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



1、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音乐《幸福拍手歌》。   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   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1、.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1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   ⑴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1边讲,1边跟幼儿对话。   ⑵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⑶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   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   ⑷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⑸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⑹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   ⑺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⑻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⑼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1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1个大大的拥抱。)   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   3.师生1起完整讲述1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   4.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   5.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1、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故事作为1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快乐是什么》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是1种快乐。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   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   

2、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扮小动物表演故事)。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3、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达到语言连贯表达故事内容。   

4、活动准备   头饰、录音机等   

5、说教学过程   (1)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引起幼儿兴趣。   (2)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3)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重点)说动物的话。   (5)分角色6人1组合作,表演故事。   (6)布置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点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   (7)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



2、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

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   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大家知道怎么写的吗?由我为大家搜集的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我们1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1】   【活动目标】   

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   

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   

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   【活动准备】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1边出示小兔头像,1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1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   

2、原来小白兔1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2、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我们1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   

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1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3、幼儿跟读儿歌。   

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   【中班美术教案大蘑菇反思2】   

1、捕捉材料,感受材质的适宜性。   情景1:我们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手工活动处于基本形状期,为了提高幼儿参加剪纸活动的兴趣,幼儿们先用用黄色的、绿色的橘子皮、树叶、菜叶、白纸、彩纸等创作蘑菇作品,最近有些幼儿发现橘子皮虽然颜色好看,但在镂空蘑菇花纹的时候发现不易折叠。树叶、菜叶同样如此。最后幼儿们都觉得白纸和彩纸使用起来方便。   这些材料来源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剪纸活动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巧妙的使用,哪些适合制作蘑菇、哪些材质不适合,为接下来的手工活动奠定了基础。   

2、情景式教学,形象直观。   在这节教学活动中我们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情景2:第2天我就用白纸制作的蘑菇带到班级,但我并没有立刻就将蘑菇展现给幼儿们看。而是先展示了多媒体教学。这个课件演示了“小头爸爸带着大头儿子去采蘑菇而最后发现蘑菇全被老奶奶采走了”。教师提问过渡语:蘑菇全被老奶奶采走了,怎么办?组织幼儿集体进行讨论,让幼儿感受到了我们要尊老,不能和老奶奶抢,自己制作蘑菇送给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通过声音的感受和图象的'清晰,让幼儿对蘑菇的形状、花纹有了进1步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调动了学习兴趣。   

3、巧用对话,体验美感。   教师与幼儿对话双方的关系应是平等的,不能强求幼儿接受教师自己对作品对象的看法,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和想象力,让幼儿有自己的探索和想象,教师与幼儿的对话通常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主要有:   情景3:   1.直接式提问   主要引导幼儿加深对欣赏对象的情感体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来描述作品,在《蘑菇》中第1环节欣赏蘑菇,了解了解蘑菇的基本形状。教师采用导向式提问:“你们看看蘑菇像什么?”(伞)   2.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为培养幼儿想象力而设计的,在第2环节探讨镂空剪纸方法。教师提问:“剪花纹时要怎么剪呢?请你用你的方法变变看。让幼儿思维更加发散。   3.比较式提问   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幼儿对物品的形式美的理解而进行的提问,在第3环节探讨花纹布局时,教师出示2张镂空剪纸(1张布置的很丰满、1张00散散)让幼儿探讨布局。并且提问:“你觉得这2张镂空花纹,哪张好看,为什么”充分发挥幼儿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   

4、启发诱导,多方位评价。   新《纲要》指出,教师在对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否有明显的探究兴趣。所以在最后的讲评环节:我会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从蘑菇的外形、花纹、对称、创意等)。介绍自己的新方法。也可请幼儿上前操作。谈谈自己在作品中遇到的困难。   情景4:他们有的介绍制作中的感受:老师我的蘑菇好看嘛,我还想再做1个。有的介绍自己蘑菇的花纹:我的蘑菇花纹可好看了,有3角形、还有小爱心呢。有的介绍了剪法:我的蘑菇是利用对折在剪,打开来就变成了蘑菇。有的用对折在对折,直接剪掉对折的角后就变成了美丽的花纹。有的孩子介绍了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刚开始佳佳没沿着中心线剪,最后她的蘑菇就不对称了。后来鹏鹏帮助了她,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通过分享经验,孩子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引发了幼儿再创作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的兴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

大班教案小兔怕怕教学反思?



3、大班教案小兔怕怕教学反思?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 通过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坏人经常又骗小朋友说好听的话给糖果吃,但是我们1定要告诉孩子,陌生人说的好话,或者对你笑,夸奖你,给你吃的东西千万不能搭理,避免被拐骗,坏人都是套着谎言的外衣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公开课同时也面向企业,是多个企业共同参加共同探讨同1主题的课程。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3、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纸制小路、(上面镂不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兔头饰1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魔术箱”1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生活的物体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电话给老师说:“昨天,它很想吃1根胡萝卜?”于是今天老师就给小白兔带来了1根胡萝卜,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萝卜图片),   师:“你们看,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柱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牙膏盒。”   师:“对,你们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体。”   师:“小朋友你们在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   幼:“魔方。”   师:“是什么形状?”   幼:“是正方体。”   

2、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⑴、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变魔术?(想)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呦!”   ⑵、教师变魔术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圆柱体。”   师:“它是什么样呢?”   幼:“没有角的。”   ⑶、依次出正方体、长方体进行提问。   ⑷、请小朋友上来摸1摸,通过触觉让幼儿说1说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3、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幼儿说1说,他们各是什么图形。   

2、教师拿出多种图形,让幼儿分组游戏分别找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再次加深了幼儿对这几种图形认识和了解,幼儿对游戏这1环节特别的感兴趣,但让幼儿通过触觉去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还有1定的难度。   【2】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感知3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1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1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3幅图,引导幼儿逐1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1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1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1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1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2、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3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1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2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3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1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3、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3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1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1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4、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内容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体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1共”、“还剩下”等词语。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



5、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音乐《幸福拍手歌》.   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   1.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   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1、.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1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   ⑴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1边讲,1边跟幼儿对话.   ⑵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⑶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   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   ⑷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⑸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⑹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   ⑺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⑻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⑼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1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1个大大的拥抱.)   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   3.师生1起完整讲述1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   4.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   5.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1、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故事作为1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快乐是什么》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是1种快乐.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   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   

2、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扮小动物表演故事).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3、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达到语言连贯表达故事内容.   

4、活动准备   头饰、录音机等   

5、说教学过程   (1)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引起幼儿兴趣.   (2)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3)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重点)说动物的话.   (5)分角色6人1组合作,表演故事.   (6)布置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点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   (7)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小兔喜欢吃什么?幼儿科学教案反思



6、小兔喜欢吃什么?幼儿科学教案反思

步子道。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