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可怕的科学》读后感
1、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
作为1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1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1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1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 我是1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2)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1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1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5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3、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1、在情景中学唱第1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根据教师的提问,胸饰的暗示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1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模仿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2、探索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领,并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2、根据老师的体态的暗示,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捉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快乐。
3、完整的进行表演
1、在池塘边和老师的暗示下,听音乐用歌声、动作、表情表现小青蛙、仔细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景。
2、完整的进行结伴歌表演,进1步的体验与同伴游戏、劳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
1、农田背景1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1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旋律,学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歌唱。 2.学习用喜欢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后高兴的心情。 3.在熟练歌曲的基础上替换歌词 活动准备: 1.春天的背景图1幅。 2.小熊、小刺猬、小松鼠、小花蛇的贴绒图片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鸟飞》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小鸟飞进教室
2、练声《小动物醒来了》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有些小动物睡了1个冬天,都醒来了。它们在哪呢?我们来找找看。 2.教师和幼儿分别找到小松鼠、小熊、小刺猬、小花蛇,唱1唱这些小动物醒来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3、学唱歌曲《小青蛙捉害虫》 1.出示小青蛙指偶,激发学习兴趣,池塘里真热闹,是谁在叫?(教师学小青蛙叫)小青蛙醒来了,可小青蛙有重要的事要做,小朋友猜猜看它有什么重要的事? 小朋友自由讨论 2.教师无琴声伴奏演唱,幼儿欣赏歌曲1遍 小朋友猜的对不对,让小青蛙唱给你们听。 3.师和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跟着琴声轻轻地唱 5.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演唱
4、根据歌词内容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编相应的动作 1.集体在座位上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小青蛙捉到害虫后高兴的动作 3.个别、集体进行歌曲表演
5、替换歌词演唱 将“1只小青蛙”可更换成2只、3只、许多只等等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由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青蛙捉害虫,并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和创编,用其他数量词替换歌词中的“1只小青蛙”,拓宽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演唱中让幼儿充分思考、讨论,总结出小青蛙捉害虫既轻巧又灵活。在演唱中注意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主题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美中不足的是表扬孩子的话太少,生硬,形式太单调 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1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1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1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1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 我是1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2)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1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1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5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特别喜爱的情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会用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小班音乐《青蛙捉害虫》教案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难点: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1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平衡板两块 教师行为:
1、学习跳的本领。
2、捉害虫。 ⑴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有1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1次捉1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3、吃虫子(热身运动)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1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1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1条吧。"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活动反思: 这是1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1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准备活动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设计的准备环节与内容1致,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青蛙喜欢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动作,准备活动可以更好。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xx。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次体育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技能。 本节课始终贯穿于游戏中,使活动生活化,便于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体育活动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不足:
