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 小鸭子找爸爸妈妈,幼儿园科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 小鸭子找爸爸妈妈



1、小班科学教案 小鸭子找爸爸妈妈

展开全部   

1、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2、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来源,它作为1种指导思想存在;依据教学目的,确定“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它有导向、激励等多种功能;“如何教”则是从教学策略、方法或教学模式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针对如何解决教学问题而采取的方法措施。   

3、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1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   

4、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1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把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温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5、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1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科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2、幼儿园科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科学教案:小鸭游泳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底,有的东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活动准备:

1、塑料小鸭若干只,水若干盆。

2、各种实验材料(如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塑料袋、毛巾、树叶、泡沫塑料等)。

3、幼儿用书第4册第3页。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今天小鸭和小石头要比赛,看谁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们猜谁会赢?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师操作(1)把塑料小鸭放在水里,观察小鸭子在水里会怎样。 (2)把小石头放入水里,观察小石头在水里会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沉浮现象:小朋友猜对了,是小鸭子赢了,小鸭子会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头沉落到了水底。

2、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提出猜想。 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你猜猜看这些东西是能沉还是能浮?(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自由表述)

3、让幼儿实际操作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沉浮现象。 (1)现在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东西1个1个的放到水里,看看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 (2)相互交流发现的秘密。 你猜对了吗?你发现的秘密跟你猜的是1样的吗?跟你的同伴说1说吧(先集体交流,然后请个别幼儿发言)。1会儿老师也要把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你们。 教师小结:老师发现的秘密是有的物体会像小鸭子1样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像小石头1样沉落到水底。 活动延伸:

1、 小朋友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浮起来,哪些东西可以沉下去呢?发现后跟同伴把物体放到水里验证1下好吗?

2、阅读幼儿用书第4册第3页,巩固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我的创新: 小结及反思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丰富的材料发现沉浮现象。整节课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真正体现了幼儿为主体,在玩中做、做中学,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教师也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对沉浮的知识点做适当的加深。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1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对饮料所产生的气泡产生好奇心。   

2、初步感知气体会使物体变轻并漂浮起来。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挂图。   

2、在两只透明的杯子里分别倒入汽水、矿泉水。   活动过程   

1、有气的水。   

1、教师将汽水、矿泉水倒入透明的杯子里,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区别。   

2、教师:汽水有泡泡,喝道肚子里会有气,会打嗝。矿泉水没有气,喝了不容易打嗝。   

2、小熊喝汽水。   

1、教师出示小熊玩具。   有1天小熊吉米喝了很多很多超级汽水。结果会怎么样呢?   

2、启发幼儿大胆设想小熊和可超级汽水的结果。   

3、结合挂图,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小熊喝了超级汽水,怎么了?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重点理解小熊喝了超级汽水,肚子里全是泡泡,会变得像气球1样轻,   在房子里飘来飘去。后来,小熊打了嗝,冒出气,才降了下来。   

3、小熊冒泡泡。   1.幼儿边翻阅活动材料,边听教师讲述。   2.教师以较慢的速度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把自己想像成小熊吉米,用动作来表达自己   对故事的理解,重点表现小熊变轻、漂浮,最后打嗝降落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1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1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2、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1看,和同伴说1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1: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幼儿2: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1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1: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2: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3、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1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4、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2、种子贴画。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5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3份,吸管人手1根,小盘3个。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5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5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2、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1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1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1定的互动。   

3、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1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4、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 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5、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1说,尝1尝、学1学、看1看、猜1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1步的了解。开始1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1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1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1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最优化。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底,有的东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3、了解小鸭子的生活习性,观察小鸭子。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塑料小鸭3只,水盆4个、透明玻璃缸1个。   

2、各种实验材料:积木、乒乓球、空瓶子、钥匙、铁环、5彩石、泡沫等。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出沉浮。   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河里游泳。老师把鸭妈妈放入河(玻璃钢)里,看,鸭妈妈浮在水面上,它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吗?(会)师把小鸭子放在河里,小鸭子也浮在了水面上,它也会游泳。   今天,鸭妈妈还为小鸭子带来了许多玩具,看,都有什么?(积木、乒乓球、饮料瓶、钥匙、铁环…)   这些玩具都可以陪着鸭宝宝在水面上玩吗?老师把积木放入水中,小朋友快看,积木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浮在水面上)它可以陪着鸭宝宝玩吗?(可以)老师把5彩石放入水中,咦,5彩石怎么样了?(沉在水底)它可以陪着鸭宝宝在水里玩吗?(不可以)   这里还有很多玩具,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呢?钥匙呢?(幼儿猜想)小朋友们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我们动手试1试,看1看究竟哪些玩具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玩具会沉在水底,好吗?(好)   

