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



1、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

作为1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1    活动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了解“需要”和“想要”的含义。   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幼儿初步建立理性、合理消费的能力。   3.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交流、选择、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 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羊羊快乐旅行记》。   2.场景布置:在教室里布置游乐场的场景(附各类商品或游玩标价图,但有的是 免费的)。   3.供幼儿选择、记录用的表格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课件画面1,超市的各种物品。   提问: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这么多东西,你想买什么?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就能买呢?   超市的物品有很多,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呢?   2.情境1——去买鞋,理解“需要的”和“想要的”。   羊村的懒羊羊也遇到了这样1件烦恼的事儿,我们1 起来看看。   (1)出示课件画面2———4,师讲述故事《懒羊羊的烦恼》。   羊村要举行1次快乐旅行,懒羊羊决定买1双舒服的鞋去参加旅行,它在买鞋的路上看到沸羊羊穿着1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好轻便,懒羊羊心想:就买1双运动鞋吧!1路上,它又看到了美羊羊漂亮的溜冰鞋,喜羊羊粉红的雨靴,暖羊羊崭新的拖鞋,哇,这么漂亮,我都想要啊!想着想着,懒羊羊来到了鞋店,懒羊羊掏出只能买1双鞋的钱,很苦恼……   (2)讨论: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么做?    总结:运动鞋是“需要的”,其它鞋都是“想要的”,应该买我们最需要的运动鞋!想要的东西不1定就能买,只有我们生活真正需要的,我们才能买。   3.情境2——绘画比赛,巩固“需要的”和“想要的”经验。   (1)出示课件画面5,旅行途中羊儿要举行野外绘画比赛,懒羊羊需要买哪些物品呢?   (2)幼儿操作。师请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其他幼儿在卡片上选择。   4.情境3——游乐场,体验合理消费。   出示画面6。羊儿们来到了游乐场,村长给每只小羊10元钱,由羊儿们自己解决1天的吃饭和游玩问题。村长说:“游乐场里吃的东西都是要花钱买的,游玩设施标了价的是需要花钱,没标价的是 免费的。请你选择你1天中最‘需要的’合理消费,尽情玩乐。”   (1)出示画面7,讨论: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消费这10元钱?   (2)出示画面8,交待记录要求。   把你1天的消费情况记载下来。如果你是玩公园里的滑梯或其它玩具的,没有花钱,就在“ 免费”面打上勾,如果你在买了面包或其它东西,就要记下你买的东西和花了多少钱,最后在下面写上你还剩下多少钱。   (3)幼儿进入游戏情境,体验1天的消费生活,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活动和是否用钱,用了多少钱。   (4)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请小朋友讲讲自己1天的生活的游戏体验,同伴相互评论,比比谁的消费最合理。   5. 总结经验,扩展延伸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们应该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合理消费,要买就买需要的,少买想要的。   延伸:出示画面9,如果买了“需要的”的物品,还有多余的钱,你会怎么办?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2    设计意图:   现如今孩子们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并不懂得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结合大班语言活动《逛市场》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羊羊快乐的旅行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情景并亲自体验消费,逐步的理解选择需要的,而不是选择想要的。从而激发孩子进1步的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    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   ⒈认知目标: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了解“需要”和“想要”的含义。   ⒉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初步建立理性、合理消费的能力。   ⒊情感目标: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交流、选择、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⒈认识了人民币和标价。   ⒉有在超市里和在游乐场消费的经验。   材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羊羊快乐旅行记》。   2.场景布置:在教室里布置游乐场的场景(附各类商品或游玩标价图,但有的是免费的)。   3.供幼儿选择、记录用的操作卡片等。   说教学教法   1.教法设计: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提问法、语言评价法。   2.学法设计:本着“开放、自主”的原则,幼儿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几种学法。   3.教学手段:主要是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情境中学习。   说教学过程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5个环节,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具体流程如下:   ⒈引导幼儿观看超市图片,导入活动主题   活动刚开始,教师展示PPT,运用谈话形式引入活动主题。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这么多东西,你想买什么?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就能买、就要买呢?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呢?   此环节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导入活动有利于涣起幼儿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适时的提问使幼儿初步产生对“需要的”和“想要的”思考。   ⒉情境1——买鞋记,让孩子初步了解“需要的”和“想要的”的含义   此环节主要通过懒羊羊买鞋的情境来告诉孩子“需要的”和“想要的” 的含义。故事为:羊村要举行1次快乐旅行,懒羊羊决定买1双舒服的鞋去参加旅行,它在买鞋的路上看到沸羊羊穿着1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好轻便,懒羊羊心想:就买1双运动鞋吧!1路上,它又看到了美羊羊漂亮的溜冰鞋,喜羊羊粉红的雨靴,暖羊羊崭新的拖鞋,哇,这么漂亮,我都想要啊!想着想着,懒羊羊来到了鞋店,懒羊羊掏出只能买1双鞋的钱,很苦恼……   引导幼儿幼儿讨论: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么做?孩子在讨论之后轻松的理解了运动鞋是“需要的”,其它鞋都是“想要的”,应该买运动鞋!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多媒演示故事,让故事变得有形有色,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继续开展活动的兴趣。   ⒊情景2——绘画比赛。师生互动,巩固“需要的”和“想要的”经验。   旅行途中慢羊羊村长决定举行1次野外绘画比赛,羊儿们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呢?   孩子们思考之后,我请几名幼儿到白板上点击鼠标。如果选对了,商品会移动并发出声音“对了,就买需要的'。”如果点错了,发出声音“想想吧!”在白板上点击选择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刺激的,大大的激发了幼儿上台操作的欲望,为了避免1名幼儿操作时台下幼儿的等待,这个环节我还将多媒体技术与常规教学操作材料相结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让台上的幼儿和台下的幼儿能形成互动。   ⒋情景3——游乐场。联系实际,体验合理消费。   此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1个人在游乐场独立生活1天情境。羊儿们来到了游乐场,村长给每只小羊发了10元钱,由羊儿们自己解决1天的吃饭和游玩问题。游乐场里吃的东西和标了价的游玩设施都是要花钱的,没有标价的游玩设施都是免费的。请你选择你1天中最“需要的”合理消费,尽情玩乐。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消费这10元钱?   之后我又出示了记录表,对幼儿提出了进1步的要求:在游玩过程中,把1天的生活及消费情况记载下来。体验结束后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记录表,同伴之样相互评论,比比谁的消费更合理,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此环节中游戏情境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消费场景,体现了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而对电子记录表的展示,则让幼儿对记录要求1目了然。   ⒌总结经验,扩展延伸   完成了以上几个环节,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生活动中,我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们应该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合理消费,要买就买需要的,少买想要的。   征对幼儿在游乐场消费过程中没有用足10元钱的情况,我对幼儿提出了1个扩展延伸:如果买了“需要的”的物品,还有多余的钱,你会怎么办?让幼儿带着新的问题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1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1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百科:旅行,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1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1种娱乐活动,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进行移情体验,知道旅行时所带物品要种类齐全、轻便、选最有用的带,避免重复。   

