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小班儿歌教案

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



1、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耳朵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好奇心,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力。   活动准备:   

1、兔子、松鼠、公鸡头饰。   

2、PPT课件。   

3、儿歌《谁的耳朵长》、欢快音乐。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引入活动:   

1、老师和幼儿互相问好。   

2、师和幼儿1起唱儿歌。   

3、师:(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中都有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幼儿回答)   (2)唱的都是小动物的什么呀?(耳朵)   (3)耳朵有什么用呢?试着说说看。(幼儿自由交流)   

4、(教师故作神秘)小朋友,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你们听没听见有谁在说话?噢,原来是老虎大王。(PPT出示老虎)   我们1起向老虎大王问声好吧!(组织幼儿问好)老虎大王来到我们班干什么来了?哦,原来今天呀,森林王国里要举行1场比耳朵的比赛,它想请我们小朋友1起去当评委,大家愿意吗?(愿意)   

2、模拟比赛,学习儿歌   

1、我说你猜,认识参赛动物(播放PPT,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语言说说这3种动物耳朵的样子特征)   师:小动物们的耳朵大不1样,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小动物们闪亮登场。   (1)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   (2)树上跳,吃松果,睡觉尾巴当被子。——松鼠   (3)头戴大红帽,身穿花外衣,每天喔喔啼,催我早早起。——公鸡   

2、今天小动物们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谁来试1试当1名“小播音员”,响亮地把参赛选手的名字报1报。   幼:参加比赛的有……   

3、师:小动物都到齐了,它们太兴奋了。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小朋友们现在都是评委了,我当裁判,评委们可要坐直了,今天的比赛1共有3项,第1项比赛是“谁的耳朵长?”你们能像我1样报报比赛的项目吗?(引导幼儿学说:谁的耳朵长/短/看不见?)   

4、这3个项目比赛的冠军已经产生了,是哪些小动物获得呢?接下来,老师来报项目,小朋友来宣布结果。(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兔子的耳朵长。松鼠的耳朵短。公鸡的耳朵看不见。)   

5、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比耳朵的这场比赛中藏了1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呀?   

6、师朗诵儿歌。   

7、女孩拍手问,男孩做相应动物的动作来回答。   

8、小游戏:《谁的反应快》   (1)为幼儿分发头饰,播放欢快音乐。   (2)组织游戏:游戏幼儿站成1排,1名幼儿问,戴相应头饰的幼儿必须做着动物的样子向前跳1步回答,并接着问,游戏如此反复,说错者出局,反应慢者出局。   

3、迁移经验,学习创编。   

1、以上是儿歌中提到的几种动物的耳朵,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的耳朵,比如河马、小猪、羚羊的耳朵长什么样?你能学着刚才我们学的这首儿歌的样子自已编1编吗?   

2、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仿编。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仿编的.儿歌。   

4、延伸: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其它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1起编成儿歌,明天说给老师听,好吗?   

4、结束活动:   小朋友,就在刚才呀,老虎大王告诉我,比耳朵的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想请我们小朋友1起去参加,分享小动物的快乐,大家想不想去呀?好了,让我们1起听着儿歌《谁的耳朵长》,学着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1起去参加吧! 中班语言比耳朵教案2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第

8、9页图画,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大胆猜测它们在1起做什么,小字点在做什么。   

2、学习字宝宝:“比、耳朵、谁、脸、听、象,马、猫、狗、猴、兔”   

3、喜欢欣赏第6课《比耳朵》,理解作品的内容。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启蒙阅读》第4册《比耳朵》大范例。   

2、字卡:“比、耳朵、谁、脸、听、象,马、猫、狗、猴、兔”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把手在耳朵旁说)放小朋友们,你们听,谁在叫?喵喵……汪汪……好像还听到许多脚步声,有蹦蹦跳的声音,有呱嗒呱嗒的声音,你们快看看是谁来了?   

2、(展开第8页、第9页彩色大范例说:“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看看都是谁?”   

2、新授部分   

1、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两幅图画里面有谁呢?(引导幼儿按照1定的顺阅读,不重复不遗漏地描述画面,随机出示字卡“象、马、猫、狗、猴”)   

2、你们猜1猜这些小动物在1起做什么?(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引导说出故事的内容)   

3、老师把小动物们在比耳朵的事情编成了1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比耳朵》我们1起来听1听,小朋友们要认真听哦,t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呢?(教师范念儿歌)   

4、儿歌念完了,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呀?你听到儿歌里都讲了什么呢?(让幼儿回答,引出整句儿歌)   

5、讨论:谁在比耳朵?它们的耳朵1样吗?   

