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幼儿园大班“热闹的巴扎”的教学反思材料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1、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dzc之歌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巴扎小学 东正春 20

17、9 目录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3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4第3课蔬果的剖面4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6第5课节奏的美感7第6课最受尊敬的人8第7课今天我值日9第8课趣味游乐园10第9课彩墨世界11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14第11课拟人的形象15第12课精美的邮票16第13课规划每一天18第14课给您提个醒儿19第15课有创意的书21第16课穿编的乐趣22第17课会“走”的玩具23第18课电脑美术——“变形”画画25第19课我快乐我成长26第20课漫画欣赏27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2教学目的:板书设计:22今天我值日板书设计:②指导学生赏析《毛驴》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进行。

幼儿园大班“热闹的巴扎”的教学反思材料

2、幼儿园大班“热闹的巴扎”的教学反思材料

本次活动是一个意愿画,在绘画的形式上,幼儿接触得比较少。意愿画是孩子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最喜欢的人和物记忆下来,通过想象,运用画的形式表示事物或情节。这是孩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极好方式,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益处。在活动的引题上,我是第一次尝试让幼儿进行示范,我是想让幼儿的这种示范,激发其他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想象力,并通过鼓励不够大胆的幼儿,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以前,幼儿都会看到老师怎样画,然后对老师进行模仿,因为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对象,在某一方面会影响到幼儿发挥的空间。今天看到幼儿的示范,虽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幼儿会进行模仿,但有的幼儿能动动自己的脑筋。但这样的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幼儿的示范不够规范,如果教师能给幼儿做及时的点评,那样会更好。在绘画材料和形式上,我在原有的教案上做了一些改动,把水粉颜料改成了蜡笔,目的是让幼儿能够的运用绘画的技巧,虽然以往幼儿都有画花的经验,但大多是画同一种花,本次活动是画花园,花的品种会更加多,我认为自己在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方面掌握得不够好,所以在活动中没有对他们有特别的绘画要求,目标不够明确。

地方课二年级下册《多彩的民俗》教案

3、地方课二年级下册《多彩的民俗》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扭摆的青春 新疆地方课二年级下册《多彩的民俗》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教学计划: •教学要求:通过本学期地方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新疆特有的民族风情的了解,让学生去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体会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第一周:讲述地方课要求; •第二周: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三周: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第四周:喜庆的节日和民族风情视频资料;•第五周:新疆的巴扎; •第六周:新疆的巴扎及视频资料; •第七周:精美的手工艺品;•第八周:精美的手工艺品及视频资料; •第九周:新疆的风味小吃; •第十周:新疆的风味小吃及视频资料(1); •第十一周:新疆的风味小吃及视频资料(2); •第十二周:新疆的服饰与民居; •第十三周:新疆的服饰与民居; •第十四周:新疆的服饰与民居及视频资料(1); •第十五周:新疆的服饰与民居及视频资料(2); •第十六周:总复习及考查准备; •第十七周:期末考查。第1课时:开设地方课的意义和学习要求 新版新疆地方教材以综合本形式出现,涵盖自然环境、历史变革、民族民俗、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真实、客观反映新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课程在1至9年级开设,中小学每学年涉及若干教育模块,同一模块在各学年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新疆地方课程是让学生。

六年级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4、六年级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几个吗? 生:(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 师:你知道这些是哪个民族吗?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 二、导入新课 师: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对啊,是维吾尔族。(板书:维吾尔),今天我们去和田那边的维吾尔看看,和田有饶有兴趣的民俗风情。(板书:和田的维吾尔)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和田的维吾尔》,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把字词读准,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的哪些民俗风情? (1)检查字词: 师:我们来认识一些具民俗特色的词语。(巴朗子、都帕、馕、土馕坑、库乃其、巴扎、艾得来斯)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是什么?(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2)交流风俗特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有哪些民族特色? 生1:热爱土地。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找到了? 生1:我找了总起句。 师:你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真不错,还有呢? 生2:爱美。 生3:能歌善舞。 师:从“热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这些特点,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吗? 生:热爱土地(

2、3)、爱美(4)、能歌善舞(5)。 四、深入研读2-6自然段,感悟民俗风情

1、师:在这三个特点中,哪一个特点你最感兴趣?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重点研读, 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具体的,可以划划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写写简单的感受。 (学生自主研读)