2、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沉浮现象。   

1、幼儿分成4组,每组放1个水盆,1组活动材料。   

2、将各种实验材料11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沉在水底。师巡回指导。   

3、操作完成后,幼儿交流发现的秘密。   

3、讨论实验结果,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有些物品可以沉在水底。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乒乓球可以浮在水面上)(我发现5彩石沉在水底)   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有:乒乓球、泡沫、空饮料瓶…   可以沉在水底的有:5彩石、钥匙、铁环……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物品会浮在水面上,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小朋友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可以沉在水底?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1起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物品可以沉在水底,好吗?(好)   小百科:鸭子 英文名称:Duck。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1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1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尝试在游戏中说说英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冬眠的动物   2.趣味练习:给冬眠的动物写封信   趣味练习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1、说说冬眠的小动物   请幼儿说说,知道有哪些小动物是冬眠的。   

2、观看幻灯片,师生讨论。   讨论幻灯片中的小动物是否冬眠。   (其中有争议的地方可让幼儿在“小问号”内记录。)   

3、游戏:Wake up!冬眠的动物醒来啦!   1.玩法   幼儿对纸袋里的小动物说些有关春天的话,然后把冬眠的小动物拉出来。   2.玩法   幼儿做冬眠的小动物,教师做叫醒小动物的人。   听到“冬天来了,许多小动物开始冬眠啦!”幼儿做睡觉状。   听到“春天来了,冬眠的动物醒来了。   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过来的样子。   然后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动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动物都醒过来。   规则:冬眠的.动物听到“wake up!wake up!”才可醒来。   叫醒小动物的人要说1些有关春天的话。   

4、给冬眠的动物写封信   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小朋友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话呢,写下来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手触摸水果,感知水果的软和硬、光滑和粗糙等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触摸和观察的结果。   

3、了解不同的触觉差异,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摸箱4个,花布2块   

2、猕猴桃16个,苹果17个,冬枣20个,桔子17个,香蕉6个,其他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1猜桌布的下面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可以用小手摸出水果。   出示魔术箱,请幼儿摸摸里面藏的是什么水果。   

2、猜测魔法箱里的水果,感知猕猴桃的触觉特征。   幼儿摸1摸,说1说自己摸的感觉,并大胆的猜1猜箱子里是什么水果。   把水果拿出来进1步观察,引导幼儿感知猕猴桃软软的、毛毛的、圆圆的等触觉特征。   

3、摸摸各种不同的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不同触觉特征。   结合已有经验,谈1谈其他水果的触觉特征。   自选喜欢的水果,摸1摸、说1说自己的触觉感受。   归纳小结触摸感受。   

4、游戏《请你把它摸出来》   幼儿根据教师所说的水果,从魔法箱里面把它摸出来。   幼儿自由摸箱内的水果,体验触摸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匹配是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随着“小司机”主题活动的进行,我发现幼儿对于各种各样的车很感兴趣,他们经常聚集在1起玩开车、停车的游戏,但是仅限于给车辆随意排队,没有按照1定的标记匹配停车,比较简单。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尝试运用常见的汽车图片、地垫,来创设直观生动的游戏情境作为停车场,让幼儿根据车子的特征(大小和颜色)来匹配相应的车位,从而帮助幼儿学习匹配这1数学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活动分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3个环节。   第1环节,幼儿观察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车子,感知发现车子的不同特征,为后面的匹配活动积累感性经验。   第2环节,幼儿通过碰碰车游戏来感受1个维度(大小或颜色)的匹配。   第3环节,幼儿了解和学习两个维度(大小和颜色)的匹配。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给予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幼儿在看1看、想1想停车场上的标记和自己车子之间的关系后再停车,接着让幼儿在讨论、分享中反思、检查自己的车子是否符合停车的要求,引导幼儿自我发现和纠错。   通过以上3个环节,幼儿在贴近生活的游戏情景中积极思考,建构关于匹配的经验,学习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   1.观察感知车子的不同特征,尝试根据车子的某个特征(大小或颜色)来匹配相应的车位。   2.在开车和停车的游戏情境中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   不同大小的黄色、蓝色地垫若干,汽车玩具及用汽车图片做的胸牌若千。   过程:   

