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五篇】,安全教育教案:《雪天安全教育》
1、初中信息技术教案【5篇】
。
2、安全教育教案:《雪天安全教育》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天使的花园3 《雪天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尝试解决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难。 教学准备: 1.恐龙玩具1个、动画故事《小恐龙的1天》 2.收集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小恐龙也很喜欢冬天,尤其是喜欢下雪的天气,但是,下雪却给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1起去看1看吧!
2、讲述故事《小恐龙的1天》 (了解在雪天活动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项) 提问: 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龙感觉非常非常冷,怎样让它暖和起来呢? 2.恐龙宝宝在玩打雪仗的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龙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龙做的对不对?那么你们在下雪天是怎样做的呢?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在下雪天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3、出示“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打雪仗时,往同伴的头上、脸上扔。 2.独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闹。 3.下雪后,在马路上奔跑。 4.玩雪后,直接将手放进热水里泡。 5.下暴雪后,在大树下、广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小结: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围巾,以免冻伤。小朋友不能独自到冰面上玩,以免发生危险。打雪仗。
3、初中语文教案范文
。
4、如何制作水粉装饰画教案初中?
装饰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1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1部分,多选择的是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目的是让学生在进1步体验造型带给人美感的同时,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1幅装饰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具准备: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1起来学习1种新的画种,它的名字叫装饰画。 板书课题:装饰画
2、新授: 1.师:什么是装饰画?你能说1说你听了它的名字后对它的理解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小结:装饰画1般是指具有装饰意义的绘画,是1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与1般的图案、图画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欣赏性和装饰性,其价值在于满足人们装饰的需要。 2.师介绍装饰画的种类: 师:其实,装饰画的种类和涉及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例如: 以适用环境划分,可分有人物装饰画、家居装饰画等等; 以性质划分,可分有抽象装饰画、现代装饰画等等; 以制作材质划分,可分有油画、动感画、木制画、摄影画等等; 以制作方法划分,又可分有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和手绘作品装饰画等等。 此外,装饰画作为1种工艺美术作品,它涉及到美术、鉴赏、工艺等的多个范畴,因而可以说它是1种聚集多元化的专业性产品。 3.欣赏书本作品 (1)丁绍光的《乐园之梦》 你能说1说作者在这张装饰画中表现了些什么内容吗? (学生回答) 师小结:静谧的蓝色密林中,洁白的飞鸟与婀娜的少女相依想戏,引发人们无限美的联想。疏疏密密地交织在1起的金色线条,带给画面1种月色融融的感觉。 (2)平时我们经常画的画叫写实绘画,今天欣赏了装饰画后,你觉得装饰画和写实性绘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装饰画与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解读装饰画与写实绘画的区别,了解相同题材和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4.装饰画绘画方法 (1)装饰画构图,是我们不断刻苦锤炼的首要课题。装饰画的构图较1般绘画更具鲜明的视觉特点,要求简单明了。1句话,装饰画的构图是体现装饰画特点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当然也是装饰画观点的集中反映。 装饰画的构图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性较强。它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是根据作者的观念自由发挥组织画面的。由于装饰画是通过鲜明强烈的视觉语言的传达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因而装饰画的构图1般是比较鲜明的。也就是说,画面大的结构应当清楚鲜明,这样,才能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感受深刻。 (边欣赏书本范作边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装饰画的正确理解;学习装饰画的构图。欣赏感受装饰画的特点和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2)装饰画的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关系综合、概括、抽象出来,利用色彩的浓淡、冷暖、明暗、互补等对比手法进行色彩艺术创造。这些知识我们会在第6课《装饰色彩》1课着重学习。
3、布置作业: 请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1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装饰画的基本能力。 第2节
1、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装饰画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1下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2、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富于变化的线条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3、继续创作绘画作品,教师辅导。
4、课后拓展
1、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学习装饰画?