6、现在我们1起把这首儿歌完整的念1遍,老师大声的念,你们小声跟念。   

7、小朋友们念的真好听,这些小动物在1起怎样比耳朵?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呢?兔、马、猫、猴、狗的耳朵又是什么样的呢?(让幼儿说出这些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8、(发书,翻到第8页)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8页《比耳朵》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这首儿歌里面除了字宝宝还有什么呢?(动物小头像)我们1起看着图书指着字宝宝把儿歌在念1遍。老师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9、请小朋友们摸摸自己的耳朵,看看同伴的耳朵,说说我们的耳朵像什么?和那些小动物们的耳朵比1比有什么不1样呢?   

3、活动总结:   表扬上课认真听讲并且能够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朋友。   小百科: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小班儿歌教案



2、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机房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歌曲中相关景色图片。    活动过程:   

1、律动、练声   

1、《我们大家做得好》   

2、《这是小兵》   

3、《我们有1双小小手》   

4、《小鸟醒来了》   

5、《我的好妈妈》   

2、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春天来了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3、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出示相应景物,如:花、蜜蜂、蝴蝶、   柳树等。   

4、教师小结春天的特征:春天来了,天暖和多了,经常会下雨,各种   颜色的花都开了,树上长出了新的叶子,农民伯伯都忙着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今天老师还带来1首关于春天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春天》   

3、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在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1共有几段?第1段唱了些什么?第2段唱了些什么?蝴蝶姑娘和蜜蜂在干什么?小白兔儿为什么1跳1跳又1跳?(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和蜜蜂出来采花蜜,小白兔出来吃嫩嫩的青草。)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4、学唱 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伴奏下朗诵第1段歌词。   

2、学唱歌曲第1段。   

3、幼儿演唱歌曲第1段。   

4、朗读第2段歌词。   

5、教唱第2段歌曲。   

6、幼儿演唱歌曲第2段。   

7、完整演唱歌曲。   

5、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儿歌: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1蹦1跳又1跳。    活动反思:   歌曲《春天》是1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歌词很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本活动主要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的主要特征:并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1、活动前自制歌曲图谱   小班孩子靠语言和他们说他们记忆不够,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我结合歌曲内容自制了歌曲的图谱,直观形象的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这样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把歌词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1下就理解并记住了歌词,激发了幼儿地学习情绪,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氛围中很愿意看着图片来学唱歌曲了,有兴趣来参与。   

2、活动中唱唱跳跳   活动中为了解除枯燥的唱歌方式,我抓住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在唱歌的同时让幼儿看着歌的图谱1边唱歌1边做动作,幼儿唱1句歌词,要求摆1个动作。在游戏的氛围中,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认真倾听歌曲内容并愿意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曲内容,能看着图片演唱歌曲内容。在动作创编的时候,女孩子都表现得很积极,创编的动作也较好看。男孩子则比较被动,以后要多多鼓励,男孩子也来积极地创编动作,选择其中较好看的动作让幼儿来进行歌表演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1问1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1起学念儿歌。   

4、幼儿1边表演1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1问1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7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7星瓢虫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7星瓢虫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   你在哪儿见过7星瓢虫?   (让幼儿自由互说)   2.观察图片   教师:仔细看看,7星瓢虫长的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概括7星瓢虫的特征:   有两对翅膀,3对足,身体是半球形。   穿1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1对翅膀,   第2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1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   头很小,有1对大眼睛,1对触角,6条腿(3对足)。   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有3个,中间1个大黑点,左右翅膀各1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背诵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7星瓢虫好不好?   自然结束。   附:儿歌   7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   1234567。   小瓢虫,真卖力,   1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   乐得棉桃笑眯眯。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儿歌。会表演儿歌。   

3、活动难点:   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的同时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4、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5、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通过游戏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师:瞧!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1圈)   ⑵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2、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1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1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1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1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1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   师:我与好朋友面对面,5个手指头张开,举起来,与好朋友的小手交叉,两只脚1前1后站的稳稳的,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游戏2——3次)   

