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神奇的头发,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

中班健康教案神奇的头发


1、中班健康教案神奇的头发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3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3 教具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1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6 板书提纲 7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1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2、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


作为1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1   设计意图:   稻子是家乡的1种农作物,幼儿对水数樱稻很熟悉,差不多每家都种水稻,他们对身边的薯备丛农作物有所了解。这节课以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稻米及稻草的用途让幼儿懂得爱护水稻,爱惜粮食。通过玩草垫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稻谷和稻草的用途,懂得爱护水稻,爱惜粮食。   
2、幼儿喜欢玩草垫子,能想出各种玩草垫子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1块草垫子、稻草1束、米1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是1个丰收的季节,很多东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出示图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1种秋天的农作物,它是谁呢?下面邀请小朋友1起来猜1猜。   
2、出示水稻图片:   提问:   (1)你们看这是……?(在我们这里,水稻小时候是长在水里的,所以它才叫水稻)   (2)你们看稻穗上1颗1颗成串的是什么?(稻谷)   (3)稻谷外面包着1层黄色的壳,剥掉外面的壳以后,里面是什么呢?(米)   (4)米有什么用呢?(可以做成饭、粥、磨成米粉)   (5)让幼儿知道水稻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每天吃的饭、粥都是用米做的,小朋友要爱惜粮食。   教师小结:水稻浑身都是宝,除了它的果实有那么多的作用以外,剩下的稻草也有很多的用处。   师:出示稻草实物,小朋友知道稻草可以干什么吗?(搓草绳、盖草绳、做稻草人、做草垫子……)(逐1出示实物)
3、玩草垫:   (1)师出示草垫,看,这就是用稻草做成的草垫子,它有很多用处。小朋友还可以用它来做游戏呢。小朋友们可以开动小脑筋想1想、玩1玩。看谁玩的方法多。   (2)教师和幼儿1起玩草垫,1边玩1边念儿歌草垫子,变变变,变不成小河跳过去。草垫子,真有趣,变成格子,跳1跳。草垫子,真好玩,顶在头上,慢慢走。   (3)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延伸活动:   活动后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用稻草编制草垫,草绳等。   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我始终围绕"认识水稻,了解生长环境用途及草垫子玩法的,设计的环节层层递进。同时,幼儿在玩草垫活动中也体现了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在集体练习环节我用草垫子搭设了两条难易不同的路线,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能力来选择路线。   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幼儿掌握了玩草垫及双脚立定跳远的基本技能,能够跳过3个草垫子并且双脚稳稳着地。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勇于挑战的品质,1部分幼儿能够尝试双脚立定跳4个草垫子。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活动过程:   
1、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1个神奇的宝贝,你们知道是谁吗?   (1)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   
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滚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2)出示3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   
2、3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3只轮子的是3轮车   (3)出示玩具车   
1、这是1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   
2、出示4只轮子,4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4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2、讲讲玩玩:   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讨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总结:原来我们刚才看见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马路上开。   活动反思:   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1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次活动正是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1些现象1些问题。科学现象5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选择了这节幼儿感兴趣的现象来进行探索,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运用太阳镜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各色儿童太阳镜,成人太阳镜,各色玻璃纸,纸制镜框,双面胶   活动过程:   (1)谈话展开,直接导入。   
1、讲1讲太阳镜的作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阳镜,太阳镜有什么用呀?   
2、示范正确的戴法。(教师可以故意戴错,请幼儿纠正正确的戴法:两只弯弯的钩是挂在耳朵上的。还可以引导幼儿打开眼镜和收起时的方法,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幼儿选眼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1款太阳镜戴上   (2)幼儿探索:戴着太阳镜去旅游。教师带领幼儿1起到各个地方去走1走,看1看。感受戴上太阳镜后不同的变化。探索过程中和幼儿个别指导交流。   (3)交流。1起休息:你带上眼镜后有什么发现?   师生总结:原来太阳眼镜可以把周围的东西变成和它1样的颜色呀。(诗歌出示)"我带上了红色的太阳镜,小草变成了红色,小亭子变成了红色……,老师的脸变成了红色,1切都变成了红色,太阳镜呀真好玩。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阳镜的发现。   (4)交换太阳镜再探索。   
1、呀!怎么你的太阳镜和我们的不1样呀?引导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阳镜的不同。(颜色多样:红、黄、蓝、绿、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动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儿童的)   
2、交换太阳镜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换不1样的太阳镜,我们再去旅游了!   延伸活动:   自制太阳镜。教师做好的框架,请幼儿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贴镜片。   教学反思:   1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1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1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4   设计意图: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次活动正是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1些现象1些问题。科学现象5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选择了这节幼儿感兴趣的现象来进行探索,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活动目标:   
1、运用太阳镜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   
2、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各色儿童太阳镜,成人太阳镜,各色玻璃纸,纸制镜框,双面胶   活动过程:   (1)谈话展开,直接导入。   
1、讲1讲太阳镜的作用。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人都戴上了太阳镜,太阳镜有什么用呀?   
