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教案,小班儿歌教案

小班儿歌教案



1、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由来: 宝贝们情绪稳定下来了,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但是,还不会将小椅子1个1个的放好,经常乱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对,拖着椅子走,推着椅子走,甚至有个别孩子还把椅子扛到了头上,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椅子的本领。    活动名称: 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活动目标:

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1个挨着1个摆。   

2、知道做1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1个、大灰狼的头饰1个。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活动过程:

1、 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师:“兔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1起回家吧!”师生共同学小兔子跳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兔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2、 幼儿1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3、 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儿在中间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来,和兔妈妈1起搭我们的新家。   兔宝宝们摆得真整齐,1定很累了,我们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吧!请林老师来当大灰狼,待会大灰狼出来的时候,小兔子们要赶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4、 请幼儿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妈妈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记住怎么搬椅子了吗?    小结: 兔宝宝们都学会了搬摆小椅子,长了本领,妈妈真高兴。以后,记得要用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来送小椅子回家,好吗?    附儿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会搬,两手抓住放胸前。   1个挨着1个放,整整齐齐真好看。    活动后反思: 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兴趣很高,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摆椅子的方法。这个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为对他们来说不是学本领,而是玩游戏。以后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多思考,多找些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乐意参与,并愿意在游戏中学会的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民间游戏“拉大锯”注入儿歌的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而且民间游戏“拉大锯”可以在教室里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用任何道具就能玩得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班开展了“拉大锯”这1语言活动,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表演、学习朗诵儿歌,与同伴、老师1起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拉大锯》,发准“j、x”的音。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3.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学习儿歌。    活动难点 :能换词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事先与配班教师进行两人合作的拉大锯游戏。   (第

1、2句)手拉着手前后晃动身体,(第3句)用手指着对方,(第4句)拍手。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打开电视,展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瞧,这些人在干嘛呢?(拉锯工作)”   

2、基本部分:   (1)教师与配班教师合作,念儿歌做动作。   1.通过观察教师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老师也会玩拉锯的游戏,我还喜欢1边念儿歌,1边拉大锯,你们瞧。”   2.两位老师1起边做游戏边朗诵儿歌1遍。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到我念了什么?”   (请小朋友说1说。)   3.再次表演1遍,速度较慢。   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叫什么?”   (2)幼儿学习儿歌。   1.幼儿学习童谣《拉大锯》。   教师:“‘拉大锯’游戏真好玩,我们1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1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   (两臂伸直,两手放前,上身1前1后做拉大锯样)。”   (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演和动作。)   2.请个别幼儿上前与老师合作,边表演边朗诵儿歌。   教师:“刚才我们是1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想邀请1个小朋友和我1起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来?”   4.鼓励幼儿主动找1个同伴,两两合作,边朗诵儿歌边玩“拉大锯”的游戏。   5.换词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欢的“爷爷、奶奶”等词,再次在快乐的游戏中念儿歌。   

3、结束部分教师:   “‘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小朋友也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1起玩。”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明白排队、下楼梯要守纪律。   

2、认识汉字: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词卡、儿歌字卡。   

2、动物头饰各式各1个、大图片1幅。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   

1、出示动物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作神秘地说:“今天我请来了几个朋友,看看谁来了?”出示的小动物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白鹅!”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大白鹅”说“哦!原来是大白鹅。”引导幼儿指读字卡。   教师说:“看看我请的朋友还有谁?”出示“鸡、狗、猫”的图片,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老师:“今天,看小动物们来和我们玩1个什么游戏?”观看图片,并引出词“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请幼儿先听儿歌录音,再跟老师1起指读儿歌。   

4、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念儿歌。   

2、游戏:跟着字宝宝走。   老师和小朋友念:“字宝宝字宝宝走走走,这宝宝回头我不动。教师出示字卡(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让幼儿认读。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词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1边听1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   

1、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能够较清楚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及家庭地址。   

2、初步了解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萌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贝贝,爸爸妈妈的图片,小手偶

2、幼儿每人带1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重点 :能清楚地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    活动难点 ;简单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以小手偶贝贝朗诵诗歌《我的家》引出主题。(教师先出示小手偶以宝宝的口气朗诵诗歌)(1)贝贝家里有几个人?他们是谁?   (2)贝贝有1个什么样的家?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我家有3口人,爸爸叫……,妈妈叫……,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叫贝贝,我家住在……,欢迎小朋友到我家玩。   

3、幼儿拿着"全家福"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教;阿姨请琪琪给大家介绍1下自己的家。   (1)照片上谁、(2)他们分别叫什麽名字(3)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我的家》我有1个幸福的家 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1起 我们都爱这个家课后评析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语言训练:春天来了,小草也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粘 贴 大 树   材料准备   教学挂图1幅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春姑娘带来1幅图画咱们来看看,(出示1幅图画,画有红花绿草小树)小朋友们看1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啊?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把图画上的话完整的说1遍:春天来了,小草也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师:有1位了不起的作家,他把这幅漂亮的图画编成了1首好听的儿歌,咱们1起来学习吧!   

