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2018新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1、新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lanlin0911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 单位:年级:6年级(上册) 执教: 北师大版6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科目|数学|年 级|6年级|任课教师|.|总课时数|64| 周次|授 课 时 间|教 学 内 容|课时安排|备注| 1|9月1日—9月5日|圆的认识(1)~欣赏与设计(2)|4|2|9月9日—9月12日|圆的周长~圆周率的认识|3|3|9月15日—9月19日|圆的面积(1)~练习1|4|4|9月22日—9月26日|分数混合运算(1)(2)|4|5|9月28日—9月30日|分数混合运算(3)~练习2|3|6|10月8日—10月11日|观察物体.|4|7|10月13日—10月17日|百分数~营养含量|4|8|10月20日—10月24日|营养含量~练习3|4|9|10月27日—10月31日|整理与复习~扇形统计图|4|10|11月3日—11月7日|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变化|4|11|11月10日—11月14日|练习4~生活中的比|4|12|11月17日—11月21日|比的化简~练习5|4|13|11月24日—11月28日|数学好玩|4|14|12月1日—12月5日|百分数的应用(1)(2)练习6|4|15|12月8日—12月12日|百分数的应用(3)(4)|4|16|12月15日—12月19日|练习6|4|17|12月22日—12月26日|总 复 习|4|18|12月29日—12月31日|总 复 习|3|19|1月4日—1月14日|期末考试|4| 数学好玩:第第5单元6年级数学上册知识1433求1个数是另1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1个数是另1个数的几分之。



2、2018新苏教版小学55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雨的书屋 最新苏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1单元、简易方程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3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5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6单元、圆 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8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学计划

1、学生基本情况:4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人,占/%,班平均分,其它情况: 本班共有45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1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4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37.(2)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4、反思总结如果左右两边同时乘2.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1、谈话导入师生共同小结:学会了列方程解决比1个数。



3、小学苏教版5年级下圆单元复习教案

第8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110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1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使学生能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1步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1、回顾与整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具体的知识?将你学到的圆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在自己的本子上。 汇报交流。 你认识了圆的哪些基本特征? 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你是经过什么样的过程获得这些知识的? 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为了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

2、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独立完成在本子上,说说画圆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 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第3题。 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4、完成第4题。 理解题意。(树影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价。 3.14×62=3.14×36=113.04(平方米)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与圆有关的自然现象?(伞)

5、完成第

5、6题。 独立完成计算。 汇报交流方法。 说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6、完成第7题。 理解题意。 要求“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分?”首先要知道什么?(每分行多少米) 根据题意,怎样求每分行多少米呢? 计算中要注意什么?(统1单位名称、得数保留整数) 3.14×66×100=20724(厘米) 20724÷100=207.24(米) 2072÷207.24≈10(分) 说说每步表示的实际意义。

3、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 圆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多不多? 第9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练习与应用第8~10题,探索与实践第11~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1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练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圆的独特性。

3、通过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过程:

1、练习与应用 今天我们继续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

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 理解题意。 最大的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边长等于直径) 怎样求圆的周长与面积呢? 独立完成解答。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 谁来指1指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哪个部分? 求它的周长可以怎样想呢? 求它的面积可以怎样想呢? 怎样解答? 指名板演。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 要求半圆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什么?(整圆的面积) 要求出整圆的面积,必须求出什么? 你有办法解决吗? 15.7×2÷3.14÷2=5(米) 3.14×52÷2=39.25(平方米) 说说每步表示的意思。

2、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 口答,是什么标志,知道标志表示的意义吗? 交流自己收集的以圆为基本图形的标志。

2、完成第12题。 在操场上画圆1般都比较大,用圆规肯定不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操场上试1试。 这个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

3、完成第13题。 在操场上进行测量并记录,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

4、完成第14题。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同1根绳子围1围、量1量。 你有什么发现?

3、评价与反思

1、理解每项指标的含义。

2、自我评价。

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4、2014年北师大版1年级数学科上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教案



5、2014年北师大版1年级数学科上第3单元整理与复习我学到了什么教案

1、课程目标 项目 细化后的目标叙写 数与代数 第3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1单元 加与减(1) 第5单元 加与减(2) 第6单元 加与减(3)

1、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数小棒、数豆子”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情境“买铅笔、捉迷藏、快乐的小鸭”等,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1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图形与几何 第2单元 观察物体 第4单元 有趣的图形

1、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1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 数学好玩(分扣子)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填数游戏)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1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6、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

教案作为实用性极高的文件、能帮助教师顺利且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质量。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1)   

1、连1连。   考查目的:通过对具体物体的观察,体会“面从体来”知识同时,能用语言表征出图形的特点,并熟练掌握。此题用连线方式突出对应的关系。   答案:略   解析:此题不仅让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得仔细审题,分辨其需要的对应条件,避免干扰条件。   