5、结束   师:“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我请你们当小老师,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吗?(开火车出活动室)    儿歌:"拉大锯"课后反思   

1、对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1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1语言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活动1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让小朋友与姥姥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1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1句亲切的呼唤:"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随音乐旋律,轻松的成为主人,在开火车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丰富了歌词"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让幼儿达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这1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唯1疏漏了1个知识准备--幼儿实际经验的准备,由于幼儿没有经验的铺垫,当我1出示"姥姥"指偶,问幼儿:"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教师欠缺了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区分"姥姥"和"奶奶",而是运用了稍带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姥姥",虽然幼儿都能接受,但似乎显得有点强求!   第2环节,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这1环节中,教具的精美与充分的运用使的孩子们的注意力1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孩子们1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观参与活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然后教师适时的让他们动起来,自己上来操作教具进行表演,成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歌词"拉大锯,扯大锯",由于"大锯"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幼儿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的掌握!这里教师忽略了讲"大锯"的特征,如果再详细点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幼儿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儿"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适时的休息会儿,听教师欣赏儿歌1遍,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下个环节。   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引导孩子们用小手变出"大锯子"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1来,孩子们又变的积极活跃起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我请孩子们自己找1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1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1,“女儿、儿子”字卡各1,字卡“好”两张。    过程:   

1、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1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1个乖儿子,又来了1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1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1起念好,并认读。   2 、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3 、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4 、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儿歌中洞洞的特征。   

2、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儿歌   出示图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   重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2)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并适当地进行提问。   (2)重点提问:儿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将幼儿说到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4)重点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儿歌中小朋友的那种行为呢?你喜欢那样的小朋友吗?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3)念1念儿歌   第1遍,教师念儿歌,幼儿学做小朋友的动作。   第2遍,放慢速度,教师念1句幼儿念1句,边念边1旁贴图片。   第3遍,玩儿歌接龙游戏。   (4)有些活动,大家快来学本领   游戏规则:老师带着小朋友学怎样吃饭的本领,看看谁做得好,为做的好给予奖励。   (5)活动延伸:请父母鼓励孩子寻找正确的吃饭方法,让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因为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会互相谦让,通过李小多分果果的简单情节,来让孩子知道谦让,儿歌动作性强,富有表现力老师可以结合平时孩子分点心,和玩玩具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观念,分享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1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1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分果果要谦让和学会分享。   

2、学习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小朋友学会谦让,和分享。   

2、让小朋友分清平舌和翘舌音。   【活动准备】   

1、苹果图片十个,(9个大的,1个小的)篮子1个。   

2、请两名中班的小朋友扮李小多,张小弟,课前排练好儿歌表演。   

3、音乐。   【活动过程】   (1)情节表演,介绍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的苹果,我们1起来数数,1共多少个,(十个)小朋友们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不1样呢?(有1个是小的)   

2、这是中班的两位小朋友:李小多,张小弟。   

3、现在我们请出8名小朋友到上面来,排成1排,张小弟坐在最后,李小多表演分果果。   

4、问:分到最后1个大1个小李小多是怎么做的(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的)。   

5、小朋友们想想他怎么会这么做呢?(让孩子们自己讨论)   

6、请小朋友起来讲讲自己会怎样做。   

7、教师:我们平时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学李小多1样,要学会谦让,让着自己的小伙伴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1起玩,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和家人1起吃,大家要像李小多1样做个懂礼貌,谦让他人的好孩子。   (2)老师示范儿歌小朋友学练儿歌。   

1、小朋友学练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2、分组练习   

3、请个别小朋友到上面来念。   

4、请小朋友做分果果的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到谦让的好处,得到更多的快乐。   (4)老师小结:   李小多是1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会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大家都喜欢他。   

4、大家1起听《李小多分果果》的音乐结束。   (5)活动的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也学习李小多1样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婆婆。   【教学反思】   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1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1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我在儿歌中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表演,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的兴趣,让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大家学会了谦让。小朋友都喜欢上来表演,都感觉特别有趣。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也有小朋友会提出要是他,他会把大的留给自己,针对这1情况可能是小朋友都很小,也才上幼儿园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把好的东西都让给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认为大的苹果应给是他自己留着,我就会给小朋友讲我们要学会去关心别人,学会谦让,这样我们都会感到很开心。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1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学会谦让和分享是美德是快乐!!!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初步掌握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专心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制作立体云朵、星星、布偶、月亮、   2.音乐:《梦幻曲》   3.自制星空展板1幅。    活动过程:   

