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水墨画蚂蚁教案及反思?童年的水墨画教案通过对什么儿童读书入迷

中班水墨画蚂蚁教案及反思?



1、中班水墨画蚂蚁教案及反思?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童年的水墨画教案通过对什么儿童读书入迷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1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1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2、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1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1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1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1、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3、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3、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1、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1个最令你神往?   

2、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1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3、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1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2、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3、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1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5、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 写1首儿童诗。



3、童年的水墨画_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仙人指路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读读记记“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品读中,感受诗歌意境,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2.迁移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生成性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并从诗歌中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教学重点 在反复朗读中读出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

3、教学难点 重现自己的日常生活,仿写诗歌。

4、资源准备 网络版课件童年有趣视频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导入 2.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齐读课题,想想课题哪个词最吸引你?(抓住“水墨画”1词,进行理解。水墨画给你怎样的感觉?当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马上利用课件呈现水墨画的图片,让学生去观看,并说说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朦胧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童年生活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备注:这里采用了入境式提问,让学生充分理解课题意思,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的题目是学生窥探文本的第1扇门,只有把这扇充满涵义的门推开,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 (2)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



4、2020年3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范文合集

童年是1幅画,画里有我们5彩的生活;童年是1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1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以下是我整理的3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3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1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1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2、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1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1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1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1、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3、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3、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1、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1个最令你神往?

2、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1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3、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1下握哪,“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2、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3、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猜皮野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1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5、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写1首儿童诗。 3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墨、染、竿、碎、爽、浪”等10个生字,会读本课的“墨、爽、溅”等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1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穗喊准备摘录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1、播放《童年》歌曲。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述)

2、导:对呀!童年是1幅画,画里有我们5彩的生活;童年是1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1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首优美的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

2、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写会“墨、染、竿、碎、爽、浪”等10个生字,读准“墨、爽、溅”等5个生字字音。

2、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1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3、指名读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幻灯片出示)

1、街头阅读

2、溪边钓鱼

3、江上戏水 ……

3、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5、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1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3、感受诗意,学习借鉴

1、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感觉作者写的真是1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1个个镜头。)

2、师:如果溪边是1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3、播放音乐,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描写的场景

4、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幻灯片出示)教师重点指导的句子。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1样平静。” (2)“忽然扑腾1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再次跟随音乐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4、优美的诗句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1幅幅童年的画里,老师收集了1些童年生活的图片,请同学欣赏1下,同时也请你回顾1下你童年生活的片段。(多媒体出示图片)现在和同学交流你童年时的1个片段,然后请用你灵巧的小手把它画出来。

5、生动笔画画,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5、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童年的生活是1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再1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6、作业

1、背诵诗歌。

2、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写1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阅读 童年快乐溪边钓鱼 江上游泳 3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1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续编诗歌的第4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1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续编诗歌的第4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1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1幅画,画里有我们5彩的生活,童年是1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1)生书空和老师1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1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3、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1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1样盖住下面部分。 第2课时

1、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1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1起读1读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2、整体感知: 本课包括3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 看到这3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1起来看1看。

3、学习《溪边》 1.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个别读。 3.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 预设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 老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1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系上文读1读,思考1下。 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1只红蜻蜓”知道1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1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师:谁给大家读1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1句话。 预设2:生:老师,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溪水给人影染绿了呢?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最后1句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1读,思考1下。 生:默读、思考 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1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生:“染”字。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 生: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1样,特别神奇!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个别生读。 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1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1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 6.师范读: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 思考1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呢? 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

4、学习《江上》 1.如果说《溪边》是写儿童溪边钓鱼,那么《江上》是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思考《江上》是写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巩固诗歌的学习方法,发现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交流: 师:《江上》是写什么? 生:游泳 生:戏水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生(异口同声):戏水!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儿童的。 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 师:如果说《溪边》是1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1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想象1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4.感情朗读。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5、学习《林中》 5.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前两小节?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 6.请大家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 7.交流: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1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1个个斗笠像蘑菇1样。”,意思1样吗? 生畅所欲言:第1个斗笠指“蘑菇”,第2个斗笠指“儿童” 8.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卡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 9.谁给大家读1读,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1幅画面?

