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比大小》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幼儿园《比大小》教案
作为1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比大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比大小》教案 篇1 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 兔子 篮子 雨伞 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情。
2、幼儿园大班数学《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说课稿
1、说教材内容及作用
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是在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加深对数的大小的认识,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奠定基础,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比较20以内两位数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培养抽象概括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清楚地表述比较的方法
3、教法与学法。
3、数学趣味游戏—数字比大小
幼儿数学学习包括学习品质、数学过程能力和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可以分为数与量,图形与空间。本学期我们重点进行了数学大教研和共读学习,有关数与量的数学游戏。通常来说,幼儿从1数到10非常容易,但会背数字不等于会“数数”,不等于理解了数字代表的实物意义。孩子大概3~4岁时,才慢慢开始理解数的意义。数字是抽象符号,我们要把抽象数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生活场景或游戏,通过互动让孩子感受数学。
本周我带领孩子学习了数学感知游戏——“数字比大小”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
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4、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 1 数学活动:
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1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1份、教师处若干
。
5、幼儿园教数字比大小会不会太早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大数卡1-10,"<"和">"符号卡片两套。
2、《幼儿画册》和笔。
活动过程:
1、复习数字1-10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可以拍几下手?
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2、认识"<"">"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放在6和7中间)(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