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求人教版3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求人教版3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教学工作1般包括5个基本环节1备课、上尺历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成绩测评。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1 《小虾》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1种小动物,写1段话,在全班交流。 画虾——说虾——论虾——爱虾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虾的资料,学生熟读课文,处学业本课的生字、词。 第1课时
1、课时目标:
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1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1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1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 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1、小虾仁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1句1句写具体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气不好,打架凶猛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1段话,把话力求写具体。
3、作业: 要求学生画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进1步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把小动物写具体。 导学过程:
1、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动物,并进行描写。(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描写小动物的写法) 以文章为例,让学生进行学习。 第1部分:1——2写“我”家葡萄架下有1口水缸,“我”捉到了1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2部分:3——4写作者对小虾的细心照顾,它很有趣,但脾气不好。 第3部分:5——6作者发现小虾1天天的变了,体现了作者对小虾仁的喜爱之情。 学生总结如何写好小动物。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朗读课文。
2、作业: 语文天地D
2、D
3、D4。 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2 《3袋麦子》
1、读
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2、轻声自由陵梁搜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节读课文,边读边交流字词的自学情况。
4、自读。要求读得流利而有感情。
5、赛1赛,看谁读得。
2、比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述3个小动物不同处理方法的句子和土地爷爷对小动物们的不同态度的句子,进行比较。
1、比1比,3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渣敏以后,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他想到了吃;小牛只看到麦子的颗粒很“饱满”,他想“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小猴想得全面、长远,我又设计了3个问题:
1、怎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颜色黄灿灿,颗粒很饱满等)
2、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说明了什么?(a、看得很仔细,比小猪、小牛全面;b、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想呢?(从中体会小猴能认真动脑,考虑问题周到、长远)
2、比1比,3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猪迅速做成食品“吃光”了;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1年才吃了1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大丰收) 通过比较,不仅3个小动物的做法清清楚楚,孰优孰劣也1目了然。
3、比1比,土地爷爷对待3个小动物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 (扣住“哈哈大笑”、“夸奖”、“兴奋”3个词,体会土地爷爷对待3个小动物的做法1个比1个满意)
3、演 在充分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这1教学方法,既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重新整合、加工,又是有创意的运用表达。具体做法是: 第1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认真熟悉课文,谈谈自己打算怎样来表演。教师指导:要注意小动物和土地爷爷当时的语言、表情,有些台词和动作要展开想像,自己设计。表演时,要进入角色,演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性。 第2步:表演。先小组内演练,教师巡回指导,再选几组好的上台表演。 第3步:评价。师生共同点评。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选出“小组”和“演员”。
4、议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透彻理解,引导学生感悟3个小动物的个性已是水到渠成了。
1、思考:在3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请说出理由。
2、同桌2人说说议议:
3、班内交流; 开始,大家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看到3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小猪:憨厚可爱,性格率直,而且是个出色的点心师(能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勤劳节俭,做事有打算,还是个很好的保管员(经常把麦子搬出去透风、晒太阳)。小猴: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至此,3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4、拓展延伸。 议1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1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3 《剪枝的学问》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
2、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1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3、学习课文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
1、2节 (1)“我”是不是1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1读
1、2节 (4)读了射1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
1、2两节。
4、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第2课时
1、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1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1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1口吃成1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1自然段。
3、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1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4、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4 《我的家在月亮上》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汉字,会正确书写8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积累与月亮有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有关月亮的知识和童话故事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第1课时
1、谈话导入:
1、自由想象,如果有1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认为会是什么样子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发挥想象的1篇课文《我的家在月亮上》。 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
2、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3、出示要求认识的8个字,找出与生字相连的词语读1读。
4、指名认读生字。
3、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想1想:课文哪些地方你认为想象胆最有趣?为什么? 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2、你知道“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传说吗?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交流自己的看法。
3、课文中你明白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找出相关的句子。
4、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4、品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 第2课时
1、巩固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2、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重点指导“庭、迅、敞”这3个较难的字。
3、利用组词造句记住生字。
4、练习写字,师巡视、评价。
3、发散思维:
1、读了这篇童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谈1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知识?把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听。
4、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摘抄下来读1读。
3、你认为家在月亮上会是什么样子?写1写或画1画。 人教版3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5 《 蚂蚁的救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教学过程:
1、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1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1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 (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1件什么事? (2)说1说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1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1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1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3、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1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1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1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1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1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2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1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3自然段。 (5)读第4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1、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1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3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2、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3、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
3、
4、
5、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6、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7、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2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1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3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1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3、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1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4、请你对小蚂蚁说1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3、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篇】