2、交流,随机研读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 (1)研读“热爱土地” 生 1:“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就有精神吧。”我觉得把当时的样子写出来了,不管地上多脏,很多人都把衣服铺子地上,“大大小小”有很多人的。 生2:我感觉到,好像给大地作了装饰,像一幅画卷很美,本来单调的沙漠变得很美。 生3:我知道这是打比方的手法,像一幅抽象画。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打比方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从人们把衣服铺在很脏的沙漠上,看出来人们热爱土地胜过热爱自己。 师:正是维吾尔人热爱土地,才会有这样的行动。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他们把土地和太阳的味道留在自己身边。 师: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到他们热爱土地的? 生1:“令人惊叹”读出来热爱土地,“真……”让我惊讶,土馕坑里烤出这么好的食物。 师:有没有新的理解? 生;这里他举例食物的例子,烧肉也是土馕坑里烤的。因为他们热爱土地,食物都跟土地有关系。 师:这里用到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这里举例三中食物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热爱土地,还有补充吗? 生:我知道他们热爱土地程度之深,惊叹之情。 师:关注到了惊叹,我们来读出惊叹之情(齐读)。 师:还有补充吗? 生:感觉到程度令人惊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师:哪些句子? 生1;“令人惊叹”用来感叹号。 生2:大地给了它力量,吃了“库乃其”一天都不会饿。 生3:他们最喜欢的食物都是由大地的帮助得来的。 师:(小结)正因为他们吃和穿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热在土地。 (2)研读“爱美” 师:维吾尔人们还有什么特点你有兴趣啊? 生1:“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花儿开在了土地上,还挂在门框边。 生2:花儿不仅种在地里,还在门框边、房梁顶、挂毯上。 生3:维吾尔人们不愿把它们拔掉。 生4:花纹雕刻上去的,充分体现了维吾尔人们爱花。 生5:没有办法栽花,就像办法画了、雕刻了。 师:想不想见见这些盛开的花朵?(欣赏图片)想说些什么? 生1:太美丽了。 生2:维吾尔人爱花真切。 生3:非常爱花,漂亮,生活中能用的上花的地方都用上了。 师:你还能想想花朵盛开在哪里? 生4:花朵盛开在床头、被子上、衣服上。 师:凡是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花。 师:还从其他句子体会到什么? 生:我知道“艾得来斯'”是打比方。看得出他们爱美。 生2:犹如彩云,自然、非常鲜艳,雕刻得非常美,美不胜收 师:真让人眼花缭乱啊。 师:作者在写“都帕”“艾得来斯”时都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得很美、很深动。一起动手写写。“( )犹如( ),又似( )。”(句子练习) (学生交流所写句子) (3)研读能歌善舞 师:从哪里感受到维吾尔人们能歌善舞? 生1:这种歌舞不受场地的限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生2;:他们聚餐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吃饭的时候都要跳舞。 师:想象,你在什么情况下想要跳舞? 生1:朋友的生日宴会上。 生2:广场上。 生3:睡觉时。闹市。 师:你们表现的那么棒,也会能歌善舞了。 师:他们流行一句话“维吾尔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师:为什么他们能歌善舞? 生1:他们有豁达的心情。 生2:爱生活。 生3:面对艰苦,乐观地生活。以苦为乐,快乐地生活。 五、研读1和7自然段 师:刚才咱们学习了课文2-6自然段,感受了维吾尔人民饶有兴趣的民俗特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开头举例一个例子,来表达豁达、乐观。 (感悟“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六、欣赏图片,提升情感 师:看,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一个地处沙漠边缘的地区——“和田”变成了“玉石之乡”“瓜果之乡”“地毯之乡”“丝绸之乡”(播放音乐和图片) 板书: 和田的维吾尔 热爱土地 爱美 能歌善舞。

