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魔术师故事教案?科学教案 好玩的拉线游戏
1、影子魔术师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1、通过1系列的观察实验活动,有兴趣地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
2、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 (2)室内布置的暗1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 (3)部分小动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绒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饮料瓶等。 (4)手电筒、简单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1、 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影子
1、师:我的手能变出各种小动物,请你看着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谁?
2、(猜猜老师的手影,在强光下变化出不同的形象)让孩子们尽情地猜1下“它是谁”? 你还能用自己的小手变出什么吗?来试试看?(给孩子机会,让他大胆尝试)
3、扩散思维: (1)、师:“刚才你看到的是我们手的影子,除了这些你还见到过谁的影子呢”?(尽量调动每个幼儿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 (2)、大树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怎么来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这里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表现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孩子探索影子的产生原因。
1、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它们的影子的?(教师引导孩子多说)
2、引导幼儿手拿手电筒照玩具或手:打开手电筒,让光照在墙上,用手挡在手电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关上手电筒“光”没有了,墙上就没有“手的影子”了。 总结:光被物体挡住就有影子。(引导孩子说1说)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老师(小结):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时、 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
3、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变化
1、桌子上有1些手电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1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变出影子来,再玩玩看看能不能发现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别有趣的地方,来告诉大家。 (幼儿探索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你们发现影子哪些特别的地方?(教师可引导:怎么会有影子的变化的?)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光离玩具近,影子就( 大);光离玩具远,影子就(小)光在玩具的这边,影子就在另1边,其实,光和玩具的距离位置会使影子发生变化的。
4、引导幼儿讨论: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出了什么产品?我们可以利用影子进行哪些活动?(手影和皮影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丰富对此的认识。)
5、尝试验证新的假设:影子会消失吗?
1、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有光,任何东西都有影子,影子还有许多变化,你能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变没吗? (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的影子躲起来的?)
2、延伸体验: 你能让自己的影子躲起来吗?走到阳光下面试1试吧。
2、科学教案 好玩的拉线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1系列有关绳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对玩绳的兴趣,让幼儿体会到玩绳的快乐;
2、通过玩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玩绳,使幼儿掌握简单的玩编技巧和方法,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两根绳,1份编织工具(利用纸板按照1定图形制上经线,另1根作为纬线进行编织)课件绳编作品若干、小魔术盒1个。 【活动过程】
1、利用魔术盒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小盒子,你们看里面有东西吗?老师要变个小魔术,看能变出什么来?(利用变魔术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
2、利用提问和实际操作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更多的玩法。 师:小朋友,你们想1想,绳子都能做什么用呢? 幼:翻花绳、当鞋带、当头绳、拼图案、当马鞭、跳绳…… 师:绳的用途可真多呀,下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1根漂亮的绳,你们试1试,看1看,玩1玩,看谁还能发现更多的花样。 幼:幼儿都在积极的用1根绳玩,有的系在脖子上当项链,有的当腰带,拼出了许多的花样,象花蝴蝶、蘑菇、花瓶、小树、鞋子、星星…… 师:刚才小朋友说可以翻花绳,现在小朋友就把绳的两头系在1起,翻1翻花绳,动脑筋,看谁的花样多,可以自己翻,也可以与伙伴1起翻。 幼:翻出了太阳、花布、大桥、死扣、星星。 师:小朋友,玩翻花绳,玩的真高兴,玩出许多花样,现在把绳子套在脖子上做个漂亮的项链吧。 幼: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把绳系在了脖子上。 (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使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能积极地去探索、去表现,也使幼儿在玩中乐意与伙伴1起合作,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使重点得以突破,而且把绳系在脖子上这1环节,又为进入下1环节做好了准备,使孩子们自然把绳放好。)
3、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展示绳的其他作品。 师:小朋友刚才玩花绳,玩得非常好。下面看看绳还可以作什么?播放课件,让幼儿欣赏。 幼:孩子们感到非常好奇,啊,真漂亮﹗ 师:老师把这些用绳子制作的东西带来了,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看1下。 幼:孩子们非常高兴地看、摸着这些作品,议论着,辨别着,这个是龙,那个是小猪……我在电视里看过(通过近距离观察、触摸,使幼儿的好奇心进1步得到提升,为下1环节做好了铺垫)。