1、过平衡桥时教师没有示范,幼儿比较3随意。
2、语言不够童趣化。
3、害虫贴的太高了,幼儿很难捉到,应该降低高度。
2、《可怕的科学》读后感
《可怕的科学》丛书是我刚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里有幽默图画、严肃的科学故事、惊人的故事、还有你肯定不知道的事和必须服从的警告等。 这本书能把你带入科学天地、能让你1直笑道天明,当你还沉寂在欢乐的海洋中时,又1下把你带入充满新奇的世界,然后又给你1个严肃的警告。 书中描写了声音的力量,讲述了力量的惊人故事,还讲述了能量、动物、故事、还有杀人的疾病全记录-------。 能让你起1身鸡皮疙瘩、笑破肚皮的只有这本书。能让你惊叫道1百5十分贝、让你把眼泪流出的也只有这本书。能让你不再烦自然科学课,让你不再烦化学和物理也只有这本书。 我相信读了我的文章,你也会深深地喜欢这本书。
3、小学体育教案《跨越式跳高》教学方案
学习内容 :跨越式跳高; 学习目标 :
1、懂得跳高的关键是起跳迅速有利,尽量使身体向上腾起;
2、能改进起跳技术,做到起跳迅速有力,身体尽量向上腾起;
3、乐于重复练习,具有坚毅果断、努力进取的精神; 教学步骤 : 1. 组织学生整队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学生自编徒手操练习;
4、组织学生进行步步高游戏; 组织队形:4列横队、圆圈练习 2. 跳跃:跨越式跳高 教师活动 :
1、 组织学生原地向上摆腿,原地跨越式跳高,助跑3~5步起跳摆腿等练习;
2、 教师讲解、示范确定起跳点及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助跑节奏要稳定,起跳点要踏准)
3、 组织学生尝试性越过1定高度橡皮筋的练习;
4、 请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及时讲评;
5、 组织学生分组继续练习;
6、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专门设立1小组降低高度进行练习; 学生活动 :
1、 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辅助性的练习;
2、 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会丈量助跑距离的方法;
3、 观察同学的表演,通过教师的讲评,能找出自己的缺点;
4、 学生继续练习,对动作加以改进和提高;
5、 设立互帮小组,让“有困难的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组织队形 :散点、小组练习 3. 学生自练 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橡皮筋,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练习,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小组比赛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跨越式跳高的比赛。(小裁判根据高度和技术掌握的情况进行打分),教师及时讲评。 4. 游戏:互挤出圈 教师活动 :
1、 请4个同学当助手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常尝试性练习,并组织学生交流;
3、 带领学生分组游戏,鼓励学生向强者挑战;(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
1、 仔细观察示范的过程,认真听讲,理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
2、 在组长的带领下,自我体验游戏的过程,针对问题,积极讨论,积极发言;
3、 积极参加游戏,战胜本组同学的同时,能勇敢向其他组挑战; 组织队形:8个圆圈 5. 整理放松
1、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围成圆圈进行放松;
2、 教师小结,归还器材; -。
4、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
作为1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1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1 活动目标 1.愿意看看、听听、讲讲,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感受蓝、黄两色“拥抱”后的变化,体会和好朋友在1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 2.用蓝色、黄色卡纸制作“小蓝”和“小黄”的形象。 3.幼儿学习资源
3、第10-12页。 活动过程 1.认识好朋友。 教师出示卡纸作品——“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和两位好朋友打招呼。 2.集体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1)小蓝和小黄的家。 “看,家里有谁?为什么觉得他是爸爸(妈妈)?” (2)小蓝和小黄的拥抱。 “咦,这是谁?小蓝和小黄呢?怎么不见了? 小结:哦,原来他们拥抱在1起变成小绿了。小绿会去哪里呢? (3)小蓝和小黄回家。 “爸爸妈妈怎么不认识自己的宝宝了呢?这可怎么办?” 小结:小黄、小蓝很难过。()哭呀哭,他们的眼泪流出来,各自收拢起来就变成了小蓝和小黄。 3.在音乐背景下自主阅读。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
3、第10—12页。 4.我的好朋友。 “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是谁?找到好朋友拥抱1下吧。”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2 活动目标
1、愿意看看、听听、讲讲,并能大胆想象和表述。
2、感受蓝、黄两色“拥抱”后的变化,体会和好朋友在1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黄、蓝两色胶片卡若干,装有清水的两个瓶子,大号量杯,音乐。 活动过程
1、变魔术导入,引出小蓝和小黄
1、教师出示装有清水的瓶宝宝,变魔术将清水变成蓝色的水,引出小蓝。
2、教师出示装有清水的瓶宝宝,变魔术将清水变成黄色的水,引出小黄。 1天,小蓝和小黄在1起时发生了1件有趣的事,我们1起来看看吧。
2、讲述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今天陈老师还带来1个好听的故事,我们1起去看看吧!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家。 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1起去小蓝家参观1下,看,小蓝的家里有谁? 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1家人。 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小结:小黄的家里也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黄,真是亲亲热热的1家人。
2、小蓝和小黄拥抱变色。 小蓝和小黄惊喜地拥抱在1起,越抱越紧。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呢?(画面定格)
3、变成绿色,爸爸妈妈不认识绿 原来小蓝和小黄抱在1起变成了绿色。 “绿”回到家,蓝爸爸和蓝妈妈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小绿。”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认识他了?如果“绿”回到黄爸爸和黄妈妈家里,他们会认识它吗?为什么?
4、“绿”1哭又变回小蓝和小黄了。 现在爸爸妈妈能认出他们吗?我们1起跟着他们去小蓝家看看吧!
5、蓝爸爸蓝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1)蓝爸爸蓝妈妈见到小蓝。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2)如果他们跟小黄的爸爸妈妈拥抱又会怎么样呢?