有关《和田的维吾尔》的教案/资料

5、有关《和田的维吾尔》的教案/资料

土一样的维吾尔   来新疆的人没有一个不想看看真正意义上的维吾尔。   民间流行一种说法:真正的维吾尔在南疆,南疆的维吾尔在喀什与和田。喀什有维吾尔城市,和田有维吾尔乡村。在工业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浑身披满塔克拉玛干大漠沙尘的和田维吾尔人给人展示的无疑是原装的“西域货”。   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是我6年前在皮山科克铁热克发现的。那个没电的夜晚,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涛。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叮咯,车上一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当时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中竟能听到这汉子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真令我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奇进而肃然起敬。   在“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的沙尘整天飞扬的天气里生活,该是怎样的辛劳啊!内地人每天早起要轻轻扫一下地,而和田人每天要花很大工夫扫沙子。男人的花帽女人的纱巾便成了长年摘不下的“防尘装”。   和田维吾尔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口品尝,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从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一年四季的大众食品——馕,无一不是从古堡似的土馕坑烧制而出的。大漠深处的维吾尔牧人还特别喜食沙土灰里烧出的“库乃其”。他们先在沙土里挖个坑,捡来一些干胡杨树枝在沙坑里燃起一堆火,待大火灭了之后,就把包肉的面饼埋在火灰中烤熟即食。吃了这种“库乃其”,据说一天不吃饭也浑身有劲。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创意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精气更足吧,这与那些爱住平房不愿住楼房的要求,道理似乎相通。   纯朴如尼雅古城土陶的和田维吾尔啊,你们如此热爱大漠,崇拜大地,眷恋沙土,莫非“天人合一”的伟大真理正出自你们之手?   花一样的维吾尔   和田维吾尔人在沙漠环境里尤为爱美。爱花从来就是他们的天性。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醉了“玫瑰香”,红了“石榴酒”。美玉、丝绸、地毯,随便哪一样都会营造出鲜花般融融的幽香与情调……   花一样的维吾尔姑娘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她们生来就有花一样的名字——古丽。正如一首歌里所唱道的:叫古丽的女孩很多,我不知道哪个古丽是你。叫古丽的都是维吾尔姑娘,古丽总是和花朵生活在一起。即使狂风吹散了花园的花朵,头上那顶小花帽依然绚烂无比……   三年前我带妻在尼雅参加朋友的一次聚餐会。席间,维族友人邀请妻跳舞,我妻却再三推托不会跳。朋友便讲,看来你妻太害羞了,干脆我们送她一个维吾尔名字叫“古丽”吧,意思是“鼓励鼓励”!此激将法果然使我妻起身助兴。从此,我便知道了古丽不仅是漂亮的花朵,还有激励、自信的意味在其间。   谜一样的维吾尔   和田维吾尔人特耐看。《新疆经济报》女记者王春华女士来和田看了几眼后,她逢人便讲和田维吾尔老乡很善良、很好客,连他们眼睛里射出来的光都那么和善、纯真、质朴。但令王女士不解的是:这些老乡生活并不富,为何待客时总是倾其所有呢?   迷人的维吾尔姑娘对外人永远是团难解的谜,可人们总愿意乐此不疲地探寻这难解之谜。一次我到西安团校拜访我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当他的朋友知道我在新疆工作后,都跑来问我一大堆离奇古怪的问题。诸如:为什么维吾尔族人的睫毛长?维族姑娘跳舞时“摆脖子”是什么意思?我实在被追问得不耐烦,就随口编了几句:新疆的沙尘暴多,维族姑娘的长睫毛可有效地抵挡沙尘侵人眼球。你们就不行了,遇到沙尘暴就只有倒霉的份!有个胖乎乎的小个子非要我解释“摆脖子”是什么意思?我答确实不知。他便扎了个“双手割喉”势自作聪明地解释道:我想“摆脖子”大概就是维族姑娘向“意中人”求婚时,怕“意中人”不答应,就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威胁说——你要不答应,我就自杀!   还没等小胖解释完,满屋人哄堂大笑。我同学戏弄小胖道:“人家维吾尔姑娘都是大眼长睫大个子,就是自杀了,也不嫁给你!”   维吾尔人的洗脸方式一直令我大惑不解。好几次我与维吾尔朋友半开玩笑:看你们单手提壶洗手洗脸多笨拙。可朋友不以为然:“我们这样洗,脏水都流下去了,每次换新水。不像你们洗脸脏水流到盆子里,又捧起脏水洗脸,你说哪个干净?”见我愕然,他又挑着两道浓密的眉毛问:“你见到我们维吾尔人当中有几个戴近视眼镜的?有几个是单眼皮的?”   是呀,不光没有几个戴近视眼镜的,没有儿个是单眼皮的,就是自小用“奥斯曼”草染过几回眉头和头皮的维吾尔族“巴朗”(意为小孩),待长大后发质竟变得那么浓黑发亮,多令人不可思议啊!   歌一样的维吾尔   王洛宾创作的维吾尔民歌《达坂城》中的一段歌词“你若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你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一直令人生疑——维族男子要娶姐,为何要人家领着妹妹来?   这是由于维族人的新房一般都很大,里面的客厅和床铺特别多,一则为日后接待宾客,二则为朋友亲戚聚餐后潇洒唱歌跳舞。和田民间流行一句俗语:维吾尔人能走路就能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的确,维吾尔人天生就有能歌善舞的细胞。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最起劲的是,这种歌舞从来不受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论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想跳就跳,想唱就唱。歌舞来源于生活,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   和出维吾尔聚餐形式花样繁多,规格下限,有时给巴朗子起个名字、施个礼,甚至耳朵要扎个眼,亲朋好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庆贺。聚餐的目的不在于吃了什么,而在于通过歌舞联系和加强了亲朋之间的感情。   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六年级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6、六年级人教版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教案》

