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快速跑》教案三篇,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三篇
1、初中体育《快速跑》教案3篇
。
2、幼儿园中班安全《防烫伤》教案3篇
【 #教案# 导语】烫伤作为潜在的安全危险,频繁的出现在幼儿生活中, 无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防止烫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 (2)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讨论1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1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 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篇2:防烫防火 活动目标
1、了解开水的温度,了解大火的威力。
2、通过活动,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3、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让每个幼儿都了解防烫防火的基础知识。 难点:烫伤烧伤后该怎么办? 活动准备 1锅开水,1烧着的木炭,两只小老鼠。 活动过程
1、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初步了解开水和火的危害。
1、谁来说说开水有什么特征?
2、谁来说说火有什么特点?
3、老师小结:开水和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是我们的好朋友,但也要注意安全使用它们。
2、演示教学
1、把1只老鼠扔到开水锅里后,给幼儿看看结果。
2、再把另1老鼠扔到烧着木炭盆里,又让幼儿观看结果。
3、组织幼儿讨论
1、如果烫伤或烧伤了怎么办?
2、出示相关图片,让幼儿注意安全。 好烫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的原因。
2、学习1些预防烫伤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我会小心》、与烫伤相关的简报,书面纸、笔 活动过程:
1、事先收集1篇关于烫伤的文章,将文章的内容念给幼儿听。教师提问:他为什么会被烫伤?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呢?
2、问问幼儿有没有被烫伤的经历,请被烫伤过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烫伤是怎么发生的? 身体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烫伤的地方,都做了什么处理
3、师幼共同阅读挂图《我会小心》,并讨论在浴室和厨房发生烫伤的原因。 还有什么地方容易发生烫伤? 什么东西容易造成烫伤?(热汤、开水、热的洗澡水、天然气和煤气炉、热水瓶、电暖气、电熨斗等) 针对每1种东西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烫伤的发生?(如:不可以碰电暖气、电熨斗、不可以碰厨房的锅、天然气和煤气炉、请爸爸妈 妈把热水瓶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4、告诉如果幼儿烫伤了该怎么办。 冲、脱、泡、盖、送。与幼儿分享和解读这几个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赶快去看医生。 不可以抠烫伤的地方。 【备注】 可提前询问同事、家长和朋友,有没有曾经被烫伤的人,如果有,愿不愿意和幼儿来说说他的经验。通过幼儿和他们的接触,了解烫伤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伤害,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附】烫伤的处理方式 冲——用冷水冲烫伤部位。但烫伤如果太严重,为了避免把皮肉冲掉,可以用泡冷水的方式代替。 脱——脱下烫伤处的衣物。但烫伤如果太严重,防止将皮肉拉下则不可脱衣物。 泡——脱下衣物后,继续把烫伤处泡在冷水中。 盖——用消毒纱布盖在烫伤处。 送——尽快送到医院。
3、北师大版小学2年级上册数学《小熊开店》教案
。
4、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打地鼠》教案与反思_幼儿园小班打地鼠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打地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接任务、比赛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快速的理解游戏规则。
2、通过爬、跳和打地鼠游戏中连续的下蹲运动,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增加幼儿的下肢力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通过分组比赛的游戏形式,增进幼儿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自制绿色迷彩布垫、粉色迷彩布垫地垫,地鼠头饰、玩具充气锤
2、4种颜色即时贴、自制图示、抽签箱、游戏音乐。
3、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4组,并给每位幼儿左胸贴上相应的颜色号码牌。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人进行热身运动。
1、带领幼儿围绕布垫场地跑1跑。 师:
1、小朋友,看到地上的垫子了吗,想不想和它来玩1玩游戏。玩游戏时,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仔细听,游戏之前我们先来活动活动身体吧。小手前平举,侧平举。
2、好,现在请1队跟着1队,和老师1起跑起来。
2、带领幼儿先做准备活动,从头部到脚部。
2、幼儿看图接任务运用布垫进行游戏。
1、第1个任务,出示图1,请每组幼儿将9块垫子拼接成1条长长的地毯,并进行爬地毯的比赛。 师:我们要用这个垫子做1些游戏,每次游戏之前每组的小朋友要1起完成1个任务。第1任务来了哦。(图1)游戏规则,仔细听。现在给每队9块垫子,看你们哪组最先将9块垫子连成1条长地毯,连好之后,每组在线后按顺序排好队。
2、第2个任务,每组请2名幼儿将垫子中间的圆形垫子取下,进行跳地洞的比赛。
1、垫子上的圆形帽子能取下。现在第2个任务来了,请每组的1号和2号小朋友出列,游戏规则,仔细听,1号先将自己这队地毯上的帽子1个1个取下,2号然后将帽子放入自己的篮子里,放好后将篮子放在线后,1和2号赶快归队。
2、猜接下来我们要玩什么游戏。跳圈,双脚并拢跳,跳完之后在线后排队。
3、第3个任务,图2 和图3 ,每组请1名幼儿将长地毯拆开,变成3个短地毯,并按图摆放好。 师:第3个任务来了!请每组的3号小朋友出列,游戏规则,仔细听:(图2)将长地毯按图拆成3块,
1、
2、3拉,
1、
2、3拉,拉开两次后,将长地毯分成3块小地毯,(图3)并摆放成图上的样子。3号“预备”
4、第4个任务,出示图4 ,请每组幼儿将3个小地毯拼接成1个大正方形的地毯。
1、师:为什么要变成这个正方形?请两个幼儿来示范将地毯抬高,大家猜1猜要玩什么游戏?
