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准备去游泳》

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



1、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

1、设计意图   我园注重利用废弃材料自制玩教具,在我班,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塑料酸奶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制作了大量的瓶罐类健身玩具,旨在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从小感受低碳环保生活的乐趣。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与瓶罐齐锻炼。   

2、活动目标   

1、喜欢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瓶罐进行体育锻炼、游戏。   

2、能用瓶罐布置运动场地,锻炼握举、平衡、跳跃及躲闪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获取主动收集瓶罐的生活经验。   

3、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洗净消毒的自制瓶罐玩具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两倍),音乐。   

2、知识准备:已初步掌握班级自制瓶罐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4、活动过程   (1)做瓶罐操   教师:今天我们要跟瓶罐朋友们1起锻炼,请先找到我们的拉力器朋友,跟老师1起随音乐做做热身操吧!(请幼儿分批有序地去健身区拉力器篮中每人取1对拉力器再回做操的点齐做拉力操热身。)   (2)瓶罐游戏   

1、教师与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活动场地上,布置成“小桥”、“树林”、“小溪”等活动情境。   (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幼儿4散在活动场地,在老师的看护下按自己的意愿尝试通过“小桥”(平衡)、穿越“树林”(躲闪跑)、跨越“小溪”(跳跃)。   

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刚刚的方法,你还有更奇妙的布置“小桥”、“树林”、“小溪”的想法么?你还有什么不1样的方法通过“小桥”、穿越“树林”、跨越“小溪”呢?   

4、 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锻炼方式。   

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过“小桥”、“树林”、“小溪”并将多于的瓶罐运送回“瓶罐之家”。   (3)瓶罐按摩   幼儿边听舒缓的音乐边用手中的瓶罐轻拍自己的手臂、肩部、腿部,进行整理活动。   将瓶罐“送回家”,结束活动。   

5、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准备去游泳》



2、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准备去游泳》

【活动目标】  

1、懂得应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独自游泳。  

2、了解并掌握游泳时的基本卫生及自我保护方法。  

3、认识游泳物品,了解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  【重点】认识游泳物品,了解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掌握游泳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海滩游泳图片。  

2、泳衣、泳帽、泳镜、泳圈等物品。  

3、游泳溺水视频。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  ——炎热的夏天悄悄来了,你最喜欢夏天的什么活动?  

2、出示海滩游泳景象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2、认识游泳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  ——游泳要带些什么物品呢?  ——教师出示游泳物品,引导幼儿认识物品名称及其用途。  

3、与幼儿讨论游泳应注意的事项:  ——游泳前要先换好游泳装,换好衣服后先做做操,让身体做好下水准备。  ——带好泳帽和泳镜及游泳圈准备下水。  ——下水前先取1些水,向胸前、身上慢慢泼湿,熟悉水温后再下水。  ——随意从池边跳下是很危险的事,要从入口的楼梯上下。  ——不要把头放到水里或开玩笑游戏。  ——水池边经常很湿,走路要小心,这样才不会滑倒。  ——游泳后要马上洗澡。  

4、播放有关溺水的视频,知道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了解有关溺水的事情。  ——你知道游泳时会发生什么危险吗?你是通过哪些方法指导有关溺水的事情呢?(电视上、报纸上、图书里、成人的讲述中等。)  

2、观看有关溺水的情况报道,救人的过程等,并互相交流自救知识。  

3、教师小结:游泳时不注意安全就会发生危害……。  

4、启发幼儿讨论引起溺水的原因。  

5、学习游泳时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游泳时怎样才能既开心又安全?  尽量要在安全的游泳池中游泳,不去危险的地方;1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不能1个人去游泳,在还没有安全掌握技能的情况下,要使用防护用品,1旦在水中有不舒服的情况下,要赶快上岸并大声呼救。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3、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作为1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   

2、观察小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会主动访问小学生,自己提问,了解小学生活动的有关情况。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与附近小学联系好参观事宜。重点看1年级的语文、数学课。   

2、事先请幼儿在"小学生采访表"上画自己想知道的关于上小学的问题。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参观小学的愿望。   (1)谈话:还有1学期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将要到哪里学习呢?   (2)启发幼儿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小学的内容。   提问:你想了解小学什么情况?要了解情况,你用什么办法?在参观时,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内容可以访问谁?   访问时要注意什么?   

