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青岛版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圆柱的表面积》精品教案(通用版)

谁有青岛版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



1、谁有青岛版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

这种的网上很少的~ 我已经尽力帮你找了~ 没办法了~ 青岛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内容进1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4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

2、

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1、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6、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课时安排:

1、简单的统计(10节)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节

2、求平均数 2节 整理和复习 1节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1节 机动 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17节)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节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3、约数和倍数(19节)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节

2、能被

2、

5、3整除的数 3节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节

4、最大公约数 2节

5、最小公倍数 5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节)

1、分数的意义 6节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节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节

4、约分和通分 6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实践活动: 1节 机动 2节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2节)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节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节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节 整理和复习 2节 机动 2节

6、总复习 5节 本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特点。 修订后的6年制第十2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比例,圆柱、圆锥和球,简单的统计(2),整理和复习。与原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相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将“百分数(2)”移至第十1册。 在原9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将“百分数”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别安排在第十

1、十2册,此次修订后,由于内容的调整,课时也相应变动,故将本册中的“百分数(2)”移至第十1册,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的衔接来看,都是非常合适的。 2.“整理和复习”部分的调整。 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是根据前面各册教材的内容调整,对有关的习题进行相应的变动,如将“成数、折扣”的有关内容和习题删去,将涉及到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的有关习题进行改编,等等。 3.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1)美丽的校园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测量、平面图形、比例尺等知识,绘制校园的平面图。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测量、收集数据、确定位置、确定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节约用水 这是1个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方案设计、收集数据、计算等手段,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明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整个活动包括以下两部分:1是自行设计方案,用实验的方法求出1个滴水的龙头1天会浪费多少水;2是通过调查、计算,了解1个滴水的龙头1年浪费的水可以供1个家庭用多久,1个学校1年要浪费多少水费,等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借助这类跨学科的题材,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1、此外,在以上4册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有1些措施是共同的,例如,对有些陈旧的题材进行改造,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某些过时的数据进行更新;重新绘制每1册的插图,使之更加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等等。 (2)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认识线段比例尺;并掌握用线段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能进行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相改写。

4、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5、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体各部分名称,掌握图柱体的特征。

6、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7、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

8、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它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9、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1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0、使学生学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方法。进1步掌握制表步骤。 1

1、使学生能看懂统计表和指出这个表所说明的问僵,掌握制作带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1

2、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1

3、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1般步骤。 1

4、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1

5、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1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

6、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指出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明的问题,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

7、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与用途,初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1

8、使学生了解扇形统汁图的意义和用途,会看扇形统计图,掌握它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1

9、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0、.能比较熟练地读、写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2

1、掌握整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2、掌握4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以及4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4则运算。 2

3、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

4、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

5、进1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

6、通过复习、整理已学过的——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自编简单应用题,进1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

7、掌握相邻两个的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时间等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律,提高学生使用这些计量单位的熟练程度。 2

8、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9、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目标

1、班集体期末学科综合评定进入全乡先进行列,学生综合素质高。

2、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能力。

4、多方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

5、通过教学,寓教于乐,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6、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对学生进行“读书有用”的教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4、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1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1帮1“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

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

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1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1

2、正考风,严肃考纪,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树正气,树标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

5、教时安排 (略)。

《圆柱的表面积》精品教案(通用版)



2、《圆柱的表面积》精品教案(通用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yhbyws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1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你想了解1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1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1下。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合作探索 1.研究圆柱侧面积。 师:求“做1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师:求需要多少纸板,也就是求圆柱形纸筒的表面积。 师:用你手中的圆柱,通过剪1剪,把圆柱的表面展开,看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交流1下你们的剪法和发现? 师:对,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1个侧面围成。圆柱侧面展开不论是长方形还是平行4边形,那它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呢? 想1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讨论得出: 第2个圆柱体:。

人教版6年级数学教案及课件



3、人教版6年级数学教案及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6年级下册数学全套教案,共8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下载吧 第1单元负数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1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1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1、向上看(向下看)

2、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3、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1、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2、知识竞赛中,5(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3、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4、0上10摄式度(0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1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1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1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1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2、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0上和0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1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1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1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0刻度线以上4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0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0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1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0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3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1样吗?(不1样,1个在0℃以上,1个在0℃以下)。

1、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0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4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1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1个4(板书),大家跟我1起来比划1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2、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0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0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1起来读1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1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1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1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3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0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0下温度。

2、试1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1读。(写在卡片上)

3、听1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0摄式度为界线,0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0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3、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1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1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1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1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1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4、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1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0上温度和0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1下这些数,它们1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1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1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1、如果都同意分3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1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2、如果有学生发表分3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1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

4、

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

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1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5、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1第

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1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1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1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0摄式度以上和0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1、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0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2、新授: (1)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1、

2、

3、

4、

5、

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1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1做的第

1、2题。 (2)教学例4:

1、出示未来1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1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1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1做第3题。

3、巩固练习

1、练习1第

4、5题。

2、练习1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2单元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2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1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1、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谁有青岛版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最好分课时!不要发送连接!答案好的送我全部积分!...



4、谁有青岛版的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最好分课时!不要发送连接!答案好的送我全部积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5、人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树苗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6年级下册21—22页例题及相关练习题。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推理能力。

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1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重点 理解求圆柱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教学难点 推导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

5、教学具 教具:课件圆柱模型 学具:剪刀 圆柱体 卡纸

6、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对圆柱的认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相等的圆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是1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生2:我知道了沿着圆柱侧面上的高将侧面展开后是1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今天,我们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讨论: 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 圆柱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表面积应怎样计算?4师。

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在沪教几年级教案上



6、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在沪教几年级教案上

教案的形式不拘1样,内容详略也不1,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新教师要写详案.1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