2、再请3个幼儿进入地洞做下蹲的动作。请小朋友再猜要做什么游戏?引导幼儿说出打地鼠游戏。
3、幼儿尝试玩打地鼠游戏
1、出示图5 ,请每组小朋友搭成地洞,站在打鼠王周围围成1个正方形,请幼儿根据图站在指定的线上,做好准备开始进行真人版打地鼠游戏。地洞搭好,地鼠进洞,游戏开始。(教师先示范打地鼠,播放音乐)。
2、以幸运大抽奖的形式抽出1位幼儿当打鼠王。
3、根据情况,进行角色交换,再次进行打地鼠游戏。
4、放松活动 将垫子移开,伴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经过园区内的户外游戏赛课后,推选我去参加本次的区级比赛。在思考本次户外体育活动时,反复试验后设计创作出了多功能布垫。在园领导的指导下,对教案反复修改,经过多次在每1次的磨课中都会有不小的收获。虽没有在比赛获得理想成绩。但是这并不是最终审判书,恰好指出自身的不足,使自身看清自己的缺点,知道哪些不足之处。有了明确的目标,就知道怎么样去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先说1说本次活动的硬伤,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感受到自身第1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的难以把控,不管自身的状态还是教态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同行老师。在组织幼儿游戏和临场应变能力也较薄弱,现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整个活动中没有很好到关注到每1位幼儿,难以让幼儿达到本次的教学目标。幼儿虽喜欢玩本次活动打地鼠的游戏,但是之前的准备任务太多,幼儿真正的运动的时间太少,幼儿的运动量过少,没有达到大班幼儿运动量的要求。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要完成拼接垫子的任务才能玩游戏,使体育运动时间减少,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运动真正含义,只片面的注意到体育游戏字眼。 虽在此次比赛中失利,但是我觉得收获颇多。至少我作为1名新老师有1次机会参加这种比赛。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也成长不少,收获不少。感谢园领导给予我这个机会,并在磨课中1直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从反复的修改教案,引导我对1字1词斟酌推敲,让我认识到该怎样去完成1篇完整的教案撰写。这种认真的精神将让我学习到对任何工作的都需全力以赴。虽不是幼教专业毕业的,但我从此次的经验教训中,学到很多知识,不管是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工作态度,都使我受益终身。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正视问题,多花时间去学习,去适应,去解决,这才真会正的成长。 前段时间我班有好几个幼儿经常玩1种小游戏机“打地鼠”,渐渐地玩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孩子玩的也越来越熟练,1连能闯过45关。但没过多久,这股热潮就渐渐退去,玩的人越来越少,到后来1个人也不带到幼儿园来玩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玩“打地鼠”的游戏了。有的说玩腻了,有的说游戏机没电子了,还有的说摔坏了等等。 过了几天,在1次课间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正在组织玩”打地鼠“的游戏。他们根据游戏机上的按键排队形,1个人表示1只地鼠,即有7个幼儿做地鼠,第1排蹲4个,第2排蹲3个。打地鼠的人站在最前面,与地鼠们面对面站。游戏开始,地鼠可以自由站起来然后马上蹲下去。打地鼠的人用手去拍站起来的地鼠的头,拍到的地鼠立即蹲下。拍到1次得1分,1分钟后换另外1个孩子做打地鼠的人,看谁1分钟拍的最多。 指导: 对于孩子自发的这个游戏在组织和规则等方面还存在1些问题和困难,需重新设计和安排1些内容,使游戏变得更加完整,更加好玩。
1、提供器具。由于打地鼠的人手的距离与地鼠们的距离太远,若每次跑来跑去打的话顾及不到全部的地鼠,打起来又乱又困难。于是提供充气的大锤子,这样只要站在原地就可以轻松地打到地鼠了。
2、控制每次的时间。1次游戏的时间是1分钟,由于幼儿对时间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我用音乐的方式控制时间,1分钟的音乐,音乐开始到停为1次游戏。这样幼儿对时间有了1定的概念,听着欢快的音乐玩起来也会更加有劲,有意思。