几个吗? 生:(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族) 师:你知道这些是哪个民族吗?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 二、导入新课 师:知道这是哪个民族吗?对啊,是维吾尔族。(板书:维吾尔),今天我们去和田那边的维吾尔看看,和田有饶有兴趣的民俗风情。(板书:和田的维吾尔)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和田的维吾尔》,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把字词读准,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的哪些民俗风情? (1)检查字词: 师:我们来认识一些具民俗特色的词语。(巴朗子、都帕、馕、土馕坑、库乃其、巴扎、艾得来斯)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是什么?(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2)交流风俗特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有哪些民族特色? 生1:热爱土地。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找到了? 生1:我找了总起句。 师:你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真不错,还有呢? 生2:爱美。 生3:能歌善舞。 师:从“热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这些特点,找出相应的自然段吗? 生:热爱土地(

2、3)、爱美(4)、能歌善舞(5)。 四、深入研读2-6自然段,感悟民俗风情

1、师:在这三个特点中,哪一个特点你最感兴趣?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重点研读, 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具体的,可以划划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写写简单的感受。 (学生自主研读)

2、交流,随机研读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 (1)研读“热爱土地” 生 1:“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就有精神吧。”我觉得把当时的样子写出来了,不管地上多脏,很多人都把衣服铺子地上,“大大小小”有很多人的。 生2:我感觉到,好像给大地作了装饰,像一幅画卷很美,本来单调的沙漠变得很美。 生3:我知道这是打比方的手法,像一幅抽象画。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打比方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从人们把衣服铺在很脏的沙漠上,看出来人们热爱土地胜过热爱自己。 师:正是维吾尔人热爱土地,才会有这样的行动。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他们把土地和太阳的味道留在自己身边。 师: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到他们热爱土地的? 生1:“令人惊叹”读出来热爱土地,“真……”让我惊讶,土馕坑里烤出这么好的食物。 师:有没有新的理解? 生;这里他举例食物的例子,烧肉也是土馕坑里烤的。因为他们热爱土地,食物都跟土地有关系。 师:这里用到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这里举例三中食物的例子来说明他们热爱土地,还有补充吗? 生:我知道他们热爱土地程度之深,惊叹之情。 师:关注到了惊叹,我们来读出惊叹之情(齐读)。 师:还有补充吗? 生:感觉到程度令人惊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师:哪些句子? 生1;“令人惊叹”用来感叹号。 生2:大地给了它力量,吃了“库乃其”一天都不会饿。 生3:他们最喜欢的食物都是由大地的帮助得来的。 师:(小结)正因为他们吃和穿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热在土地。 (2)研读“爱美” 师:维吾尔人们还有什么特点你有兴趣啊? 生1:“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花儿开在了土地上,还挂在门框边。 生2:花儿不仅种在地里,还在门框边、房梁顶、挂毯上。 生3:维吾尔人们不愿把它们拔掉。 生4:花纹雕刻上去的,充分体现了维吾尔人们爱花。 生5:没有办法栽花,就像办法画了、雕刻了。 师:想不想见见这些盛开的花朵?(欣赏图片)想说些什么? 生1:太美丽了。 生2:维吾尔人爱花真切。 生3:非常爱花,漂亮,生活中能用的上花的地方都用上了。 师:你还能想想花朵盛开在哪里? 生4:花朵盛开在床头、被子上、衣服上。 师:凡是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花。 师:还从其他句子体会到什么? 生:我知道“艾得来斯'”是打比方。看得出他们爱美。 生2:犹如彩云,自然、非常鲜艳,雕刻得非常美,美不胜收 师:真让人眼花缭乱啊。 师:作者在写“都帕”“艾得来斯”时都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得很美、很深动。一起动手写写。“( )犹如( ),又似( )。”(句子练习) (学生交流所写句子) (3)研读能歌善舞 师:从哪里感受到维吾尔人们能歌善舞? 生1:这种歌舞不受场地的限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生2;:他们聚餐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吃饭的时候都要跳舞。 师:想象,你在什么情况下想要跳舞? 生1:朋友的生日宴会上。 生2:广场上。 生3:睡觉时。闹市。 师:你们表现的那么棒,也会能歌善舞了。 师:他们流行一句话“维吾尔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师:为什么他们能歌善舞? 生1:他们有豁达的心情。 生2:爱生活。 生3:面对艰苦,乐观地生活。以苦为乐,快乐地生活。 五、研读1和7自然段 师:刚才咱们学习了课文2-6自然段,感受了维吾尔人民饶有兴趣的民俗特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开头举例一个例子,来表达豁达、乐观。 (感悟“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 六、欣赏图片,提升情感 师:看,豁达乐观的维吾尔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一个地处沙漠边缘的地区——“和田”变成了“玉石之乡”“瓜果之乡”“地毯之乡”“丝绸之乡”(播放音乐和图片) 板书: 和田的维吾尔 热爱土地 爱美 能歌善舞。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