4、让幼儿探索绳的编织方法 师: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1看,老师也给你们准备好了编织的绳,你们自己试1试,怎么编,编什么? 幼:有的幼儿在尝试中把纬线和经线混在了1起,有的幼儿很快就找到了规律,让纬线在经线中穿上穿下,1会就编成了漂亮的花纹、小动物等等…… 师:刘逸彤小朋友让纬线在经线上下跳舞,真好玩,还没编出图形的,也可以向旁边的小朋友学习1下…… 幼:孩子们大多数都找到了规律,掌握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但也有个别孩子找不到规律,无法编织出规定图形(在幼儿的示范和老师的讲解下,很快全班幼儿都学会了简单的编织技巧和方法,整个过程,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充满着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5、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编织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我们以后多加练习,就会编织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请小朋友们把编织好的作品拿给后面的评委老师欣赏(此环节肯定幼儿的操作,并给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保持对玩绳的兴趣,并进1步鼓励幼儿,使玩绳游戏得到延续和提高)。 【活动延伸】
1、利用自由活动,继续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2、回家与家长1起探索玩绳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反思】 此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玩出了许多的花样,确实体会到了玩绳的快乐,并在玩中乐于想象创造,达到了此次活动目的。但由于平时对编制接触的比较少,在编制环节花样还是比较少,还有待于继续开发。
3、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作为1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春天的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这1活动是在“美丽的春天”这1主题中生成的,我发现幼儿对于春天的花特别感兴趣,针对小班幼儿手脑协调能力还不够好,我试着让幼儿在剪花的过程中练习剪弧形。幼儿期是语言的敏感期,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快,我们班1日生活中贯穿了双语教学,结合这两点,我设计了这节双语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表达。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1)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5颜6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 (魔术本身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这里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 剪刀娃娃变魔术
1、 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 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 “小手变把小枪,放到剪刀里,张开1张大嘴巴,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咔嚓——咔嚓,小剪刀又剪出了什么形状的花?(正方形的花)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1下,再对折1下,(手拿小方形1角,开口角朝上)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1下。 (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3)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剪1剪,变1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1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闭拢。”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1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对于幼儿的作品都要加予肯定,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2 听,山间的小溪哗啦哗啦的唱着歌;草地上绿绿的小草露出尖尖的头,小鸟叽叽喳喳的开始唱歌了,因为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因为春天是温暖开始的象征,这些小鸟们都开心的为春天献歌。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春天在1年4季中的意义。 教案名称: 放飞春天的歌声(幼儿园春天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
2、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
3、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教案准备: 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案过程:
1、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
2、出示春天背景图。
1、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
2、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据幼儿回答逐1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师以故事形式小结。
4、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
2、教师范唱。
3、幼儿学唱。
5、表演唱
1、教师示范表演唱。
2、幼儿练习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3 目的: ⑴ 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讲述简单的角色和情节。 ⑵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讲述的能力。 准备: 图片1张、黑板架及磁性板、磁铁、小动物指偶。 过程: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⑴ 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⑵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1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 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 ⑶ 教师示范讲述。
2、幼儿想象编故事。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4 小班音乐活动《春天》 执教教师:瞿仙英 设计意图: 适逢春天大自然1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意境优美,从儿童的角度诠释了春天的美。此时设计这次活动应景应时。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主要想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感受春天美好的意境,表达对春天的美的喜爱,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完整的演唱出来。 活动难点: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黑板1块,花儿、蝴蝶、蜜蜂、小白兔等头饰若干。
2、《春天》音乐CD/磁带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法。
1、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花园里有什么啊?