3、确定规则。 a:要求打地鼠的幼儿必须站在地鼠们的前面,不可到中间或后面去。 b:7只地鼠要配合默契,每次只能站出来1只地鼠,出来后不管有没有打到都必须立刻蹲下去。 c:要求每次站出来的地鼠不能是同1只,要交换着出来,达到分散打地鼠人的注意力的目的。 分析: 生活中的1些小游戏机是孩子很喜欢的1种娱乐活动。“打地鼠”这个游戏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是1个人的游戏。但游戏机容易坏,长时间的玩游戏机还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1定的影响。孩子通过这个“打地鼠”的小游戏机自发组织起了“打地鼠”游戏,让1个人的游戏变成了多人的游戏。不仅能提高反应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游戏玩法: 1.前奏时小地鼠做起床整理衣服背上大袋子的动作,轻轻钻出洞,要求:合着音乐做动作不发出声音惊动农夫。 2.重音没出现时小地鼠快速地找粮食,当听到重音敲榔头时赶紧抱头蹲下。农夫在重音没出现时背着榔头到处找地鼠,听到重音对准小地鼠敲榔头,注意:如果小地鼠听到重音抱头蹲下了,农夫则不能敲小地鼠了。 3.可以交换角色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神秘、跳跃的性质,把握乐句的结构,重点对乐甸句尾的重音做出反应。 2.借助图谱找出乐曲中重音部分并能做出相应动作。 3.享受游戏的快乐、锻炼克制能力: (1)小地鼠在重音部分要抱头蹲下; (2)农夫在重音部分要敲榔头。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半圆形座位摆放:小地鼠图谱(体现长乐旬和短乐旬)、充气榔头若干、活动黑板、2个大塑料筐。 2.经验准备:幼儿有自由行进走时按游戏规则瞬间停止的经验(类似写王字游戏)。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机灵的小地鼠》 1.尝试选取动作:机灵的小地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不被农夫的榔头敲到? (抱头蹲下) 2.我们也来试试这个方法。 (全体做1次动作)
2、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听辨音乐的重音,初步感受乐旬结构。 1.欣赏第1遍乐曲出示图谱: “不过我们躲过榔头还有1个好办法,那就是听音乐,音乐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农夫敲榔头我们该抱头蹲下保护自己?”(敲榔头演示乐曲) 2.分析重音“农夫每次在什么时候敲榔头?”(1个音特别重叫重音)。分析重音位置:重音每次出现在乐旬的什么地方呢?我们1起来听听!11老师播放前奏和第1乐句:播放开始14秒。(乐句结尾的时候出现重音,这个音叫乐甸甸尾的重音) 3.欣赏第2遍乐曲:1起来听听音乐中每个乐甸甸尾都有这样的重音提醒农夫敲榔头吗?找出重音就抱头。 (练习听重音用抱头练习) 4.小结:原来又是1小旬结束时有重音农夫就敲了1下榔头,有时没有重音,兢不用敲榔头了! 5.挑战的累加,用具体表象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帮农夫贴小榔头吧! (幼儿贴榔头标志) ●师:好1起听听音乐到底贴的对不对?(听音乐验证1下,幼儿粘贴错误时马上停下音乐纠正粘纸。) ●师:1起听音乐当农夫来敲敲小榔头! (握紧拳头,坐着做动作) ●帮小地鼠贴抱头的动作,请幼儿贴! ●小结:原来贴榔头的下面就是贴抱头的图片,我们1起来听音乐当个机灵的小地鼠吧。 (站起来,穿衣、背包、钻洞)
3、音乐游戏《打地鼠》完整欣赏乐曲: 1.明确游戏规则: 师:这次农夫真的要来了,我们小地鼠要注意什么呢?前奏时我们要起床整理衣服背上大袋子,轻轻钻出洞,不要发出声音惊动农夫,注意要仔细听音乐,在他没敲榔头时要多背些粮食!当听到重音敲榔头时赶紧抱头蹲下。这样就不会让榔头打到了!还有1点千万别跪,农夫耳朵可灵了,1有跑动声,就能听出你在哪里!我当农夫,小地鼠们准备好! 2.循环游戏: ●请3位小农夫帮忙1起来打地鼠。 ●交换1下做地鼠和农夫的角色进行游戏。 3.这个农夫打地鼠的音乐叫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拔弦波尔卡》,我们1起带着音乐把游戏介绍给好朋友吧!。
5、人教版9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西洋乐话》教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9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西洋乐话》教案内容,欢迎大家浏览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9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西洋乐话》教案 单元分析 单元课题名称 西洋乐话 单元教学内容 1.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哈利路亚》《第9十4(惊愕)交响曲(第2乐章)》《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1乐章)》《欢快的农民集会》《音乐瞬间》《进行曲》《斯拉夫舞曲》《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俄罗斯舞曲》。 2.唱歌:《摇篮曲》。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主要作品。 2.听赏、学唱欧洲古典音乐,熟悉欧洲专业音乐的风格,培养审美情感。 3.