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



1、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

5年级是培养语文素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为教学工作做好教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1件什么事。   2.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3.采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4.练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草船借箭》的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1篇根据《3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文题目后齐读。)   2.出示挂图,简介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1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中,你可以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1部分(第

1、2自然段):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3天造好。   第2部分(第3~5自然段):周瑜不提供造箭材料,进1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需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3部分(第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4部分(第10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2)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其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   第1部分: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2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3部分:写诸葛亮“借箭”。   第4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老师充分肯定,并及时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2、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督:读dū,不要错读成dù。   惩:读chéng,不要错读成chěng。   寨:读zhài,不要错读成zài。   饮:读yǐn,不要错读成yìn。   2.指导学生区分字的结构。   (1)加1加。   “督”由“叔”和“目”组成,且记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惩”由“征”和“心”组成,这个字也是上下结构。   “饮”就是“饣”加上1个“欠”字,这个字是左右结构。   (2)换1换。   “寨”与“赛”的字形相近,它们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注意区分。   (3)组1组。   “罚”是由3部分组成的,上面是“罒”,下面由“讠”和“刂”组成。   3.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工具书理解词义,要求学生掌握下列词语。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迟延:耽搁;拖延。   才干:办事的能力。   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疑惑:指心里不明白。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本课指调用。   虚实: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本课指曹操因江面雾大,不了解诸葛亮的情况。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弩,古代兵器,1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借”字展开的。因此,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围绕“借”字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借箭”的经过怎么样?“借箭”的结果如何?   2.本文是1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心思想,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上课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尽量让学生通过模拟文中各个人物的表情、语气,读出各自的心理情态。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2)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1次评点课文,有1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1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9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简介作者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3、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1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1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1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1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1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1种普遍的感受。   第

2、

3、

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1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1草1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6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1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

6、

7、83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1直说到世界上3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1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1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1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1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1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1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1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4、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1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1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1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1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1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1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1个人的1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1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001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3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1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1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1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5、小结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1种方法,更重要的是1种习惯,1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6、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预习。

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2、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回答如下:教案的格式:1教学内容分析;2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3教学重点与难点;4学习者特征分析;5教学策略与设计;6教学过程(重点);7教学评价设计;8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1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1]中文名教案作用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等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倪焕之》十7:“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3,然后拿来实施。”[1]遵循原则: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1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编写教案的繁简,1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1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1种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学是1种创造性劳动。写1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1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1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1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1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1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差异性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1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1律,要发挥每1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1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1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1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可操作性教师在写教案时,1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考虑变化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1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1个单元或1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1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1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高1语文教案:6国论



3、高1语文教案:6国论

高1语文教案:6国论【1】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1、导入   《3字经》中有1句话:“苏老泉,2十7,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2十7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1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6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1起来学习《6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6国灭亡的。   

2、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数兄返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3、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1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6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6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6国灭亡的覆辙,比6国还不如薯饥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6国1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1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6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尘逗,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6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颠覆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6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6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收1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黑暗,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6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1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1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6国论》就是1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6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6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12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3段,围绕着第1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3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3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3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1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第2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3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4段,围绕着第2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3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3个小层。   第1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5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2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3小层,总说6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1层。进1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1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34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12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12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34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12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接下来,第

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6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1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6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1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6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1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总结)作为1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1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1),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因此本文是1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高1语文教案:6国论【2】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1起来学习《6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6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2、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4川眉山)人,着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6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着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1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3人合称“3苏”,并列入唐宋散文8大家。   

2、背景   (1)6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6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6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5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1天下奠定了基础。而6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6国,统1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2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2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5万匹,茶3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3、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4、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

2、

3、4。   第2课时   

1、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

2、

3、4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6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1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3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1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3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6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6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6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6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6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6国对比,将6国与6国对比,同样证明6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6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4、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3课时   

1、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2、结合课后苏辙《6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6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7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6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1、6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6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6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2、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6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1斑了。   

3、布置作业   

1、进1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1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高1语文教案:6国论【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论证方法;