5、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你的童年生活1定更有趣味。说说童年生活的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 2.续编诗歌的第4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设计意图: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3.共同交流,师当堂点播。

6、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1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板书设计: 溪边 18.童年的水墨画江上 林中 。



5、湘版5年级第10课水墨画风景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qingzhao00902 第十4小学校(10)课教案 课题|水墨画风景|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的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能够用山水画小品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国画用具、宣纸| 板书设计| 水墨风景| | 空间感 | 树木 穿插自然| 枝叶适度| 前后关系 | 教学反思|拓展作业| 教 学 流 程|

1、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对首页3幅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赏析要点: |

1、湿润淋漓的画面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感受水墨表现的画面整体效果,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所盈造的气氛,点线的疏密变化以及物象空间的处理等等。|

2、画中树木和现实中树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树木生动的造型?|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树木是对光影照射下的物象的视觉感受,而水墨画中的树木被程式化,类似线条写出的符号,它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画家抓住了树木生动的姿态。|

3、中国画的表现运用以线为主的手段。|以线为主的树木山石的画法(双勾法和没骨法、中锋和侧锋用笔、造型的方圆趋向等)。树木山石造型的生动姿态以及大小、前后、轻重、呼应组合关系和效果。|

4、谈谈你对。



6、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

作为1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1   教学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准备:

1、动画课件(课文插图)。(教师)   

2、“长出后腿的蝌蚪”、“鲤鱼”、“长出前腿的蝌蚪”“乌龟”图各1张。(学生)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情景交流:孩子们,快告诉我,你们的妈妈来听课了吗?她坐在哪儿?见到自己的妈妈,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以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呢?   

2、正当你们享受母爱的幸福时,瞧!谁来了?   (看动画:全景1)交流:这群小家伙是谁?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3、(出示第1自然段)自由读,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4、多可爱的小蝌蚪呀!可怎么不见它们的妈妈呢?孩子们,愿意跟随小蝌蚪去找找它们的妈妈吗?(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2、感知内容,激趣识字   

1、听动画朗读,边听边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吗?它们的妈妈又是谁?   

2、交流:你听了后,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3、翻开课本,你发现了什么?   激趣:是啊!拼音娃娃藏起来了。你们知道吗?这是拼音王国的国王的意思,他悄悄地告诉老师:今天,他想在我班评出谁是真正的识字大王哩!愿意接受挑战吗?   (出示挑战第1关:比1比准先把课文句子读通)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出示挑战第2关:游戏巩固汉字)   鼓励:拼音王国的国王让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被评为“识字大王”啦!   [设计意图:以听动画朗读入手,有利于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在自主朗读中识字,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在此,还以“识字大王”的评比激发了学生克服读书困难的信心。]   

3、图文结合,精读导学   

1、小蝌蚪为什么会去找妈妈?   假如你就是这群小蝌蚪中的1只,你会怎么说?   小蝌蚪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出示第2自然段)谁能读?你读懂了什么?   

2、(看动画:全景3)想: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出示第3自然段)交流:为什么会把乌龟错当妈妈?   

3、(出示小动画:分组贴画)“迎上去”与“追上去”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请以贴画的形式向大家说明你的理解。   (出示动画:全景2与全景3)自主观察,小组探究:我们小组贴对了吗?评出“优秀小组”。   

4、(出示动画:全景4)(出示第4自然段)联系前面的自然段,谈谈: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5、小蝌蚪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你想用1句话夸夸它们吗?   

6、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的变化。是怎么变的呢?   (出示综合训练题:池塘里有1群小蝌蚪在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尾巴变了,最后,尾巴 了,变成1只。)   

7、(出示动画:全景6)引导想象说话:小青蛙1找到妈妈,就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它们不停地吃田地里的害虫,不知能捉多少只。大家想1想:如果哪1天,田野里没了青蛙,粮食、蔬菜上爬满了虫,我们吃什么呢?校园里的绿草爬满了虫,草坪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交流:现在,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青蛙说?或对自己和其他人说吗?   小结: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让我们都来保护青蛙吧!   [设计意图:不以老师的枯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在看动、读课文,贴图画中积极思维,发挥想像,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并使学生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4、情境表演   

1、(出示小动画:我是最棒的小演员)你喜爱文中的哪种动物?想怎样演好它?   

2、(出示小动画:团结协作)学生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采用表演的方式,既可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又培养了学生协作的精神。]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学习使用毛笔画水墨画。   

2、尝试用大小毛笔,使用浓、淡墨表现蝌蚪和荷叶。   

3、体验画水墨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欣赏ppt,水墨画所需工具,范画   活动过程:   

1、迁移幼儿经验,导入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还记得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吗?它们的是什么样子的?池塘里还有什么?(荷叶和荷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画的画法。   (1)欣赏观察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教师:荷叶、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样的?哪里用浓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小结:荷叶的中心有1个小圈,旁边还有细细的叶脉;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圆圆的脑袋后面拖着细细的尾巴。   (2)认识了解工具:粗细不同的笔、浓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画蝌蚪荷叶的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呢?大笔画什么?小笔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笔淡墨画荷叶和茎;小笔淡彩用按的方法画荷花;小笔浓墨画叶脉、茎上的刺和蝌蚪。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教师:先画荷叶,再画荷花,最后画蝌蚪。注意浓墨淡墨的区别,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价。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1,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1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3    教学目标:   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青蛙妈妈的样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   (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重难点: 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1.宝宝和妈妈   

1、提问:在家里人当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妈妈生下了我们,而且最照顾我们、宝贝我们的也是妈妈。   提问:你们和妈妈长得像吗,什么地方长得最像?   

