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怎样溶解更快,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怎样溶解更快
1般来说加热或者加水能使溶质溶解更快。
2、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1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溶解现象,产生观察的兴趣。
2、能初步记录与交流自己实验结果,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糖、黄沙、赤豆若干,1张大记录纸。
2、幼儿操作材料:分别装有糖、黄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类盒、小调羹若干,记录板、记录纸、粘贴纸人手1份。
3、实验记录:用贴标记的记录形式。 谁在水里不见了姓名: 我的实验材料糖黄沙绿豆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
4、科学术语及词汇:溶解。
5、时间安排:20~25分钟。 教学过程:
1、幼儿认识材料,激发实验兴趣。 教师出示装有糖、黄沙和赤豆的盒子,让幼儿通过看1看,摸1摸,尝1尝,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样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
2、幼儿实验操作——谁在水里不见了 (1)、幼儿猜想,到集体记录板上记录猜想结果。
1、师:今天,3种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它们藏到水里面会怎样呢?你觉得哪个宝宝在水里会不见了?
2、幼儿独立思考、进行猜想,交流讲述。
3、幼儿到集体记录板上用粘贴小红花记录猜想结果。
4、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糖宝宝到水里会不见,有的小朋友则认为黄沙宝宝,还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赤豆宝宝。大家的想法都不1样,待会我们1起来试1试,做1做,看看到底是哪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 (2)、幼儿实验,在自己的记录板上记录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交待实验步骤。 师:
1、请小朋友选择1种宝宝,放在红色盒子里的小水杯里,用调羹搅拌1下,看1看发生了什么?它是不是在水里不见了?
2、如果这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就把看到的结果用小红花粘贴在“我的实验”里。
3、记住,试1种记录1种,然后再去试另外1种,记录1种。
2、幼儿证实猜想:将糖、黄沙和赤豆分别投入水中,观察谁在水里不见了。
3、幼儿实验记录:引导幼儿用粘贴小红花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自己的记录板上。
4、幼儿自由交流:大家的游戏做完了,哪个宝宝到水里去不见了呀?它们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看着你的记录表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5、幼儿交流,教师记录结果在大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糖宝宝放在水里会不见,化掉了,这就是溶解。
3、经验拓展。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会像糖宝宝1样放进水里也会不见呢?我们回去再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小班常识活动:轻和响
1、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2、活动准备
1、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3、活动过程 引题。 教师直接出示4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1定的解释。
2、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1、教师摇1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2、教师摇1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3、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4、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1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5、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1看吧!”教师分别打开4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6、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1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1摇发出的声音也不1样。
3、通过亲身操作进1步感知轻和响。
1、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1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1起来玩,好吗?
2、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1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1边。
3、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4、教师检查,纠正。
4、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1、听音乐1遍,区分响的1段和轻的1段。
2、幼儿和教师1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1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1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盒类、塑料袋、塑料瓶、易拉罐、酸奶瓶、纸等各种废旧材料。
2、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律动进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特殊的玩具宝宝,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它们能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而且每个玩具制造出的声音都不1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去试1试?”
2、幼儿自由探索,选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1、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制造声音的,使物品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肯动脑筋,通过敲敲、打打、揉揉、碰碰制造出了不同的声音!
4、分组配乐展示。 刚才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宝宝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了,那咱们把它们当成小乐器,用它们来为歌曲伴奏吧,分组开始。
5、身体发出声音。 用各种物品可以制造出声音,咱们的身体也可以制造出声音,试1试,好咱们1块来!随《幸福拍手歌》律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可以发出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体验。 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重点:初步理解沉浮 难点:认识标记并简单分类 活动准备: 1.石头、铁夹子、玻璃球,积木、塑料、泡沫块等十3份及图片1幅。 2.贝壳、磁铁、瓶盖、乒乓球等十2份,抹布每人1块。 3."↑"与"↓"的标记各两份,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1,盛水脸盆3个,筐筐若干,黑板1块。 活动过程:
1、引入 1.出示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好,我是哥哥,我叫"浮起来",专喜欢浮在水面上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往上翘了。我是弟弟,我叫"沉下去",专喜欢沉在水底下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向下垂了。"引导幼儿分别和他们打招呼。 2.师:"他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玩具。"教师逐1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认1认、说1说。
2、猜1猜、玩1玩、说1说 1.师:"哎呀,他们兄弟俩的玩具不小心混在1起了,哥哥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弟弟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怎么办呢,我们帮他们把玩具分分开吧。" 2.师:"我们先来猜1猜这里面有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 3.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测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图片。 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师:"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老师准备了3盆水,请小朋友们把筐筐里的玩具1件1件地放到水里去试1试玩1玩,仔细观察哪些玩具放在水里的时候是浮起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 5.提醒幼儿玩具轻拿轻放,注意不要把水弄湿了衣服。 6.幼儿亲手实验后,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小朋友听,帮助幼儿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请说清楚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之后是浮上来的还是沉下去的。" 7.教师针对每件物品根据多个幼儿实验后的回答,调整黑板上的图片。 8.师:"我们看1看浮起来哥哥有哪些玩具?沉下去弟弟有哪些玩具?" 9.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木头积木、塑料模具和泡沫放到水里之后会浮在水面上(老师在"浮上来"表情旁边画"↑");石头、铁夹子、玻璃珠放到水里之后会向下沉(老师在"沉下去"表情旁边画"↓")。
