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方法,高三文言文阅读教案

高3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方法



1、高3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方法

1、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1顺序。

4、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

5、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方位图答题注意:

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

2、看清楚参照物

3、用准方位词(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积累1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倚、近、望、接、邻

1、文字转换题

1、标志性词语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2、答案与源信息要求同1。即图表包含的陈述对象、比较的各个项目角度、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转换中1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若题目要求把图表内容表述出来,还要引用图表中的具体数据来加以说明。

2、信息推断题

1、标志性词语有:“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1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答案与源信息要求1致。即在归结中,答案要点要与图表反映的整体趋向、观点态度1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的要求1致。

高3文言文阅读教案



2、高3文言文阅读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高3文言文阅读教案 【篇1:高3文言文教案】 沧浪之水只取1瓢饮 ---------文言文分析概括题解题指导 【直击高考】 高考考纲要求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查考生准确的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熟悉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形成整体阅读概念。 2.审清分析、概括题题干设计的陷阱。 3.迅速准确的找到概括、分析题的答案。 【学习重难点】掌握以文解题、以题解题的方法。 【课前预习】 掌握文言文中表官职变化的词: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归故里【教学过程】

1、导入 讲故事《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话说鲁达拿了两包肉沫向郑屠脸上“嗒”就打去,郑屠大怒,从肉案 上抢了1把剔骨尖刀,向鲁达刺去,鲁达将身子1侧,纵身跳到了1边。肉铺里十来个火家,那个敢向前来劝。两边过路的人也都远远地立住了脚。(1

4、(2)(3)。

若贤火星文转换器软件的常见问题图文解答教程



3、若贤火星文转换器软件的常见问题图文解答教程

常见问题:

1、 我在网吧上网,网吧没安装火星文输入法怎么办? 1).为什么每次去网吧都要重新下载火星文输入法呢? 因为很多网吧安装了还原系统,意思就是不管你下载安装了什么东西,只要关机或者重新启动,下载过的东西就会被还原掉。所以你安装上去的火星文输入法也就会不见了。 2).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出现这样的情况,你1定要找网管或者网吧老板帮你安装(1般网管都会帮你装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管理后台帮你安装的,这样安装上去的火星文输入法不会被还原系统还原掉。以后去网吧就不用再安装了! 附加:我是网管,我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网管或者网吧老板,你可以将火星文输入法安装到你网吧电脑的桌面上,这样到你网吧上网的人就非常方便,不需要每次去都要下载安装,很麻烦!

2、如何卸载火星文输入法: 方法1: 1) 选择“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或删除程序”。 2) 选择火星文输入法,并且点击“更改/删除”。 3) 点击卸载。 4) 卸载成功。 方法2: 开始菜单→所有程序→火星文输入法→卸载

3、 使用万能5笔无法打出火星文,怎么办? 1) 如图所示在“万能5笔內置版” 前面的打上“√”并且点击下1步 2) 不启动万能5笔版,改用万能5笔内置版,就可以正常使用火星文。 3)如果使用你5笔外挂版直接退出万能5笔外挂,就可以正常使用火星文。

4、 怎么设置火星文输入法的快捷键? 右键点击任务栏上的火星文小图标,跳出如图,点击菜单中“设置” 在快捷键中选择你方便的快捷符号即可。 最后,感谢大家对火星文输入法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去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输入法。

高3信息技术进制转换复习教案怎么写



4、高3信息技术进制转换复习教案怎么写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8.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高3文言文断句教案



5、高3文言文断句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高3文言文断句教案 【篇1:高3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 高3文言复习之断句教学设计 【故事导入】 1个在外地打工的儿子,给父母写了封信,结果,读过之后,母亲嚎啕大哭,其父则是笑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1起来看看这封独特的信。(多媒体展示信的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辛苦1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对此故事,由学生断出自己的理解,老师点评并得出结论:生活是1门艺术,言谈是1种技术,而在彼此交流中,断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大家1起来学习——文言断句(板书)。 (时间控制在2到3分钟) 断句历史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从《3字经》中的“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就已经体现了它的启蒙作用,而在生活中,它有必不可少,因而,高考断句成了1种趋势,我们来了解1下高考动向。(幻灯片展示“考点解析”以及“基本题型”,为了强调它的重点性,由老师读出来)(大约1分钟) 【考点解析】 2015年,断句首次加入山东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新课标Ⅰ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至2015年,山东卷、新课标Ⅰ、新课标Ⅱ、浙江卷、4川卷、重庆卷、广东卷、湖北卷、湖南卷、江苏附加题均已出现断句题型,分值为“。

