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



1、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

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更多内容请点击【4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1)   课时1:3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2页,练习十4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3角形,掌握3角形的特性。   

2、能根据3角形的特性解决1些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3角板,红领巾、小旗、自行车等含有3角形的实物或图片,长方形 和正方形木框,电线杆、3角形房架模型,木条,小棒、3角形纸片(不同角度的)。   教学过程:   

1、复习   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角?   2.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   3.教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说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2、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分别画1个3角形。   2.教学3角形。   教师:请同学们想1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3角形的?   学生回答后,出示红领巾、3角旗、房架模型等。   教师将实物放在黑板上沿其轮廓画出3角形:   画好3角形后,去昌旦岩掉实物,提问: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都是3角形。)   指出:像红领巾、3角旗和房架等,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形状都是3角形。   板书:3角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3个3角形,数1数每个3角形有几条线段。(教师指着3角形带着学生1块数。)   指出:每个3角形都有3条线段。(板书:3条线段)   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1个3角形,指名1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 生摆的3根小棒是否首尾相接,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迟梁学生摆好后,先让大家看投影仪上摆的是否正确。   再提问:你是怎样摆的?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学生的叙述是否正确。   教师在投影仪上摆成3角形状。   然后提问:如果这样摆,得到的是3角形吗?为什么?   “那么,这3条线段要怎样摆才能得到1个3角形呢?”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说:“1根挨1根”、“互相连接”……,这时,可引导学生用1个词来表述,就是“围成”。(板书:围成)   教师再把投影仪上的3根小棒摆成3角形。   “那么,什么叫3角形呢?”   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3角形。   让学生齐读什么叫3角形。   4.教学3角形的特征。   教师:大家找出了这么多3角形,它们的形状不完全相同,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如果有,大家找找看。   引导学生观察3角形,归纳出:   (1)它们都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   教师要指出:这3条线段分别叫做3角形的边。   (2)它们都有3个角。   (3)它们都有3个顶点。   教师在归纳的同时在3角形上标记出来,如下图所示:   5.教学3角形的稳定性。   出示电线杆、自行车图,让学生观察图中哪些部位是3角形的?   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3角形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   让学生甩手分别拉1拉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3角形,看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从 中得知3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板书:3角形的特性不变形)   指出:正因为3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稳定性,所以,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d;请大家想1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3角形稳定性?”   让学生举例后,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要用3角形的特性呢?   让学生先看教科书第141页的电线杆模型,让学生先指出哪1部分应用了3角形不变形的特性,然后提问:   “如果把支架上的斜木去掉,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教师让学生按1按,会发现横杆易变斜,指出:这样就耐御会不稳定,也就容易发生危险。   再问:该怎么办才好呢?   引导学生想到利用3角形的稳定性加1斜条。   

3、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习十41-4题   

4、小结   你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时2:3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84页,练习十4的第5—7题。   教学目的:能根据3角形不同的内角来给3角形分类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3角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这些3角形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角的特点把它们分 1下类呢?   引导学生对3角形进行分类:   (1)3个角都是锐角的3角形。板书:3个角都是锐角。   然后将上述3角形中属于这1类的放在1起。   (2)有1个角是直角的3角形。板书:有1个是直角。   再将上述3角形中属于这1类的放在1起。   (3)有1个角是钝角的3角形。板书:有1个角是钝角。   同样将上述3角形中属于这1类的放在1起。   根据上述分类给3角形命名。指出:我们把3个角都是锐角的3角形叫做锐角3角形;把有1个角是直角的3角形叫做直角3角形;把有1个角是钝角的3角形叫做钝角3角形。   教师边口述边将各自的名称写在该类的3角形上方。板书成下面形式:   我们把3种3角形用1个集合圈来表示可以画成这样:(略)   

2、游戏   

1、教师在1个袋子里放3个3角形,分别只露出3角形的1个角,请学生猜1猜各是什 么3角形。   对于露出的这个角是钝角或直角的时候可以确定,但露出的1个角   是锐角的情况,是不能确定的,可在课前用纸片做成钝角3角形,用虚线   表示出锐角和直角的情况(如右图)。可以先让学生判断,再分别出示这3   种情况。   

2、教学等腰3角形。   出示几个等腰3角形纸片。   教师:上面我们复习了3角形按角分类,下面再来看看这些3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等腰3角形纸片,过3角形的顶点把3角形对折,看看能发 现什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能不能折成互相重叠的图形?   指名回答自己折的结果,再让学生说说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知道:这样的3角形有两边相等,两角相等。   由此给出:两条边相等的3角形叫做等腰3角形。   结合图形,教师分别指出等腰3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腰、底、顶角、底角e   再让学生量1量等腰3角形的两个底角。   3.教学等边3角形。   让学生拿出等边3角形的纸片,过这种3角形的每个顶点把3角形对折,观察这种3角形有什么特点?   折纸后,再让学生看看它的3条边是不是都相等。   由此给出:3条边都相等的3角形叫做等边3角形,又叫做正3角形。注意强调“都”字, 接着指出:等边3角形的3个角都相等。   