2、组织幼儿参观前的谈话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向幼儿提供帮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访问操场上的老师,了解个场所的用途。   (3)组织观看小学生上课。   (4)鼓励幼儿访问下课的小学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采访表上。   

3、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内容?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参观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谁帮助了呢?解决了什么问题?   活动反思:   为了让中班幼儿进1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熟悉小学的环境,及1些日常行为规范,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们组织中班幼儿进行了1次参观小学的活动。在参观前我们年级组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参观的时间、路线、内容等,让幼儿从了解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做操、上课、小学的校舍布局等。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2   

1、活动时间:   20XX年6月9号(星期3)   

2、活动内容:   参观索河小学,了解小学生生活。   

3、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索河小学让幼儿进1步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激发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   

2、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参加班级及人员分工:   参加班级:大1班 大2班 大3班 大4班   人员分工:王青旭主任负责录像和照相,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   

5、活动过程安排:   

1、幼儿从幼儿园走到小学,教育幼儿要遵守纪律,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东张西望,做个守纪律的好儿童。   

2、幼儿进入小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遵守活动规则。   ⑴在参观过程中要仔细看,不离开队伍。   ⑵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小学生学习。   ⑶爱护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3、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   

4、带幼儿参观学校环境:认识与了解教室、操场、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厕所的具体位置,知道这些地方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   

5、参观1年级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让幼儿对小学生该怎样学习有所了解,激发幼儿进入小学的愿望。   

6、与小学里的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安全回到幼儿园。   

7、回到幼儿园后的延伸活动:   ⑴表达与交流:你在小学里看到了些什么?该怎样做个小学生。   ⑵表达与创造:把自己在小学里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1、了解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尝试学做1名小学生。   

2、大胆表述内心的想法,为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   

3、能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起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能力。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好担心、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张张的莎莎、着急的豆豆。   社会活动:小学什么样、总是迟到的嘟嘟、鹅太太洗澡、我的计划表、1半先生1半太太。   科学活动:小小文具店、上学路线、时针分针走的准、图形宝宝找家。   艺术活动:1样不1样、书包、上学路上、快快起床、小机灵的歌、聪明孩子笨老狼、机器人小学生、小学生快乐的1天。   健康活动:1棒接1棒。   家园共育: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1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每天坚持发筷子、拿拖鞋,到商店购买小商品,洗澡前自己准备自己的物品等),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双休日督促孩子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   

3、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纸棒,用于活动《1棒接1棒》。   

4、家长与孩子1同设计并制作1个“好孩子”章,用于鼓励幼儿在家自己整理书包物品、按时作息、独立完成任务等良好行为。   主题环境:   

1、创设“小学什么样”专栏,引导幼儿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萌发参观小学的愿望。   

2、创设“小小文具店”专栏,供幼儿认识各类文具与用途。   

3、创设“书包”专栏,让幼儿观察书包的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书包的外形和图案。   

4、创设“我眼中的小学”作品墙,将幼儿作品张贴在作品墙上,供幼儿欣赏、评价。   区域环境创设:   

1、角色区:提供角色头饰及相关的背景材料,幼儿可自己布置场景,进行表演。   

2、益智区:提供自制的时钟及1天活动内容的小图,引导幼儿将时间与活动内容进行匹配。   

3、科学区:提供书包、大小不同的书和本子、铅笔盒、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让幼儿尝试分类并有序地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   

4、美工区: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我眼中的小学》,彩色画笔,萌发参观小学的愿望。   活动反思与建议   集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备课要重视“备幼儿”,而非单纯的“备教材”,只有立足于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现状,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方案。这要求教师学会走进幼儿、读懂幼儿,从幼儿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幼儿发展中把握“教”。为此,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帮助教师解决集体备课中的实际困难。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参观、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能制定参观计划并用各种方法表现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3、幼儿对小学生生活产生积极的向往和愿望。   

