,人,牛),教师讲解:清明时节,阳春3月,柳绿花红,更有霏霏细雨,绵绵不断,美丽迷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合家团聚,游春踏青,祭祖扫墓,这是1个最见亲情的日子,但是总会有人在这样的日子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外面匆匆行走,春雨打湿他的衣服,这样的节日,这样的美景,让行人却显得非常忧愁。在这忧愁的时候,行人生出1个念头:我要找1个酒馆,喝上几杯酒,避避雨,歇歇脚,暖暖被淋湿的衣服,排遣1下渐行渐浓的愁绪,就问路边的牧童,牧童信手向远处1指,在杏花深处,隐隐约约看到1个小村,挑出1幅酒帘。牧童,杏花,小村,酒馆行人感觉像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心头涌起1丝暖意。   5:吟唱古诗   师:诗很美,诗是1幅画,更是1首歌,我们听来听歌曲   《清明》,播放音乐,1起欣赏歌曲,吟唱古诗。   

3、结束活动   春天是美好的,春光迷人的,让我们1起去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吧!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教师顺势板书   

2、1读——解诗题   

1、指名读课题——清明   

2、了解有关清明的习俗   

3、自由读古诗,整体感知诗的内容   

3、2读——悟诗情   

1、学生字。   

2、学生自读古诗,自读自悟,并生生交流。   

3、全班交流:   1) 体会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欲断魂”的原因。并重点指导朗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 体会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指导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读诵诗韵   

1、把整首诗连连起来读1读,看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打开书自己试1试。   

2、指名配乐读,看谁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3、全班读1读。   

4、背1背,分组诵读全诗。   

5、课外拓展: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安排)   简笔画板书(略)。

幼儿园《夏至》教案



4、幼儿园《夏至》教案

作为1名老师,常常要写1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夏至》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夏至》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面食的制作过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做面食的活动,锻炼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   和面、揉面视频,简单的面食制作方法视频,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新麦收获,人们要在夏至这1天吃面食的传统习俗。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吗?   ——那你们喜欢吃面食吗?喜欢吃哪1种面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面包,其实包子外层的皮、饺子皮它们都是面食呀,他们的形状是不是都不太1样啊?但其实它们都是面粉做成的,为什么面粉能有这么多形状呀,我们看看1看在大哥哥手里面粉是怎么1步步变身的吧。   3.教师播放和面、揉面的视频,并讲解   ——请1位小朋友要复述1下面粉变成面团需要那些步骤?(要加水然后朝1个方向搅拌,最后用手把它揉成团)   ——真棒,现在我们已经有面团了,就是我们的橡皮泥,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小手,把面团捏成你喜欢的面食的形状吧。   4.幼儿自主动手捏橡皮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指导,并鼓励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饺子皮之类比较有难度的作品。   5.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6.活动结束   幼儿园《夏至》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时节的天气变化   2.感受雨声的变化,欣赏关于雨声的诗句   3.能自主完成雨伞的涂色,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雨伞简笔画、雨声音频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时节天气变化的知识。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江淮1带出现梅雨天气,频繁下雨,空气潮湿。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有的小朋友喜欢,有的小朋友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呀?为什么喜欢呢?   ——其实雨天也不是那么的讨人厌的,只要你细细观察,能发现很多让人喜欢的事。比如老师就特别喜欢听雨声,很多古时候诗人也很喜欢下雨。让我们1起来听1听、看1看吧。   3.教师播放雨声音频,体会古诗中的雨。   (1)教师播放小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小雨是什么样的。   志南写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小雨落在衣服上,衣服都没有湿;风吹在脸上,脸也不觉得冷。   (2)教师播放大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大雨是什么样的。   李商隐写“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深秋天空昏暗,寒霜降临,池中荷叶已经凋0所剩无几,只留了几片供人听雨珠滴落的声音。   (3)教师播放暴雨音频,请小朋友描述暴雨是什么样的。   苏轼写“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如墨汁1般,却没有把山峦全部遮蔽,大雨打在湖面,溅起的水花跳入船中。   4.——小朋友们,现在下雨了,你们要怎么防雨呀?   ——现在老师给你们发1把小伞,请你们给它画上漂亮的图案吧。   5.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雨伞简笔画,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涂色,教师会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指导。   6.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画,教师对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7.活动结束   幼儿园《夏至》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时影子是最短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