1、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玩游戏、幼儿找藏起来的另两位老师。   师:“宝宝们,周老师和李老师呢?找找看,她们在哪儿?”   师:“你们怎么找到老师的啊?”   请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找到老师的。(丰富词语“藏”、“露”)   

2、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   (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游戏,宝宝们眼睛赶紧闭起来。”(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两只脚。)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我们1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谁在天上飘呀飘?   小月亮找到谁藏猫猫?   小月亮的脚藏起来了吗?   谁看了眨眼笑?   我们1起来学1学星星眨眼笑的动作。   4.集体学习儿歌《藏猫猫》。   师:“这首儿歌真有趣,我们1起来看着图片说1说儿歌好不好?”(带领幼儿集体学说儿歌)   师:“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3、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朵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师:月亮宝宝玩得好开心,小云朵也好想玩啊!你瞧,它也来躲猫猫了。教师演示教具,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创编。   师:“云朵怎么样?。”(飘呀飘)   师:找个…(演示教具,让幼儿学说接下来的话)   师:它躲好了吗?(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学说藏着头、露着脚)   小云朵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4、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儿歌:藏猫猫   小月亮飘呀飘,找块云朵藏猫猫,   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我妈妈》语言儿歌教案?



3、《我妈妈》语言儿歌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我的妈妈 活动由来: 现代家庭子女数不多,每个幼儿都是众人关心、照顾的焦点。正因如此,容易养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其他人想法,感受生活态度。所以如何让幼儿走出自我,拥有1颗关怀、感恩他人的心,因此安排了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照顾。体会妈妈的爱,并学会怎样感恩。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模样及特色。

2、培养幼儿有颗感恩的人,懂得惜福。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让幼儿对“向幸福出发”节目有初步认识。

2、物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场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发的节目主持人,欢迎大家!” “向幸福出发,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有请我们的小嘉宾闪亮登场(幼儿入场)

2、“欢迎你们,知道你们今天参加的是什么节目吗?很高兴你们成为这个节目的小客人。”

2、教师引导幼儿,猜猜爱的人是谁?

1、师:你们知道吗?“向幸福出发”这个节目是1个感恩和表达爱的1个节目,今天我们也要爱1个人?她是谁呢?让我念1首儿歌,你们就知道了。(教师念儿歌《我的妈妈》)

2、师:你们猜到是谁了吗? 幼:是妈妈 师:对了,今天我们爱的人就是——妈妈。分析:此环节,使幼儿了解妈妈是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并为下1个环节做铺垫。

3、利用“找游戏”,讲述妈妈的模样及特色 (1)播放课件,让幼儿1起“找妈妈”。师:今天,还有几位小客人也想参加我们的节目,可是在来的路上不小心跟她们的妈妈走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幼:帮她们找妈妈。师:让我们1起帮帮她们。(2)观看PPT,引发幼儿的讨论。师:他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 幼:大耳朵图图,他妈妈瘦瘦的。师:对了,你知道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 幼:我妈妈也瘦瘦的,头发长长的。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短短的。师:你们看,这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呢?(课件中显示图片) 幼:这是壮壮,壮壮的妈妈在这里。师:壮壮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 幼:壮壮妈妈胖胖的,头发是卷卷的。师:谁的妈妈的头发也是卷卷的,请举手。师:这又是谁呢?这位妈妈又长的什么样子呢?你们妈妈跟他1样吗? 幼:这是小豆丁,他妈妈是带着眼睛,个子高高的那1位。我妈妈也带着1副眼睛…… 师:你们太棒了,都帮小客人们找到了他们的妈妈!他们要谢谢你们。小结:原来我们的妈妈都是不1样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头发长长的,有头发短短的,还有带眼睛的,她们都不1样。此环节选择了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贴近图片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具体描述妈妈的样子,激发起想像力的欲望。

4、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并学会感恩 (1)师:说了这么多你们妈妈的样子,那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呢?是怎样照顾你?帮你们做哪些事情呢? 幼:妈妈帮我穿衣服,妈妈很爱我。幼:妈妈喂饭给我吃。幼:我生病的时候,我妈妈1直抱着我,很担心…… (2)师:妈妈原来是这样爱你们,我这也有几张妈妈爱我们的照片,让我们1起看看。播放PPT,让幼儿感受妈妈的爱并做小结。

5、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恩之意 师:妈妈这么爱你们,你们爱她吗? 噢,爱,爱就要大声说出来,让我们1起向爱我们的妈妈说1声:“妈妈,我爱你!”