1、寻找汽车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汽车。   (1)出示两辆车:大的蓝色车和小的蓝色车。 师:这两辆车有什么不1样?你怎么知道它们大小不1样?   (2)出示第3辆车:小的黄色车。   师:看看这辆车子除了颜色不1样,还有什么地方和其他车不1样?   (3)出示第4辆车:大的黄色车。   师:这是1辆什么样的车? 师(小结):原来汽车的大小和颜色都可以不1样。   

2、玩碰碰车游戏   师幼1起戴上汽车胸牌,扮演司机,模拟在马路上开汽车的游戏。   师:我们1起来边念儿歌边玩开汽车的游戏,好吗? 师:我是快乐的小司机,开着汽车做游戏,找1辆汽车碰1碰,大车碰大车,小车碰小车,黄车碰黄车,蓝车碰蓝车。(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小结):我们都碰到了和自己大小或颜色1样的汽车,真开心!   

3、玩找车位的游戏   教师展示停车场,引导幼儿寻找合适的车位停车。   师:下班了,各种各样的车辆都要回家了。小司机们,你们能帮自己的车子找到停车位,把车停好吗?   师:停车场的车位有什么不1样?(引导幼儿发现车位大小、颜色不1样。)   师:哪个车位适合停自己的车?   师:请你们按照自己车子的大小和颜色,找到合适的车位把车停好。   师:请你们检查1下,大家都停得合适吗?哪几辆车停得不合适?为什么?怎么停才合适?   师(小结):停车场的车位有大有小,颜色也不1样,汽车要选择合适的车位停车。   师:小司机们,现在请你们换1辆车,再来做1次游戏。(幼儿互换不同的胸牌再次游戏。)   延伸活动:   可在活动区创设更复杂的“停车场”环境,投放更多维度的“车辆”,供幼儿玩匹配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的特征,能发现身边自然景色的变化。   

2、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活动准备:   

1、选择花草树木、变化明显,并有迎春花的地方。   

2、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   

3、《幼儿画册》(第1册P28)和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1)、带领幼儿观察迎春花,通过看1看、闻1闻、说1说,知道春天来了,迎春花最早开放。   (2)、与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无颜6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带幼儿到户外游戏。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现无缝的蛋宝宝是捏不碎的科学道理。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蛋宝宝易碎却捏不碎”的秘密。   

3、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蛋若干,小碗人手1个(碗里有缝和无缝的蛋人手1个,且种类相同,如均为鸡蛋或鸭蛋)   

2、木头积木、不锈钢小勺等工具   活动过程:   

1、玩1玩,想1想   1)提供各种工具(木头积木、不锈钢小勺等),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把蛋弄碎。   2)说说自己是怎样把鸡蛋弄碎的?你觉得把鸡蛋敲碎容易吗?   

2、找不同   找找碗里的蛋有什么不1样?   

3、和蛋宝宝比力气   1)分别用力捏有缝和没缝的蛋   2)想想哪个蛋破了?为什么会破?   

4、经验分享:   幼儿陈述实验结果:无缝的蛋宝宝捏不碎。   活动反思:   教师在选择敲蛋的工具时,选择了比较结实的木头积木,不锈钢的勺子因为有1条扁平的边,所以幼儿不需要用很多力气就能用这些工具把蛋宝宝敲碎。这为幼儿得出“蛋宝宝很容易碎”的结论提供了前提,接下来,如果碗里放的蛋大小形状不1,会在引导幼儿观察时不能及时抓住观察重点在与是否有缝,会影响下1环节的进行,并误导幼儿的观察小结。所以,科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环节中各项物品的准备、取用都是很有讲究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探索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有关物体支撑的经验。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熟蛋若干,课前装饰成蛋宝宝。   

2、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等辅助材若干。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教学,边播放音乐,幼儿边跟随音乐做模仿动作,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用谈话引出课题。   