2、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引入歌词,理解歌词
1、花园里天气怎么样?什么都开了?谁对着我们弯弯腰?
2、根据歌词的内容,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相应动作。
3、示范唱歌并让幼儿学唱
1、分解逐句教唱,并梳理创编的动作,对于大胆表演的幼儿 给予肯定和鼓励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进行表演唱
3、教师与幼儿共同随伴奏(陪班教师)演唱歌曲1-2遍。
4、游戏巩固法,教师扮演大灰狼,将幼儿分组表演蝴蝶、蜜 蜂、小白兔唱着春天的歌1起出去玩。在歌曲结束时(配 班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小动物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以 免被大灰狼捉住。
4、结束部分 教师带 领幼儿在音乐声中1起到教师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延伸: 课后教师可再上第2课时,让幼儿充分表演唱或在艺术角投放《春天》的歌谱,让幼儿开展区角游戏。 教学反思: 《春天》是1首节奏欢快,意境优美,比较受幼儿喜欢,活动中我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歌词摈弃传统反复跟读、枯燥的记忆法,让幼儿自主学习理解歌词,创编动作相对较难,活动中不尽人意,但基本达到我预设目标。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受十分喜悦!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5 教案目标:
1、能用连贯的、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讨论自己乐意参加的活动。
2、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教案准备:
1、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2、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为访问工作做好准备。 教案过程:
1、引起幼儿想了解春天人们在干什么的兴趣。 ⑴、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 ⑵、说说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在园中观察园内****(包括动植物的变化),并访问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 例如访问保健老师,知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每天吃的大蒜,是为了预防小朋友生病等。
3、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⑴、幼儿自由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例如: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树枝;清洁员用洒水车洒水、在运垃圾;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春天里人们的新款服饰。 ⑵、幼儿观看图片或录象,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幼儿园春天的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春天真美丽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不易被孩子们发觉,我们要仔细地寻找她留下的蛛丝马迹。由此,我设计了“春天真美丽”这1主题,通过这个活动让让幼儿到外面呼吸1下新鲜空气,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幼儿亲手培育、照顾自然角的小植物,亲身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并鼓励孩子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感受春天的美丽。 主题网络图: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地收集各种关于春天到来的气息,并且敢于用自己的语言在集体面前做自己的阐述。 2.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用美术作品表现春天,通过学习绘画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在春游中通过购买物品,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通过在活动中尝试解决困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1、用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指纹画、吹画和折纸作品小花丰富后墙和外墙。
2、语言区投放关于春天知识的图书、挂图、和汉字游戏字卡。 家长工作 帮助收集、查阅有关春天的知识材料,并且提供资料给大家共享。 通过家长园地、和每日的家园信息反馈及个别谈话,鼓励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踏青、去放风筝等等,帮助幼儿更好的完成教育目标。 活动过程 活动1春天的花儿 活动目标: 会用指纹画表达春天的小花 掌握指纹画的步骤和方法 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颜料、颜料盒、美术画纸若干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指纹画表现花朵的方法 活动难点:把指纹小花的花瓣组合成1朵朵5颜6色的小花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到处开满了颜色鲜艳的小花。小朋友喜不喜欢呀?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用我们的小手画出可爱美丽的小花。小朋友想不想学啊? 老师示范 老师用1个手指沾上颜料画出1片花瓣。 老师把沾了颜料的手指擦干净,同样的方法,把花瓣变成1朵朵漂亮的'5瓣、6瓣、3瓣等等花朵。(重点告诉小朋友们,在组合花瓣时,要保证花瓣围绕1个中点组合成1个圆形,不要太分散、也不要过分重叠在1起。)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老师先带领幼儿1起回忆1下画指纹画花朵的基本步骤。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在1旁指导。 活动结束 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以鼓励为主,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展示幼儿的作品,用幼儿的作品装饰教室的后墙和外墙。鼓励幼儿再接再厉。 活动2动物醒来了