2、示范正确的戴法。(教师可以故意戴错,请幼儿纠正正确的戴法:两只弯弯的钩是挂在耳朵上的。还可以引导幼儿打开眼镜和收起时的方法,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幼儿选眼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1款太阳镜戴上   (2)幼儿探索:戴着太阳镜去旅游。教师带领幼儿1起到各个地方去走1走,看1看。感受戴上太阳镜后不同的变化。探索过程中和幼儿个别指导交流。   (3)交流。1起休息:你带上眼镜后有什么发现?   师生总结:原来太阳眼镜可以把周围的东西变成和它1样的颜色呀。(诗歌出示)"我带上了红色的太阳镜,小草变成了红色,小亭子变成了红色……,老师的脸变成了红色,1切都变成了红色,太阳镜呀真好玩。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表述自己戴上太阳镜的发现。   (4)交换太阳镜再探索。   
1、呀!怎么你的太阳镜和我们的不1样呀?引导孩子和同伴交流太阳镜的不同。(颜色多样:红、黄、蓝、绿、紫、咖啡等;款式不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小动物造型;大小不同:成人的和儿童的)   
2、交换太阳镜再探索,和好朋友交换不1样的太阳镜,我们再去旅游了!   延伸活动:   自制太阳镜。教师做好的框架,请幼儿用透明彩色玻璃制粘贴镜片。   教学反思:   1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1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1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和关心周围生活中的小科技产品。   
2、了解纸吸水后易变形的特点,比较发现经特殊加工后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3、在操作活动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比较分析的能力。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1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纸杯、1次性纸杯幼儿各1只,毛笔1只,1张白纸和1张涂有蜡的纸。   重点:   了解纸会吸水,会变形的特点。   难点:   图上蜡的的纸杯所具有的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你们看桌上有什么?(两个纸杯,1盆水)   那这两只杯子有什么区别吗?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纸吸水易变形,变烂的特点   a、纸折的纸杯盛水,发现了什么?   b、用1次性的纸杯来盛水,又发现了什么?让幼儿积极回答。   小结:纸会吸水,会变形,会变软。   
2、两种纸杯进行比较   a、提问:两只纸杯同样是用纸做的,1只变软了,变形了,而另1只还是很好呢?为什么呢?(用手摸,刮,捏会发现什么?)   b、小实验:出示两张纸,1张是涂了蜡的纸,另1张是没涂蜡的纸,再用毛笔刷,发现什么?(1张纸把水吸在纸上了,而另1张不吸于水)   小结:蜡不吸水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杯有哪些优点:拿起来轻便,卫生,不吸水,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4、制作飞碟   启发幼儿纸杯有这么多的优点,但你们想想它除了能盛水还能干什么用呢?(可以做飞碟,让幼儿动手操作)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幼儿非常熟悉而又经常使用的日用品,因此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1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杯子的种类、材料、用途、细微特征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致于在"我想发明的杯子"这1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的发展。 小班科学神奇的太阳镜教案6   活动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非常熟悉,但是对空气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于是开展了此次科学活动。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人手,通过观察实验来探究空气的性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特性,知道空气无处不在。   
2、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3、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白纸若干张;泡泡液每组1盆,圆形纸筒每人1个,擦手用的毛巾人手1个;欢快的音乐。   
2、有吹泡泡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魔术表演   魔术过程中,采用几种用手掌拿纸的方式。   谁愿意和我1起来表演魔术?   每人1张白纸进行魔术表演。   
2、为什么不掉   
1、集体讨论。   手掌上的纸为什么不掉?   
2、小结。   当我们带着我们手掌上的纸运动起来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宝宝也跟着运动了起来,它们使劲的把纸按在了我们的手掌上,所以纸就会牢牢的贴附在手掌上了!   
3、好玩的泡泡   
1、接泡泡。   1起用白纸接泡泡。   
2、说1说。   
1、泡泡里面有什么?   
2、空气是怎么进到泡泡里的?   
