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课内阅读,教师在编考试中的,专业课考试主要考什么内容?题型一般都是什么题型

人教版初1语文上册《走1步,再走1步》《紫藤萝瀑布》课内阅读



1、人教版初1语文上册《走1步,再走1步》《紫藤萝瀑布》课内阅读

《走1步,再走1步》练习说明 1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既练朗读,又练说话。朗读要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3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1个1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2 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1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1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本题让学生走进课文,培养患难与共的爱心,同时激励勇敢精神。本题又是口语交际训练,应热情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自由言说,教师可因势利导。 3 生活中难免遇到过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张贴在教室里。 本题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总结人生经验。这既是练笔活动,又是交流活动。没有字数规定,但宜短小精悍。书写标题,设计花边要求美观。张贴,布置专栏,可指定若干同学,负责编辑。 《紫藤萝瀑布》练习说明 1 朗读全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 本题除练习朗读外,意在联系生活经验进1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哲理。本题提倡个性化阅读,各人的经历见闻不同,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可以有深有浅,有自己的侧重点。 2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1片辉煌的淡紫色,像1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1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1朵盛开的花就像1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1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这些题目不很容易,应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之盛,要想像瀑布的形象,想想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将1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1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1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3 人们往往赋予1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1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1下。 本题要求搜集,简便的办法是各就所知交流1下,你1个,我1个,大家说,做好记录,然后整理,这也可以说是搜集。要找书搜集,就要告诉学生哪些书有这样的材料。

教师在编考试中的,专业课考试主要考什么内容?题型1般都是什么题型



2、教师在编考试中的,专业课考试主要考什么内容?题型1般都是什么题型

专业课肯定要考相关专业的教材教法,比如写1篇教案,或者是案例分析等类型吧。题型1般是:填空、选择、问答。

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课教好



3、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把课教好

论如何成为1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1个初中语文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备的教学技能和多方面的聪明才智,是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最直接的因素,作为1名从事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微薄之经,我总结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素质和能力。

1、忠诚教育事业的思想素质。 1个初中语文教师的思想品德,决定着初中语文教育的思想,决定着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务必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丰富的职业情感。 (1)良好的思想素质。新世纪的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以科学的初中语文理论为引导,培养语文高素质新人的崇高使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去。初中语文教学既要承担提高初中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又要兼顾初中语文本身所包含的德育、美育功能。 当然,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的认识绝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1般运用上,它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新的体制对学生的素质有怎样的要求等,这众多问题都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可见,要迎接初中语文新的挑战,必须加大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改革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有富于创造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开创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如果脱离现实社会死抱住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6经注我,我注6经”,我想初中语文教学势必会变成1潭死水。(2)丰富的职业情感。托尔斯泰说得好:“如果1个教师仅仅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是1个好教师。如果1个教师仅仅像父母1样爱学生,那么他将比那些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1个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1个完善的教师。”由此看来,既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又热爱学生,是1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情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情趣盎然,充满朝气。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语)可以说,热爱学生,是初中语文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师工作成功的关键。俄罗斯有1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初中语文教师对差生要热情鼓励,耐心诱导,要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健康成长。

2、较为全面的语文知识。 1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除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外,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有人把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比着1棵大树,树的庞大根系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树的主干是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树的顶端枝叶是教育科学知识,而树生长的土壤则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棵“树”在不断地吸收着外界的营养,是不断生长着的。我想1个初中语文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使知识之“树”常青不老。(1) 深厚的专业知识。 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解释“语文”的含义时明确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文。”语文教科书几乎处处蕴含着文学的因素。因此,文学便是初中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1些系列的专业知识:文学系列(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知识)、文章学系列(包括文章写作理论、常用文本知识、文章赏析知识等)、文艺理论系列(包括文学概论、美学知识等)。以上专业知识,是构成1个优秀初中语文教师的知识网络的核心。(2)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初中语文教科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丰富、更广泛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读书、读书、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话)初中语文教师务必博览群书,视野开阔,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初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对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教思横溢,妙语泉涌”,得心应手。