3、认识标记,再次操作 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箭头标记,师:"现在老师把浮起来和沉下去用箭头标记来表示,箭头向上表示什么?箭头向下表示什么?" 2.教师出示贴有标记"↑"与"↓"的两只筐筐,引导幼儿将玩具分别放在两个筐筐里。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浮起来哥哥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浮起来的筐筐里,把沉下去弟弟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沉下去的筐筐里。" 3.教师提供贝壳、钥匙、瓶盖、海洋球等物品。师:"瞧,妈妈又给他们买了新玩具,也请你们来分1分,看看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请幼儿先操作,然后再放到相应的筐筐里。 4.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兄弟俩分清楚了他们各自喜欢的玩具,他们要向你们说1声"谢谢"呢。今天我们学会了1个本领,把玩具放到水里就能知道这个玩具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我们把这个本领和其他小朋友1起分享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3瓣嘴、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观看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2、观察小兔子
1、提问: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3瓣嘴)身体(椭圆形、4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2、提问: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1学好吗?
3、抱抱小兔子
1、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提问: (1)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2)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3)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4、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5、结束部分教师:我们和小兔子1起去散步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1起散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1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1看,说1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1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1起,编出1个更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知道萝卜的种类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萝卜的食用方法,喜欢吃萝卜。 活动准备: 1.各种萝卜的实物、图片若干。 2.每桌1盘切好的各色萝卜块。 3.萝卜雕刻的造型若干。 活动重点: 了解萝卜的特征。 活动难点: 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审美元素: 1.通过对各种萝卜的认识,充分感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萝卜的外形美。 2.感受萝卜造型的美。 活动过程: 1.出示萝卜造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师:你能看出是什么吗?(龙和凤)好看吗?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请幼儿自由讨论) (2)向幼儿简单介绍雕刻用的工具刀。 (3)欣赏1些萝卜雕刻的造型。 2.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萝卜实物: 师:你认识这些萝卜吗?你知道有什么样子的萝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萝卜。 师:看看,这儿有什么样的萝卜? 小结:萝卜有各种各样的,有橙色的胡萝卜,有白萝卜,有绿萝卜,有红萝卜,有紫萝卜;有圆圆的萝卜,有椭圆的萝卜,有长长的萝卜;有的萝卜比较大,有的萝卜很小。 3.讨论:你知道萝卜有什么用吗? 小结:萝卜可以生吃,可以做菜,还可以腌制成小菜等。 4.品尝萝卜。 请幼儿品尝各种萝卜,说1说,吃的萝卜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辣的。) 5.总结:萝卜有丰富的营养,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开展种植萝卜活动。
3、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rabbitmu007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 教学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 本次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对溶解知识丰富的感性经验,比如冲果汁、喝冲剂等等,并利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知溶解现象,提升幼儿0散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此节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尝试、实验、总结的方法,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并总结和了解使物体加速溶解的方法。 实施策略: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因此在此次操作中我。
4、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水能溶解什么教案
教学目的: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教学准备:
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 教学过程:
1、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 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 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教:小朋友水好喝吗? 幼:水甜甜的很好喝。 幼:老师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教:怎么有的小朋友说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 幼:因为甜的水里有糖。 教:糖在哪呢? 幼:对啊,糖在哪呢? 幼:糖在水里不见了。 幼:我知道,糖溶了。 教:那咸的水呢? 幼:是盐。 幼:盐也是不见了,溶了。 教: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现在老师做个实验。
3、 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教: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水里糖在吗? 幼:在,糖在水底呢? 幼:怎么糖不会不见呢? 幼:有1点糖不见了。老师你摇1摇。 幼: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 教:好,我用筷子来搅1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哦,糖越来越小了。 幼:糖不见了。 教:糖到哪去了呢? 幼:没有了。 幼:跑到水里去了? 教: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那盐呢? 幼:盐也是溶解了。 幼:糖和盐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幼:那放进奶粉就成牛奶了。
2、幼儿实验活动。
1、 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教: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 幼: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会溶解。相片,笔,鞋子,花, 小动物,布娃娃不会溶解。 教: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2、 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幼:"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 教:请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纸上。 幼:"老师我猜想味精不会溶解,""我认为沙子不会溶解""我猜小米会溶解,这样它才会变成米饭的"。 教: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11试1试。
3、 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教师让幼儿将方糖和红糖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并用筷子搅拌后发现方糖变小了,且越来越小至不见了。 实验中小朋友还发现红糖比方糖溶得快。
4、 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3、延伸活动:
1、制作饮料。 教: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 幼:"会变成饮料""变成草莓饮料""变成橘子水" 教:我们现在就来制作饮料。 幼儿动手做饮料。"老师我做好了。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还没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
5、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ppt课件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1个杯子,1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激发兴趣(出示1杯白开水和奶粉、细盐、苹果、各种豆豆)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认识苹果、奶粉、细盐、各种豆豆)这里还有1杯白开水。如果我把这些东西都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请幼儿回答)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试1试,好吗!
