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1、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和御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1个、帽子1顶、袜子1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指5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5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2、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3、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1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4、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5、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重点:能够以1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小猫在哪里》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6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1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1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2、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着这些玩具,并用报纸遮好)猫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你们送来许许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带领幼儿说说玩具名称)。
2、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让幼儿自由说说)
3、桌子上面有什么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么玩具呢?(引导幼儿11说出物体的位置)
4、同样形式,教师先后出示娃娃、小兔子、积木、小鸡等玩具,分别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反复练习: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3、请幼儿找1找,教室里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下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脊姿、积极地参与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水杯、球、玩具架1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藏猫猫”,引出主题。 (1)教师事先布置场景:1张桌子,桌上放1个玩具娃娃,桌下1个玩具娃娃,并用布盖住。 (2)请幼儿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儿猜测。) (3)教师小结:1个娃娃藏在桌上,1个娃娃藏在桌下。
2、通过游戏“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师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樱棚绝,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师幼共同检验结果。
3、通过游戏“我会放玩具”,进1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师展示玩具架,和幼儿1同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师对幼儿的玩具摆放结果,进行检验。
4、自由取玩具,学会区分上下。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1教师处,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5、感知活动室内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励幼儿发现活动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排队玩滑梯,引导幼儿说出谁在滑梯上面?谁在滑梯下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1、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1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
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3、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
2、3次,小结,游戏结束。
4、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1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1、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2、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1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3、操作活动: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1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1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1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4、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5、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的方位可以帮助幼儿发展空间概念 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完成学习内容,说出小动物所处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引导生观察图,指出小兔,小熊所处的位置 1.引导幼儿用上下个说1句话 2.引导生观察树上树下各有什么动物? 引导生有树上`````树下练习对话 3.巩固新知说说图中的`小动物都在什么位置小鸟…….. 小朋友……. 鸭子…… 4.知识拓展,引导幼儿说话天上有….. 地上有…. 5.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1些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所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中的“上下”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孩子们才能经历1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区角游戏中,观察到幼儿们在语言角交流:“洋洋,你帮我拿下小兔?”“小兔在哪里?”“在那里。”幼儿间简单的交谈我发现了幼儿们对于方位有些不清楚。于是,设计本次“认识上和下”的活动,《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丰富幼儿空间方位的辨识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体验寻找上下方位的乐趣。 2.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会使用上、下方位词。 3.能正确分辨上、下方位。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2.难点:能将从树上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从树下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森林的动物,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物质材料:餐桌,树,房子,各种食品,小动物。 3.环境创设:创设“森林音乐会”环境。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以收到邀请函的口吻邀请幼儿参加森林音乐会。 师:今天姜老师收到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上说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那我们1起去吧!(幼儿随老师1起从走廊上进入活动室。)好,请小朋友们找1只动物和它做朋友,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下来!(地上贴有小动物图标,幼儿席地而坐。)
2、认识嘉宾,感知方位。 (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师:森林音乐会开始了,我们1起来欣赏音乐吧!(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随音乐1起来做动作。) 幼:“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边唱小羊叫声时,手部动作上咩咩,下咩咩,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2)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和下。 师:我们1起来看看都有谁来前来参加,瞧,树上有只猴子!看,树下有谁呀? 幼:树下有条毛毛虫。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棒!1下子就发现了,真棒!好,我们在来看看这边小鸟在哪里? 幼:小鸟在树上。 师:小兔又在哪里呢?。 师:小兔在树下。 (3)幼儿自由找寻小动物们所在的方位。 师:好!现在我们1起去找1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1起来听音乐会!请小朋友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哦! 幼:(幼儿自由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好!请找完小动物的小朋友们悄悄回来,舒服地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幼儿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3、欢送嘉宾,巩固方位。 (1)出示房子,分辨上、下方位。 师:小动物和我们1起听听音乐会有些累了,这里有间房子,这栋房子分有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房间。请将在树上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请将在树下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幼:(幼儿送小动物到房间里休息。) (2)师幼共检验。 师:好!我们1起来看看在楼上房间里休息的有:小鸟、小猴、猫头鹰......在楼下房间里休息的有:小兔、小狗、小熊、毛毛虫......你们大家同意吗? 幼:同意!(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4、美味餐点,巩固方位。 (1)幼儿观察餐桌的上面和下面的物品,再次巩固上和下。 师:听完好听的音乐会,肚子是不是有些饿了?看看餐桌上有什么? 幼:蛋糕、水果、饼干...... 师:蛋糕在哪里?(教师从桌子上将蛋糕拿起来给幼儿看看后立刻放回桌子上,用动作提示幼儿。) 幼:蛋糕在桌子上。 师:哦,桌子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那桌子下有什么?(桌子下有椅子。)好,我们1起坐下来品尝美味的餐点吧!
