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请问那位有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案

苏教版3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



1、苏教版3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带课后小结)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扭摆的青春 第1单元春天的歌

1、单元目标

1、能够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

2、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3、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时安排建议第1课时:《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2课时:《渴望春天》;《嘀哩嘀哩》;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乐曲第3课时:《小春笋》、旋律创编 第4课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3、教学重点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4、教学难点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第1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春天在哪里》;2.唱歌:《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然后以“寻找春天——

3、体验春天教学过程:你听过这首歌吗?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1样?教学过程:1.1通过认识附点4分音符,能掌握音的时值,唱准歌曲。师:对,它是4分音符的好朋友,叫做附点4分。



2、请问那位有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教案



3、苏教版3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风细1帘 预备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国歌》,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来的雄壮激昂的情绪。

2、初步掌握3连音节奏,感受乐曲的作用和特点。

3、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准确的运用3连音,掌握基本节奏,正确进行弱拍起唱。 教学难点:准确的唱出歌曲里面出现的所有感情记号。 教学准备:电子琴音乐CD 预习要求:欣赏《国歌》,熟悉《国歌》的歌词,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来的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常规训练:音阶训练,并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

2、新课教学: (1)导入

1、放《国歌》录音(创设情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你听过这首歌吗?是在什么场合下演奏和播放这首歌的? 生:我们每周1升国旗的时候演奏《国歌》;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比赛拿到金牌时演奏《国歌》。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对,《国歌》是1个国家民族独立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当我们听到这首歌时,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热爱国歌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所以我们同学要认真的唱这首歌。

2、出示书上图片。

3、播放《国歌》,并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可播放国歌的配乐故事)。 (2)学唱

3、课堂小结:

1、预习要求:欣赏歌曲《春天来了》,熟悉歌曲《春天来了》的歌词及简谱。教学过程:

3、听音乐说出它们的顺序。22251《苗岭的早晨》: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



4、品德与社会3年级下册教案相邻各方应当按照什么填空



5、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

【篇1】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1盒   教学过程:   

1、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1首《咏柳》(板书)   

2、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1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3、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

1、2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3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5、小结学法   

6、布置作业:   (1)抄古诗试背   (2)选择学校中1种植物试作诗1首   简评: 【篇2】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6年制小学课标实验教材第6册第5单元中的课文,这是1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1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3个维度的统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情境教学法、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营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3、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表演导入——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表演唱《表情歌》,体验情绪的变化:快乐——着急――兴奋――难过——幸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1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3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2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这里我设计了“点数”的情境:“谁的爸爸妈妈给你过了生日?有的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接着煽情:“我要点数了。1,2,3……10。哇这么多,第1组10个,第2组11,12……21个,……那么第4组呢?”同学们兴奋极了,手举的高高的,生怕少数了自己,仿佛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接着我又问,那么又有谁知道爸妈的生日呢?只有

3、5个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低下了头。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1样,那1双躲闪的目光又从4面8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1样了。   (5)这1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4部分——拓展延伸   首先,我推荐孩子们阅读《游子吟》及《弟子规》中《孝感动帝》、《黄香温席》等故事,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1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1颗感恩的心,我又布置了小作文《妈妈的爱》。   

4、说板书 【篇3】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说教材   《荷花》是1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1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1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1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文章的字数不多,却把满池荷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1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好教材。这节课我力图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2、说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是:理解“把眼前的1池荷花看作1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3、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本文利用课文插图和《荷花》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3、以读代讲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4、说教学过程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1)创设情境,感知美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1半”,我在设计《荷花》1课导入时,选用了猜迷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被激发,情绪1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师生交流后揭题板书。   (2)自主探究,寻找美   本文语言优美,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谈读后的感受,使学生整体感知荷花的美。然后再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诵读,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汇报交流,体验美   学生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1定的了解,同时也定会产生1些疑惑。在学生汇报交流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时,教师可随机出示图片或视频,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此环节,学生更进1步体会到了荷花的美,然后有滋有味地读出美,使教学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学描写荷叶的句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理解,有感情朗读,想象1池荷叶长势之美,并教给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这1学习方法。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1句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演1演?“冒”字用得好在哪里?紧接着又抓住“冒”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   又如,教学描写荷花3种姿态的句子时可分3步走:   (1)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   (2)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   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比读、评读、表演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2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了、体会了、读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师还准备了贴画,要求他们在黑板上贴出荷花的美。   (4)含情诵读,释放美   在第2段体验美的基础上,第

3、4段使美感进1步深化。教师深情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1朵有1朵的姿势。学生饱含激情,接读第3段。然后,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到的3种姿势,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在理解“1大幅活的画”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1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了1池荷花的动态美,并在表达中抒发了美,释放了美。   以此为契机,教师配乐范读第4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的画面,接下来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想象说1说,似乎听见蜻蜓和小鱼对“我”说了什么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1些什么?1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1次被激活。这时,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这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荷花,并为自己的美所陶醉。   (5)整体回顾,欣赏美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尝试自己介绍荷花的美。   (6)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这1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荷花的诗篇,接着,伴随1首优美的民族音乐,教师出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配图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深情朗诵。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满池荷花,让学生面对大自然描绘的美丽画卷,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通过这1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欣赏、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感情进1步得到升华。   

5、课外练习   

1、看课外书或上网查找有关荷花的古诗。   

2、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6、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贴画和1个“美”字组成,让荷花的美再现在学生面前。



6、3年级下册春游去哪儿玩口语交际教案、教学反思及教学计划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