3、能用嘴巴把空气吹进去吗?为什么不能用嘴直接接触泡泡液?   教师小结:泡泡液是不能用嘴直接接触的,因为不卫生、有毒。   
3、分组操作。   
1、试1试把纸筒里的空气吹到泡泡里。   提示:第1次操作。   
2、让纸筒里的空气自己跑到泡泡里。   提示:第2次操作。   
3、说1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将纸筒里的空气吹到泡泡里的?   
4、空气为什么会自己跑到泡泡里?   
5、小结。   纸筒的1端沾上了肥皂水,然后再把另1端放到水里。这时将纸卷桶向下压,水宝宝们就进入到了纸卷桶里了,使纸卷桶里的空气宝宝受到挤压慢慢上升,然后吹动乐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4、总结评价   通过变魔术游戏了解了空气流动会产生压力,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又了解了空气受到挤压也会产生压力的科学原理。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1起试1试,把纸筒1端插到沙子里会不会压出泡泡?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1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3、神奇的纸教案6篇


神奇的纸教案篇1
1、活动目标: 1.对镜子成像感兴趣,初步了解两面镜子交叉摆放距离越近(角度越小),物体成像越多。 2.能大胆探索使喜羊羊变多的办法,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与发现。
2、活动准备: 1.人手两面平面镜和1个喜羊羊纸偶 2.课件、音乐 3.大平面镜
3、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回顾对1块平面镜的原有认知 1.张老师带来了1面镜子,从镜子里面发现了什么?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镜子? 小结:我们洗脸的时候会用镜子照1照,我们对着镜子抹香香,看看有没有涂均匀。镜子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脸上、身上有什么。镜子让我们变得这么漂亮。 (2)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只喜羊羊为了躲避被灰太狼追赶,躲进了1座有着神奇的镜子屋,灰太狼朝镜子屋里1张望,哎呀,喜羊羊怎么了?(变多了)灰太狼吓坏了,灰溜溜的走了,它嘴里雹旁还说着我还会再回来的。小朋友,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 这可是1间神奇的镜子屋,里面有两面平面镜。 (3)操作探索,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秘密 1.幼儿第1操作: 张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面平面镜和1只喜羊羊,音乐开始后请你们不搬小椅子走到桌子旁边试1试,两面镜子1起用。音乐停了回来坐好,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喜羊羊。 师生交流: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喜羊羊?你是怎么做的?(大镜子演示) 把小羊变多的办法:两面镜子面对面摆放、两面镜子夹角摆放、垂直慧闷摆放。 2.第2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好奇怪!同样是把两面镜子夹成1个角,喜羊羊放在中间,有的小朋友看到的2个,有的小朋友看到了4个,你还能用镜子靠在1起的方法变出更多的羊吗?大家再去试1试,音乐停了请你们回来。 幼儿操作 师幼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喜羊羊变得越来越多的?(演示) 喜羊羊变得越来越多,镜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把两面镜子靠的越近,喜羊羊就会越来越多。两块平面镜在1起真的很神奇。 (4)延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 神奇的镜子帮助喜羊羊吓走了灰太狼。生活中还有许多神奇的镜子,你知道有哪些吗? 放大镜:能把小的东西放大,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汽车后视镜:帮助司机看清楚后面的汽车。 马路转弯处的凸面镜:看清路况。 内窥镜:帮助医生看清楚身体里面的情况。 关于镜子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回去以后再找1找,把你的秘密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神奇的纸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探险短视频)同学们都看过有关探险的书籍或者电影吧?(看过) 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情节?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里面的情节能抓住读者的心,有1定的险情,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就会出现1个聪明的人带着大家脱险,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我们觉得惊险又有趣。 2.你想不想去探险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1起去探险。(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2、启发思路。 1.各位探险爱好者们,探险需要组队1起的哦,那么,你们想跟什么样的人成为队友呢? 读图表及要求,理解题意,说1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探险无小事,如果几个人都是不专业的,都是没有相关经验的小孩子,在发生危险之时,很可能难以脱身;如果其他人都是探险专业户,只有1个小孩子,怕没有人可以交谈,大人们甚至可前肆弯能会帮忙挡掉所有的危险,那就达不到探险的目的。) 2.探险的团队十分重要,从两列人物中各选1位,和你组成1个探险小队。你选择的是哪两位?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结伴而行的伙伴是谁,原因又是什么。) 3.确定探险小队的成员后,我们来讨论1下去哪儿探险。 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还是南极冰川……(引导学生讨论探险的相关地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选择你想要去的探险地点,思考可能遇到的险情有什么?(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5.了解这些之后,你还有决心继续探险吗?(有)那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交流)
3、习作指导。 (1)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可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1.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板书:入险地) 2.想要遇到更有趣的事物,探寻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需要走到险地的深处,小队走进了……突然……(板书:遇险情) 3.探险小队的某个人说出了某个点子,全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脱离了险境。(板书:脱险境) 多媒体呈现: 怎样写探险内容的作文? (1)把探险过程写完整。 到哪里去探险?和谁去探险?探险的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完整。 (2)要写出具体内容。 把探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变化等,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 (3)写出感受。 探险的过程往往是神秘而紧张的,要把这种特点表现出来,就需要时时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变化。这样,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印证了探险过程的紧张气氛。 (2)开始写作。 听起来咱们的探险之旅非常有意思啊!下面我们就拿起笔,1起记录探险过程中难忘的时光吧。 写的时候要把过程写具体,结合人物的心理描写。
