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



1、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

我们知道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你们是不是还在为教案头疼,范文是很好的方向!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1)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1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1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课堂实录   (1)导入   师:1年1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1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1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2)新课   1.比赛项目1: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1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1列或是增加1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1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1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1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   (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2:拔河比赛   (1)4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1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1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1、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2、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1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1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1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1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3)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1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1位小数的加减法。   

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   请说1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2、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1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教学例3   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1共多少钱?   (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   要计算1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1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1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1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1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1、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2、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2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3、教学例4   (1)提出问题:1个卷笔刀比1枝铅笔贵多少钱?   (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   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   (3)出示例4   1枝水笔比1枝铅笔贵多少钱?   

1、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2、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3、说1说计算要点。   

4、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3、课堂活动   

1、课本第96页的“做1做”   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   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   

2、补充问题。   图中“找你6角”,猜1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   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   

4、课堂作业   练习2十2的第1-3下列各题。   

5、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3)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   

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   

3、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新授:   

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1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   

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鼓励学生:你能写出1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交流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   

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   看图列式计算   

1、让学生独立观察图,说1说图表示的意思。   

2、鼓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说1说计算的思路。   

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   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   练1练   第

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3题,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讲1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4)   《旋转与平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1、认识旋转现象   (1)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1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1个点或1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2)说1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认识平移现象   (1)做1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1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2)说1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1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3、练1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人教版)(5)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1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1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3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1、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2、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   比较3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1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1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3、各自比1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4、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5、在黑板上贴出1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1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3、课堂作业新设计   

1、如图,每1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1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1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2)1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4、思维训练   

1、下图中每1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1算。(单位: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2、最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dzc之歌 新人教版小学4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巴扎小学 东正春 201

7、9 目录 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3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4第3课蔬果的剖面4第4课生活中的线条6第5课节奏的美感7第6课最受尊敬的人8第7课今天我值日9第8课趣味游乐园10第9课彩墨世界11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14第11课拟人的形象15第12课精美的邮票16第13课规划每1天18第14课给您提个醒儿19第15课有创意的书21第16课穿编的乐趣22第17课会“走”的玩具23第18课电脑美术——“变形”画画25第19课我快乐我成长26第20课漫画欣赏27第1课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1、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2、2教学目的:板书设计:22今天我值日板书设计:

2、指导学生赏析《毛驴》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进行。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