【篇1】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1盒   教学过程:   
1、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1首《咏柳》(板书)   
2、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1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3、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
1、2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3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5、小结学法   
6、布置作业:   (1)抄古诗试背   (2)选择学校中1种植物试作诗1首   简评: 【篇2】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6年制小学课标实验教材第6册第5单元中的课文,这是1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1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3个维度的统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情境教学法、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营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3、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表演导入——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表演唱《表情歌》,体验情绪的变化:快乐——着急――兴奋――难过——幸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1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3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2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这里我设计了“点数”的情境:“谁的爸爸妈妈给你过了生日?有的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接着煽情:“我要点数了。1,2,3……10。哇这么多,第1组10个,第2组11,12……21个,……那么第4组呢?”同学们兴奋极了,手举的高高的,生怕少数了自己,仿佛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接着我又问,那么又有谁知道爸妈的生日呢?只有
3、5个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低下了头。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1样,那1双躲闪的目光又从4面8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1样了。   (5)这1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4部分——拓展延伸   首先,我推荐孩子们阅读《游子吟》及《弟子规》中《孝感动帝》、《黄香温席》等故事,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1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1颗感恩的心,我又布置了小作文《妈妈的爱》。   
4、说板书 【篇3】小学3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说教材   《荷花》是1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1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1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1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文章的字数不多,却把满池荷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1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好教材。这节课我力图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2、说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是:理解“把眼前的1池荷花看作1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3、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本文利用课文插图和《荷花》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3、以读代讲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4、说教学过程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1)创设情境,感知美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1半”,我在设计《荷花》1课导入时,选用了猜迷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被激发,情绪1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师生交流后揭题板书。   (2)自主探究,寻找美   本文语言优美,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谈读后的感受,使学生整体感知荷花的美。然后再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诵读,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3)汇报交流,体验美   学生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1定的了解,同时也定会产生1些疑惑。在学生汇报交流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时,教师可随机出示图片或视频,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此环节,学生更进1步体会到了荷花的美,然后有滋有味地读出美,使教学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学描写荷叶的句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理解,有感情朗读,想象1池荷叶长势之美,并教给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这1学习方法。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1句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演1演?“冒”字用得好在哪里?紧接着又抓住“冒”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   又如,教学描写荷花3种姿态的句子时可分3步走:   (1)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   (2)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   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比读、评读、表演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2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了、体会了、读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师还准备了贴画,要求他们在黑板上贴出荷花的美。   (4)含情诵读,释放美   在第2段体验美的基础上,第
3、4段使美感进1步深化。教师深情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1朵有1朵的姿势。学生饱含激情,接读第3段。然后,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到的3种姿势,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在理解“1大幅活的画”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1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了1池荷花的动态美,并在表达中抒发了美,释放了美。   以此为契机,教师配乐范读第4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的画面,接下来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想象说1说,似乎听见蜻蜓和小鱼对“我”说了什么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1些什么?1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1次被激活。这时,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这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荷花,并为自己的美所陶醉。   (5)整体回顾,欣赏美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尝试自己介绍荷花的美。   (6)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这1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荷花的诗篇,接着,伴随1首优美的民族音乐,教师出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配图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深情朗诵。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满池荷花,让学生面对大自然描绘的美丽画卷,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通过这1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欣赏、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感情进1步得到升华。   
5、课外练习   
1、看课外书或上网查找有关荷花的古诗。   
2、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6、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贴画和1个“美”字组成,让荷花的美再现在学生面前。