2、学习儿歌   1. 教师读,幼儿欣赏。   2. 教师领读,幼儿跟读(鼓励幼儿男孩女孩分开来读)   3. 变换各种形式朗读(大小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读等)   4. 游戏:小树长高了变矮了朗读儿歌>   5.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幼儿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   

3、粘贴大树   小朋友,春天是1个美丽的季节,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1幅画,你们看这画没有颜色,这里有1些绿色的小米粒,我们给它粘上好吗?(边粘边欣赏歌曲>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去户外寻找春天。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发现小朋友会找各种各样的的借口逃离喝水,我反复给幼儿讲道理:“多喝水才能少生病、多喝水才能身体好……”,在幼儿喝水时,有时候还要1个1个地叮嘱“要接1大满杯水”等。我发现教师辛辛苦苦地说了很多,可幼儿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喝水与自己身体的关系,不能真正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说教于生动风趣又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中班幼儿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有了1定的生活经验,能进行简单的仿编。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实物、图片,图示,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儿歌,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参与仿编儿歌的积极性,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开水的好处,养成喝水的习惯。   

3、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经验仿编儿歌,体验仿编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实物和图片各1份。   

2、水杯每人1只。   

3、仿编儿歌的图示1张。    教学:过程:   

1、教师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引出主题   教师提问:1)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2)有1天,杯子、奶瓶、茶壶、花盆在1起说话,说什么话?   

2、欣赏儿歌《喝水歌》   

1、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儿歌里,杯子在说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说的?茶壶悄悄地在说什么?花盆是怎么对大家说的?   

2、教师出示图片,再次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3、幼儿看图学念儿歌。   

4、幼儿边念边表演儿歌。   你们刚才念的儿歌真好听,我们给它取1个好听的名字吧?(喝水歌)   

3、仿编儿歌   

1、讨论:除了妈妈,宝宝,爷爷,花儿、小朋友要喝水,谁也需要喝水?(请幼儿自由表述)他们为什么要喝水呢?   

2、教师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1)教师示范仿编   提问:动物、植物、人类都需要水,我们来编1编儿歌好吗,张老师先来编1句,听1听,老师是怎么编的。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   教师:你们平时喝水吗?你们平时什么时候喝水啊?   总结:水太有用了,老师告诉你们,水能清除我们体内垃圾,调节人体的体温、防止皮肤的干燥。我们在平时要多喝开水,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在幼儿园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4、大家齐干杯   教师:水太有用了,来,我们大家1起来喝1杯开水吧。    附儿歌:   《喝水歌》   杯子说:“装水,装水,妈妈渴了要喝水。”   奶瓶说:“装水,装水,宝宝哭了要喝水。”   茶壶说:“装水,装水,爷爷咳嗽要喝水。”   花盆说:“装水,装水,花儿渴了要喝水。”   小朋友说:“装水,装水,大家天天要喝水。”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新年的气氛。   

2、用声音来表现新年的欢乐。    活动准备:   钢琴、配班老师扮新年老爷爷    活动过程:   

1、律动   《日常生活模仿动作》、《我们大家做得好》、《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   

2、练声   《我爱我的小动物》、《好宝宝》。   

3、新授歌曲《新年好》。   

1、新年老爷爷出场:“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新年老爷爷)呦!!原来小朋友都认识我呀!今天我要和小朋友1起迎接新年的到来我真高兴!小朋友高兴吗?(高兴 )我今天还带了许多的礼物来呢,这些礼物会送给谁呢?我会把它送给上课认真,坐得端正爱表演的小朋友。   新年快要到了,我今天不仅带了许多礼物来,我还有许多祝福的话要送给小朋友哦!你们要听清楚哦!听听祝福的话都说了些什么?看谁听得最认真。“小朋友,新年好!祝你们新年快乐!”小朋友们我刚刚都说了些什么祝福的话呀!(幼儿回答)小朋友说的真好!新年老爷爷还把这些祝福的话编成了1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新年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回答)歌曲的名字叫《新年好》。小朋友想听吗?(想)那小朋友听新年老爷爷把歌曲唱1遍(教师清唱1遍)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   (歌曲的名字叫《新年好》)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们知道这首歌为什么这么好听吗?因为这是1首3拍子的歌,3拍子怎么打呢?你们看新年老爷爷打1下!(教师示范打节奏),小朋友在打3拍子的时候呀,第1下要拍的重1些,第2下拍的轻1些,第3下在轻1些。现在请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我们1起来打3拍子好吗?(好)师幼1起打拍子。小朋友拍的真好听,很有节奏,现在请小朋友听新年老爷爷边弹琴边唱歌好不好呀?(好)小朋友要听清楚哦!听听歌曲里面都些什么祝福的话,老爷爷等会要问你们哦!(教师弹琴师范唱)小朋友都听到了什么祝福的话呀?(个别回答)诶!这些小朋友说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1起打着拍子跟着琴声和老爷爷念念歌词(念1至两遍)小朋友们念的真好听!我们1起用甜美的歌声把它唱出来,好吗?(好)师幼齐唱。这会老爷爷有点累了,想请小朋友大声的唱,我小声的唱好吗?(好)在过新年的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很开心是不是啊?(是)那我们就用甜美的歌声高高兴兴的唱出来好不好啊?(好)老爷爷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谁的表情最高兴!(师幼在唱1次)小朋友唱的真好听!   