3、娴熟完备的教学技能。 1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形成和发展为完备的能力结构,才有可能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完成特定的语文教学任务。 1个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哪些因素呢?(1) 初中语文教师的“初中语文”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文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书面表达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1.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每个初中语文教师天天都要钻研课文,看参考书,看学生的各种作业,读报刊等,还要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方法。这样,初中语文教师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是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教学任务的。2. 初中语文教师的说话能力。初中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每1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说普通话,力求标准、熟练,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因此,不善于口头表达,不能掌握教师语言的人,尽管满腔学问也当不好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尤其需要较高的说话能力。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语言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呢?

1、启发性:初中语文教师是教育者。好的教育者是善于启发的,教师的语言特点必须具有启发性。启发性语言的特点是:循循善诱,激发兴趣,语言精辟,能举1反3,言简意赅,留有思考余地。

2、科学性: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不仅要求教学内容是科学的,而且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使用的语言也是科学的,语言的科学要求: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符合逻辑、能简单明晰地表达客观事物。

3、流畅性:初中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抑扬顿挫,让人听起来悦耳;不结巴,不随便夹字,没有口头禅。这样,学生不仅愿听,而且乐于模仿。 3. 初中语文教师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写作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丰厚的写作素养,必须掌握写作规律,通晓训练程序,精于执教之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初中语文语文教师只有会写、善写,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去写,才能体会写作的甘苦,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才能在批改、讲评写作时,抓住关键,批在点子上,改在关键处。较高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作出中肯的分析,使教学语言更加精炼。在积累材料、总结工作过程中,不会因为写作水平低而感到困难。总之,它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的写作能力呢?

1、能够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要领,会写各类文体的文章。

2、能运用丰富的词语、流畅的文笔表情达意。

3、有良好的写作习惯,随时记录材料,经常练笔,在学生练习作文时,自己也能按照要求较快地写出来,供学生观摩学习。

4、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美观、合乎规范,堪为学生效仿。(2)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1. 研读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语文教材的价值,在于它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工具,教师主要是凭借它进行教学,各种文字资料,其他教学工具都只能围绕着它加以利用。”研读教材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把握,它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1个初中语文教师,能否深入地钻研教材,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研读教材,应该做到“了解整套”、“熟悉当册”。循序操作则可分以下3步进行:第1步,了解整套。接到教学任务以后,就要抓紧时间,浏览乃至通读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明了整套教材的体系,各册教材的重点,单元设置的特点,文体安排的规律,各类范文的特色,初中语文知识的系统和语言训练的序列。这样,才能清醒地把握所教1册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和教学的任务。 第2步,熟悉当册。初中语文教师在第1学期所教的1册教材应是钻研的重点。要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对这册教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数量、单元组合的方式,读讲课文与自读课文的配合、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比重、重点基本篇目与写作听说活动的联系了如指掌。第3步,精读单篇课文。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时多以单篇课文为单位,单元教学也多以单篇课文为基础,因此离开了认知单篇课文这个基础,教学时就会“搁浅”。 总之,钻研初中语文单篇教材按“通”、“熟”、“透”的要求,循着认读通读——细读熟读——精读味读的路子,就要以从现象到本质吃透教材,既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又能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这就为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就有可能正确地处理教材,编制教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2.设计教学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1单元或1篇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定,它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的,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选用教学方法等。在多年的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悟出2种教学设计思路,即:1线串珠思路,选点突破思路。

1、选点突破思路。所谓“选点突破”,就是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用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含义隐涵处等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如《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所选之点可为“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1段,教师带领学生在这1段的语言环境中徜徉,反反复复琢磨67遍。第1遍,诵读,读出语气,读出情感。第2遍,诵读,体会层次,划会层次。第3遍,诵读,体会段中的色彩描写。第4遍,体味段中动词的表达作用。第5遍,体味段中的修辞方法。第6遍,品析段中的化静为动的描写技巧。第7遍,诵读,体味段中景物的柔美和作者的温清。