4、谁有小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5、小学3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 1 周 课题
1、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重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 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1、 提问导入:
1、 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 板书课题:
1、我的偶像
2、 新课:
1、 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 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3、 小结: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4、 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5、 板书设计:
1、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后记 第 2 周 课题
2、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重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快活地学习、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1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受伤的事情。今天老师就让大家1起在校园里,调查1些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 新课:
1、 给同学们布置调查时要注意的1些事项。
2、 按各组安排分别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去展开调查。
3、 小组把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通过,整理记录,派代表向老师汇报调查结果。
4、 老师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总结。
5、 安排宣传委员进行校园安全宣传。
3、板书设计:
2、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后记 第 3 周 课题
3、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 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 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1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2、 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 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2、 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 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
4、 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
5、 归纳总结。
3、板书设计:
3、意外受伤的原因 教学目标后记 第 4 周 课题
5、果园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2、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 教材分析 重点 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记录表格。 是3秦和陕西师范大学1起出版的那个教材吗?。



6、哪里有小学语文3年级课标人教版教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冀教版的教材从诞生到现在已是第3个年头,新教材在编排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凭借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是每1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教材,从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今天我们就在1起学习新教材的有关内容。(共分3大部分)



1、关于教材的简要说明


(1)、教材结构简述


本册教材由6个单元组成,后附生字表:会认的字2*个,会写的字301个。


每单元围绕1个文化主题,由5篇课文,1个阅读链接和1个综合学习组成。


5篇课文按精读(两篇)———略读(1篇)———精读(两篇)的顺序排列。


阅读链接由简短文字与图片、绘画组成的。


综合学习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这样4个基本形式组成,有的单元穿插安排了“漫步书林”或“我的好方法”这样的栏目。


(2)、本册教材设置的文化主题:(教材确立了6个文化主题)


走进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


感受真情———学会关爱他人;


保护自然,珍爱生命———懂得保护生态平衡;


思考与探索———懂得怎样求真;


典范人生———崇尚正义与坚强;


走进书的乐园———从小爱读书、读好书


6个文化主题统摄6个方面相关的内容,这种组元方式,把人与人的发展置于对社会、自然的认识过程中,凸显了人文精神的铸造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张扬。把若干篇描摹同类事物、表现同1主题的文章组成1个单元,但体裁不同,风格各异,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语言方式中学习语文、认识事物,与作品或隐或现的生命沟通、交流、碰撞,实现生命对生命的感召,引发生命的递进与升华,把学语文和学做人统1起来。


(3)、本册教材设置的生活领域:


教材在课后练习、阅读链接、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选择与形式设计上,都坚持从生活到文本又到生活的原则,注重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开拓儿童的生活范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1,因此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观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包括以下3方面)


解读语文素养



1、“语文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2、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1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3、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其中。



2、我们就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几方面来和大家1起学习新教材的有关内容。首先我们学的是识字教学。识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1切探求之第1步。“然而识字教学历来就是1个难点。下面我们先来看1看新课标中、中年级识字的目标


(1)、中年级识字的目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中年级识字教学建议


强调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1、在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识字,鼓励学生边阅读边借助字词典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学了就用,学了就读,防止生字回生现象。学生在写话时,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由于需要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查字典)



2、在课文中边阅读边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在生活中培养识字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街头巷尾、旅游中、读药品、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曾经有1个学生,她总是忘了“福”字的发音,春节,当她去街上玩时,好多商店门口都贴着这个字,路边的小孩喊:福到了。这个字便无意被她牢牢记在了心里。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