初步了解咏叹调、小夜曲、音乐瞬间这3种体裁形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欣赏欧洲300年间(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音乐,初步了解欧洲专业创作音乐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印象音乐的特征以及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唱、背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1.听辨音乐主题旋律。 2.感受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特点。 3.解决《摇篮曲》中的音准、呼吸和咬字问题。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第1节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 2. 听赏音乐,熟悉作品的主题,感受和弦色彩,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的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重要作品。 2. 听辨音乐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教师提问: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段音乐是管弦乐队中哪个乐器组乐器演奏的? (2)请学生边看边回答管弦乐队的编制和构成(复习)。 (3)师:让我们1起领略西洋音乐的发展历程。 2.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简介作曲家和作品。 此曲是德国作曲家“欧洲近代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的。因主旋律只在小提琴最粗的1根琴弦──G弦上演奏而得名的。(小提琴定弦为G、D、A、E)出示(图片:小提琴结构图示) (2)简介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 咏叹调是1种配有伴奏的1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优美旋律,长于抒情,便于演员表现高难度演唱技巧。也指富于歌唱性的器乐曲。 (3)聆听《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 请学生说出音乐情绪、描绘的情境和曲式结构。(期盼、深幽、祈祷、抒情,强调曲子的起伏,为2部曲式结构。第1部分开始由弱渐强的持续长音,和长音之后的高音下行是其特点。第2部分回旋音型之后的8度大跳是其特点。) 3. 欣赏《哈利路亚》 (1)聆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听后说出音乐的感受和音乐风格特点。(提示:雄伟、庄严而恢宏的气势感人肺腑,显示出音乐对神讴歌的巨大魅力。) (2)复听《哈利路亚》音乐。 请学生描述“哈利路亚”5段音乐发展的过程。 (3)简介作曲家亨德尔和作品。 “哈利路亚”1词的含义是“赞美上帝”。歌词大意:上帝啊我赞美你,你全知全能,无所不在!表现了作者对神的虔诚感情,充满戏剧性。 (4)音乐小故事。 同学们听说过发生在1743年在伦敦首演时的故事吗?当演唱《哈利路亚》时,音乐深深打动了所有的听众。在场的国王乔治2世受歌曲神圣情绪所感染,激动得突然起立,全场观众也随之站起听完全曲。从此,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听众站立听此曲的传统,以示对神的敬仰。 (5)师生共同总结巴洛克作品的特点:节奏强烈、跳跃,复调和主调音乐结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富于情感变化。 4. 欣赏《惊愕交响曲》 第2乐章 (1)聆听《惊愕交响曲》第2乐章主题,请同学闭眼静听音乐。1位同学到前面观看学生听音乐时的表情变化。同学:(1开始表情平和,后突然吓1跳)。 (2)教师简介海顿及《惊愕交响曲》创作背景。 惊愕和弦的运用和主题的出现,表现出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对附庸风雅的贵妇的讥讽。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3)熟悉“惊愕”主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视唱此主题,并用口风琴吹奏。 (4)聆听全曲(第9十4(惊愕)交响曲第2乐章)回答问题。
1、 采用什么手法写作?(变奏)
2、 在整个乐章主题变奏了几次?每次变奏有哪些特点? 共变奏4次。 主题:由第
1、第2小提琴演奏。 变奏1:主题在弦乐中音区演奏,第1小提琴在高音区旋律性装饰。 变奏2:调性由大调转变为小调。 变奏3:节奏变化。 变奏4:主题在高声部,中低声部以分解和弦伴奏,力度增强,气氛热烈。 尾声:主题再现。 5. 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 (1)简介作曲家莫扎特。此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3首小夜曲中最著名的1首,共4乐章,本节课选听第1乐章。 (2)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频,感受音乐,教师提问两个主题的情绪?