2、活动准备:   

1、活动方案   

2、提前和实验小学老师取得联系,完善参观小学的活动计划,并与小学接待老师交流参观计划与要求。   

3、提前给孩子做好教育,带着问题去参观,明确参观小学的任务与要求,并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活动要注意安全及不影响小学生学习等事项。   

4、给家长发活动通知。   

3、活动地点:   实验小学   

4、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0日上午   

5、活动参与人员:   中班全体师生   

6、活动过程:   

1、早上7:45由家长将幼儿准时送到实验小学门口,各班主任在门口等候并组织幼儿。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学习小学生有秩序地排队、做操。   

3、参观小学主要活动场所   路线:参观教室,认1认班级班号标记----走廊----厕所---图书室,参观实验室:餐厅,了解各场所的功能,观摩小学生的课桌椅,上课的方式等。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教室、厕所等与幼儿园有着明显不同的设施。   

4、由带队老师做简短的总结,参观结束。   

7、活动延伸教育:   回园后,由班级班主任负责,带领孩子进行活动《我参观的小学》。   

1、我眼中的小学   组织幼儿分组记录在参观中看到了些什么。   

2、讨论问题:   (1)小学生是怎样排队的?怎么做操的?哪里是我们要学的呢?   (2)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3)怎么知道这是哪个班级呢?那么大的`小学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班级呢?   (4)上课为什么要打预备铃?   (5)小学的教室和厕所和幼儿园的有什么不1样的呢?   (6)升入小学之后,就是长大了,独立了,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立,小朋友心里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班级老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和孩子1起展开讨论,理顺孩子的思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再过几个月,中班的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他们面对着1次身心的转折,孩子们对进入小学学习有疑虑、有期望、更有担心,这就让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社区有着直接的参观资源,幼儿园旁边就是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社区资源,带领孩子们去走近小学,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带领幼儿参观“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初步认识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2、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3、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幼儿园旁边的“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请小学配合做好相应准备(准备1节语文或数学课,1个科学小实验)。   

2、组织谈话,了解幼儿对小学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活动过程:   

1、提出参观要求   (1)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幼儿园旁边的“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小学看1看、想1想和问1问。   (2)提出参观注意事项。如:有礼貌、有秩序、保持安静等。   

2、进入小学参观   (1)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图书室、音乐厅、大礼堂、厕所灯。边看边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3)旁听1年级的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4)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小试验,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   

3、回到幼儿园   (1)与小学里的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安全回到幼儿园。   (2)回教室后组织谈话活动:参观小学有感。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向往小学生活,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   

2、能大胆地访问小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活动准备:   事先与附近的小学联系好参观事宜。   幼儿已用简笔画画好的调查问卷。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观小学的愿望。   

1、谈话: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要到哪里上学呢?小学是怎样的?(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对小学的认识)   你们想参观小学吗?   

2、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内容,提出参观要求。   

3、组织幼儿前往小学参观。   

2、参观小学,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作息时间、活动内容等与幼儿园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学的校名。   

2、参观校园,了解各场所的用途。   

3、看小学生上课及课间活动。   

4、请小学校长讲话,激发幼儿争做小学生的愿望。   

5、课间访问小学生,在自己的问卷上以简笔画形式记录。   

3、组织幼儿返园。   

4、引导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访问和感想。   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讲述参观见闻,请家长记录。   

2、继续组织观看小学生活动的图片或录象,使幼儿进1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例如:参观小学、请小学1年级的老师来园讲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幼儿画出“我心目中的小学”等。幼儿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对上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问1些有关小学生的问题,如上小学后还能带玩具吗?上课时我想小便怎么办?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多了解有关小学的知识,我设计了“我快要上小学了”活动。目的是想进1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入小学后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萌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1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参观过小学。   

2、多媒体课件: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3、幼儿把画好的 “我心目中的小学”图画粘贴在展板上。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提问: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谁的歌曲?   