2、本文的讽喻意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3、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1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7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着名文学家、“唐宋8大家”之1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6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1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或

1、导入   “6王毕,4海1”,《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6字概括了秦灭6国、1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2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1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6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6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6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6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1千2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6国论》。   《6国论》是历史上第1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6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3性”合1,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   

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6国破灭的原因。)   

3、设问,导读第1段。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请平时最不爱朗读的1位同学读第1段,全体同学听读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6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1段中,哪1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6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作者在第1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   (从道理分析的角度来加以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它们既是第1段的论据,又分别是第23段的论点。)   (3)课文第1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   (因为在6国中,有齐、燕、赵3国并没有割地事秦,所以作者提出“弊在赂秦”这1观点后,必然有人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把它提出来加以分析,让人信服。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每1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   (2)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   

1、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弊在赂秦也”与同)   

2、虚词。   A、“赂秦而力亏”的“而”,表结果。   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因为。   (3)指导背诵本段文字。   

4、设问,导读第2段。   (1)设置问题,引导阅读讨论。   学生推荐平时朗读最好的1位同学读第2段,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   (1)、作者在第1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2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   (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6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   (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a、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尽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b、从“起视4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弥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   (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在此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   (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   (2)语法学习。   

1、通假字。   “暴秦之欲厌。”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字。   “其实百倍。”(古:其,它,指秦;实,实惠,这里用作动词,得到实惠。今:实际情况。)   “至于颠履。”(古:到……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1事。)   

3、文言虚词。   以--   “秦以攻取之外”。以,介词,用。   “以有尺寸之地。”以,副词,才。   “举以予人。”以,副词,将。   (3)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5、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赂”与“不赂”两种情况进行道理上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分论点,再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构思是十分缜密的。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12段,知道了6国破灭的第1个原因,作者“赂秦而力亏”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那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下去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4、小学语文教案格式?

回答如下:教案的格式:1教学内容分析;2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3教学重点与难点;4学习者特征分析;5教学策略与设计;6教学过程(重点);7教学评价设计;8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1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1]中文名教案作用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等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倪焕之》十7:“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3,然后拿来实施。”[1]遵循原则: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1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编写教案的繁简,1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1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1种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学是1种创造性劳动。写1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1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1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1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家,树1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1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差异性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1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1律,要发挥每1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1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1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1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可操作性教师在写教案时,1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考虑变化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1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 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上,1个单元或1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1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1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



5、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1)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1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1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1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1起学习1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2、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3、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1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1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3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1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1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4、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学生举例,进1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5、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2)    教学目标   

1、掌握影视评论的初步方法。   

2、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影视的看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同学们平时除了学习之外,最喜欢什么活动(看电视、看电影),你们最喜欢看哪些节目,为什么喜欢看这些节目呢?(节目精彩吸引人)。最不喜欢看什么,为什么,说主理由。   

2、学生交流:刚才同学们说的影片,节目的好与不好,就是1种评论,那么怎么去评论呢?   

3、例文指导:   

1、示例:《哪吒闹海》的两评论。   

2、讨论指导:   ⑴语言表达应清楚、明了,使人1听就明白。   如:少儿节目《大风车》同学们都看了,我觉得这个节目特别有趣,适合我们看,特别是节目主持我金桂子的语言动作,穿着常引得我们好笑,而笑中又使我们学到1些知识,懂得1些做人的道理。   ⑵评论的范围易小不易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   

1、人物的形象方面(长象(扮相)着装、性格)   

2、故事的情节方面(惊险、扣人心弦、感人泪下)   

3、画面或场景、插曲等。   ⑶同学们在评论前,1定要注意想好了再说,好与不好,前后应1致,不能说到哪是哪,这样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   看图同桌练说。   

4、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5、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6、作业:练习写1评论电视的文章。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3)    教学目标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1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1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1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2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1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1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1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1、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带着理解读1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4人小组内可以演1演。   

4、指导学生有感情讲1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1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1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1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1讲这个故事。

高2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6、高2语文教案:石钟山记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