6、唱响“世上只有妈妈好”再次感受妈妈的爱 “节目快结束,让我们1起唱响“世上只有妈妈好”再1次的感受妈妈的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7、结束活动(播放PPT)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朋友们,“向幸福出发,有爱大声说出来”本期的节目到这就要结束了,最后我祝愿我们身边的妈妈,幸福安康!感谢你们的参加,让我们下期再见。”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确,所以在进行讨论或提问时,尽量提供幼儿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动安排上,先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模样,再深入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再表达出来。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体验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谁的耳朵》



4、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谁的耳朵》

大班上学期语言活动:谁的耳朵 授课教师:李喆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2. 培养幼儿把话说完整的习惯。 3. 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课件 2. 驴、马、象、猫、猴、狗的图片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活动难点: 能朗诵出问句的语气 活动过程:

1、 随音乐带幼儿入场 师:森林里要举行1场音乐会,我们1起去听1听把。

2、 以游戏引入 〈1〉音乐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师: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小朋友和我1起来做个游戏。 〈2〉提问:1. 小朋友唱歌的时候,提到的可以听声音的器官是哪1个? 2 小朋友有没有耳朵?在哪里呢?摸1摸 3. 耳朵都有什么作用? 4. 你是怎么保护耳朵的?

3、引导孩子说儿歌第1部分 师:今天不仅有我们小朋友来参加这场音乐会,还有几个小朋友也来了,我们来看1下,他们是谁? 出示课件:驴、马、象 提问:1. 谁的耳朵长? 2. 谁的耳朵短? 3. 谁的耳朵遮着脸?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驴的耳朵长 马的耳朵短 象的耳朵遮着脸

4、幼儿分角色说儿歌

5、分组以问答的形式来说儿歌

6、引导幼儿说儿歌的第2部分 师:还有谁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呢?我们以1起来看1下。 出示课件:猫、猴、狗 提问:1. 谁的耳朵尖? 2. 谁的耳朵圆? 3. 谁的耳朵听得远?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猫的耳朵尖 猴的耳朵圆 狗的耳朵听的远

7、引导幼儿分角色、分组来说

8、让幼儿感知音乐 师:观众都来了,音乐会就开始吧! 在听得时候,请小朋友用心听歌词,看你有什么发现。 播放课件音乐:《谁的耳朵》 师:音乐已经听完了,你有什么新发现? (歌词和儿歌内容1样) 师:请小朋友跟着音乐和老师1起来唱1唱 ,唱得时候你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十

1、带幼儿退场 师:我们1起去森林里找1找,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的小动物不1样吧 唱着儿歌退场。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儿歌教案



5、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儿歌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5官歌》含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5官歌》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歌曲,并且动作表现歌曲内容,了解5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5官,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5官歌》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5官歌》含反思 目标:

1、了解5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5官。

2、学习歌曲,并且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过程:

1、 练声《小动物的叫声》

2、 谈话引出课题:请幼儿说1说人的5官长在那里?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5官?

3、 学习歌曲《5官歌》。 (1) 欣赏《5官歌》2~3遍,提出要求:认真倾听,歌曲唱的5官是什么? (2) 告诉幼儿这首歌的名称。 (3) 教幼儿念1遍歌词。 (4) 教师完整地教幼儿唱歌曲《5官歌》1~2遍。 (5) 教师与幼儿1起听音乐唱歌,并边唱边做动作正确的指出5官。 4复习歌曲《办家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基本用汉语流利说出5官,少数幼儿还需加强练习。 小百科:5官,特指人的外貌长相。人们常说的“5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5种影响容貌面部特征。

小班儿歌教案



6、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机房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歌曲中相关景色图片。    活动过程:   

1、律动、练声   

1、《我们大家做得好》   

2、《这是小兵》   

3、《我们有1双小小手》   

4、《小鸟醒来了》   

5、《我的好妈妈》   

2、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春天来了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3、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出示相应景物,如:花、蜜蜂、蝴蝶、   柳树等。   