4、认真地进行写字教学,严格要求写好字。 (要想写好字,必须加强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画的笔法等训练。考试中,虽然不考字的笔顺,但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试题中经常会有描出字的第几笔,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笔画笔顺。学生的写字基本功扎实了,才能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所以教师对学生写字的基本功要给与必要的指导。写字的练习,宁要少些,但要好些,切忌大量抄写或惩罚性的抄写,这只能使学生心浮气躁,甚至心生厌恶,落笔即错,再“巩固”十遍,几十遍,恐1生都难有好字。识字写字教学原本是1杯“苦涩的咖啡”,情趣是“1勺糖”,在“苦涩的咖啡”中加了“1勺糖”,学生就急着“喝加糖的咖啡”。 所以说,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充满情趣化,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要给与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


(2)、中年级阅读教学(共10条)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语文能力的体现,也能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它也是1种教学方法,作为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标准。有感情的朗读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走月亮,是1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给学生带入意境中,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指导读出夜色的美,母女的情。)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就要求边读边想,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动笔勾画出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要作为1种习惯去培养,捕捉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提,这些都是教学中的细节,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表面兴趣不行,要注重实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我们在备课中要找关键词句,有了这种思想在教学中就可以转变为1个方法。)(片、叩醒山石,山石成了有气息的生命;访问花瓣,花瓣成了有情谊的朋友。叩醒、访问 这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行为,把人与自然的融融和谐书写的形象生动、自然真挚。)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泥姑娘1课,泥姑娘的故事非常感人,最后她的命运会怎样呢?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1般用法。(比如课文55页中“自由王国”、“功臣”“罪魁祸首”都加着引号,为什么用?该怎样理解?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是阅读的1种方法,略读不是简单读,要说出大意,也就是先浏览,然后选需要的东西精读,对哪些段有兴趣,再多读1读。)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如:我的采蜜集、小本本。不需要完全抄课文中的词语积累,喜欢哪抄哪。)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交流图书资料时,要让学生介绍是什么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只作为1名学生参与。)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1个关键性的问题,对此,新课标又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即: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学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层面,转化成便于操作的具体方法,更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在新课程为我们提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中,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


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新教材中写作教学部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3)、中年级习作教学(共8条)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作文教学应从兴趣入手,比如:1年级的小本本的处理,教师的任务是:今天你写了没有,把写得好地读1读,多鼓励,少挑剔。逐渐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比如:写日记,家长老师都不要参与,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讲评课,教师要少讲,应该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千万不要讲段落不分明,主题不够明确等类似的话,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可以打电话、发邮件等,但写信也很有用,要注意写信的格式,信写了就要寄出去,还要要求对方有回信,只有在去回之间感受书信的重要性。学生有事请假要求写假条。家长鼓励写,教学中教师也要求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在批改时要特别注意去找那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在评价时要多给鼓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注意是有明显错误的词句,1般的小毛病可不作修改)。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上作文课才写作文,这是不符合课标要求的,教师要在不脱离课标要求和课本的前提下、多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让他们乐于习作,勤于习作。关于写作需要注意:3年级的习作对篇幅没有1定的限制,比如:第1单元,自己喜欢的小天地给你带来过哪些快乐?写1首小诗,或写几句话并配上图画。和以往3年级的作文教学完全不同,自然而然的由2年级的小笔头延伸过来,没有1点写作的压力。第2单元的编童话,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平时阅读过的文章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篇幅就会写得比较长,因为他们有话可说。第3单元写自己经历过的1件事,在写时鼓励学生运用优词佳句,比如:兔子先生的年龄太大了,它犹如秋天里飘落的树叶,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季节。还有采访手记、记日记等等,都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基础。所以3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很容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写作,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不过,从当前习作现状来说,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1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太阳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们的习作有必要走进更广阔的空间,比如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新的发现;冬天,在大地变成1片银白的时候,让学生在赏雪,玩雪等活动中,想象1下,如果你是1片小雪花,会随风飘向哪里,会有怎样的奇遇?让学生在商场,超市这些司空见惯的地方,用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过的现象,商场的布局,结构设计,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再仔细找1找有哪些商品与水有关,他们的探索兴趣1定会空前高涨的,当然收获会不同,会有差异,但有1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在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搜集信息,有了这诸多的感受与体验,学生会打开话匣子,因为他们有1种天生的表现欲望,何况他们心里有那么多新发现呢?)


