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幼儿园大班数学谁最高教案和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8的组成以及8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1、复习   ﹙1﹚从1数到7。   ﹙2﹚6和7的组成及加减法。   

2、新课   

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   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1步熟练8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1题前进1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 8+0=8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0=8   6﹑活动延伸   

7、复习总结。    教学反思   对于1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1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1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使用游戏活动,1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1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1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

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1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2)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1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4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2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1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1个部分数逐1增加,另1部分数就逐1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1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1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1个数,幼儿说1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1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3)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1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1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1起。    活动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

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1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1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1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3   活动目标   学习8的组成与分解,掌握8的7种分合式。   理解8的加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2—7的分合。   课件准备:“去游乐场”情景图片;“8的分合”组图;“游乐场真开心”情景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图片“去游乐场”,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经验尝试8的分合。   ——今天熊猫奇奇和妙妙去游乐场玩,售票员说,小朋友必须通过1个智力关卡才能进入游乐场。   ——原来是要说出8的分合式,你能试试吗?   小结:8有7种分合。   出示组图“8的分合”,引导幼儿理解8的加减算式。   ——8可以分成1和7,所以1和7合起来是8,我们可以得出算式1+7=8,根据算式的互换规律,可以推出另外1个算式7+1=8。根据8的分合和加法算式,我们可以得出算式8—1=7,根据算式的互换规律,可以推出另外1个算式8—7=1。(依次类推说完8的所有加减算式)   出示情景图片“游乐场真开心”,鼓励幼儿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算式。   ——我们帮助奇奇妙妙进入了游乐场,他们玩得真开心呀,我们来看看游乐场的小道具的排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吧!   ——这些道具列成算式可以怎么写呢?   组织玩游戏“拍拍手”,引导幼儿进1步巩固8以内的分解与组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先说1个数字,然后拍手,老师拍完你们拍,你们拍手的次数与老师拍手的次   数合起来要是老师说的数。比如,老师说5,拍手3下,你们就拍手2下。   

2、教师说数字“2—8”,带领幼儿玩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感受8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1组组成,会想到另1组组成。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套,1~8的.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8个小5星,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请你们想1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下面我们再来猜1猜。   a.1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b.1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c.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1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的组成)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课件演示)。   星期6,老师要带我们1(1)班的学生去绿城广场踢足球,准备带8个小足球去,可是用1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足球吗?   [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由问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再者教师创设这种情境,是有意识地拉近抽象的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两者的距离,使数学走进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另外,学具具有可操作性,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a.请你拿出8个小5星来代替8个小足球,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b.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c.请小组选1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意见,其他小组做补充。(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d.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e.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地摆1遍。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不包办代替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无论从创设情境的课堂引入,还是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都体现了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框架,这也正是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3.小组讨论,巩固新知。   a.刚才,同学们通过分5角星,知道了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再观察1下黑板上的内容,你能想办法减少1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说1说。找几个学生说1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1个,记两个,看到就想到。这样只记住4个即可:   b.通过大家的1致努力,同学们知道了1和

7、2和

6、3和

5、4和4组成8。由1和7组成8,想到7和1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

8、2和6组成

8、3和5组成

8、4和4组成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4人小组合作1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会背。   c.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背完后,教师问:你是怎样记的?   d.指导学生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5页,请同学们看1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3、反馈练习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的组成。(如,师举1,生举7。)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填空。   [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1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且学会只要记住1组,就会联想到另外1组。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认识

8、9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课引入时,我采用了创设1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知识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由原来单1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向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新授部分中,我设计了3个教学环节即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小组讨论,巩固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在第1个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边动手操作边记录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8是怎样组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第

2、3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启发、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通过组织4人小组讨论、同桌互相交流等方式,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5    活动目标   

1、 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 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3、 初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5、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活动准备   

1、 数学王国图1副。   

2、 大操作材料1套。   

3、 幼儿每人胸前1个数字挂牌,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复习7以内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数学王国去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先要回答出门票上的问题后才能进入到数学王国中去。   幼儿逐个回答卡片的题目。   

2、 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 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智力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动脑筋呢,你们有信心吗?看哪个小朋友闯关最多。   (2) 老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3) 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 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5) 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 运用“找朋友”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   (1) 交代游戏规则。   刚才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表现的很聪明,游戏玩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1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贴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几号数字,到音乐后就边唱边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8的数字娃娃。   (2)交换数字再次游戏。   

4、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活动反思:   活动按事先预定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兴致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4、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百科:8的笔划是1画,8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8有着诸多的意思:“8”是“发”的谐音,因此被译作发财的意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6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的组成与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   

1、复习“7”形式引入8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啊?   生:7.   师:那我们1起用拍手游戏来回忆1下好吗?   生:好.   师:我拍1呀~~~   生:我拍6………(类推)   

2、学习“8”   1.故事导入8的组成:   星期6,爸爸和小明去河边钓鱼,他们1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1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爸爸让小明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1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1、出示教具:8条鱼,2个篓子,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以不同的形式分类,边分边出示PPT把分类的方法记录下来.   

2、2“小火车”游戏,巩固8的组成   师: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我的火车7点开。…………   2.游戏:寻找宝藏   教师在迷宫途中放着8的加减算式,把全体幼儿分为3组比赛,每算对1题   前进1步,哪组幼儿最先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3.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成5组,每组幼儿发1些教学道具(鱼),动手分1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最高教案和反思



2、幼儿园大班数学谁最高教案和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本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根据物体的高矮进行排序,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依据物体间的高矮差异进行排序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 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区分物体间的高矮差异,理解排序中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气球每人1个,长短不同的棉线每人1条。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瓶子娃娃排排队   出示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   基本环节   1. 幼儿从中任意选出高矮不同的瓶子3到5个。将瓶子放在1起观察比较,1次找出最大的瓶子,然后依次排成序列 ,并描述。   2. 谁的气球飞得高。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并用线扎紧。   3. 自由结伴组成3至5人1组,比1比谁的气球飞得高,谁的矮。   结束环节   依次由高到矮排成序列。   延伸环节   游戏比个子,老师随意叫起3至5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幼儿,引起其他幼儿,按从高到矮把他们排成1队,然后更换角色,人数逐步增多,继续进行排序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最高教案和反思



3、幼儿园大班数学谁最高教案和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本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根据物体的高矮进行排序,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依据物体间的高矮差异进行排序活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 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区分物体间的高矮差异,理解排序中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气球每人1个,长短不同的棉线每人1条。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瓶子娃娃排排队   出示高矮不同的瓶子若干。   基本环节   1. 幼儿从中任意选出高矮不同的瓶子3到5个。将瓶子放在1起观察比较,1次找出最大的瓶子,然后依次排成序列 ,并描述。   2. 谁的气球飞得高。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并用线扎紧。   3. 自由结伴组成3至5人1组,比1比谁的气球飞得高,谁的矮。   结束环节   依次由高到矮排成序列。   延伸环节   游戏比个子,老师随意叫起3至5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幼儿,引起其他幼儿,按从高到矮把他们排成1队,然后更换角色,人数逐步增多,继续进行排序活动。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