4、教师小结春天的特征:春天来了,天暖和多了,经常会下雨,各种   颜色的花都开了,树上长出了新的叶子,农民伯伯都忙着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今天老师还带来1首关于春天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春天》   

3、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在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1共有几段?第1段唱了些什么?第2段唱了些什么?蝴蝶姑娘和蜜蜂在干什么?小白兔儿为什么1跳1跳又1跳?(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和蜜蜂出来采花蜜,小白兔出来吃嫩嫩的青草。)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4、学唱 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伴奏下朗诵第1段歌词。   

2、学唱歌曲第1段。   

3、幼儿演唱歌曲第1段。   

4、朗读第2段歌词。   

5、教唱第2段歌曲。   

6、幼儿演唱歌曲第2段。   

7、完整演唱歌曲。   

5、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儿歌: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1蹦1跳又1跳。    活动反思:   歌曲《春天》是1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歌词很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本活动主要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的主要特征:并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1、活动前自制歌曲图谱   小班孩子靠语言和他们说他们记忆不够,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我结合歌曲内容自制了歌曲的图谱,直观形象的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这样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把歌词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1下就理解并记住了歌词,激发了幼儿地学习情绪,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氛围中很愿意看着图片来学唱歌曲了,有兴趣来参与。   

2、活动中唱唱跳跳   活动中为了解除枯燥的唱歌方式,我抓住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在唱歌的同时让幼儿看着歌的图谱1边唱歌1边做动作,幼儿唱1句歌词,要求摆1个动作。在游戏的氛围中,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认真倾听歌曲内容并愿意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曲内容,能看着图片演唱歌曲内容。在动作创编的时候,女孩子都表现得很积极,创编的动作也较好看。男孩子则比较被动,以后要多多鼓励,男孩子也来积极地创编动作,选择其中较好看的动作让幼儿来进行歌表演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1问1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1起学念儿歌。   

4、幼儿1边表演1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1问1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7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7星瓢虫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7星瓢虫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   你在哪儿见过7星瓢虫?   (让幼儿自由互说)   2.观察图片   教师:仔细看看,7星瓢虫长的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概括7星瓢虫的特征:   有两对翅膀,3对足,身体是半球形。   穿1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1对翅膀,   第2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1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   头很小,有1对大眼睛,1对触角,6条腿(3对足)。   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有3个,中间1个大黑点,左右翅膀各1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背诵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7星瓢虫好不好?   自然结束。   附:儿歌   7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   1234567。   小瓢虫,真卖力,   1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   乐得棉桃笑眯眯。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儿歌。会表演儿歌。   

3、活动难点:   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的同时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4、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5、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通过游戏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师:瞧!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1圈)   ⑵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2、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1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1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1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1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1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   师:我与好朋友面对面,5个手指头张开,举起来,与好朋友的小手交叉,两只脚1前1后站的稳稳的,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游戏2——3次)   

5、结束   师:“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我请你们当小老师,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吗?(开火车出活动室)    儿歌:"拉大锯"课后反思   

1、对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1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1语言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活动1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让小朋友与姥姥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1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1句亲切的呼唤:"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随音乐旋律,轻松的成为主人,在开火车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丰富了歌词"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让幼儿达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这1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唯1疏漏了1个知识准备--幼儿实际经验的准备,由于幼儿没有经验的铺垫,当我1出示"姥姥"指偶,问幼儿:"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教师欠缺了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区分"姥姥"和"奶奶",而是运用了稍带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姥姥",虽然幼儿都能接受,但似乎显得有点强求!   第2环节,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这1环节中,教具的精美与充分的运用使的孩子们的注意力1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孩子们1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观参与活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然后教师适时的让他们动起来,自己上来操作教具进行表演,成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歌词"拉大锯,扯大锯",由于"大锯"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幼儿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的掌握!这里教师忽略了讲"大锯"的特征,如果再详细点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幼儿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儿"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适时的休息会儿,听教师欣赏儿歌1遍,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下个环节。   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引导孩子们用小手变出"大锯子"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1来,孩子们又变的积极活跃起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我请孩子们自己找1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1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1,“女儿、儿子”字卡各1,字卡“好”两张。    过程:   