1、 主部主题:雄壮有力。
2、 副部主题:柔美抒情、活泼欢快(老师补充运用颤音、跳音展示出青春的活力)。 (3)熟悉主部主题前4小节。(学生哼唱)并感受和弦色彩。 (4)师生讨论什么是小夜曲(serenade),教师补充总结。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游吟骑士黄昏或晚间在情人的窗下所演唱的爱情歌曲体裁,19世纪开始,作曲家把某些爱情歌曲改名为小夜曲。主要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通常由男声独唱,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旋律优扬、委婉、缠绵。作为器乐曲,是指18世纪末出现的1种由小型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重奏、合奏的管弦乐套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同时,我们还应知道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德沃夏克的《d小调小夜曲》和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被称为“3大器乐小夜曲”。 6. 《欢快的农民集会》 (1)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同学听后说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欢欣鼓舞的热闹场面。 (2)再次聆听《欢快的农民集会》音频,请对照谱例
1、谱例
2、谱例3,为各段音乐取1个名字。 (3)简介作曲家贝多芬。 (4)师生共同总结古典音乐作品的特点: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7.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初步感受了欧洲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从多层面了解了作曲家和其主要作品。熟悉了所学作品的主题旋律。为以后进1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希望同学课后多听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感受古典音乐带给人类的美好。 第2节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这3部作品,了解欧洲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征、代表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 2. 了解音乐体裁“音乐瞬间”及其创立者。 3. 掌握“摇篮曲”这1音乐体裁,并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背唱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欧洲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征,初步了解代表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 2. 初步了解音乐瞬间、摇篮曲这两种音乐体裁形式。 3.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1. 播放3段音乐片段(《音乐瞬间》《进行曲》和《斯拉夫舞曲》)。请同学判断分别是音乐瞬间、进行曲和舞曲这3种体裁哪1种?(出示听音乐辨别乐曲体裁) 2. 教师补充讲解音乐瞬间、进行曲和舞曲这3种音乐体裁。重点讲解音乐瞬间这1体裁是由舒伯特所创,同时强调曲名和体裁名相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2、音乐欣赏 1. 分别聆听音乐:《音乐瞬间》 《进行曲》和《斯拉夫舞曲》,聆听音乐后,教师引导同学讨论并试着回答图表中的问题:(表格填写) (1)作者是谁? (2)什么体裁? (3)节拍? (4)旋律进行特点? (5)主奏乐器? (6)情绪特点? (7)曲式结构?(教师说出《音乐瞬间》是自由曲式结构。) (8)选自哪部作品?(教师直接给出答案。) 2. 请同学说1说听音乐后的感受:(温暖、优美、抒情、自由舒展。) 3. 简介作曲家生平。
1、 舒伯特简介
2、 柴可夫斯基简介
3、 德沃夏克简介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提倡1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在音乐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3、欣赏《摇篮曲》动画 1.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摇篮曲这1体裁的特点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境下演唱的? 安静、温馨、柔美。摇篮曲最初是母亲对宝贝哼唱的眠歌,后发展成为1种音乐体裁。 (2)哪些音乐要素起了重要作用? 旋律优美、力度较弱,速度中速,节奏舒展。 总结补充:旋律优美抒情,大多采用级进、小跳写作手法,旋律平稳跳动不大,体现了母亲温柔地哼着眠歌的音乐形象;速度采用中速,符合叙事语气;力度较弱,营造亲切安静的氛围;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模仿出摇篮摇摆的节奏,并采用弱起小节,更体现出平和温柔的意境。 (3)简介作曲家勃拉姆斯生平和此曲的创作背景。 2. 解决《摇篮曲》中音准、呼吸和咬字问题: (1)学生跟琴模唱大跳音程do到高8度do的音准。 (2)练习呼吸:教师带学生标出呼吸处(每1乐句换气),指导学生练习缓吸缓呼的方法。 (3)练习咬字吐字:教师带同学用正确方法念1句歌词 (要求:为更好表现妈妈那亲切温暖的母爱,强调朗诵歌词时,需柔吐歌词,声母和韵母要拉长。) 同学们可举1反3进行练习。