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1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这1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2、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故事)   

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   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   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   重难点: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2、玩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3、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深入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并学会歌曲《小蝌蚪找妈妈》。   

2、引导幼儿做事情要不怕困难、多动脑筋。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音乐游戏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故事情节,学会歌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蝌蚪、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鄂鱼、青蛙妈妈、头饰各1个、钢琴伴奏   

2、经验准备:幼儿演过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1、以故事背景叙述引入主题。   教师创设情境,(钢琴伴奏舒缓的背景音乐):我是青蛙妈妈生下的小宝宝,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我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活极了。我游啊游,转啊转,妈妈,妈妈在哪儿呢?于是我唱着歌找妈妈去了。   (1)教师示范表演唱歌曲《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1遍)   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妈妈,妈妈在哪里?”你们帮我1起喊妈妈好   吗?“妈妈,妈妈在哪里?”(幼儿跟老师复述)妈妈没有听见我的声音,   于是我又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2遍)   (2)教师:妈妈在哪儿呢?我找了1天又1天,你们瞧,我的后腿长出来了,我要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3遍)   (3)教师:妈妈到底在哪儿呢,你们再帮我喊喊妈妈好吗?“妈妈‘妈妈在哪里……”日子1天天过去了,瞧,我的前腿也长出来了,我继续唱着歌找妈妈去了。(钢琴伴奏歌曲音乐,示范唱第4遍)   (4)教师:妈妈还是听不到我的声音,1定是我的声音太小了,你们跟我1起唱歌找妈妈好吗?(钢琴伴奏歌曲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尝试唱)   

2、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1)教师:妈妈在哪儿呢,会不会在池塘里呢?来,我们1起游到池塘里找妈妈吧,让妈妈听到我们的歌声。请幼儿扮演小蝌蚪,在教师带领下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幼儿1起唱)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老师带小蝌蚪上前问:您好!“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客人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鸭子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长着两只大眼睛,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钢琴伴奏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1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鲤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白白的肚皮,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大大的嘴巴,叫起来‘呱呱呱’你们到别的地方找找吧。”   (4)(钢琴伴奏紧张、急促的音乐)鄂鱼出现,小蝌蚪游回家(坐回小椅子),听《小蝌蚪找妈妈》钢琴伴奏音乐(抒情版)边休息边等待危险过去。   

3、小蝌蚪鼓起勇气,再次找妈妈。   (1)师:小蝌蚪们,鄂鱼走了,你们害怕吗?你们累吗?可妈妈还没找到,如果再去找妈妈,我们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你们还要不要找妈妈呢?我们的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回忆青蛙妈妈的样子)   (2)钢琴伴奏音乐起,蝌蚪游继续找妈妈。音乐结束,青蛙出现。(配课教师扮)青蛙: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   (3)教师带领“小蝌蚪们”观察青蛙,对照妈妈的特点(大眼睛、大嘴巴、白肚皮、绿衣裳、叫起来“呱呱呱”)确认是妈妈后1起叫“妈妈”。   

4、结束部分:   (1)青蛙妈妈赞扬小蝌蚪们不畏重重困难,动脑筋终于找到了妈妈。   青蛙妈妈:孩子们,你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能够不怕困难、还能够动脑筋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1起唱首歌庆祝1下吧!青蛙妈妈和孩子们1起快乐地唱歌跳舞。(钢琴伴奏、教师幼儿1起唱歌曲)   (2)教师:小蝌蚪们,我们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可是我们为什么和妈妈长得1点都不1样呢?青蛙妈妈:等你们在长大1点就和妈妈1样啦!教师:哦,好神奇呀!期盼我们快些长大吧!现在我们赶快去探索1下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吧!    活动延伸:   

1、表演区投放故事情节中的头饰,供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后续引导幼儿进行讲故事、故事创编等活动。    活动总结   在本节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设计本节音乐活动之前,我在考虑他们希望怎样唱歌,对幼儿来说,反反复复教唱我认为太枯燥,备课时,我对教师示范唱、幼儿学唱做了调整和修改,以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富有兴趣地多次听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倾听歌曲、学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中,我发现欲设的目标能较好地达成,而且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这1节活动,我总结了1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1活动,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   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1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1次活动。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