2、装饰画构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5、初中体育教案
作为1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体育教案,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初中体育教案1 1.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1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4.教具准备: 多媒体、卡片、红5角星。 5.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6.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2、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2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1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3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 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8.课堂小结: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5角星多。 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初中体育教案2
1、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设计思路主要依据2期课改中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1”的指导思想,结合初3体育中考中的选测项目篮球,教会学生基本的行进间运球上篮动作,体会起步点与连贯动作协调1致。通过体育课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突出“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行进间运球上篮是篮球技术中较难掌握的1项技术,特别对于女生来说具有1定难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动作表象。主要做到4句口诀,1跨大步接球牢,2跨小步用力跳,3要抬腿举球高,4要手指手腕用力巧。不仅将口诀熟记于心,并能在练习中加以灌输,达到要求。
3、学生情况分析 在教学中发现女生对于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掌握与男生相比相对较弱,为了解决这1问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原地运球与原地投篮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本次课是学习课,要求学生将口诀熟记于心并能在练习中完成1大2小3跳的基本要领,50%的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使运球起球上篮1气呵成。
4、教学目标:
1、通过对行进间运球上篮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50%能够完成1大2小3跳的技术动作。
2、运用篮球进行双手头上投掷的动作复习,学会腿腰臂3部位同时发力。
3、提高学生掌握上篮技术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上篮成功的乐趣。
5、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的`动作概念。
6、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上篮稳定性,使50%的学生能够掌握这1技术。
7、课的流程与设计: 在准备部分选用了原地准备操和原地跑步接喊数数脚的游戏开始,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前准备,在游戏中活跃课堂气氛又创建了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和投掷练习。本课对于初中的学生基本要求掌握篮球中的运球与上篮技术动作的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动作要领编成口诀的形式便于学生记忆,掌握连贯动作,更好地完成上篮动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地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 本次课通过球性练习,徒手练习,两人1组跨步练习与行进间上篮等练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能力。最后的拓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上篮成功的乐趣,为了提高女生的稳定性,让女生使用小1号的篮球,明显提高了女生控制球与掌握球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主要体会双手投掷的正确动作要领,双手持球直臂后引,将身体拉成反弓型,体会后脚蹬地,腰背和手臂同时发力的顺序,注意出手后球运行的路线,尽量保持抛物线,提高运动成绩。选用标志桶接篮球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创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8、放松与评价 结束部分选用了瑜伽练习的个别动作,使学生在整堂课后又1次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在教师的示范学生跟做下使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气氛中逐步恢复心率,调节呼吸,放松身心。 初中体育教案3
1、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4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3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1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1(3)班和初1(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3、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5、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6、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7、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9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练习图示:略) 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2)基本部分 (32分钟) 1.篮球·运球(20分钟) (1)教学步骤:
1、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
2、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3、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
4、找1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5、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6、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习
7、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
8、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图示)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利用诱导性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 (1)练习顺序
1、试跑体验
2、讲解规则要求
3、赛前试跑
4、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图示)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 (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1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3)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习图示:略) 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习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8、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为30%-40%。
9、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习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
6、2021年初中生物教案范文模板
2021年初中生物教案范文模板 生物教师要把讲课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导考虑,让学生自个儿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比先讲课后实验的传统教法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生物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教材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1脉相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6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1个统1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建立: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情感是重点。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4、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发,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1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复习7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动物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1种生物流向另1种生物,有利于理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5、学习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去发现知识,逐步培养自助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见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事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6、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通过展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个“福娃”所代表的动物,由此引出新课。 2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1)通过展示几组日常所见的动物行为以及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此同时,深入了解动物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 (2)让学生阅读资料,引导学生从食物链和事物往的角度思考,来认识某种动物数量的消长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分组讨论,每组可以有选择性的回答问题,创设1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这种分为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很容易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从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结合旧知识的铺垫,学生对难点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突出也就顺理成章。 (3)复习7年级上册生态系统的内容,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循环的图片展示物质循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深层次的理解。 3引领知识,知情统1 动物在自然界中除了我们以上讲的作用外,你还知道那些?小组以比赛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从而延伸出我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4总结提升,画龙点睛 本节课通过对动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生物圈是1个同意的补课分割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整体。对于生物圈的保护,人人有责。 5练习 6布置作业:结合实际,办1份保护动物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第3章 第1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维持生态平衡
