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的加减法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1、6-8的加减法教案
我上的是《8的减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根据老师所出示的图案写出8的减法算式,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并由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2 . 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3、会口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 8只小鸟飞啊飞,1只小鸟飞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只小鸟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还可以分成几和几,以此类推说出8的组成。
2、 组织幼儿学习8的减法 出示课件: (1)树上有8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 幼儿说出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8去掉1还剩7 即整体去掉部分应该用减法算式计算,引导幼儿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师版书。(2)草地上有8蝴蝶,飞走2只,草地上还剩多少只蝴蝶?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2=6,教师板书 (3)天上有8架飞机,飞走3架,还剩多少架飞机?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3=5,教师板书 (4)小红有8个气球,送给小花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教师组织幼儿根据要求列算式8-4=4,教师板书 3.让幼儿自由创编8的减法数学问题 引导让幼儿口述有关8的减法数学问题,如:姐姐有8颗糖,吃了5颗,还剩多少颗?河边有8条鱼,游走了6条,还剩多少条鱼?等等。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按照减数从1到7的规律说出8的减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2、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康清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根据
6、7的组成,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图意中学会收集信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2.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与本课相关内容的课件,准备好小棒、小圆片等学具用品。 学生:提前预习好本课相关内容,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师:在所有的数字宝宝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得数是6的算式比得数是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得数是7的算式比较多。”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学生各抒己见。) 师:你是怎么想的? 2.师:到底得数是6的算式多还是得数是7的算式多呢?通过今天我们学习的。
3、复习6-10的加减法的教案冀教版
一. 背景内容包括:
1、 说明使用的教材名称.
2、 前一节课,为这节课做了哪些铺垫.
3、 本节课为下次课做哪些准备. 二. 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a.学习的知识. b.应掌握知识的方法及程度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去设计:即从学生的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也是智力活动;是知识技能的具体运用. 方法:即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教学方法具有多层次、多形式.但总体上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两大类.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单一性教学方法是狭义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问、或用演示、或让学生自学、讨论、练习等单一活动的方法所进行的教学. 综合性教学方法是一种广义上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学原则、教学形式、课堂结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等包括在内,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如魏书生创造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教师备课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属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法等(属于综合性教学法). 备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学法指导应遵从5项原则: ⑴. 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⑵. 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⑶. 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⑷. 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⑸. 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5种形式: ⑴. 渗透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⑵. 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⑶. 交流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⑷. 点拨指导(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⑸. 示范指导(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是学生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略) 四. 学习环境设计 是指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所提供的教学环境.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软件、或课件、或评价表…… 五. 教学理念的思考 简单地叙述你在这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什么理论支撑下设计完成的.阐述你的一些认识(或看法)或是具体实现的过程.。
4、教案大班数学认识数字6的加减法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5、一上数学《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qdhzjy123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0、
1、
2、
3、
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
6、7的认识) (8)提问: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5、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出示第二幅画。) (1)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2)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2.出示直尺图:教学目标:3.小组讨论,巩固新知。教学准备: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计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