2、 提问前段时间参观小学的事情,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   

3、出示展板,请小朋友到展板前,讲解自己画的“我心目中的小学”是个什么样子。   

4、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指导、总结并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5、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6、幼儿分组讨论并说1说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7、教师小结:   

1、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课间只有10分钟,小学生要准备好下节课所用的东西、小便等)   

2、上小学后不能带玩具,但可以带体育玩具。   

3、上小学后,上课时不能随意喝水、小便。(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工作,否则,会影响其他同学上课)   

4、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8   目的:   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几何图形片若干。   2.统计表若干份(如图1)。   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可引导幼儿按形状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3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建议:   1.统计难度应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统计出的各部分数量计算出某1项目的总数。   3.该活动适合大班幼儿。   好玩的贝壳   目的:   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复习10以内的数字,比较数的大小,学习数的组成。   准备:   贝壳若干(其中凸出的1面分别涂上红、黄、绿色,凹的1面分别写上1~10的数字)。   玩法:   1.按贝壳的颜色排序,如1个红贝壳,1个黄贝壳,1个红贝壳,1个黄贝壳……   2.按数序排列贝壳。   3.比大小。两个幼儿同时翻出1个贝壳,比比谁的数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后比比谁赢得多。   4.撒贝壳,练习数的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几个,反面朝上的有几个,然后说出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5.将贝壳拼成各种图案,并说出结果。如:“我用7 个贝壳拼了1朵花。”   建议: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9   

1、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2、活动地点:   鄯善县火车站镇小学   

3、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4、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5、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1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6、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1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1步了解学校。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手指弹纸球的基本方法,锻炼手指力量。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增强目测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音乐 、小纸球、桌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排成4路纵队。   (2)准备操练习:要求幼儿能与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   2.基本部分。   (1)手指操活动。   (2)-让幼儿跟音乐做手指操。   (3)手指游戏。   请幼儿说说、做做,有哪些手指游戏。   3.学习弹纸球游戏。   (1)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手臂弯曲在肩上,两脚前后分开放,身体前,用力蹬地头向前方。   (2)幼儿集体徒手练习3—5次,教师注意观察加强个别指导。   (3)请幼儿分组开始手指弹纸球游戏。   4.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探索纸的更多玩法。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11   目标:   1.养成倾听的意识,练习倾听能力。   2.探索1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1定的方位感。   环境和材料: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玩法和规则:   第1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2种玩法   1.听第1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2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拓展活动:   在第2种玩法的基础上增加路线的数量,提高比较的难度。   3分钟做的事   目标:   1.尝试在规定的3分钟内完成任务,养成做事专注、投入的习惯。   2.提高竞争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环境和材料:   1.沙漏。   2.笔,记录表,白纸,玻璃弹珠,筷子,计算式题纸,印有动物图案的涂色纸。   3.根据记录表在墙上展示“班级之最”,如“夹珠子最多的”“绘画最多的”“计算最多的”“涂色最多的”等。   玩法和规则:   幼儿先选择1个沙漏,然后选择1种感兴趣的内容(夹弹珠、涂色、绘画、做计算题),转动沙漏计时,幼儿开始操作。当沙漏完时,幼儿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在记录纸的相应格子内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图案。   拓展活动:   1.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或内容,如:3分钟卷几支铅笔,3分钟整理几本图书等。   2.展示墙中的内容由关注速度过渡到关注质量,如“计算最正确的”“涂色最均匀的”“绘画最逼真的”,等等。   幼儿园中班幼小衔接教案 篇12   目的:   1.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准备:   蚕豆、筷子若干,画有数字或图形的纸板图若干张(如图2)。   玩法:   1.用筷子将1粒蚕豆依次从1搬(夹)至10或从10搬(夹)至1。等熟悉玩法后进行“夹豆子”比赛,又快又正确者为赢。   2.分别按单、双数练习帮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将1粒蚕豆任意夹到3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形里,并说出结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3角形的家里。”   建议:   该活动适合小、中班幼儿。   钓鱼   目的:   学习数物对应,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6以内的加减法。   准备:   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1幅(如图3)。   玩法:   1.把钓到的鱼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鱼池中。如:钓到写有数字4 的鱼,就把鱼放到4号鱼池。   2.把钓到的鱼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鱼池中去。如:钓到写有数字3的鱼,就把鱼放入4号或2号鱼池中。   3.根据钓到的鱼身上的加减式题,把鱼放入相应得数的鱼池中去。如: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1+2”,就把鱼放入3号鱼池; 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2-1”,就把鱼放入1号鱼池。   建议:   该活动适合中、大班幼儿。可以1个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