4、习作点评。 选出两3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探险的过程,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语言通顺恰当等。
5、小结。 学生由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开始想象,到达探险之处,接着发生险情,最后脱险。文章由此3部分组成,把事写具体,也注意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6、延伸。 提议全班同学相互交换作文,哪些写得不具体的,把它补充具体,哪些可以写得更有吸引力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的,再改1改。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集成1本书叫《神奇的探险之旅》或《探险日记》等。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 入险地 遇险情 脱险境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事情具体地写下来,再进行修改,修改成能吸引人的文章,就算完成了。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我也发现学生们对探险很感兴趣,也看过相关电影、漫画,但读文学作品的较少,应注重对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培养,进而使其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 神奇的纸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有关极光的神话传说、极光的形态、极光的成因原理。
2、在前两课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进行信息筛选,促使其逐步形成合理的思维步骤。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想 在学生对筛选信息的方法及要求已有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独立筛选有关信息,进1步提高阅读能力,明确如何按照1定的方法、步骤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首先,我们拟用多媒体课件(包含动感形象、音乐及画外音)展示极光的神奇壮观,引发学生兴趣。然后,要求学生研究题目及3个小标题,在未接触正文之前探索、推测文章思路,既呼应上册的能力点训练,是了解文章的第1步,又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接着再进入阅读主题,要学生通读全文,全面考虑,独立筛选全文的主要信息。这是本课的主要环节,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的要求,主要时间段动员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按照确认范围、辩析选择、重新结合、语言加工的过程给予适时点拨,并用精练的语言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意见,不应简单地指明正误,交出标准答案了事。 本文内容不难懂,上述任务完成后学生可能觉得阅读完毕。教师可再出示几道开放型的讨论题,分组研讨,内容方面换1个角度,进行特定条件下有用信息的筛选,旨在使学生理解:根据某种需要进行阅读时,可以只关注文章中与所需信息相关的部分,其它则可弃之不顾。这也是在实际阅读中需要的1种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1、课堂导人 展示多媒体课件(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动感极光画面,配以音乐和画外音解说),作为课程开始,必将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兴趣阅读做好铺垫。 开场白:同学们! 自然界中的大气变化或让我们享受万里晴空,或给我们带来风霜雨雪,我们熟悉它们,就像熟悉形影不离的老朋友。但有1种高空大气现象,平常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却无福得见,那就是神奇的极光。今天,我们就通过阅读曹冲的文章,走进极光的天地去欣赏它,了解它吧。
2、通过研究标题、·小标题,推测总体思路。 “文章思有路、寻路识斯真”,我们就题口和3部分蛇小标题推测1下,文章的总体思路会怎样的.想—‘想标题在文章中起到刊‘么作用。 本课标题好懂,学生动动脑筋,可以领悟到作者安排的合理性。同时,学生会急于证实自己预测正确与否. 自然使后面的阅读过程充满兴趣,也会给作文构思带来有益的启示。 解释:课文以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开头,激起渎者了解极光的强烈愿望,接着就会过渡到对外观的描述,从题目“1瞥’’我们可证实是写“所见”;了解了现象后,又自然使人产生对极光成因的探究心理,于是.水到渠成地写“极光的来龙去脉”。这种思路像层层剥笋,体现着人们认识事物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则,是恰到好处的、
3、朗读课文。独立筛选全文重要信息。 这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环节,约需25分钟,学生独立朗读,筛选总结后,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虽然本文内容不难,但学生仍难于1下子准确筛选并概括。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参与思考.修改、完善。 1.确认重要信息所在段落并朗读。 估计出现的问题:少数学生可能被神话故事所吸引,凭直觉选定故事。而第{部分关于过去人们的3种错误认识的介绍,语脉清晰,乒明性强,也可能被选中。 启发引导:
1、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介绍事物特征,阐明事物的道理,那么3个神话故事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引起下文,激发兴趣,因此故事本身不是全文重要信息。
2、说明文重点在介绍事物“是怎样”还是“不是怎样”?是前者,所以应略去关于3种错误认识的介绍。 选出段落:第—部分第3段、第2部分前3段、 2.辨析代表重点信息的具体词句。 估计出现的问题:分不清重要信息与1般信息尤其第2部分内容较杂。不易辨析。 启发引导:组成文段的内容都是——定信息的载体。但就全文来讲,有重点信息和1般信息之别。然后,提示学生研究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标题的作用,并与各信息比较,便会明确。 第1部分重心是要完成对极光的初步解释。而关于极光的其他称谓则是顺便交代的内容。应予忽略;第2部分主要围绕极光的外形作文章。那么,极光形态的分类,亮度及色彩应为重点。而对极光卵、极光区的介绍是次1等信息,可忽略。第2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极光的成因机理,可略去“其它行星上的极光现象”。 3.把选出的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 筛选至此,各信息点处于分散、0乱状态。引导学生按照从特征到成因机理的逻辑顺序进行整理。丈章条理明显,应较为顺利。 神奇的纸教案篇4 有1次,1个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子划破了,不久他的伤口愈合了,他发现新长出来的指纹和原来的指纹1模1样,就问我:“手指上的皮肤为什么有1道1道的纹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肤没有呢?”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探索精神,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神奇的指纹》。 活动主题本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1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指纹的罗圈形状、数量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1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2、了解指纹的3种类型及指纹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指纹画展。