2、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蛋宝宝的特征,尝试探索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1、出示蛋宝宝,引导幼儿观察蛋宝宝,然后请幼儿说说蛋宝宝长的什么样子?(圆溜溜的、很光滑……),教师说:“蛋宝宝整天躺着,它想站起来到外面看看,我们能帮助它吗?”幼儿1起说:“能”。(教师为幼儿的探索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2、引导幼儿探索在平面上让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1、幼儿每人1只熟蛋,让幼儿自由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请个别幼儿说1说自己是怎样让蛋宝宝站起来的,用了什么方法?(磕了1个小坑,使蛋宝宝站起来的)   

2、教师讲述幼儿探索的情况,教师说:“许多小朋友都把蛋宝宝磕了1个小坑,才能使蛋宝宝站起来,那么我们不能把蛋宝宝弄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蛋宝宝站起来呢?”   

3、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1、我们请材料王国里的朋友来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好吗?(逐1出示各种辅助材料并说出其名称)   

2、进1步引导幼儿借助各种辅助材料,探索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   

3、请幼儿说说自己怎样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并演示给幼儿看看,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让幼儿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4、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各自使蛋宝宝站起来的各种好办法,并让幼儿逐1尝试。   

4、请幼儿说1说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吗?不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从电视上、书籍上、日常生活中找1找,回来后告诉老师。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放上各种材料(沙盘、瓶盖、小碗、积木、彩泥、沙包、各种米、手工纸、图画纸、手绢、小毛巾、棉花、电线等),让幼儿继续探索,从而激活幼儿进1步去探究、发现的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4、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1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根源,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的多样性。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3、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类材料:铃铛、响筒、口哨、小喇叭等   2类材料:竹筷、木梳、刷子、瓶盖等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4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1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1猜都是谁在说话?   

2、基本部分   

1、玩1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毁敬前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下面我们试着玩玩这些物品,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1)老师与幼儿交流,说1说用什么方法让各种器具和乐器发出声音。   (2)停止动作,使物体停止发出声音。   教师;说1说,为什么这些物体会1声不响了?   (3)小结:使物体运动起来,它就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教师:刚才大家1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现在我们分开来听1听竹筷会发出什么声音?玻璃杯会发出什么声音……   (1)开火车,幼儿各自用自己手中的器具,大家按“

1、

2、1”的节奏敲1敲,吹1吹。   (2)感受声音的不同性质,如纤清嗓、清音、高音、低音节奏快、节奏慢等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录音机播放的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   (2)流水叮咚响,1群鸭子嬉戏   (3)动画片《狮子王》的插曲   (4)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1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5)请幼儿说1说,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   

4、探索模仿稿带声音   教师:刚刚我们听到了马飞快地跑的,鸟儿欢快的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学1学?试1试,模仿这些声音   (1)学习模仿马蹄声   (2)幼儿交流模仿声音   (3)师生合作配音   出示森林背景图,老师操作鸟儿、大象、小猫、鸭子等图片由幼儿配音: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揉塑料纸或打纸片模拟小鸟上下纷飞。)   大象走来了(用拳头慢慢的敲桌子)   小猫走来了(喵喵!)   

3、结束部分   

1、小结本课: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认真听,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2、幼儿休息。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现在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准备上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1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名称、特征、材料及穿着者。   

2、知道要穿合适的鞋子。   

3、激发幼儿进1步了特殊鞋子的兴趣。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鞋子的图片若干;大人的鞋人手1份;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图片各1;   

2、特殊作用的鞋子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听说大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1个谜语。   猜猜是什么?(鞋子)   

2、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认识童鞋。   今天你穿的是什么鞋子呢?谁来给大家介绍1下?认识运动鞋、靴子、皮鞋、布鞋等。   (从鞋子的名称、材料、款式等来介绍,幼儿认识童鞋)   小结:我们小朋友穿的这种鞋叫童鞋。   

3、参观鞋展认识男鞋和女鞋。   

1、参观鞋城   小朋友的鞋子可真漂亮,今天正好是步步高鞋城开业,我们1起去参观1下,看看那里有些什么样的鞋子。   (小朋友参观鞋城,认识更多的鞋子。)   参观后提问:你看到了那些鞋子?哪双鞋子印象最深?   是什么材料做的?什么季节穿的?是谁穿的?   