2、结合生活经验制定合理的旅行计划表,并准备物品。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协助合作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   旅行计划表及物品图片、故事《快乐的旅行》、图片等    学具:   记号笔若干、旅行书包、所需物品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你去过旅行吗?去过哪些地方?   

2、你旅行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故事植入,情感迁移   

1、小豆豆去旅行时带了哪些东西?   

2、旅行时,她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觉得她带这些东西合理吗?为什么?   总结:如果我们出远门旅行,把什么都带上,书包就会很重,背着它旅行不太方便;如果带得太少,又会不够吃、不够用,也会很麻烦。   

3、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1、那么哪些东西是必须带的?哪些东西可以不带?请你帮助小豆豆重新整理下?   总结:原来我们出门旅行带的东西要周全、轻便、选最有用的带。食品只要带少量的主食和水;简便的换洗衣物、生活用品以及景点要用的物品,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到了景点花钱买。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旅行所带物品的准备。   

3、交流、评价   

4、活动延伸,生活应用   

1、如果我们去黄山,准备的物品有什么不1样呢?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4   活动目标:   

1、感受祖国风景名胜古迹的美丽。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到各地去旅行的经验和感受。   活动过程:   各个景点的图片制作KT板   景点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去旅游过吗?   

2、你去过的地方都有什么好玩的,那里有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的。   

2、情景激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图片上的景点。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进入“旅游景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景点1北京——天安门——故宫——北京大学——圆明园教师对每个景点做介绍,并且引导幼儿看1看说1说这些景点的房子都有什么特点。   (2)景点2上海——东方明珠——科技馆——中国馆重点说1说上海是我们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3、小达人分享自己的旅行趣事   