4、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

作为1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1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中班的幼儿发育期间,对于数的认知很不够,通过序数的学习,能够让幼儿进1步的对数字的了解,很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和直观的观察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懂得排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知道什么是序数。   教学的难点:区分数字和序数。    活动准备   

1、 点字卡。   

2、 标记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让幼儿闭上眼睛。   

2、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   

3、让幼儿数数有几只……逐个的数。   

2、在出示图(2)点字卡   

1、数数点字卡,逐个的数。   

3、用动物卡和点数卡来排序,按从少到多排列。   

1、谁排在最前面,第1只大象排在第1。   

2、请小朋友来排谁排在第2。   

3、谁在第3,4,5。   

4、请小朋友1起和老师说1遍。   大象排在第1,两只……排在第2,3,4,5。   

5、请小朋友来排点字卡(请各位小朋友来排排)   

1、请小朋友念1念:1个点子排在第1   两个点子排在第2   

6、与数字串联起来: 1只大象, 1个点字卡 用数字1表示   两只大象, 两个点字卡 用数字2表示   

7、

1、朋友自己排,(从少到多的排,老师指导,教具要人手1份)。   

2、与老师对照,自己做正确没有。   

8、老师出图,让小朋友观察对不对,不对的我们1起来改正。   

9、老师发放教具,让幼儿自己做作业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完成目标上,我们觉得还是很到位。小朋友学着也很轻松,但是我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具的频繁变换,非常复杂,不利于直观的呈现,影响幼儿的接受。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2   目标:   

1、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准备:   

1、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会动的汽车”“动物头饰”   

2、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28页   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玲珑宝塔有几层》   

2、集体活动   故事“动物搬家”。大森林里,动物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可漂亮了。教师出示“动物与房子”中房子上午1—5层,请幼儿数1数,新房子1共有几层?我们用数字宝宝给楼房做上标记吧,怎么做呢?   请个别幼儿将“数字卡片”1—5按顺序摆在房子上并读1读:第1层、第2层、3层、第4层、第5层。   哪些小动物要搬进新家呢?教师1边示范讲解序数1-5,1边把相应的动物插入相的楼层。   教师任意藏1个小动物图片,幼儿说说“第几层的小动物不见了”   动物操练:幼儿带上头饰,教师说某个动物的名字,座位上的幼儿就报告该动物排在第几,幼儿通过观察得出,从不同方向数,动物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   3幼儿操作学具“动物与房子”;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说1说自己的小动物各住在第几层。   4完成操作册第28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   在我们生活学习中哪里会出现第

1、第

2、第

3、第

4、第5……(排队喝水、做操)这些就是序数,它会使我们生活学习更有秩序。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3    活动设计:   数学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人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理素质,使智力品质协调发展,这节课帮助孩子认识序数,知道序数的顺序性。    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ppt   

2、幼儿作业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   数字歌:1像铅笔来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2、集体活动   故事“动物搬家”。大森林里,动物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可漂亮了,小朋友想不想看?那就让我们我那个1起来看看吧!(出示房子)   

1、这么漂亮的新房子都是哪些动物的家呢?放我们来认识他们吧!(出示小动物)   