2、1线串珠思路。(例略)3.组织教学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采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维跟着初中语文老师的思路走,可采用如下方法。(1) 课堂激励。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课,初中语文可以开头向学生介绍1种消除压抑感的方法;大喊3声“我能成功”。在此巧妙引导下,学生如此去做了,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无形中产生了“学习能成功”的信念,为教学成功铺下基石。(2) 创设高潮。从面积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上,最欠缺的就是掀起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它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倍为关注、着力设计的内容。主要可以运用如下的艺术手法:竞读。即在教学氛围酝酿到1定程度之后,采用个别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示范读、表演读、看书读、背读等各种手段反复调动学生诵读课文,追求1种读得如醉如痴,读得回肠荡,读得神思飞越,读得精神勃发的艺术境界。赛讲。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动情点、想象点、美词、妙句,精彩段落等内容,或者结合作文教学中的复述,演讲等内容,精心组织学生发言,追求1种让学生讲得生动热烈,1发不可收拾,情绪激动的教学场面。创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好课堂教学的情境。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营造合适的课堂高潮情境:或平静、或热烈、或沉寂、或激越。

2、选得好课堂教学高潮的内容。1堂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知识点是多方面的。高潮的设置应该是课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它的着眼点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的思维点,兴奋点,1句话,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3、把握好课堂高潮的时间。1堂初中语文课,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推进中,高潮放置何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要视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能力的全面训练,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但不能顾此失彼。(2) 治学的基本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也是语文教育科学的研究者,科研,是语文教师修养发展的最高境界。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治学呢?余老师对高层次优秀青年教师提出了8项要求:

1、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要有钻研、思考、总结的习惯;

3、要逐步系统地研究。 总结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写心得体会,1种教法成功了,把成功的原因写出来,作点概括,这对整体研究很有好处。写心得体会可以1事1议,也可以1事多议,从几个方面谈看法。总之,只有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才情睿智,见识广博,学问精深的初中语文教师才算得上是1个优秀的真正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才能真正“教”出高质量,“研”出高水平,愿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成功的尽快成功;成功了的尽快成熟;成熟了的尽快成名。愿我们的初中语文队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这个大熔炉里不断冶炼,不断发展壮大。

初1年级语文上册17课《看云识天气》



4、初1年级语文上册17课《看云识天气》

课文研讨

1、整体把握 这是1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1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学习这段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细细体味语言的美妙,尽情想像蓝天白云的奇妙变化,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3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后面3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思路理清。理清了思路,看文章才不盲目。 具体到1段文字中,也是有思路的。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几类呢?薄云有什么特点呢?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点。这1段分4层,非常清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写出来。作者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来表现的。把薄云分为4种,11介绍,有条不紊,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第

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写作思路与上面几段相同。从第6段开始,文章转入了另外1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应该说,“云的光彩”是被第1段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所涵盖的,所不同的是

3、

4、5段是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的,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出说明角度的变化,并且总结写作经验: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事物。按照云的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4种:晕、华、虹、霞。作者还把它们之间的差别作了介绍,这是比较说明。作者还引用了谚语,说明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1段的层次也很清晰。由此可启发学生总结出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1.层次清楚,有纲有目;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问题研究 1.这是1篇科普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还是两者兼有呢?如果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应该以学习文章的阅读规律为重点,把握这1类文章的特点。对天气知识的学习可适当进行,1点不学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阅读的训练中。 2.对于云的名称的理解是有1定难度的,可结合课本前面的彩色插页加深理解。比如“卷云”的图片中,卷云呈现出卷起的样子,有1个小钩。另外,文中看云的角度是从地面往上看,不是从飞机上往下看。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