高3文言文断句优秀教案



6、高3文言文断句优秀教案

1. 文言文怎么断句 1.1般1句完整的话有主谓宾,古文往往第1句出现1个主语,后面便把主语省略,所以有两个谓语1般就要过句了。 2.还有就是1些固定搭配,比如”。 .者,。 ..也“,”。 .乎“,3.这算是第1点的补充,就是有主语出现1般主语前面就要断句了。4.前面说的是断句子,后面说1下断并列句,古文经常有对偶句,看到两句形式差不多的那些中间就要划条线啦。 5.1些就是并列的,这个应该很容易看。6.还有就是“谁谁曰””谁谁道“后面1般要断,这是别人说话的开始。 7.我这几招在高中时断句基本上没有错的。我古文1般是翻译扣1分,最多断句扣半分,不然都是全得的,相信我没有错。 2.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样的 1.看关键词 (1)凡看到“曰”字者必定是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要加冒号和前后双引号。如上文:滕文公问曰:“……”孟子对曰:“……”。 (2)也,乎,矣,哉,耳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表达某种语气,他可以提示句子结束的位置。如“……能及也”“……可为也”“事齐乎”。又如“夫”“盖”常位于句首作发语词。而“故(是故)”常位于分句之首,表示顺承关系。而“岂”常位于句首表反问语气。 (3)看称谓。对人物的称谓常作主语或宾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上文中滕文公、孟子都是主语,位于句首。 (4)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嘻,噫等感叹词都独立使用。 2.看句式 (1)看固定搭配。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都有固定的搭配。如上文“滕,小国也”是“也”位于句尾的判断句。其他如“……者,……也”,“……者也”也是判断句。如上文“事齐乎?事楚乎”中“……乎,……乎”就是1个选择文句的固定搭配。 (2)注意整句与对偶 文言文为了追求音韵的和谐和句式的整齐,常常采用整句,前后句子字数相同,有时还会有对偶和押韵。如上文“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两个句子就非常整齐,应该从“也”后断句。 3.看文意 如上文“则有1焉”,“焉”后是解释说明的内容,实际上是1种总说与分说的关系,因此应用冒号。 4.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 如滕、楚、齐是国名,而滕文公是滕国国君,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等。 3. 高考语文文言文 断句方法有哪些 有点多,你可以慢慢看看,会对你有用的:语感的确是很重要的,读与不读,读的多少是会有明显差别的.还是在网上找了1个通用的方法,觉得说得还比较在理,看看有没有帮助吧.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1个毛病是1边看1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1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1遍两遍1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1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1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1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1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2十7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1、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1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7个句子,用了十7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1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3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1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1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1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1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 4. 怎样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 背熟,会默写,;几种句式什么,倒装啦,定语后置啦,还有词的用法,什么使动,谓动。 常见字词的意思。这就够了。 高考全国1卷是5分的默写题书上的,送分题不能丢了。1篇文言文阅读,34道选择题,考察句式语法,内容理解概括,通假字。 两句翻译,考察关键字词的翻译,还有语句通顺,这分就丢不了了。 还有就是练习了,高3的话每天做1篇文言文,效果很好滴文言文教学1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高耗低效。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3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 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读的道理,就是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最后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1次审美过程。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首先要“明读音”。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1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1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 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另外,还要“明句读”。 中学文言文教材都已断句、标点,句子停顿易于掌握,难的在于1些复杂的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问题。例如《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古文中1个字就是1个词。“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而“以为”中间省略了“之”。 因此这句应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不可误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 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并且将朗读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孤立地把它当作某1个教学环节。 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言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除了上面的朗读方法外,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我还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适当的导入,创设情境,把学生领到文言文的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到走进去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先把电影《花木兰》里面的精彩片段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起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

2、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精选或加播与课文或作者人物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就适当的讲几个与孙权,吕蒙有关的历史小故事。在学习《论语》时,就简要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使学生受到触动,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文言文教学1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高耗低效。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3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 读的道理,就是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最后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1次审美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首先要“明读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1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1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 另外,还要“明句读”。中学文言文教材都已断句、标点,句子停顿易于掌握,难的在于1些复杂的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问题。 例如《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文中1个字就是1个词。 “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而“以为”中间省略了“之”。因此这句应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不可误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过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并且将朗读贯串于整个教学过。 5. 文言文的断句怎么做啊

1、什么叫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1篇文章甚至1本书,都是1个汉字挨着1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1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1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2、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1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2005年复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1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1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1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1足(1足,1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1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1而足矣。 ’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1,足。 非1足也。”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3、高考试题回放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1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9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参考答案:

1、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2、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3、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4、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9

5、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据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数据,文言文断句题的得分统计如下:难度0.61,区分度0.57。 全市84531名考生,平均得分3.04分;满分15216人,占18%;0分的4044人,占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做好这道5分的题,对我们语文总分的得分是很重要的。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的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 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4、方法指津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 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在我们遵循了1定的方法,抓住了1些关键,就会给文言断句带来方便。 笔者在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查阅大量资料,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1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请大家先记住下面的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1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1个毛病是1边看1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1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1遍两遍、1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1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1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1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1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1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 6. 我读高3,有文言断句中的问题,求教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1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1个毛病是1边看1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1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1遍两遍、1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1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1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1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1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1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可以根据1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

1、

2、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1起,再看

1、

2、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2十7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1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7个句子,用了十7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1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3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1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 7. 有关高中文言文的学习 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5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2、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1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3、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4、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