3、巩固练习   

4、小结   你今天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课时3:3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练习十4的第9-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它进行1些简单的计算。   教具准备:直尺,3角板,量角器,投影仪,3种不同角的纸片。   教学过程:   

1、复习   1.什么是平角?平角有多少度?   2.如下图,已知之1=30。,之2=80。.求土3的度数。   

2、新课   1.导入新课:   出示1个锐角3角形。如下图:   提问:谁知道这个3角形的/1十22十/3是多少度吗?(如果学生回答是1800,则反 问:你怎么知道是180。?)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3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2.提问:   (1)什么叫3角形的内角?   (2)什么叫3角形的内角和?   分别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理解“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3.教学3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个3角形纸片,分别把锐角3角形、直角3角形、钝角3 角形的3个内角编上

1、

2、3的数码。   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1量这3个3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并算出各个3角形的 内角和是多少度。   启发学生:发现3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   学生计算完后,共同订正得救,可能会出现大于180。或小于180。的情况,不能得到完全1致的答案,这时,教师可提问:“怎样能知道3角形的3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知道2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1)验证直角3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拿出1个直角3角形的纸片.如下图所示,标上/

1、/

2、/3。   然后把之l和/2沿虚线折过来。(实际操作时,教师可让学生将/1与/3的顶点重合而对折,/2与/3的顶点重合而对折即可。)如下图所示:   让学生观察,正好组成1个什么角?(直角。)   提问:“从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得知直角3角形的内角和是90。十90。=180。   (2)验证锐角3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拿出1个锐角3角形的纸片,同样标上/l、/

2、/3。   教师指导学生先把/2沿横的虚线折过来。使它的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l和分别沿竖的虚线折过来,使3个角正好拼在1起.如下图所示:   提问:大家看,这3个角组成了1个什么角?(平角。)   “这说明锐角3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也是180。)   (3)验证钝角3角形的内角和。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折1折,如下图所示:   引导学生归纳出:钝角3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提问:刚才我们验证了直角3角形、锐角3角形和钝角3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任何3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   引导学生推出,由于这3种3角形包括了所有的3角形,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任何3 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让学生思考:是不是3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也越大?   可以利用投影片来解释。   板书: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口述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要注意检查学生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学生还是用3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计算、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使学生知道 求直角3角形中1个锐角的度数,可以直接用90。减去已知锐角的度数就可以得到所求 锐角的度数。   

3、巩固练习   

4、小结   课时4:练习十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9页练习十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等腰3角形和等边3角形,知道等腰3角形的腰、底、顶角和底角。   2.使学生认识3角形的底和高,会用直尺和3角板作3角形的高。   教具准备:3角板,7巧板,等腰3角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1、基础练习   1.提问。   (1)什么叫做3角形。   (2)3角形有什么特征?   (3)3角形有什么特性?   2.出示3角形按角分类图:   提问:什么叫钝角3角形、直角3角形、锐角3角形。   

2、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有关等腰3角形和等边3角形的题目。   2.适当抽1些练习十4的题目练习。   

3、发展练习   第5课时:   

1、 出示例题6   师:小组同学合作,用3角形拼4边形。   

2、 出示例题7   师:用3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3、 做1做   用7巧板设计1幅你喜欢的图案。   

4、 练习十5    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2)   第5单元3角形;单元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1学段以及4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对3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3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1内容的教学进1步丰富学生对3角形的认识和;3角形是常见的1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3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1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3角形;3角形的稳   -   第5单元 3角形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1学段以及4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   对3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   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3角形   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1内容的教学进1步丰富学生对3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3角形是常见的1种图形   在平面图形中   3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   1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3角形   3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3角形的特性、3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3角形的分类、3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3角形的特性   知道3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以及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3角形、直角3角形、钝角3角形和等腰3角形、等边3角形 知道这些3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进1步感受3角形的特征及3角形与4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1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3角形的特性   知道3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以及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3角形、直角3角形、钝角3角形和等腰3角形、等边3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3角形的特征及3角形与4边形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第1课时 3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

0、81页   练习十4第

1、

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   使学生认识3角形   知道3角形的特性及3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会在3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   使学生知道3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3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会画3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3角形的图形   从而认识3角形的特性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分别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3角形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找1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3角形?让学生说1说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3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1组有关3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3角形   3角形看起来简单   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   看来生活中的3角形无处不在   3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1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3角形的认识)   

2、操作感知   理解概念   

1、发现3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1个3角形   边画边想:3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3角形   组织交流:3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3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标出3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3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3角形的特征达成了1致的看法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1下   什么样的图形叫3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3条边的图形叫3角形或有3个角的图形叫3角形;   (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3角形;   (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叫3角形;   (4)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3角形;   (5)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3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   议1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3角形?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3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3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3条线段""围成"   