1、借助实物照片请幼儿来说1说生活当中自己去旅行过的地方,说说相应的感受。   

4、让幼儿进1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山河,教师布置旅游的场景出示KT板。   

1、让幼儿当小导游的角色组织幼儿游戏,并把自己的旅行团带到各个景点参观,并做相应的介绍。   

2、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



2、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

作为1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1    活动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了解“需要”和“想要”的含义。   2.通过生活情境培养幼儿初步建立理性、合理消费的能力。   3.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交流、选择、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 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羊羊快乐旅行记》。   2.场景布置:在教室里布置游乐场的场景(附各类商品或游玩标价图,但有的是 免费的)。   3.供幼儿选择、记录用的表格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课件画面1,超市的各种物品。   提问: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这么多东西,你想买什么?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就能买呢?   超市的物品有很多,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呢?   2.情境1——去买鞋,理解“需要的”和“想要的”。   羊村的懒羊羊也遇到了这样1件烦恼的事儿,我们1 起来看看。   (1)出示课件画面2———4,师讲述故事《懒羊羊的烦恼》。   羊村要举行1次快乐旅行,懒羊羊决定买1双舒服的鞋去参加旅行,它在买鞋的路上看到沸羊羊穿着1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好轻便,懒羊羊心想:就买1双运动鞋吧!1路上,它又看到了美羊羊漂亮的溜冰鞋,喜羊羊粉红的雨靴,暖羊羊崭新的拖鞋,哇,这么漂亮,我都想要啊!想着想着,懒羊羊来到了鞋店,懒羊羊掏出只能买1双鞋的钱,很苦恼……   (2)讨论: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么做?    总结:运动鞋是“需要的”,其它鞋都是“想要的”,应该买我们最需要的运动鞋!想要的东西不1定就能买,只有我们生活真正需要的,我们才能买。   3.情境2——绘画比赛,巩固“需要的”和“想要的”经验。   (1)出示课件画面5,旅行途中羊儿要举行野外绘画比赛,懒羊羊需要买哪些物品呢?   (2)幼儿操作。师请幼儿到白板上操作,其他幼儿在卡片上选择。   4.情境3——游乐场,体验合理消费。   出示画面6。羊儿们来到了游乐场,村长给每只小羊10元钱,由羊儿们自己解决1天的吃饭和游玩问题。村长说:“游乐场里吃的东西都是要花钱买的,游玩设施标了价的是需要花钱,没标价的是 免费的。请你选择你1天中最‘需要的’合理消费,尽情玩乐。”   (1)出示画面7,讨论: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消费这10元钱?   (2)出示画面8,交待记录要求。   把你1天的消费情况记载下来。如果你是玩公园里的滑梯或其它玩具的,没有花钱,就在“ 免费”面打上勾,如果你在买了面包或其它东西,就要记下你买的东西和花了多少钱,最后在下面写上你还剩下多少钱。   (3)幼儿进入游戏情境,体验1天的消费生活,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自己的活动和是否用钱,用了多少钱。   (4)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请小朋友讲讲自己1天的生活的游戏体验,同伴相互评论,比比谁的消费最合理。   5. 总结经验,扩展延伸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们应该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合理消费,要买就买需要的,少买想要的。   延伸:出示画面9,如果买了“需要的”的物品,还有多余的钱,你会怎么办?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2    设计意图:   现如今孩子们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并不懂得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结合大班语言活动《逛市场》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羊羊快乐的旅行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情景并亲自体验消费,逐步的理解选择需要的,而不是选择想要的。从而激发孩子进1步的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    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   ⒈认知目标:通过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了解“需要”和“想要”的含义。   ⒉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初步建立理性、合理消费的能力。   ⒊情感目标: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交流、选择、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⒈认识了人民币和标价。   ⒉有在超市里和在游乐场消费的经验。   