2、送鞋   今天明明1家也来到了鞋城,我们1起来看看都有谁?(分别贴出明明、妹妹、妈妈、爸爸的头像)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他挑鞋子,你们能挑好吗?   (幼儿把鞋子图片放到相应的人身边)   请幼儿说说自己给谁挑选了鞋,挑选了什么鞋,并说说为什么送给他?   我们1起来看看妈妈得到了哪些鞋、爸爸得到了什么鞋、明明和妹妹得到了什么鞋?   小结:妈妈穿的这些鞋是女鞋,爸爸穿的这些鞋叫男鞋。   

4、游戏穿爸爸、妈妈的鞋   小朋友们你们穿过爸爸、妈妈的鞋吗?今天我们就来穿这大人的鞋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   (幼儿换上大人的鞋子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体验穿大鞋的感觉。)   你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穿大鞋是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穿大鞋会觉得不舒服,我们应该穿自己的合适的舒服的童鞋。   

5、认识1些特殊的鞋子   播放课件,你们见过里面的鞋子吗?是在那里见过的,谁穿的?   认识钉鞋、溜冰鞋、潜水鞋、芭蕾鞋等。    活动延伸:   继续去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了解更多关于鞋子的知识。    活动反思:   《有趣的鞋》这是1节手工制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习内容生活化,《有趣的鞋》1课让学生把熟悉的鞋作为创作的重点,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强调学生把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结合。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利用了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的美术造型活动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让学生在跨学科中探索美术学习、在快乐中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的收获!   首先是利用谜语导入激趣,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大量直观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鞋子图片,比较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了随着社会进步发展鞋的多样化、趣味性。同时,这多种多样的有趣的鞋,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进1步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其次在教学过程发展中,以我制作的1只鞋子为例,通过边说边拆下鞋面,拉直,让学生观察:鞋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再把鞋面和鞋底的宽度比1比,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鞋面比鞋底宽。并让学生说1说:为什么鞋面要比鞋底宽?我在展台上演示制作鞋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步骤。师生共同分析,制作鞋子所用的各种材料和各种装饰方法。教师的现场示范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1个重要的环节,这1环节体现了美术教师的美术基本功和自身的素质能力,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能使学生极快地掌握制作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示范整个制作过程也可示范作品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处,让学生更加的清楚、1目了然。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本人的示范不到位,鞋子装饰的简单、不够完美。   最后作品展示环节,我使用的评价方式有:自评:在学生自我评价时主要我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设计意图、巧妙构思、精心选材等方面展开评价。互评:我提出诸如这样1些问题:你最喜欢哪1件作品?喜欢这件作品的什么方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的作品及时的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但由于学生受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本课在互评环节学生表达的不太理想,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多引导。   总之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1个快活、轻松、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美、自己去探索生活、自已去张扬个性,这样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才能和潜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不同的保温材料保温时间的不同,有继续探索的欲望。   

2、学会使用温度计,初步掌握看刻度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料瓶、冰块、各种保温材料、温度计、黑板。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1)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要使冰块在较长的时间里都不融化,有什么办法?”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试验中进行尝试:   (1)认识各种保温用品,引起幼儿实验的欲望:“在那么多的材料中,你认为哪种材料的保温时间最长?”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选材料进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保温时间与保温材料的关系。   

3、出示温度计,介绍温度计上的刻度表示的意思及使用的方法:   (1)幼儿用温度计对水温进行测量。   (2)幼儿看刻度,介绍结果。   (3)将幼儿所说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得出结论。   

4、引导幼儿再次实验的兴趣:   师:“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哪些材料的保温时间长,哪些材料的保温时间短。那么,每种材料的保温时间究竟有多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你们还可以去试1试。”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兴趣,体验观察发现、探索学习的乐趣。   

2、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2、活动准备。   

1、投影仪1台,手电筒、照明灯若干。   

2、立体和平面玩具若干。   

3、画有各种物体的练习纸4张,油画棒若干。   

3、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2、难点是使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法。 玩“捉影子”游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启发回忆法。 “你们玩儿过什么样的影子游戏?”“为什么会有影子?”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进1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3、探索发现法。幼儿自由操作材料,进行探索学习,发现影子变化的秘密。   

4、讲述演示法请幼儿将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讲述或演示给大家看,进行经验分享,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5、操作实践法幼儿分组讨论,根据探索到的影子的秘密,合作画出光源或影子的位置,进1步理解光源与影子位置的变化关系。   