3、认识3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练习纸:3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   你能测量出3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   学生在练习纸上操作   反馈:你是怎么测量的?   指出:从3角形的1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1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3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3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3角形   提问:这是3角形的1组底和高吗?在这个3角形中   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学生操作   然后评议交流   

3、实验解疑   探索特性   

1、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3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3角形的 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   请大家都来做1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3角形、4边形学具   分小组实验:拉1拉学具   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3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3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4、巩固运用   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4

1、

2、3题   

5、总结评价   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3角形有了哪些进1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3角形的问题?   板书设计: 3角形的特性   3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3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3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   教学目标:   1.探究3角形3边的关系   知道3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3边   2.根据3角形3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3角形3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3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3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学具:不同长度的小棒、纸条或学生自己的铅笔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   请大家仔细观察   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   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3地   近似1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3地   同样也近似1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   走过的路程是3角形的1条边。



2、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周里军zhlj 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3角形教案 第5单元  3角形【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通过第1湛这段以及4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3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多平面图形中分辨出3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1内容的教学进1步古富学生对3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本单元主要内容有:3角形特性、3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3角形的分类、3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认识3角形的特性,了解3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和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使学生认识锐角3角形、直角3角形、钝角3角形、和等腰3角形、等边3角形,知道这些3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1步感受3角形的特征及3角形与4边形的联系。

2、发展性目标1.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2.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1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单元教学重点】

1、3角形的分类

2、3角形的特性:3角形的2边之和大于第3边和3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3角形与4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本单元教学难点】。



3、4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第1课时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1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1千2百万;光的速度每秒3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1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探索新课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1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1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

8、 302

6、 400

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1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1个0或几个0,只读1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认识“十万”  出示1张有100个小方块的卡片  提问:10张卡片是多少个小方块?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1叠卡片有1百张,那么这1叠卡片有多少个小方块?9叠呢,总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提问:再加1叠,是多少个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1位进1,就是“十万”,10个1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结合教材第3页4幅情景图将“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4、认识“百万、千万、亿”  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1百万是多少呢?10个1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1亿是1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1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1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1边拨珠,1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3、课堂作业  教材第5页第

5、6题。  

4、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1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苏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第9单元教案(09-整理与复习)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丁移学 主备人: 审核人: 教 者: |第 周 第 课时|单元第 课时| 课 题|第9单元整理与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0

6、10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2.进1步掌握用“4舍5入”的方法求1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1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4舍5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教法、学法:|教法:练习指导。|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1.提问:大家回忆1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2、交流共享|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把计数单位按1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是1级,1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



5、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第6单元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课题人教版4年级下册第6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特游铅殊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的内容及第74页练习十7的第5—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神裤好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末尾添0补足后退位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末尾添0补足后退位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备注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现在谁来说说计算方法呢? 生: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1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不够向前1位借1当十再减。 师:说得真好!再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小数加、减法。(板书)

2、自主探究

1、特殊的小数加法。(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8.3元。 生2:所求的问题是买这两本书1共花多少钱? 师:你会求两本书的总价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已知这两本书的单价,求买这两本书的总价,就是求这两本书的单价和,即求6.45与8.3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45+8.3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6.45元表示6元4角5分,8.3元表示8元3角0分,求6.45与8.3元的和时,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可,即8+6=14(元)4+3=7(角)、5+0=5(分),所以6.45+8.3=14.75(元)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 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竖式表示为: (上板演示)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 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特殊的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1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师:谁能解释1下“便宜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求“便宜多少钱”就是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 生:还可以说求《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比《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多多少钱。 师:谁能结合题意具体说说? 生: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就是求6.45比8.3少多少或者说求8.3比6.45多多少,求1个数比另1个数少(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3-6.45。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生:8.3元表示8元3角0分,6.45元表示6元4角5分,求8.3元比6.45元多多少钱,用0.30元减去0.45元,是不够减的,先拿出1个1.00元,用1.00元减去0.45元,得0.55元,再用0.55元加上0.30元等于0.85元,接着用7.00元减去6.00元等于1.00元,所以最后结果是1.00元+0.85元=1.85元。 师:上面这1过程你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吗? (演示给学生看) 8.30 -6.45= 1.85(元) 师:列竖式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是按照整数的退位减法来计纯前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的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3、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特殊的小数加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列竖式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 师:小数减法呢? 生1:计算小数减法时,哪1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1位借1当十再减。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特殊的小数加、减法吗? 生:(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哪1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1位进1,哪1位不够减,要从前1位借1当十再减。 (3)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4、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生2:我学会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5、巩固练习 练1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6、布置作业 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板书设计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哪1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1位进1。 哪1位不够减,要从前1位借1当十再减。 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反思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6、人教版4年级下册数学教科第2单元总复习教案

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