材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羊羊快乐旅行记》。   2.场景布置:在教室里布置游乐场的场景(附各类商品或游玩标价图,但有的是免费的)。   3.供幼儿选择、记录用的操作卡片等。   说教学教法   1.教法设计: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提问法、语言评价法。   2.学法设计:本着“开放、自主”的原则,幼儿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几种学法。   3.教学手段:主要是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情境中学习。   说教学过程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5个环节,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具体流程如下:   ⒈引导幼儿观看超市图片,导入活动主题   活动刚开始,教师展示PPT,运用谈话形式引入活动主题。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这么多东西,你想买什么?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就能买、就要买呢?那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呢?   此环节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导入活动有利于涣起幼儿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适时的提问使幼儿初步产生对“需要的”和“想要的”思考。   ⒉情境1——买鞋记,让孩子初步了解“需要的”和“想要的”的含义   此环节主要通过懒羊羊买鞋的情境来告诉孩子“需要的”和“想要的” 的含义。故事为:羊村要举行1次快乐旅行,懒羊羊决定买1双舒服的鞋去参加旅行,它在买鞋的路上看到沸羊羊穿着1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好轻便,懒羊羊心想:就买1双运动鞋吧!1路上,它又看到了美羊羊漂亮的溜冰鞋,喜羊羊粉红的雨靴,暖羊羊崭新的拖鞋,哇,这么漂亮,我都想要啊!想着想着,懒羊羊来到了鞋店,懒羊羊掏出只能买1双鞋的钱,很苦恼……   引导幼儿幼儿讨论: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么做?孩子在讨论之后轻松的理解了运动鞋是“需要的”,其它鞋都是“想要的”,应该买运动鞋!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多媒演示故事,让故事变得有形有色,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继续开展活动的兴趣。   ⒊情景2——绘画比赛。师生互动,巩固“需要的”和“想要的”经验。   旅行途中慢羊羊村长决定举行1次野外绘画比赛,羊儿们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呢?   孩子们思考之后,我请几名幼儿到白板上点击鼠标。如果选对了,商品会移动并发出声音“对了,就买需要的'。”如果点错了,发出声音“想想吧!”在白板上点击选择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刺激的,大大的激发了幼儿上台操作的欲望,为了避免1名幼儿操作时台下幼儿的等待,这个环节我还将多媒体技术与常规教学操作材料相结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操作卡片,让台上的幼儿和台下的幼儿能形成互动。   ⒋情景3——游乐场。联系实际,体验合理消费。   此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1个人在游乐场独立生活1天情境。羊儿们来到了游乐场,村长给每只小羊发了10元钱,由羊儿们自己解决1天的吃饭和游玩问题。游乐场里吃的东西和标了价的游玩设施都是要花钱的,没有标价的游玩设施都是免费的。请你选择你1天中最“需要的”合理消费,尽情玩乐。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消费这10元钱?   之后我又出示了记录表,对幼儿提出了进1步的要求:在游玩过程中,把1天的生活及消费情况记载下来。体验结束后在展板上展示自己的记录表,同伴之样相互评论,比比谁的消费更合理,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此环节中游戏情境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消费场景,体现了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而对电子记录表的展示,则让幼儿对记录要求1目了然。   ⒌总结经验,扩展延伸   完成了以上几个环节,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在生活动中,我们真正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们应该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合理消费,要买就买需要的,少买想要的。   征对幼儿在游乐场消费过程中没有用足10元钱的情况,我对幼儿提出了1个扩展延伸:如果买了“需要的”的物品,还有多余的钱,你会怎么办?让幼儿带着新的问题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1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1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百科:旅行,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1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1种娱乐活动,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进行移情体验,知道旅行时所带物品要种类齐全、轻便、选最有用的带,避免重复。   