6、黄爸爸黄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1)两家的父母见面了,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2)现在,他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蓝色和黄色抱在1起会变成绿色。小蓝和小黄又开心地在1起玩了。
3、游戏:小蓝、小黄抱1抱 教师将蓝、黄两色胶片纸分别戴在孩子身上,随音乐跟老师1起做动作,音乐停的时候,请小黄和小蓝,抱1抱、亲1亲。感受不同的好朋友在1起的快乐。相亲相爱的1家人。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操作,将黄色和蓝色混合,感受颜色变化的'奇妙。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3 设计意图: 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小黄和小蓝》的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两个好朋友“小黄”和“小蓝”在1起玩,相互抱1抱后,变成了绿色,回到家,双方的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自己了。于是,他们伤心地哭了起来,有趣的是泪珠又让他们变成了原来的自己。有趣、曲折的情节、常见的场景、变化的惊奇,是这本书带给小朋友好玩儿、新奇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爱做泥工,对颜色也特别敏感,教师利用故事中对3原色的认识,进而激发幼儿对颜色的调和变化感兴趣,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根据绘本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及表达,对阅读活动感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独自1人离开家。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1起进行泥工游戏 。 活动准备: 1.《小蓝和小黄》绘本PPT。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3.蓝色和黄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颜色朋友。教师模仿橡皮泥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蓝,很高兴能和大家成为朋友…… (2)小蓝和小黄很调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讲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2.师幼集体阅读 (1)播放PPT1,观察封面,了解绘本名字《小蓝和小黄》。 (2)播放PPT1-2,这是小蓝,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觉得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 (3) 播放PPT3,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谁? (4) 播放PPT4-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谁呢? (5) 播放PPT6-8,教师讲述画面内容,他们在学校里排排坐会学些什么本领呢?” (6)“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7) 播放PPT9-16,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8)小结:我们不能1个人单独出去。 (9)播放PPT17-19,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1起,咦,发生了什么呢? (10)教师出示橡皮泥小蓝和小黄,再将两种颜料的橡皮泥揉捏在1起。小朋友们看1看,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发现“小蓝+小黄=小绿” (11)播放PPT至27,教师讲述画面,糟糕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不认识小蓝和小黄了,怎么办呢? (12) 播放PPT至最后,教师讲述画面内容。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小蓝和小黄吗? 3.操作活动 (1)小朋友们想知道为什么小蓝和小黄抱在1起会变色吗?我们1起来动手试试吧! (2)小朋友用黄色和蓝色橡皮泥和在1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动手操作,还有哪些颜色和在1起会变色。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道具不仅能激起幼儿进行表演的愿望,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表演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后,孩子们自画自演,分组合作,画下乌龟、狐狸、青蛙的头像剪下来后面订上带子简单的头饰就完成了,画美丽的池塘作为背景图,穿上红色和绿色的衣服开始表演。幼儿生动的对白和精心制作的道具无不显示着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散文诗《青蛙给星星打电话》由于文字简练上口,童趣横生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欣赏和阅读诗歌后,孩子们都给自己画了1个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朋友1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1问“喂青蛙你在哪里”1答“哎我在幼儿园”稚嫩的童言充满童趣。简单的即兴表演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更体验了“说”“画”“演”3结合的乐趣。 “语言”是在不断讲述中成长的,语言课堂离不开讲述。而有话可说、有事可表是讲述的前提,幼儿期形象思维往往较优,看画叙事更易于接受。语言活动与绘画教学有机的结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又1次转变,而这样的转变都让我和孩子获得了成长,且画且语的童心世界是对《指南》的再次实践,也让我向幼儿的世界更进1步。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4 活动目标:
1、感兴趣的观察和想象色块的不同组合。
2、乐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的简单情节。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蓝和小黄
1、认识小蓝、蓝爸爸和蓝妈妈 (1)今天,老师给宝宝们介绍1个小伙伴,这是小蓝。小蓝说:小朋友们好!幼:小蓝你好! (2)小蓝请我们到他家去玩,看看小蓝家里有谁? 小蓝家里有蓝爸爸、蓝妈妈还有小蓝。 (3)小蓝有个最要好的好朋友,他是谁?是小黄。 (4)小黄也请你们到他家玩,看看小黄家有谁? 小黄家里有黄爸爸、黄妈妈还有小黄。
2、和小蓝小黄做游戏
1、激发兴趣:小蓝小黄常常和好朋友1起玩,他们在玩什么?
2、瞧!小伙伴又换了个什么好玩的游戏? 小红小黄小绿排排队,真神气,象什么?
