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1、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1    活动目标:   
1、对数序产生兴趣,愿意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   
2、认识“5”以内的序数,并能用序数词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3、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去郊游,认识“5”以内的序数   
1、学习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1、出示课件中的小动物,问:“小熊排在第几个?小猫排在第几个?小蜜蜂呢?”   
2、小结:“刚才我们数的时候是从小熊开始数的,也就是从左往右数。”   
2、学习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3、小结   
2、帮助幼儿明确:方向不同,物体的排列顺序也就不同   
1、出示楼房图片,请幼儿送小动物回家。   
2、小结   
3、总结:“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去郊游”和“住楼房”的游戏,学习了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从下往上数。”   
4、小组活动   
1、给小动物排队   
2、涂方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图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度,同时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课堂应变能力。为了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操作的机会,我还穿插了利于幼儿操作的图片,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歌曲表达的郊游时快乐的心情。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有外出郊游的经验.   2. 物质准备:音乐《郊游》、风景区图片、图谱、团旗若干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歌曲情景,导入活动。   师:“我们上杭可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的,我们1起出发去看看吧”   2.幼儿在情景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1)师:“看,我们来到了哪里?”(紫金公园)(2)师:“公园里有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走,我们继续出发吧!”   评析:   活动开始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同时,教师在郊游中出示家乡本地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图片,使活动更加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3.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师幼学唱歌曲(2)完整唱1遍歌曲师:“那我们1起用好听的声音完整的将这首歌再唱1遍吧。”   评析:   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打破以往出示图谱1句1句教、幼儿1句1句跟唱的模式,而是通过到家乡的各个风景区去“旅游”的形式,轻松自然地让幼儿将歌曲哼唱出来。同时教师能引导幼儿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部分,抛出问题:“你觉得哪1句比较难唱,还唱不好”,充分的尊重幼儿,让幼儿更加自主地学习演唱。   4.感受歌曲情感,让幼儿自由表现。   (1)幼幼互动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好听得声音来表现我们愉快的心情,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我们的快乐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1说”(教师下去指导)(2)请个别幼儿表现评析:   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唱,更注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把郊游当中喜悦、愉快的情绪带入歌曲中,真正依据《指南》精神,不再重“技能训练”,而是强调艺术教育的“感受与表现”。   5.游戏《音乐动车》   (1)师:“除了上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郊游,比较远的地方有哪里呢?”   (2)教师示范游戏,第1遍游戏。   (3)第2遍游戏(4)第3遍游戏6.在游戏情境中自然结束。   评析:   活动把郊游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最后教师扮演动车长,以“点兵点将”的形式,边唱边邀请幼儿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去郊游,同时要求唱得好的幼儿才能乘坐她的音乐动车,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与演唱的兴趣,最后让部分幼儿扮演动车长再次进行演唱与游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活动反思:   创设郊游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们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诸多幼儿教育实例证明。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在活动开展时,教师需用幼儿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导入新歌。此次活动导入环节教师以创设“去郊游”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郊游的过程中循环播放本次学习的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反复的熟知和感受的过程,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感知、体验音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   
2、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大胆地表演。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提出与幼儿1起去郊游,讨论用什么方式去公园,以孩子们的决定做随意的动作进“公园”。   
2、请幼儿与同样商量合作表演公园里的景物。   
3、提出问题,并进行表演。   
1、你们放过风筝吗?都见过怎样的风筝?(幼儿自由回答)   
2、风筝是怎样放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3、教师与幼儿1起合作放风筝。   
4、教师与全体幼儿配合放风筝。   
4、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表演发生各种情况的风筝。   提问:风筝在天空中飞,有时候会发生1些情况,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幼儿自由回答)   同时请幼儿与老师1起进行表演。鼓励幼儿能大胆地上来,并能邀请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挂在大树上、缠绕等等,选择1两种为表演重点)   
5、请听课教师与幼儿互动,表演放风筝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探讨并表演另1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出解决的方法。   
2、小组合作来装饰大风筝。    课后反思:   听了张老师的活动,我深深感到她是1位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得就像1首音乐诗,1个眼神,1个动作,丝丝笑意,都给孩子们信心和勇气,使音乐融入了幼儿的学习之中,开启心智,抒发情感,激起想象,引导创新,使每1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愉快而和谐地成长。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音乐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总有部分是“老演员”,有1部分是“观众”,那些有天赋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与活动,而那些发性格内向的幼儿胆小、自卑不愿意参与活动。张老师为他们设计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使教学个别化,使每个幼儿能按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提高。如:1开始,她提出带幼儿去郊游,这1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动中,老师再提出1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回答,我们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公园玩?孩子们便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说,有的孩子说乘3轮车,有的孩子说乘公共汽车,有的孩子说骑自行车,孩子们说的各不1样,老师请孩子们商量1下这么多人1起去的话,用什么交通工具,孩子们马上说出了应该是乘公共汽车去。张教师说,那么我来当司机,你们乘我的公共汽车1起去吧,孩子们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投入到活动中。在去公园的路上我们要过桥,要钻山洞……孩子们便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轻松自然地运用动作来表达遇到的各种情况。到了公园了,我们会看到什么?孩子们摆出各种造型,来说1说在公园里我们会看到什么,孩子们便很自然地33两两组合起来,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小桥”“小活动,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张老师在活动中请幼儿两人1组来表演放风筝的情景,把个体的创造和群体的合作交往紧密地连成1个整体,既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又注意群体合作交往。通过合作表演,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的社会精神,帮助幼儿与人交往,学习“摆脱自我”,而从“他我”关系中获得最初的人生经验,使合作交往过程充满和谐的乐趣,幼儿建立了自信,在群体中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并学会被人接受自我,获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洁老师所说的:“音乐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对孩子进行1定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用音乐教育来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发展全心全意的音乐才能,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及艺术趣味,所以应着重在培养孩子感受和理解音乐,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乐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而不应过分强调技巧训练,追求庞大的演出场面和完满折演出效果,享受音乐的美,通过自己的不断地探索、尝试、表现音乐,最终获得全面发展。”而张老师的活动就是培养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活动,使每1个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参与活动,满足幼儿自我表现需要,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4   
1、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2、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3、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1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1样的?第
1、第3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2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2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4、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1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1段和第3段是1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2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2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
1、第3段的歌词。   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1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3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