2、录像《黑猫警长》。
3、放大镜、油印、白纸、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参观指纹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1起去看画展好吗?”(好)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1样的地方?”(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2、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1.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1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1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1样吗?哪里不1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1。
3、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3种类型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3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1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1把弯弯的弓箭1样。(2)第2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1样!(3)第3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1样! 3.统计1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认识指纹的3种类型)。
4、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教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1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5、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智慧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做出1份贡献!让我们1起努力吧。 延伸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1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1起来制作1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教师巡场指导。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神奇的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西的游戏。
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1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再1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体下落的速度。
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
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1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而且还发现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他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5、延伸活动。 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 尝试改变两张纸下落的速度。 神奇的纸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1样,了解指纹能够识别别人的身份。
2、在活动中启发幼儿提问,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指纹图片、警服1套、探索材料(放大镜、印泥、纸、透明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动画片。 在“蓝帽和淘气”的动画片里,有1天,蓝猫被外星人抓走了,外星人变成了假蓝猫来骗淘气。你们猜,淘气是用什么分清真假蓝猫的呢?请看动画片(幼儿观看)。是什么办法呢?(用指纹分辨)
2、探索指纹。
1、那么,指纹在哪里呢?(指肚上)
2、我们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呢?
3、你们有没有好办法来看清指纹?(放大镜、指纹盖印等)
4、来,我们1起来观察指纹,在观察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先告诉我。 (幼儿探索,教师记录。)
5、刚才有些小朋友发现了1些问题,老师已经把它记录了下来,我们1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3、“警察”出现,请幼儿“破案” 警察:“小朋友们,昨天,小明家的东西被偷了,经过我们的侦察,在现场发现了小偷的指纹,我们还从公安局的档案里掉出了1些可疑人员的指纹,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帮我从这些指纹里找出和在现场1模1样的指纹。这样,我们就能找出小偷了。” (幼儿找出指纹,并用笔圈出)。 小朋友找的是几号指纹呢?我们把找出来的结果交给警察叔叔,让他们去做进1步调查吧。 教师问:警察叔叔,小偷留下的指纹,你是怎么看见的呢。 “警察”:这些指纹,就这样是看不见的,但我们有精密的仪器可以看见并取下来。小朋友用手摸到的桌子、椅子、钢琴,都会留下指纹。 教师:指纹真神奇,关于指纹的秘密还有很多呢,小朋友回去还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上网,找找资料,去发现更多的秘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越来越渴望探索他们身体的奥秘,在平时的活动中许多孩子无意发现他们手指上的线条,他们惊喜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手指上有1条条的线。”但对于这个问题却只停留在发现的阶段,如何将孩子的兴趣点提升出来,引导他们更进1步的探索?这对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设计了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通过课件更直观的了解指纹的常见类型;最后幼儿通过想象创作指纹画等1系列过程充分调动多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首选,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片吸引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把比较抽象的指纹概念转变为幼儿容易接受的有益经验。然后通过幼儿自己观察指纹和观察同伴的指纹,以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等问题,从而让幼儿发现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这1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说出指纹像龙卷风、山、彩虹、头晕、小河、棒棒糖等。接着简单介绍了指纹的用途,这环节为什么没有作详细的介绍?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对于大班上期的孩子来说太难,容量太多,所以只是作个提升让幼儿简单了解1下,激发幼儿课后再去探索的欲望;最后让幼儿在欣赏完指纹画后进行大胆想象创作,从而又1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孩子们通过灵巧的小手创意出1副副美工作品,成功感得到了大大的满足。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最后为什么没有讲评呢?对于大班上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有15—20分钟,1节课下来已经持续了30分。如果再让幼儿安静下来,规规矩矩的坐在位置上1幅画1幅画的讲评,有些难为孩子,而且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我把讲评作为延伸活动,利用欣赏活动课时间再进行集中讲评。这些就是我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现请老师们多提宝贵的意见。