6、录像启示法通过观看录像“怎样把影子藏起来”,引导幼儿互相讨论,激发进1步活动的愿望,生成下次活动的内容。   

5、活动延伸。   依据幼儿的意愿,户外进行“捉影子”游戏或者“藏影子”游戏。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能简单地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果若干(苹果、桔子、葡萄、桂圆)。   

2、每张桌子上放有水果,1盆水。   

3、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1、看1看,摸1摸。   今天,我们小2班来了许多的水果娃娃,我们1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领幼儿到桌子旁去看1看,摸1摸。)   (水果是孩子们喜欢的食物,而这些水果又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这就能较好的跳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想1想,猜1猜。   

1、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里洗个澡,那请小朋友猜1猜,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会浮在上面?(幼儿猜测。)   (猜想法是探索类活动中常用的方法之1,当孩子对水果放到水里产生兴趣以后,教师让他们来想1想、猜1猜,1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2、教师根据幼儿猜想和判断,做记录。   (交流自己的猜想是1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孩子喜欢的形式,这里我让幼儿说,我来记,把他们的不同猜想记录下来,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猜想是不1样的,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下1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3、试1试,记1记,讲1讲。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先操作,后记录。(先拿1种水果,把它放在水里,看它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然后记录在记录卡上。)   (通过上1环节的'猜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进1步激发了,他们很想尝试1下。于是我运用了操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这1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在这次探索过程中我就鼓励、引导幼儿多观察,多操作,多实验。了解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同时用贴图片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   

2、请幼儿说说记录结果。(边说教师边演示实验,并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的记录卡上。)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实验。   (由于第1次实验后,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所以我就安排了第2次实验,让幼儿通过再次实验,再来判断结果。)   

4、展示记录卡。   

4、结束活动。   师:除了这些水果,你们还知道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请小朋友回家后,如果爸爸妈妈买了其它的水果回来,你也试1试,把它们放到水里又会怎么样?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本活动旨在和幼儿1起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让幼儿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引导幼儿通过1系列观察实验活动,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发现“物体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多媒体、台灯、小熊、各种形状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通过演示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3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1只小动物,看看是谁?(小熊)   演示1.(开灯)看墙上有什么?(小熊的影子)。关上灯,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没有光,就不能有影子)。   演示2. 开灯有光了,我把小熊放在台灯后面,看墙上有小熊的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怎样让它有?为什么?(只有小熊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光,才会有影子。小熊挡住光就有小熊的影子,小朋友挡住光就有小朋友的影子,老师的手挡住光就有手的影子。   请小朋友站起来,找1找自己的影子,伸伸手,跳1跳。请小朋友说1说,还有什么光能照出影子。(太阳光、月光、烛光、火光等都能照出影子)。   

2、改变光的位置,或者改变物体的位置与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出示小熊)先在背后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再举得高1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在离他近1点地方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在离他远1点的地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   小结:光的位置变了,影子就变了。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同样的纸折成山形最牢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活动,萌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1张A4纸,两个油泥盒子,1根吸管。   

2、每组1盒塑料积木。   

3、折纸扇,石棉瓦,平常的瓦片等等。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你见过桥吗?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们见过的桥都是用水泥钢筋或者木头做成的,今天我们也要做1座自己的小桥,这座桥能够放1块积木在上面。   教师介绍材料:积木、纸、吸管。   提出要求:两块积木座桥墩,吸管是桥下面的流水,纸用来做桥面。   

2、幼儿制作纸桥。   (1)幼儿进行第1次操作,并请做好纸桥的幼儿将纸桥展示在桌子上。   提问: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进1步提出要求:这次要在桥上放3块积木,你可以把你的纸桥变1变。   (2)幼儿进行第2次操作,并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你的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游戏:比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刚才大家做出的纸乔都能够放3块积木,现在我请大家来比赛,看看谁做的纸桥能够放的积木最多?   (提出要求: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并数1数最多在桥上能够放多少积木)   从每组选1个小朋友上来展示:比1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讨论:你做的纸桥最多能够放几块积木?为什么你的纸桥能够放这么多积木?   