2、填1填。   (1)至少()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1个正方形;至少()个同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大正方形。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3角形可以拼成(),还可以拼成()。   考查目的:学生能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拼组,发现图形间的变化和规律。   答案:(1)4 4(2)3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   解析:由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实际操作,直观感悟上升到语言表述能力。   

3、数1数。   考查目的:学生对组成图案的不同图形的数量进行分类计数,及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又渗透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答案:圆4个正方形6个长方形4个3角形3个平行4边形2个   解析:培养学生能正确对图形的计数,有序思考和计数的方法能力。   

4、画1画,算1算。   缺了()块。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能利用实际操作与实际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是学生能力的体现。   答案:13块   解析:此题可以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进行讲解,估计、补充画图或学具摆出,容许学生有1个理解、感悟的过程。   

5、实践作业:“小小设计师”。   亲爱的小朋友:   请你用彩色的手工纸,先动手剪1剪,剪出几个我们最近学过的平面图形,再把它们拼1拼,设计1幅你喜欢的作品,并给它起个名字吧!   小小设计师   家长评价:   考查目的:让学生分解图形,设计图案。既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创造出数学美,感受、欣赏到数学美。   附优秀作品:(略)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2)   教学内容:练习1(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1样,左边和右边1样,上面和下面1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完成练习x第x题   出示完整的1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1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1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1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1样。   3出示不完整的1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1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1:学生可能会用画1画,补1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2: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1行有几块砖块?第1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1行缺的砖块数,再加1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1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

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1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3、独立完成练习x第x题   

4、完成教科书练习x第x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5、完成教科书x第x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1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1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1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1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1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6、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1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1剪   

3、进1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1次让学生实践剪1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7、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x页例x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4边形、3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3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2)哪位小朋友来说1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1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1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2)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1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1找,摸1摸,说1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3)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1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4)认识3角形   (1)你能把1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1剪,分1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3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3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3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5)认识平行4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1样的3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4边形,指着平行4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4边形,板书:平行4边形   

5、出示1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4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4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1拼、说1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4边形,再通过找1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1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1说,让学生进1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巩固应用   (1)P3“做1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1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2)P3“做1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1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3)P5“练习1”的第1题:涂1涂   (4)P5“练习1”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P5“练习1”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4、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2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认识图形》的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这部分内容,并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内容总体要求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并能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通过1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这部分内容对2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1点也不困难,但学生在抽象 出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与数学意义上的角,如可能会跟钉子尖混淆,因为那些东西摸出来也是扎扎的。还有可能出现认为两条边长的角就大。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1找、摸1摸画1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学习角的难点。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得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   

3、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难点:并能理解交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5)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7巧板,看1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1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7巧板的构成及拼摆7巧板,进1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和平行4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7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平行4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1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及平行4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7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都由7块拼成,用1套7巧板拼成)   (板书:7巧板)   

2、认识7巧板   7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7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7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1、哪些图形?   

2、两块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3、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3角形团团包围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4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4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4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4边形”)   (3)数1数,算1算。   1起数1数,这里有几个3角形?几个平行4边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5+1+1=7(块)    

3、拼1拼,练1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3角形拼1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3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4边形、3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1点的3角形?7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3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4个图案。   

1、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2、集体展示。   

4、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7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7巧板   5+1+1=7(块)   1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2(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7巧板拼3角形的过程中,进1步加深学生对3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4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1步巩固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1套7巧板、课件;学具:1套7巧板。   教学过程:   

1、看图激趣,认7巧板   (1)看图激趣   出示7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7巧板拼成的。   (2)认识7巧板   

1、7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7巧板分1分,7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3、数1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1比,哪些3角形1样大?(两个大3角形、1个中3角形、两个小3角形)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使学生进1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7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1)用两个图形拼3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1个3角形。先想1想,怎样拼?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用两个图形拼成1个3角形,真棒!   (2)用3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7巧板中的3个图形拼1个3角形。先想1想,用哪3个图形,这3个图形能拼成1个3角形吗?想好了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3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3)用

4、

5、6个拼   

1、谈话:刚才我们拼3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来用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来拼3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

4、

5、6)   

2、要求:(1)小组合作拼3角形(2)分别用

4、

5、

6、7个图形拼(3)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3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别用7巧板中的2个、3个图形拼组3角形,渗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用2个图形开始拼,再到用3个图形拼。】   

3、发挥想象 自主创新   谈话:7巧板不仅能拼3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呢!   (1)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2)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   (2)游戏:   

1、请你把“7巧板”复原拼成1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1个3角形。(第1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1起做。)   

3、再挪动3角形其中的1块,把它变成长方形。(学生投影仪演示,大家跟他1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1块,把它变成平行4边形。(投影仪演示,同学们1起做。)   (3)介绍7巧板的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7巧板拼图。   “7巧板”是我国古代的1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洲人称之为“唐图”。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7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感受7巧板的神奇魅力。】。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