2、小朋友自己的家知道住在第几层吗?(请幼儿说出自己家住几层)   

3、小朋友想1想我们数楼层的时候是怎么数的?是从最上面往下数,还是从最下面往上数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数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请小朋友和老师1起来帮小动物数数他们的新房子1共有几层?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宝宝给楼房做上标记吧。(出示数字1—5按顺序贴在新房子上并请幼儿读出,第1层、第2层、第3层、第4层、第5层)   

4、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房子,开心极了,他们要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呢,那我们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1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大象住在第几层啊?我们可以数1数,1,小猫住在第2层,小马住在第3层,小狗住在第4层,小兔住在第5层……”   

5、教师任意藏2个动物图片小狗和小猫,请幼儿说说“是第几层的xx动物不见了”。   

3、作业活动   

1、出示小动物图片,请幼儿说1说这些小动物的家都住在第几层?住在第几层就请它去找数字宝宝几。   

2、这里又来了几位小动物,他们想请小朋友帮助他们排排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排队,站在第1位的是谁,我们要去找数字宝宝1和它拉拉手,站在第2位的是谁,我们要去找数字宝宝2。   

3、请幼儿自己完成作业。    活动反思:   这次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每1个环节,每1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在活动开始时,为了让幼儿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以数字歌,把孩子们带入了课堂上来,我神秘地说小朋友们小动物盖新房子啦,非常的漂亮,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孩子们注意力1下子给吸引住了。接着让幼儿进入1个有趣的故事当中。我以小动物(狮子、小猫、小狗、小鸡、小兔)搬新家的游戏。   设计安排课堂活动时我注意到几点: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序数

1、

2、

3、

4、5。以盖新房的故事情景让幼儿掌握,并告诉他们不同的动物住在不同的楼层,让孩子更加容易数学序数

1、

2、

3、

4、5告诉1只小动物只能住1个楼房层。再次我以躲躲猫猫游戏,比如说:第几层的XX小动物不见?让幼儿来讲述。最后1环节以给小动物排队伍的形式让幼儿来操作。加深巩固所学的序数

1、

2、

3、

4、5。 中班数学教案《序数1—5》4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教学准备: 教具动物与房子(动物在房子里),学具动物与房子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了解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1、线上游戏“灯”1盏灯,亮晶晶,两盏灯,放光明,3盏4盏5盏灯,照的大街亮晶晶,静坐,1起喊本班蒙氏口号“快乐学蒙氏今天我最棒”1起玩数高楼的游戏“1层楼,两层楼,3层4层5层楼,拍拍我的小手十个手指头”   

2、情景教学:老师发现了1座漂亮的房子,想不想看看   

3、1起欣赏,1起讨论。   

4、情景教学:你知道里面住的是谁呀?分别展示初步感知序数他们要换房子你们来帮忙好吗   

5、幼儿自由操作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询问幼儿动物地址让幼儿练习说出序数   

6、小结:今天小朋友们帮小动物分好了房子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住在第几层,然后数1数你家的楼房共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7、收拾学具。

谁知道中班健康教案:看谁听得清



5、谁知道中班健康教案:看谁听得清

单人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教师快速拍铃鼓,幼儿向前快速行走;教师慢速拍铃鼓,幼儿就慢慢向后倒退走;教师摇铃鼓,幼儿就起踵原地自传。 两人合作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当教师说两人走&rdqu... 相关:◇ 中班数学:数1数,比1比 >>详细◇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详细◇ 我知道的预防方法 >>详细◇ 中班综合教案:说说春节趣 >>详细

1、活动目标

1、能较灵活地变换身体位置,向不同方向走。

2、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听信号做出相应的埋锋举动作反应。

3、体验同伴间合作交往的乐趣。

2、活动准备

1、音乐。

2、铃鼓。

3、事先学会“幼儿健康操”。

3、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1个跟着1个走大圆,听音乐边走边做动作(选取节奏较强或者变化较明显的乐曲。可以进行高人走、矮人走、模仿小动物走,如幼儿熟悉的小兔、小鸭、小猫等动物;还可以模仿生活中物体的动作,如飞机、汽车等)。音乐停止时,幼儿也停止所有动作。 师幼1起边念儿歌边做“幼儿健康操”。