1、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1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1个乖儿子,又来了1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1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1起念好,并认读。   2 、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3 、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4 、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儿歌中洞洞的特征。   

2、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儿歌   出示图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   重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2)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并适当地进行提问。   (2)重点提问:儿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将幼儿说到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4)重点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儿歌中小朋友的那种行为呢?你喜欢那样的小朋友吗?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3)念1念儿歌   第1遍,教师念儿歌,幼儿学做小朋友的动作。   第2遍,放慢速度,教师念1句幼儿念1句,边念边1旁贴图片。   第3遍,玩儿歌接龙游戏。   (4)有些活动,大家快来学本领   游戏规则:老师带着小朋友学怎样吃饭的本领,看看谁做得好,为做的好给予奖励。   (5)活动延伸:请父母鼓励孩子寻找正确的吃饭方法,让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因为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会互相谦让,通过李小多分果果的简单情节,来让孩子知道谦让,儿歌动作性强,富有表现力老师可以结合平时孩子分点心,和玩玩具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观念,分享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1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1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分果果要谦让和学会分享。   

2、学习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小朋友学会谦让,和分享。   

2、让小朋友分清平舌和翘舌音。   【活动准备】   

1、苹果图片十个,(9个大的,1个小的)篮子1个。   

2、请两名中班的小朋友扮李小多,张小弟,课前排练好儿歌表演。   

3、音乐。   【活动过程】   (1)情节表演,介绍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的苹果,我们1起来数数,1共多少个,(十个)小朋友们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不1样呢?(有1个是小的)   

2、这是中班的两位小朋友:李小多,张小弟。   

3、现在我们请出8名小朋友到上面来,排成1排,张小弟坐在最后,李小多表演分果果。   

4、问:分到最后1个大1个小李小多是怎么做的(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的)。   

5、小朋友们想想他怎么会这么做呢?(让孩子们自己讨论)   

6、请小朋友起来讲讲自己会怎样做。   

7、教师:我们平时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学李小多1样,要学会谦让,让着自己的小伙伴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1起玩,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和家人1起吃,大家要像李小多1样做个懂礼貌,谦让他人的好孩子。   (2)老师示范儿歌小朋友学练儿歌。   

1、小朋友学练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2、分组练习   

3、请个别小朋友到上面来念。   

4、请小朋友做分果果的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到谦让的好处,得到更多的快乐。   (4)老师小结:   李小多是1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会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大家都喜欢他。   

4、大家1起听《李小多分果果》的音乐结束。   (5)活动的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也学习李小多1样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婆婆。   【教学反思】   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1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1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我在儿歌中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表演,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的兴趣,让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大家学会了谦让。小朋友都喜欢上来表演,都感觉特别有趣。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也有小朋友会提出要是他,他会把大的留给自己,针对这1情况可能是小朋友都很小,也才上幼儿园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把好的东西都让给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认为大的苹果应给是他自己留着,我就会给小朋友讲我们要学会去关心别人,学会谦让,这样我们都会感到很开心。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1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学会谦让和分享是美德是快乐!!!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初步掌握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专心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制作立体云朵、星星、布偶、月亮、   2.音乐:《梦幻曲》   3.自制星空展板1幅。    活动过程:   

1、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玩游戏、幼儿找藏起来的另两位老师。   师:“宝宝们,周老师和李老师呢?找找看,她们在哪儿?”   师:“你们怎么找到老师的啊?”   请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找到老师的。(丰富词语“藏”、“露”)   

2、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   (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游戏,宝宝们眼睛赶紧闭起来。”(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两只脚。)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我们1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谁在天上飘呀飘?   小月亮找到谁藏猫猫?   小月亮的脚藏起来了吗?   谁看了眨眼笑?   我们1起来学1学星星眨眼笑的动作。   4.集体学习儿歌《藏猫猫》。   师:“这首儿歌真有趣,我们1起来看着图片说1说儿歌好不好?”(带领幼儿集体学说儿歌)   师:“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3、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朵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师:月亮宝宝玩得好开心,小云朵也好想玩啊!你瞧,它也来躲猫猫了。教师演示教具,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创编。   师:“云朵怎么样?。”(飘呀飘)   师:找个…(演示教具,让幼儿学说接下来的话)   师:它躲好了吗?(用动作提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