3、帮助幼儿了解简单原理   结论:“当纸弯曲之后能够承受的重量变大,弯曲的次数变多,承受的重量也就变大了,而且弯曲的次数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纸桥也就越牢固。   

4、扩展幼儿的经验,日常生活当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利用弯曲后来使它便牢固的?(瓦、折纸扇、瓦楞纸等等)   

5、总结,激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制作山形的纸桥,通过弯曲次数的变化,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科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5、幼儿园科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科学教案:小鸭游泳 活动目标:

1、能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底,有的东西浮在水面。

2、愿意在操作中进行探索 活动准备:

1、塑料小鸭若干只,水若干盆。

2、各种实验材料(如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塑料袋、毛巾、树叶、泡沫塑料等)。

3、幼儿用书第4册第3页。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今天小鸭和小石头要比赛,看谁能浮在水面上,小朋友们猜谁会赢?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师操作(1)把塑料小鸭放在水里,观察小鸭子在水里会怎样。 (2)把小石头放入水里,观察小石头在水里会怎样。 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沉浮现象:小朋友猜对了,是小鸭子赢了,小鸭子会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头沉落到了水底。

2、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提出猜想。 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你猜猜看这些东西是能沉还是能浮?(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自由表述)

3、让幼儿实际操作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沉浮现象。 (1)现在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东西1个1个的放到水里,看看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 (2)相互交流发现的秘密。 你猜对了吗?你发现的秘密跟你猜的是1样的吗?跟你的同伴说1说吧(先集体交流,然后请个别幼儿发言)。1会儿老师也要把自己发现的秘密告诉你们。 教师小结:老师发现的秘密是有的物体会像小鸭子1样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像小石头1样沉落到水底。 活动延伸:

1、 小朋友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浮起来,哪些东西可以沉下去呢?发现后跟同伴把物体放到水里验证1下好吗?

2、阅读幼儿用书第4册第3页,巩固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认识。 我的创新: 小结及反思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丰富的材料发现沉浮现象。整节课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真正体现了幼儿为主体,在玩中做、做中学,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教师也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对沉浮的知识点做适当的加深。

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6、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什么鸭子会游泳》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听听看》 ●活动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1过程”。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1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尝试运用听、看等感官探究问题。 2.培养幼儿初步分辨不同声音并进行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门铃若干(小狗、小鸡、小鸭),外观1样的彩色房子模型4个(其中1个是干扰)。 ●活动过程 1.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声音的不同。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看咱们小2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快来看1看,都有哪几只小动物来了 幼:小狗、小鸡、小鸭。 师:小动物可喜欢小朋友了,它们特别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快来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但是玩完游戏后要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幼:小动物能响。 师:小动物都能发出响声,它们的声音1样吗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鸡是“咣当咣当”的。 幼:小鸭是“叮当叮当”的。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门铃声音,用操作尝试的方法分辨不同的声音。 师:3只小动物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它们在1片绿绿的草地上建了3栋1模1样的房子。可是房子1模1样。小动物们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家。于是他们的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把每座房子都装上门铃,每家门铃的声音都不1样,每只小动物身上都带着1个和自己家门铃声音1样的门铃,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你们赶紧猜1猜,这几座房子都是谁的家。 幼儿晃动手中的小动物,将小动物身上的声音与各房子的门铃声相对应。幼儿猜出门铃声后,教师播放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晃动小动物。 3.听声音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鸡、小鸭、小狗已经和小朋友们玩了很长时间游戏了,他们的妈妈想让自己的宝宝回家休息1会儿。现在,请小朋友听到门铃声后将动物宝宝送回家,可千万别送错家哟。 动物妈妈晃动门铃叫小动物回家,幼儿送小动物回家,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幼儿经验,再次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动物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他们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动物再领回来,每个小朋友领1只小狗、1只小鸡和1只小鸭。(强调“1只”) 教师引导幼儿领小动物。 师:刚才动物妈妈趁小朋友领小动物的时候,悄悄地搬家了。还好,动物妈妈在搬家的时候把它们的门铃也1起带着了,咱们再来听听搬家后小动物家的门铃声音吧。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再送它们回家吧。 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送动物回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互相纠正。如,这里怎么又有小狗又有小鸡呢咱们1起来听听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晃动门铃,引导幼儿将声音进行对比。 ●活动延伸 科学活动:门铃声音从哪来。 引导幼儿将门铃拆开,感受制作材料,激发幼儿进1步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