2、练习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 单人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教师快速拍铃鼓,幼儿向前快速行走;弯碧教师慢速拍铃鼓,幼儿就慢慢向后倒退走;教师摇铃鼓,幼儿就起踵原地自传。 两人合作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当教师说“两人走”时,幼儿两人手拉手走。游戏要求同前,原地自转改为两人手拉手转圈。 请合作较好的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他们是怎样合作完成游戏的。 幼儿熟练后,可以3个或更多的幼儿为1组,合作进行游戏。

3、游戏“看谁听得清”。 教师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每个幼儿选1种颜色的带子扎在胳膊上,分散站在场地4周,教师说“红色”时,戴红色带子的幼儿就向前走4步。教师通过改变口令,让戴不同颜色带子的幼儿分别参与活动。 幼儿进行游戏。 幼儿熟悉游戏后,教师可以变化指令,如“红色向前走,绿色向后走等”并不断变化指令的速度,提高幼儿反应的敏捷性。

4、播放轻松的音乐,师幼坐在地上,随意摆动身体,做放松运动。

4、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幼儿健康操 摇摇手,摆摆手,(两手叉腰,头向左右摇摆,双手向左做招手状) 我们1起来做操,(动作同前,方向相反)

1、

2、

3、4,(两手叉腰,上体向左侧屈两次)

2、

2、

3、4。(动作同前,方向相反) 你弯腰,我踢腿,(两手叉腰,上体向前弯,两臂侧平基友举,踢左腿1次) 转个圈来蹦蹦跳。(边拍手边后踢退并自转1圈)

3、

2、

3、4,(动作同“你弯腰,我踢腿”,方向相反)

4、

2、

3、4。(动作同“转个圈来蹦蹦跳”,方向相反) 天天运动身体好。(两臂自然摆动,左、右脚原地踏步各4次)。

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



6、中班瓶罐分类数学教案

1、设计意图我园注重利用废弃材料自制玩教具,在我班,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塑料酸奶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制作了大量的瓶罐类健身玩具,旨在培养幼儿节约资源的良好品质,充分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从小感受低碳环保生活的乐趣。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与瓶罐齐锻炼。

2、活动目标

1、喜欢利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瓶罐进行体育锻炼、游戏。

2、能用瓶罐布置运动场地,锻炼握举、平衡、跳跃及躲闪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获取主动收集瓶罐的生活经验。

3、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洗净消毒的自制瓶罐玩具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两倍),音乐。

2、知识准备:已初步掌握班级自制瓶罐玩具的名称和玩法。

4、活动过程(1)做瓶罐操教师:今天我们要跟瓶罐朋友们1起锻炼,请先找到我们的拉力器朋友,跟老师1起随音乐做做热身操吧!(请幼儿分批有序地去健身区拉力器篮中每人取1对拉力器再回做操的点齐做拉力操热身。)(2)瓶罐游戏

1、教师与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活动场地上,布置成“小桥”、“树林”、“小溪”等活动情境。(锻炼幼儿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2、幼儿4散在活动场地,在老师的看护下按自己的意愿尝试通过“小桥”(平衡)、穿越“树林”(躲闪跑)、跨越“小溪”(跳跃)。

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刚刚的方法,你还有更奇妙的布置“小桥”、“树林”、“小溪”的想法么?你还有什么不1样的方法通过“小桥”、穿越“树林”、跨越“小溪”呢?

4、 幼儿分组讨论、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锻炼方式。

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思考出来的方法过“小桥”、“树林”、“小溪”并将多于的瓶罐运送回“瓶罐之家”。(3)瓶罐按摩幼儿边听舒缓的音乐边用手中的瓶罐轻拍自己的手臂、肩部、腿部,进行整理活动。将瓶罐“送回家”,结束活动。

5、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