3、快看快看,它们又变成什么了呀?
3、变变变,围在1起变成了什么?
4、哎哟哎哟玩累了,小蓝小黄要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蓝小黄再见!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学习1页1页轻轻翻阅图书,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绘本《小蓝和小黄》准备幼儿人手1本。 活动过程:
1、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通过撕纸出现"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两位新朋友。
2、翻开大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内页1:介绍小蓝家
1、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1起去小蓝家参观1下,看,家里有谁?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3、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1家人。 内页2:介绍小黄家
1、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3:介绍小蓝和它的朋友
1、幼儿观察画面: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谁?
2、引导幼儿逐1说说颜色朋友的名字。
4、内页4:小蓝还有1个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黄。
5、内页5: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捉迷藏
1、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1起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2、幼儿参与捉迷藏游戏,能运用游戏语言"XX--XX--快出来。"
6、内页6: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拉圈圈。
1、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幼儿参与吹泡泡游戏,感受朋友游戏的愉悦。
7、内页7: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小蓝和小黄在干什么?(排排队)
3、绘本阅读幼儿围绕桌子坐下,老师发给幼儿人手1本《小蓝和小黄》。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6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蓝色与黄色在1起能变成绿色。 活动准备:
1、挂图36号,小朋友用书,磁带及录音机。
2、蓝色、黄色的颜色,水粉笔、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小蓝和小黄的色块。
1、你看到了什么?那你能说出这两种颜色的名称吗?
2、引出故事,小黄、小蓝是1对好朋友,有1天,他们在1起的时候发生了1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1起来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边看挂图边欣赏。
1、小蓝和小黄见面了之后做了什么,它们变成了什么颜色的了?
2、“绿”回家时,蓝妈妈说了什么?
3、“绿”回家时,黄爸爸说了什么?
4、蓝妈妈和黄爸爸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3、欣赏录音讲述故事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觉得故事有趣吗?
4、蓝色、黄色变变变
1、出示颜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小蓝和小黄。看,颜料里有小蓝和小黄,你知道哪个是小蓝和小黄吗?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将小蓝和小黄抱在1起的话,我们1起来看看是不是变了?是不是变成了绿色。
2、教师演示颜色的变化。
3、请个别幼儿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 课后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常见的颜色名称已有1定的认识也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而且也喜欢各种漂亮的颜色。而在这节语言活动课中,通过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让幼儿学会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幼儿了解蓝色与黄色在1起能变成绿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儿对于我所提问的问题都 能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学习欲望比较强,积极性高。由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在最后的环节中都能亲自尝试,而且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幼儿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开心极了,觉得真有意思,原来蓝色和黄色合在1起会变成绿色,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而从中所变现出来的也是她们最纯真的笑容。 因此,幼儿对于这节语言活动有带点科学探索性的课,幼儿掌握性比较好,她们在玩中学,玩中乐当中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但是唯1不足的是在小蓝小黄变魔术的时候,加了太多的水,颜色变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很积极的开心地将其实验完成,在活动中老师始终起到了引导、支持、合作的作用,让幼儿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技巧。 小班语言教案《小黄和小蓝》7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画面想象,猜测故事情节。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3、在看看,听听,讲讲中,感受朋友亲人间的爱意。 活动准备: 小黄和小兰纸片,幻灯片《小蓝和小黄》,黄、蓝颜料人手1份,其他颜色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绘本封面,今天老师来给小朋友讲1个故事《小蓝和小黄》,你们猜1猜小蓝和小黄会是谁呢? 小蓝和小黄不是小动物也不是小朋友,他们是有颜色的小纸片。 你们看,这就是小蓝(出示小纸片) 我们1起和小蓝打个招呼吧(小蓝你好) 这是小黄,干小黄打个招呼吧(小黄你好) 2,欣赏幻灯片,分段理解和预测故事发展