2、结合生活经验制定合理的旅行计划表,并准备物品。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协助合作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   旅行计划表及物品图片、故事《快乐的旅行》、图片等    学具:   记号笔若干、旅行书包、所需物品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你去过旅行吗?去过哪些地方?   

2、你旅行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故事植入,情感迁移   

1、小豆豆去旅行时带了哪些东西?   

2、旅行时,她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觉得她带这些东西合理吗?为什么?   总结:如果我们出远门旅行,把什么都带上,书包就会很重,背着它旅行不太方便;如果带得太少,又会不够吃、不够用,也会很麻烦。   

3、实际行动,解决问题   

1、那么哪些东西是必须带的?哪些东西可以不带?请你帮助小豆豆重新整理下?   总结:原来我们出门旅行带的东西要周全、轻便、选最有用的带。食品只要带少量的主食和水;简便的换洗衣物、生活用品以及景点要用的物品,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到了景点花钱买。   

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旅行所带物品的准备。   

3、交流、评价   

4、活动延伸,生活应用   

1、如果我们去黄山,准备的物品有什么不1样呢? 大班社会教案《快乐旅行》4   活动目标:   

1、感受祖国风景名胜古迹的美丽。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到各地去旅行的经验和感受。   活动过程:   各个景点的图片制作KT板   景点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引题:   

1、小朋友们你们去旅游过吗?   

2、你去过的地方都有什么好玩的,那里有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的。   

2、情景激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图片上的景点。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进入“旅游景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景点1北京——天安门——故宫——北京大学——圆明园教师对每个景点做介绍,并且引导幼儿看1看说1说这些景点的房子都有什么特点。   (2)景点2上海——东方明珠——科技馆——中国馆重点说1说上海是我们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3、小达人分享自己的旅行趣事   

1、借助实物照片请幼儿来说1说生活当中自己去旅行过的地方,说说相应的感受。   

4、让幼儿进1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山河,教师布置旅游的场景出示KT板。   

1、让幼儿当小导游的角色组织幼儿游戏,并把自己的旅行团带到各个景点参观,并做相应的介绍。   

2、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3、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2: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1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2、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3、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1起分享。   附:记录单取钱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4、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1   集中活动1: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行穗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2: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郑带租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1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2、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3、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1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喊兆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1认。   观察钱币,读1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1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1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1会儿带这,1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1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1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1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1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1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1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1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1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1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1、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2、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3、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1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1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1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1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1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1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1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1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1、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2、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1、请小朋友2个人1组,互相商量1下1人做营业员,1人做顾客。   

2、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1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1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1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1下,它们有什么不1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2、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1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1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3、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1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1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1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1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1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2、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1起认1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1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3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1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3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1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1起来见证1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1角1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1分1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1起认1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1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1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1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1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 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1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1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1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1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1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1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1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1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1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1样、颜色不1样、图案不1样、数字不1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1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1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1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1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1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   (1)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2)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1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3)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1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4)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1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1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1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1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1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1元)   (6)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1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5、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作为1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1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1    数学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教学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1认。   观察钱币,读1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