2、动手试1试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1杯清水,1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1杯清水,1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1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3、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1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2)让每个幼儿试1试,选择1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4、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1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活动延伸: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课后反思: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1直很高,出乐于参与活动,并把自己的收获能够和同伴分享,但也存在1些问题,如有的孩子喜欢去动别人的实验,小组规则意识不强等现象。
6、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1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溶解现象,产生观察的兴趣。
2、能初步记录与交流自己实验结果,乐意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准备:
1、教师操作材料:糖、黄沙、赤豆若干,1张大记录纸。
2、幼儿操作材料:分别装有糖、黄沙、赤豆的盒子若干,水杯、分类盒、小调羹若干,记录板、记录纸、粘贴纸人手1份。
3、实验记录:用贴标记的记录形式。 谁在水里不见了姓名: 我的实验材料糖黄沙绿豆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
4、科学术语及词汇:溶解。
5、时间安排:20~25分钟。 教学过程:
1、幼儿认识材料,激发实验兴趣。 教师出示装有糖、黄沙和赤豆的盒子,让幼儿通过看1看,摸1摸,尝1尝,认识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样小礼物,看看它们是什么?
2、幼儿实验操作——谁在水里不见了 (1)、幼儿猜想,到集体记录板上记录猜想结果。
1、师:今天,3种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它们藏到水里面会怎样呢?你觉得哪个宝宝在水里会不见了?
2、幼儿独立思考、进行猜想,交流讲述。
3、幼儿到集体记录板上用粘贴小红花记录猜想结果。
4、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觉得糖宝宝到水里会不见,有的小朋友则认为黄沙宝宝,还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赤豆宝宝。大家的想法都不1样,待会我们1起来试1试,做1做,看看到底是哪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 (2)、幼儿实验,在自己的记录板上记录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交待实验步骤。 师:
1、请小朋友选择1种宝宝,放在红色盒子里的小水杯里,用调羹搅拌1下,看1看发生了什么?它是不是在水里不见了?
2、如果这个宝宝在水里不见了,就把看到的结果用小红花粘贴在“我的实验”里。
3、记住,试1种记录1种,然后再去试另外1种,记录1种。
2、幼儿证实猜想:将糖、黄沙和赤豆分别投入水中,观察谁在水里不见了。
3、幼儿实验记录:引导幼儿用粘贴小红花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自己的记录板上。
4、幼儿自由交流:大家的游戏做完了,哪个宝宝到水里去不见了呀?它们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看着你的记录表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5、幼儿交流,教师记录结果在大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糖宝宝放在水里会不见,化掉了,这就是溶解。
3、经验拓展。 教师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会像糖宝宝1样放进水里也会不见呢?我们回去再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小班常识活动:轻和响
1、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2、活动准备
1、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3、活动过程 引题。 教师直接出示4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1定的解释。
2、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1、教师摇1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2、教师摇1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3、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4、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1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5、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1看吧!”教师分别打开4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6、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1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1摇发出的声音也不1样。
3、通过亲身操作进1步感知轻和响。
1、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1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1起来玩,好吗?
2、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1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1边。
3、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4、教师检查,纠正。
4、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1、听音乐1遍,区分响的1段和轻的1段。
2、幼儿和教师1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1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1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盒类、塑料袋、塑料瓶、易拉罐、酸奶瓶、纸等各种废旧材料。
2、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律动进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特殊的玩具宝宝,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它们能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而且每个玩具制造出的声音都不1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去试1试?”
2、幼儿自由探索,选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1、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制造声音的,使物品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肯动脑筋,通过敲敲、打打、揉揉、碰碰制造出了不同的声音!