1、分段理解故事 第1段,小蓝家 这是小蓝家,你们看小蓝家有几个人,都是谁啊? 你觉得哪个是蓝爸爸?哪个是蓝妈妈?为什么? 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小蓝3个人,他们是相亲相爱的1家人。 你知道什么是相亲相爱吗? 你家里有几口人,都是谁? 第2段,介绍小黄,他们1起玩的游戏 小蓝有很多好朋友,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给各种颜色卡片起名字。 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你有最好的朋友吗?是谁? 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它的家里有几口人?都是谁? 小结:小黄的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小黄,他们也是相亲相爱的1家人。 小蓝和他的朋友经常在1起玩游戏,他们都玩什么游戏?(幼儿观察画面,结合生活经验自由猜想) 小结: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圈圈的游戏。 你最喜欢和你的朋友玩什么游戏? 小蓝和它的朋友们在幼儿园都会学习什么本领呢? 放学了,他们怎么做?你们是怎么做的? 第3段,好朋友抱在1起 小蓝终于找到了小黄,这时候小蓝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会做些什么呢? 他们真的开心的抱在1起,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4段,绿 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对他们说什么?请幼儿自由猜想。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小蓝和小黄怎么了? 看图片讲述故事到故事结尾。
2、通过提问回想,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听了之后,记住了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验证:小蓝和小黄抱在1起会变成绿色 故事里面小蓝和小黄抱在1起变成了绿色,这是真的吗?小朋友们来试1试好吗?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小蓝和小黄不是小纸片,而是有颜色的水,小朋友来试1试,他们抱在1起会不会变成绿色好吗? 请幼儿动手操作。注意不要撒到外边。 4,延伸 颜色宝宝之间有很神奇的事情,小黄和小红抱在1起会变成什么你想知道吗? 老师动手操作,激发孩子对颜色变化的无限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颜色宝宝,我们1起试试吧。
5、幼儿园小班多元整合教案《找1找》简案
大班科学教案:我来找、我来看、我来玩
1、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观察的细致性和敏感性。
2、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笔若干。
2、各类游戏操作纸若干。
3、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的向幼儿介绍各组游戏,激发孩子玩游戏的兴趣。
2、幼儿自选小组游戏。 (1)找图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图形卡或缺了的那1块。 (2)连线--把相同的图用线连起来或把部分点用线连成和范例1样的图案。 (3)数数--认真观察,数数图中物体的个数或自由摆小方块数。 (4)走迷宫--提供各种迷宫图,通过观察让幼儿独自或结伴玩。 (5)涂色--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涂色的方法呈现动物形象。 (6)大寻找。 (7)自由拉橡皮筋。
3、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或与幼儿共同游戏。
4、游戏结束时可让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赏。源自 幼儿园教案网 www.***.com 转载请注明 谢谢。
6、中班分级阅读诗歌《我的画》教案
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以增长知识和认识能力;同时和谐幼儿关系,引导幼儿人际交往。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画面的细微之处,大胆猜测、想象、理解画面内容.
2、 通过提问、交流、感受绘本循环往复的轮兄昌故事结构.
3、 体验绘本阅读和想象提问带来的快乐.
4、 领会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优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画面,想象尘迟理解画面内容。 教学难点:大胆发问,学说句式“为什么我不能像**那样?” 活动准备 PPT,小图书人手1本. 活动过程
1、 出示PPT,引起幼儿的关注,请幼儿观看绘本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本书,这是封面. 1. 看看这上面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小鱼吐了1个大泡泡,看看泡泡里有什么?这是什么符号?你在哪儿看见过?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总结:当我们心中有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问号表示. 2. 现在谁有问题啊?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的尖尖角指向谁,就表示谁有问题.
2、观察小鸟看到小鸭玩水的画面,初步了解句式“为什么我不能……,像……那样?”
3、.带领幼儿1起观察画面,大胆想象,猜测,熟悉句式. 1.小鸭的疑问(PPT)
1、下面谁有问题了?
2、小鸭看到了谁?小猫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3、那小鸭会问什么呢?(请2-3个幼儿回答0 2. 小猫的疑问(PPT)
1、现在又是谁有问题?
2、猜猜小猫会问什么呢?(引导幼儿把问题表述完整) 3. 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小兔、小狗、小鱼、小牛的疑问。 在幼儿理解“泡泡”的作用后,在阅读中出现与语句结构相同的部分时,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和已有经验来猜测泡泡中的内容。 4. 初步感受连环发问的循环圈。 刚才这个故事小鸟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鸭那样,小鸭的问题是:为什么…哎呀!它变成了1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了,真有趣. 5. 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1起来看看最后1页,妈妈们的泡泡里有东西吗? 师:哎呀呀,妈妈们都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为什么?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鸟、小狗、小兔、小猫、小鸭、小牛这些动物,它们1样吗? 腊扒师:因为每种动物都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