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教案,品社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教案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教案



1、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提高自我救护意 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重点: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 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记得有个伟人说过我们是89点钟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1次,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它,才能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1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1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师:看完以上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 小结:由此看来,掌握食物中毒方面的知识,学会预防食物中毒,这是非常重要的!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食物中毒吗?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吗?怎样分类?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请你联系生活和你收集的案例资料,选择1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

2、先让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边讲解边补充。

1、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1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2、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多媒体出示) (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食用方法不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包括: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鱼、贝类、动物甲状腺及肝脏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覃、木薯、4季豆、发芽马铃薯、山大茴及鲜黄花菜等。 举例:豆角中毒。1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4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3)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上无异常,但确含有某种或几种“化学性毒物”的食物,随食物进入体内的“化学性毒物”对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异常作用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的急性中毒,称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a、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0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总结: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1些预防方法,提高自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品社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教案



2、品社怎样预防食物中毒与铅中毒教案

儿童体内含铅高,最重要的是首先要预防铅中毒,阻隔铅的来源。

1、勤洗手,不吮指 据统计,孩子体内铅有80%—90%是从消化道摄入。所以,1定要帮助孩子勤洗手,不吮指,使这正常行为造成的“铅摄入”降到最低限度。

2、少吃或不吃高铅饮食 像松花蛋、爆米花和劣质的罐头饮料和食品尽量少吃。不饮用隔夜第1段自来水,清晨先打开自来水放1—5分钟,因这段水含铅量较高。

3、饮食排铅:多吃含钙、铁、锌食物 在肠道里,钙、铁、锌与铅进人体内是通过同1运载蛋白,所以存在相互竞争机制。豆制品、肉类、蛋类和动物肝脏中含钙、铁、锌丰富。

4、避免接触污染 用食品袋装食品要防止上面的字、画、商标与食品直接接触。家庭墙壁用油漆装饰,或儿童玩具涂有油漆要防止油漆屑食入,因为彩釉、油漆中常常含有大量铅。蜡烛、废电池彩笔、记号笔、涂改液等都含有铅。

5、阻断铅尘污染 居住在马路边或工业区附近的居民,应经常用湿布抹去桌椅表面灰尘。食品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不要让孩子在马路边玩耍或长时间停留。 轻度和早期铅中毒出现的症状往往属“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发育迟缓,食欲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脾气急。 1至3级血铅水平的患者属轻度铅中毒,应该采取非药物驱铅,方法包括经常洗手、经常清洗玩具及学习用品、定期家庭扫除、讲究个人卫生、少吃含铅食品等等。专家说,驱铅药对身体也有1定的影响,会硌合掉体内的2价矿物质,所以不是3级以上(高于450微克/升)的铅中毒,无需服用药物。 天然食物也可排铅 据1项统计显示,根据国际沿用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目前全国城市儿童约有1半以上处于无症状的亚临床铅中毒状态,部分城市工业园区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高达85%以上。孩子铅中毒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心病。 专家分析,儿童之所以容易引起铅中毒,是因为铅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被吸收,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远远高于成人。而孩子排铅的能力比成人低,仅有2/3的铅可被排出体外,仍有1/3滞留体内,因此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现在不少家长选择排铅药帮助孩子排铅,专家指出,如果确诊为铅中毒,1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方法不得当的话,可能会产生孩子钙、铁、锌的丢失,还有1些会对其他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实际上,除了服用专门的排铅药物进行排铅外,改变不良生活或饮食习惯也可以辅助排铅,例如经常洗手、定期家庭扫除、少吃含铅食品等。定期清洁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啃咬玩具和学习用品。家中少用含铅的厨具、食物容器、油漆、颜料、化妆品、釉彩陶器。此外,调整膳食结构,也能抵御铅的毒性危害。吃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枣、黑枣和海带等海产品,像蔬菜,1些绿叶类蔬菜、胡萝卜这些蔬菜也都可以辅助儿童把铅排出。专家提醒,很多天然食物本身就具有1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能够促进排铅或化解铅的毒素。比如牛奶、豆浆中所含的蛋白质就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1些营养素,也可以阻止铅吸收或者降低铅毒性。而传统工艺制作的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量高的食品尽量少吃。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社会健康有毒的泡泡糖教案中班



3、社会健康有毒的泡泡糖教案中班

1、活动目标:   

1、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懂得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让幼儿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   

3、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2、活动准备:   

1、活动前,每个幼儿都吃1块口香糖,并在开课前做自行处理。   

2、6张不同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及投影仪。   

3、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1说自己是怎么处理刚才那块口香糖的。   

2、启发幼儿回忆并讨论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吃过的口香糖。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6个小朋友处理口香糖的行为,说1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A 把口香糖粘到别人身上B、把口香糖吐到地上C、把口香糖粘到墙上D、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E、把口香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F、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里

4、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口香糖才算是正确的呢?(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找出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并让未吐口香糖的幼儿当场用正确方法处理口香糖。   

5、老师介绍关于“天安门广场地面被口香糖污染”的新闻,从而使幼儿知道乱吐口香糖可不是1件小事,因为它会污染环境。   

6、教育幼儿也要为建设美丽的环境做贡献。   

7、幼儿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诗歌“地球妈妈,我爱您!”   

4、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也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小班安全教案有毒的雾霾



4、小班安全教案有毒的雾霾

活动目标:   

1、知道家里哪些物品是不适合玩耍的。能对各种行为进行正确判断,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2、在选择玩具时会考虑到安全因素,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两个分别贴有笑脸标志和哭脸标志的塑料筐。   

2、收集生活中的玩具、图书、饮料瓶等幼儿能玩的物品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电池等不能给幼儿玩的物品。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在家里有1些东西是不能随便玩的,你知道有哪些东西部能玩的吗?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中的各种行为。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玩什么呢,请你想1想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3、与幼儿讨论挂图中的内容。   (1)教师:这个小朋友发现食品袋里还有1个小袋子。小朋友猜1猜这个小袋子里装的使什么?可以吃吗?   (2)这两个小朋友正在看书,他们是怎么看书的?他们做得对吗?   (3)玩电动汽车和飞机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把飞机里的电池拆下来做什么?他做得对吗?   这两个小朋友发现了小药瓶,瓶子里有什么?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物品时不安全的。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有毒,不能用嘴巴咬。小药瓶里面还有没倒干净的药,这些药可不能随便吃。如果看书,可以坐下,好好的看。玩玩具拆下的电池也不能随便放,应该放到专门的回收电池的地方。   

4、游戏“分分类”,巩固幼儿对安全物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认识。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安全的吗?哪些东西小朋友可以玩耍或者使用呢?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1个分类的游戏,在桌面有两个塑料筐,1个上面贴着笑脸标志,我们把安全的可以玩的东西放进这个有笑脸的塑料筐里。另1个框子上贴着哭脸标志,我们把不安全的不可以玩耍或者使用的东西放进这个有哭脸的塑料筐里。   (2)教师:我们1起来看1看,找对它们的家了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