1、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2、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冬天动物冬眠及春季天气特征的知识经验。 2. 故事课件,小鱼、青蛙和小蜜蜂的头饰,幼儿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带、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小动物的好奇心,产生爱惜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并对文学作品产生1定的兴趣。
4、活动观察
1、以游戏引题: 温暖而又春天真美丽来了,1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教师分别扮演小鱼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飞、叫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这种师演生猜的师生 互动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依次出示故事的4个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思考,例如:画面1,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2,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鱼醒来了,看见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样?”“它会怎么说?”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1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回答每个幼儿之后,点出课件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对每1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幼儿自我发现后。结合课件,师配乐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小动物在什么季节醒来了?为什么?”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鱼,小青蛙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醒来了,从而简单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4、再次通过课件,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 、小青蛙、 小蜜蜂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1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1步的发展。
5、故事表演,这1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1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文学作品。
6、活动延伸: 通过操作活动的评价:小动物都回到春天真美丽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欢小朋友.进1步激发幼儿爱动物,喜欢动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 听着《郊游》乐曲,师生1同到寻找春天里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使活动目标再次通过延伸活动得到强化与落实。
4、小班教案鹅卵石真好玩科学
综合活动 有趣的鹅卵石 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物的特征,丰富词语:光滑。 2.主动,大胆,合作探索,了解鹅卵石的功能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提高知识学习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会大胆想象创作绘画。 活动准备:1.每组1份鹅卵石,水瓶1只装3分之2的水,乌鸦头饰1个,每组颜料,棉签。 2.事先组织幼儿去走走鹅卵石铺的路。 3.在鹅卵石上画的笑脸等表情的范作。 活动过程:
1、“石头、剪刀、布”游戏引出主题。 1.老师用石头赢了小朋友,我厉害吧?今天,老师来给小朋友变个魔术,也让你们得到1块神气的石头好吗? 2. 请幼儿闭上眼睛,在“变变变”之后睁开眼睛,看看桌子上放的是什么呀?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鹅卵石的特征。 1.我们自己看看,摸摸,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和1般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2.鹅卵石真神气,请和你的好朋友1起玩玩鹅卵石,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的,好吗?
3、了解鹅卵石的功能作用,了解它的保健作用。 1.你在那里还见到过鹅卵石?有什么用呢? 2.请幼儿说1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4、教师表演“乌鸦喝水”,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解决。
5、幼儿操作。 1.老师说了它很神气的,你看我把鹅卵石变成了什么?让我们1起来把它变成这些可爱的娃娃好么? 2.幼儿操作在鹅卵石上作画,教师指导。 3.作品赏析。
5、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
1 教案1:《找空气玩空气》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操作的实验和游戏来感受空气的存在,掌握其特性。
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对科学小实验感兴趣。
3、能够不怕困难和失败,有1定的耐挫能力。 活动准备: 塑料袋、水盆、干的小毛巾、抹布、两盆植物 活动过程: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其特性。 T: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今天老师带来了1个谜语,请你们来猜1猜是什么、好吗? T:谜面是这样的: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是什么呀?(空气) T:是吗?(是)它在哪里呀?我怎么看不见,你们去把它找来,看看好吗?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1只小袋子,你们找到了把它装在小袋子里,之后回来告诉大家:你在哪捉到了空气?你看得见空气吗?能摸到空气吗?闻1下空气是什么气味的?