5、分享交流,结束部分。 师:吃完好吃的,我们1起到外面看看还有谁也来参加吧!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智力游戏“动物躲猫猫”。 2.园外延伸:亲子活动,在家练习上下方位。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依靠行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森林音乐会”情景,让幼儿们在1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幼儿们首先从听音乐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然后找寻小动物认识上和下,再到送小动物去房间休息巩固上和下,最后品尝餐点经验提升等循序渐进认识方位,在整个过程中用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也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1致,真正做到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去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并会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 感知物体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图1幅、桌子1张、床单1张。
2、图片: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看谁最快。让幼儿初步感知上下。 师:今天我带来了1个好玩的游戏,他的名字叫做看谁最快: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椅子下,小手放在小脚下,小手放在小腿上。 (2)用“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学会用上下方位词,表达物体的上下关系。
1、师:看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高兴,有几个动物朋友也想来跟我们小朋友玩儿游戏,看看都有谁来了?(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
2、师:他们今天给我们带来了1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做“捉迷藏”。它们要把自己藏起来,让小朋友们找1找到它们都藏在在哪里了!
3、师:游戏开始了。我们1起数5下:1…3…5。(教师揭开桌面上的布),引导幼儿说出动物们分别藏到了哪里?
4、教师小结:小猴、小鸟藏到了桌子上面,小兔和小狗藏到了桌子下面。 (3)通过游戏:送小动物回家,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师:现在小猴子、小鸟、小兔、小狗要回家了,我们要跟他们说什么?(再见)哎呀!糟糕!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出示大树背景图),怎么办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师:小猴子它住在什么哪里呀?(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小兔子呢?(树下面)谁来把她们送回来呀?
3、师:还有谁没有找到家?(小狗和小鸟)她们的家住在哪里呢?(引导语:树上还是树下)
4、师小结:小猴子住在树上面,小兔住在树下面,可是有小鸟和小狗还没找到家,小朋友还帮助小鸟和小狗找到家好吗? (4)操作:送小狗和小鸟回家。
1、教师发放操作纸,幼儿操作。
2、师:小鸟的家也在树上面,小狗的家住在树下面。你们真棒,都是爱帮助别人的人,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家。小动物让我谢谢你们,还叫我带了礼物给你们。(奖励幼儿贴纸)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9
1、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上下》是学前班中班数学课本的1个内容,只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对上下的空间方位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1空间方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生日快乐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贴图、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画有柜子的A4纸、水果贴纸)
4、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的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1特点,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游戏、操作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方位。
5、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受上下空间方位; 难点:能清楚的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情境导入:给大树爷爷过生日; 教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相继出示老鹰、小兔、小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鹰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1)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观察课件,比较小动物的位置,用语言准确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鹰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儿注意,引出活动主题; (2)引导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说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师播放歌曲、与幼儿1起唱生日歌,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 (2)认识上、下
1、观察课件,准确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儿观察,说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运用实物,以具体的形象向幼儿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儿理解。 (3)游戏: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4)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2、指名让幼儿上台汇报,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
1、幼儿摆放实物,把大树爷爷的生日礼物放到柜子里;
2、个别幼儿到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1说自己把这些礼物分别放在什么地方。加强、巩固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 篇10 第1课时 认识上下 学习内容: 学习教科书第9页,认识上、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辩别空间方位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使学生掌握方向上、下以及谁在谁上,谁在谁下的方向。 学习重点: 主要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设计思路: 首先对话引出课题,再通过课件体会主题图上下的含义,并理解以谁为准的上下关系。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这个学期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你们愿意和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1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聪聪和我门做个小游戏。对话: “鼻子下面是什么?” 学生指并回答:鼻子下面是嘴巴。 “嘴巴上面有什么”?(可以是鼻子,眼睛等。)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1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 1.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想去吗?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图上有火车、大卡车、轮船、白云等。还可能会说:火车的下面有轮船,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等。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可以是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你们想问什么呢?学生提问题,其余同学解决。 2.打开书,把第1页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理解上下含义,并理解谁在谁上面,谁在谁下面的上下含义。
3、活动 1.拍手游戏。 a.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b.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小朋友动手摆,如把语文书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画1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4.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互相讨论1下。 学生可能会说:课桌上面有什么,黑板上面有什么,我们教室在2楼,楼上面是几班,楼下面是几班,等等。 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有很多,你们说的都很好。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上下的理解并找出生活中的上下例子,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巩固练习; 完成“做1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把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教师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5、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
6、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