4、《摇篮曲》歌曲学习 1. 让我们1起随琴或跟录音哼唱全曲,请同学进1步体会摇篮曲意境。 (注意:要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同时强调学生的正确坐姿。) 2. 视唱曲谱。(注意大跳音程do到高8度do的音准及弱起小节的演唱)。 3. 填词演唱全曲,教师钢琴伴奏。(注意歌曲前、后部分力度的对比,前弱后强;需柔吐歌词,声母和韵母)。 4. 学生分组背唱全曲。(注意体会歌曲意境。) 5. 教师或同学指挥,学生随录音1起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5、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1起领略了浪漫派音乐的几个作品,初步感受了其音乐特点,认识了音乐家,了解了音乐瞬间这1体裁并知道是由舒伯特所创。同时学唱了那充满母爱、温馨、甜美的摇篮曲。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多聆听些其他浪漫派的作品和不同作曲家创作的摇篮曲。 第3节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德彪西《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斯特拉文斯基现代舞剧《彼得路什卡》“俄罗斯舞曲”,初步感受欧洲印象派音乐、2十世纪初期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作品。 2. 了解欧洲音乐历史发展历程:巴罗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印象派的进程;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作曲家,音乐体裁,作品名称,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印象派音乐、2十世纪初期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代表作曲家和作品。 2. 能准确判断作品所属乐派。 教学过程 1. 导入 观看1组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作品(莫奈《日出印象》、塞尚、雷诺阿、修拉)。同时聆听德彪西的《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片段。 请同学猜1猜是什么时期的绘画和音乐作品。说出听后感受。(模糊、瞬间印象、飘忽不定、色彩斑斓等。) 2. 聆听《透过林间树叶的钟声》音乐 同学可边听边绘画或写诗来描述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1)教师简介作曲家德彪西及其代表作。 (2)教师弹奏并指出全音阶是该作品的典型特点。 (3)师生共同总结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此时期音乐,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 3. 聆听《俄罗斯舞曲》音乐 (1)同学都听到哪些音乐形象和情节?学生试着描述音乐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补充,介绍故事内容,并简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平及代表作。 (3)复听音乐,教师分析乐曲结构与风格。 可以分为3个部分,音乐更多地通过厚重、刺耳的音响以及强烈的节奏来展现。教师出示不同颜色卡片(红、黄、红分别代表3段)进行曲式结构的提示。第1部分的主题即全曲的主要旋律,第2部与第1部分形成对比,第3部分为第1部分的减缩再现。全曲的最后,还有1个较长的结尾。全曲简洁的旋律、富有弹性的节奏和独特的管弦乐色彩,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个性。 4. 乐派 请同学谈谈对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印象乐派音乐现代派音乐的感受,你能说1说随着时间的流逝,音乐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你更喜欢哪个乐派的作品,为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等1切领域,道德层面的下滑也是1重要因素,人们开始由对神和大自然的讴歌转向对自我感受的陶醉和描述,继而追求感官刺激和个性的解放,从而导致音乐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5.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两首作品,并对本单元部分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使大家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1个较清晰的感性认识,对音乐家及其代表作有了1较深的印象。
6、儿歌《伊比呀呀》里的伊比呀呀是什么意思?
伊比呀呀是选自《She'll Be Coming Round The Mountain》中的1小段,由于类似孩童发音,所以伊比丫丫比完整版较为多人传唱,且中央少儿频道有伊比呀呀的广告背景音乐,即小熊优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