3、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2:原生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懂得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视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 通过懂得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1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懂得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能够使学生懂得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础单位。然而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照两者的雷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懂得,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尽管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级动物1样的营养方法——异养。通过实验视察还能够明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响敏锐。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照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点的懂得。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法与植物的营养方法不1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会合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1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能够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不久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1节课上,既要记住1系列名词,又要懂得1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1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领域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懂得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4周的收集管的认识,1些学生容易懂得成平面的结构。教师能够借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解释伸缩泡是1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懂得,它能够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过剩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1定程度后,通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1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特别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杂。教师能够进1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视察草履虫”是学生做的第1个动物实验。在显微镜下视察既小又活动的草履虫的确不容易。要突破这1难点,教师能够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课前组织1部分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培养,预备好具有1定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
2、教师示范或看录像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
3、注意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 本章参考课时2课时。 教学预备: 草履虫的挂图,模型。以及草履虫培养液。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1.引言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能力,把讲课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导考虑,让学生自个儿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比先讲课后实验的传统教法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本节课能够这样开始: 首先,教师取出1瓶装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水给学生看。接着,请学生从中取1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下视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用显微投影仪与学生1起制作1张临时装片,接着与学生1起讨论。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啥生物呢?有植物、微生物,还有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们这个地点看到的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叫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散布特别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它的体内有些特化的结构,用来保持它的生命和延续后代。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1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2.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的教学,能够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视察试管中有1定浓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使学生对草履虫有1定的感性认识: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1定是草履虫,它们喜欢集合在培养液的上方。它的形态结构特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第2,让学生从培养液的上方取1滴液体,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示学生:为了幸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能够想啥方法阻拦它。为啥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视察装片的同时,能够播放草履虫形态的录像片,以关心学生精确制片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够请学生把草履虫的形态画在黑板上。 第3,教师能够对草履虫名字的由来,做补充解释;也能够用草履虫的模型进1步定位草履虫的形态或在黑板上对学生画出的形态进行修改,以备讲结构时用。 3.关于草履虫的结构的教学,能够紧接形态进行讲解。教师能够问学生: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依旧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啥雷同点和不同点?怎么样证明这些雷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能够结合挂图或自画板图带领学生把草履虫的结构弄清楚。还能够给学生放录像,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身体1侧有口沟,其旋转运动的特点以及在布满棉花纤维的水中钻来钻去的模样。此外,还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身体内的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讲结构时,应有意识地提示学生:
1、草履虫的原始特点。
2、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4.关于草履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能够与植物对照地进行讲解。 教师能够问学生:绿色植物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草履虫又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呢?由此来启发学生懂得:自养与异养的概念以及草履虫的捕食、消化、吸收和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并明确给出排遣的概念。 关于食物泡的形成和移动路线,教师可画板图解释,并请学生用高倍镜视察1个草履虫体内食物泡的移动情况。在视察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问:食物泡的大小是否1样?哪儿的,哪儿的最小?为啥?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放录像解释,特别是排遣的过程。教师要告诉学生:草履虫的消化方法是细胞内消化。 关于草履虫的呼吸,教师能够借助板图解释: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全部身体表膜进行的。草履虫通过表膜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细胞质中。进入细胞质中的氧气有啥作用呢?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回想植物的呼吸作用。同理,氧气在草履虫体内也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2氧化碳和其他含氮废物,能够从体表(表膜)排出,也可和大批过剩的水1起借伸缩泡排出。 关于草履虫的排泄,教师能够先组织学生视察位于草履虫身体前后2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的运动情况,接着提问:
1、收集管与伸缩泡的关系如何,运动特点怎么样?
2、前后2个伸缩泡的伸缩特点是啥?这样伸缩的利益是啥?
3、伸缩泡中的废物通过啥道路排出体外?
4、啥叫排泄?它与排遣的区别是啥?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在黑板上小结草履虫的消化、吸收、呼吸和排泄的过程: 通过上述小结,能够使学生把草履虫的几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便于懂得和掌握。最后来,提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怎么样反响?这是下节课讨论的问题。 第2课时 1.引言的设计: 第2课时开始,教师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请学生回想第1课时所视察和学习到的内容及知识。请学生答复:
1、草履虫的形态,前端和后端的区别?
2、内部各部分结构名称?
3、草履虫的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过程?
4、草履虫在结构和生理上,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在学生答复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这样说:草履虫除了在形态、结构、生理上与植物有所不同外,还表现如今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响上与植物也不雷同。怎么样视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响呢?这时,教师能够先让学生自个儿设计1个实验,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些问题,让学生边视察边考虑。例如:啥叫应激性?清水对草履虫有没有刺激?草履虫对清水和盐粒的刺激是怎么样反响的?植物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动、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响有啥不同?最后来,教师要重申:
1、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响,这种反响叫应激性。
2、动物的应激性能够使它趋向有利刺激,回避有害刺激。
3、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响要比植物敏锐得多(能够举例)。
4、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是通过表膜上特定的结构感应的。 3.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雷同点和不同点。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3: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教学目标:
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5、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教学重点:
1、概述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2、举例说明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3、解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4、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教学难点:
1、说明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2、分析、应用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1、本单元知识网络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的概念、意义、方式 概念: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到1定阶段,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意义:维持生物物种(种族)的不断延续 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酵母菌等( 不是指植物的“芽” ) 主要方式 营养生殖:植物营养器官的嫁接、扦插、压条等 方式 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在无菌培养基上培养下1代 有性生殖 概念:1般是由亲代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下1代
2、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以相关的结构适应着各自的传播方式。 依靠风力:蒲公英 果实具有伞状的毛 依靠水力:椰子树 果实漂浮在水面上 依靠动物与人的运动:苍耳 果实表面有钩刺 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 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 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2、 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1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基因与性状:1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有性生殖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 常染色体 22对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类型:XY或__ 性染色体 数量:1对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性别决定方式:XY型 女性:__ 产生1种卵细胞 X
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1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变异 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4、作业:中考通1——20题 ● 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 ●教学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