4、分组配乐展示。 刚才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宝宝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了,那咱们把它们当成小乐器,用它们来为歌曲伴奏吧,分组开始。
5、身体发出声音。 用各种物品可以制造出声音,咱们的身体也可以制造出声音,试1试,好咱们1块来!随《幸福拍手歌》律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可以发出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体验。 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 重点:初步理解沉浮 难点:认识标记并简单分类 活动准备: 1.石头、铁夹子、玻璃球,积木、塑料、泡沫块等十3份及图片1幅。 2.贝壳、磁铁、瓶盖、乒乓球等十2份,抹布每人1块。 3."↑"与"↓"的标记各两份,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1,盛水脸盆3个,筐筐若干,黑板1块。 活动过程:
1、引入 1.出示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好,我是哥哥,我叫"浮起来",专喜欢浮在水面上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往上翘了。我是弟弟,我叫"沉下去",专喜欢沉在水底下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向下垂了。"引导幼儿分别和他们打招呼。 2.师:"他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玩具。"教师逐1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认1认、说1说。
2、猜1猜、玩1玩、说1说 1.师:"哎呀,他们兄弟俩的玩具不小心混在1起了,哥哥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弟弟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怎么办呢,我们帮他们把玩具分分开吧。" 2.师:"我们先来猜1猜这里面有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 3.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测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图片。 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师:"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老师准备了3盆水,请小朋友们把筐筐里的玩具1件1件地放到水里去试1试玩1玩,仔细观察哪些玩具放在水里的时候是浮起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 5.提醒幼儿玩具轻拿轻放,注意不要把水弄湿了衣服。 6.幼儿亲手实验后,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小朋友听,帮助幼儿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请说清楚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之后是浮上来的还是沉下去的。" 7.教师针对每件物品根据多个幼儿实验后的回答,调整黑板上的图片。 8.师:"我们看1看浮起来哥哥有哪些玩具?沉下去弟弟有哪些玩具?" 9.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木头积木、塑料模具和泡沫放到水里之后会浮在水面上(老师在"浮上来"表情旁边画"↑");石头、铁夹子、玻璃珠放到水里之后会向下沉(老师在"沉下去"表情旁边画"↓")。
3、认识标记,再次操作 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箭头标记,师:"现在老师把浮起来和沉下去用箭头标记来表示,箭头向上表示什么?箭头向下表示什么?" 2.教师出示贴有标记"↑"与"↓"的两只筐筐,引导幼儿将玩具分别放在两个筐筐里。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浮起来哥哥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浮起来的筐筐里,把沉下去弟弟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沉下去的筐筐里。" 3.教师提供贝壳、钥匙、瓶盖、海洋球等物品。师:"瞧,妈妈又给他们买了新玩具,也请你们来分1分,看看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请幼儿先操作,然后再放到相应的筐筐里。 4.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兄弟俩分清楚了他们各自喜欢的玩具,他们要向你们说1声"谢谢"呢。今天我们学会了1个本领,把玩具放到水里就能知道这个玩具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我们把这个本领和其他小朋友1起分享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秒度 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3瓣嘴、蹦蹦跳跳。 活动准备
1、动画片:可爱的小兔子
2、草、白菜、胡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观看动画片:小兔子,真可爱。
2、观察小兔子
1、提问: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3瓣嘴)身体(椭圆形、4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2、提问: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来学1学好吗?
3、抱抱小兔子
1、教师:你喜欢小兔子吗?我们来轻轻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吗?
2、提问: (1)小兔子全身长满了什么?(毛) (2)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3)抱起来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软软的、暖暖的。)
4、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爱吃什么?(青菜、青草、萝卜)
2、吃东西的时候它的嘴巴是怎么动的?
5、结束部分教师:我们和小兔子1起去散步好吗? 带着兔子和孩子们1起散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1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1看,说1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1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1起,编出1个更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萝卜的外形特征,知道萝卜的种类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萝卜的食用方法,喜欢吃萝卜。 活动准备: 1.各种萝卜的实物、图片若干。 2.每桌1盘切好的各色萝卜块。 3.萝卜雕刻的造型若干。 活动重点: 了解萝卜的特征。 活动难点: 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审美元素: 1.通过对各种萝卜的认识,充分感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萝卜的外形美。 2.感受萝卜造型的美。 活动过程: 1.出示萝卜造型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师:你能看出是什么吗?(龙和凤)好看吗?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请幼儿自由讨论) (2)向幼儿简单介绍雕刻用的工具刀。 (3)欣赏1些萝卜雕刻的造型。 2.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萝卜实物: 师:你认识这些萝卜吗?你知道有什么样子的萝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萝卜。 师:看看,这儿有什么样的萝卜? 小结:萝卜有各种各样的,有橙色的胡萝卜,有白萝卜,有绿萝卜,有红萝卜,有紫萝卜;有圆圆的萝卜,有椭圆的萝卜,有长长的萝卜;有的萝卜比较大,有的萝卜很小。 3.讨论:你知道萝卜有什么用吗? 小结:萝卜可以生吃,可以做菜,还可以腌制成小菜等。 4.品尝萝卜。 请幼儿品尝各种萝卜,说1说,吃的萝卜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辣的。) 5.总结:萝卜有丰富的营养,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开展种植萝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