4、5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3缆车


《缆车》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缆车》,感受乐曲欢乐、奔放、激动的情绪,知道乐曲是由男声合唱曲《缆车》改编而成,激发学生对管弦乐作品的喜爱。
2、听辨乐曲中2个主题的主奏乐器,以及贯穿全曲的节奏类型。
3、记忆2个音乐主题,并为乐曲伴奏。2教学重难点:
1、听辨主奏乐器,感受乐曲欢乐、奔放的情绪。
2、记忆2个音乐主题,并为乐曲伴奏。
3、教具:多媒体、钢琴
4、教学过程:
1、听1听、说1说聆听3个音乐片段,分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的音色
2、导入师:今天谷老师(导游的角色)想邀请大家1起参加1次音乐探险之旅,不知道你们敢不敢?(看图片:火山)看看,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这是哪里?(生:火山)(点PPT)
1、介绍意大利维苏威火山(或看视频)这可是“欧洲最危险的火山”——维苏威火山它是目前欧洲大陆唯1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海拔1281米。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1次猛烈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古城,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的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因此庞贝古城也成为了意大利著名的旅游胜地。
2、揭题——《缆车》生:非常激动,兴奋,高兴,开心,欢乐3师:音乐有没有让你意犹未尽?其实老师也和你们1样,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种感觉?其实作曲家非常巧妙地运用了1种典型节奏来贯穿。



5、5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书》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1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2、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谈谈书带给人们的实际效用——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提问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2、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及这几个词浩瀚、1贫如洗、朴质无华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建议: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逗毕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 谈1谈你对每1小节诗的理解 (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1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1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1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重点对
2、
3、4小节加强理解)
3、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1步,是至关重要的) 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1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
4、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者老,给他们1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1个拓展环节) 第2课时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1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1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2、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3、指导理解诗意: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第1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读第2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读第3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1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读第4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4、再读首指升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
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5、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6、幼儿园中班《神奇的房子》美术教案


导语:为了激发幼儿创造的主动积极性,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名称:神奇的房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了解房子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大胆造型,并注意画面布局。   2.启发幼儿对房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典型活动材料:   1.丰富有关房屋的知识,欣赏图片。   2.绘画纸,油画棒。   延伸活动材料:   1.户外观察场地。   2.各式各样的积木。   典型活动过程:   1.创设情况,激发幼儿大胆想象。   1.教师:小朋友,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1件礼物。(出示图片)它呀,不但漂亮,而且非常神奇,小朋友猜1猜,为什么说这座房子很神奇呢?   2.请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说这座房子神奇呢?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广开思路,培养创作的热情。   1.引导幼儿想象:   (1)如果想随时到各种地方去,应该有什么样的房子   (2)如果想让房子飞起来要有什么样的房子?   (3)如果想把房子建在水中,应该怎样?   2.丰富幼儿想象,鼓励幼儿想象更加神奇的房子。   3.幼儿进行想象创造,教师进行指导。   1.教师:我们把自己想象的神奇的房子画下来,好吗?   2.比1比,谁画的房子最神奇。   4.将幼儿作品粘贴在教室中供幼儿欣赏评价。   延伸活动建议:   1.到户外观察各式房屋,说出感受。   2.用各式各样的积木搭房子。   操作提示;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积木搭房子。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