总之,我们的习作教学还应该注意自由表达、有创意表达的土壤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根是学生的观察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看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光。


下面我们在来看1看新课标中中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共4条


(4)、中年级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不仅仅是语文能力,要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上。)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中年级口语交际在教学时有4项共同遵循的原则(片)



1、要满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需要;



2、要有所为而说,有所为而写,说与写要为儿童的生活需要服务;



3、说与写都要从内容入手,要有话可谈、可议,有内容可写。



4、注重激励学生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们在来看1下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共4条)


(5)、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综合性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小笔头。


综合性学习的处理并不是单拿出几节课来处理,而是随时随地,学到哪就练到哪.比如:《综合学习1》里面的读读背背是描写大自然中景色的诗,在学完哪1课时如果有时间都可以完成它.《综合学习2》里的读读背背在学完《走月亮》时就可以读读它,体会亲情。《我的采蜜集》1定要进行交流,不要作为习题来处理,每天每节课都要积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可以写课后的词语积累、也可以写文中的优词佳句、还可以写课文中的1些空白点,比如《泥姑娘》1课,他的命运会如何,发挥你的想象写1写。在学了天鹅1课后,还可以把找到的天鹅的资料摘抄到采蜜集中。还可以把《我的采蜜集》作为摘抄本,阅读课上也使用。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有用的都可以摘录到采蜜集里,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主动积累。1周要对采蜜集进行1次交流,说说为什么选这段话,也就是告诉学生要有目的的积累。阅读链接它是精读略读的延续和扩展,是广泛阅读打开的窗口,是文本走向生活的通道,它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它可以启发学生浏览更多的与文化主题相关的阅读资料。阅读链接的学习,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也可以在课下自己完成;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也可以相互交流。如:第1单元、大自然的孩子,为我们推荐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1书,就是要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自己读别的书,也去搜集图片,整理资料。第3单元、共有的家园,可以让学生办1期手抄报,要自己设计,搜集资料,而不是照书做,这只是1个例子。



3、关于本册教材教学的若干建议


(1)、实施教学前的5项基本要求


1.把握整册教材的结构,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拟定学期的教学进程,特别是安排好集中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随意性,有的则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备而学。


2.把握单元的组成结构,明了单元文化主题的主要含意。本单元的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的话题、习作的题材内容等,要在教学实施之前安排好,便于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观点、立意、素材、语汇等方面的即时积累。


3.准确、透彻地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意图,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找到围绕中心的若干感受点及相应的语言文字。


4.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认知基础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情感基础,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疑点、难点及语言障碍、思维障碍,对解决、引领的方式要有预案。


5.教师要有与文本内容相应的文化修养、实施教学的理念支撑和选择、使用教学手段的技能、有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变的机智。


(2)实施课堂教学的4项基本标准


1.准确理解教材内容,了解作者意图,并能创造性地把握、实施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中有浓厚的民主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3、能面对真实的学生和学生的真实,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过程符合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活泼,学习扎实、有效。


4.教师基本素质良好,能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支配教学方法、手段的实施,有明显的个人教学风格。


(3)享受语文的十个方面



1、享受合作学习中的师爱和友谊;



2、享受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融容和谐的人文关系;



3、享受挑战的勇气、自信与兴奋;



4、享受成功后的喜悦、失败后的叹息、尝试中的遗憾;



5、享受自由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



6、享受汉字的音韵、形式及内涵的美感;



7、享受情感的浸染,人格的震憾、智慧的激射;



8、享受自然万物的奇妙、真实生活的美好;



9、享受语言的熏染与文字的陶冶;



10、享受阅读的书卷情趣与表达的快乐。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