1、幼儿操作(找空气)
2、组织幼儿讨论(上述问题)老师示范给幼儿看,拧紧袋口,用手慢慢向下押,押不动,为什么?(袋里有空气)、
3、小结空气的特性: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空气,它是~的气体、 T:哦,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的气体,今天呀,老师根据空气这些特性要和小朋友们来玩1个变魔术的游戏,想看老师的魔术表演吗?老师:你们看好了、这有1只杯子,和1块毛巾,我现在将这块毛巾塞入杯子底里,请你们来告诉我这杯子里有什么?就毛巾吗?如果我把这只杯子倒扣到这缸水里,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毛巾会湿吗?老师操作,幼儿观察、发现操作结果:毛巾不会湿。同时,请幼儿说说其中的原因。(是空气把水顶住,不让它流进杯子的,所以毛巾没有湿)
4、激发小朋友的操作兴趣,同时提出更高的操作要求。T: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玩?请你们也去试1试,请你们边操作边注意观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可以提醒你们1下,刚才老师是杯底与缸底放平的,直着放下去的。如果将杯口倾斜1些呢?你们会看到什么呢? (在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性这1部分活动中,我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幼儿进行捕捉空气的操作活动,同时要求他们对捕捉到的空气通过将空气拧住后看1看、闻1闻、摸1摸,来探索、发现空气的特性;然后,应用小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与其特性,最后达到让幼儿掌握空气特性的目标。)
2、认识空气的作用。 T:空气既然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那要它有什么用呢?我想没有它也罢。(幼儿讨论空气的作用)
1、幼儿体验没有空气是不行的:请幼儿捂住口鼻,说说有什么感觉?(很闷,不能呼吸了)
2、做小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的1支用杯子扣住看结果,发现被扣住的蜡烛火熄灭了,而没有扣住的还在继续燃烧。
3、讨论:除了我们人需要空气,还有谁也需要空气?(动物、花、草、树木等)
4、小结:除了我们人类离不开空气外,还有动物、植物它们都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需要空气。出示两盆1样的种植,将其中的1盆用塑料袋包装住,1盆就这样继续生长。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观看小实验来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空气,空气对我们和大自然的万物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放风筝、制作的降落伞等。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幼儿能说出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空气的简单的利用,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
4、讨论保护空气的洁净。 (不乱扔垃圾、不乱焚烧、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获得清新的空气,关键是要减少空气污染。对室内污浊的空气,必须靠开窗通风等手段来改善等) 活动延伸: 课后观察植物的变化。 2 教案2:好玩的空气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认识空气,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适中的保鲜袋若干。
2、水彩笔、橡皮筋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保鲜袋,1个是充满空气的,1个没有空气的,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1样?(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空气的概念:空气是1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闻不到,看不见但是我们不能离开的气体。
3、提问:怎样把扁扁的保鲜袋变鼓起来?
4、操作活动:用保鲜袋装空气。教师用橡皮筋帮助幼儿把变鼓的保鲜袋绑好。
5、打扮空气娃娃。引导幼儿用水彩笔在保鲜袋上添画,把保鲜袋变成漂亮的空气袋娃娃。
6、幼儿和空气袋娃娃自由玩耍,结束活动。 12。
6、大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大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教学内容:
1、观察颜料溶解在水里的现象
2、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会变成新的颜色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2、在操作中能自己观察,乐于探索。教学准备:透明水瓶若干,水粉,颜色的图片(红,黄,蓝,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魔术师的帽子,魔法棒教学过程:手指谣:小花园,黑猫警长
1、(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今天老师变成了1个魔术师,要给小朋友变1个神奇的魔术,你们看,这是什么?(水),那老师要问了,水是什么颜色的?(透明)好,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请小朋友们和老师1起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晃动瓶子,使水与瓶盖上的颜料充分接触,使水变颜色。
2、这个魔术好玩儿吗?那你们想不想玩儿?好,现在所有小朋友都变成魔术师,请你和我1起变魔术,请小朋友拿起桌子上的水瓶,和老师1起说,1起做(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同时晃动瓶子,让每1个孩子的瓶子都变颜色。
3、请问,你们的水变颜色了吗?(变了)变成了什么颜色,请你举手回答,(我的水变成了红色…)拿出颜色图片,贴在黑板上,现在,请小朋友送水宝宝回家,什么颜色的水宝宝回什么颜色的家,(桌子上有3个颜色的框),按照颜色放好水瓶。总结:颜色可真有趣,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1起变魔术,变出更多的颜色,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