2、现在请小朋友1起站起来,跟着新年老爷爷1起唱吧、跳吧!(幼儿和教师围着新年树跟着音乐1起唱歌、跳舞)。今天新年老爷爷和小朋友1起过新年真高兴、真开心现在老爷爷要送你们礼物啦!   

3、新的1年就要到啦!小朋友们又长大1岁了,在新的1年里小朋友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更加的懂礼貌,爱学本领是不是啊?(是)小朋友听,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教师用打击乐敲3次)我们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最爱的人,送给爸爸、妈妈,送给幼儿园的老师!祝她们:“新年快乐”现在让我们对老师说出我们心中的祝福吧!师幼1起大声的说:“祝老师新年快乐!”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语言活动,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学习儿歌《拉大锯》,发准“j”和“x”的音。   

3、能用相应的形体动作表达出儿歌内容,并进行简单表演。   活动准备:   

1、事先与配班教师排练两人合作的“拉大锯”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你们去姥姥家看戏,我们1起开着火车出发吧!1边开火车1边说“你也去,我也去,大家1起去看戏!   

2、教师表演,引导幼儿整体感知儿歌。   (1)两位教师边手拉手表演“拉大锯”,边随着节奏朗诵儿歌2-3遍,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发生的事情。   教师:老师刚玩了什么游戏?好玩吗?他们在姥姥家门前干什么呀?   (2)鼓励幼儿边拍手边自然的模仿老师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通过自然模仿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学读儿歌,注意“锯”和“戏”的发音。   (2)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动作,边玩“拉大锯”的游戏边念儿歌。第1句和第2句前后晃动身体,第3句用手指着对方,第4句拍手。   教师:小朋友们儿歌有趣吗?老师在读儿歌时还做了什么动作呀?我们1起来学习动作?   (3)请幼儿与自己身边的同伴手拉手坐在椅子上边玩“拉大锯”的游戏边念儿歌。(两人1组)   (4)请学会的幼儿上台和老师组合表演。   

4、引导幼儿尝试以换词的方式仿编儿歌。   (1)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爱的“爷爷或奶奶”等词,再次边念儿歌边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去谁家看大戏呀?   (2)幼儿学念创编的儿歌。   (3)共同念儿歌玩游戏。   延伸活动:   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坐在草地上,两人边双手拉着、摇着做游戏边念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 篇9    1.活动目标   1. 乐于学儿歌,能愉快地和大家1起说儿歌。   2. 乐于参加“找朋友”的游戏,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2.活动准备   花儿、蝴蝶、蜜蜂的头饰。   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和昆虫做朋友》的儿歌。    3.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提问:花儿喜欢跟谁做朋友?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和昆虫做朋友》的儿歌。   师:我们1起来听1听儿歌《和昆虫做朋友》。听1听花儿都和哪些昆虫做朋友?   3. 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让幼儿完整地欣赏。   提问: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2.谁跟蝴蝶和蜜蜂是好朋友?(花儿。)3.为什么花儿是蝴蝶和蜜蜂的好朋友?(花儿给蝴蝶和蜜蜂提供食物。)   4. 请幼儿戴上花儿、蝴蝶和蜜蜂的头饰玩“找朋友”游戏,“蝴蝶”和“蜜蜂”需分别找“花儿”,2人1组,手拉手说儿歌,当说完儿歌后,他们可以找另1朵“花儿”做朋友。    4.教师小结   附:和昆虫做朋友   花儿和蝴蝶是好朋友,   花儿和蜜蜂是好朋友,   好朋友,招招手,   来玩游戏不要走。 小班儿歌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1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j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1只左手,1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k找1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5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1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j1只手,两只手:先伸出1只手,再伸出另1只手,5指张开。   k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l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5指。   m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 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1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2至3遍。   j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1起来念1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k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l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1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 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1听吧!”   5. 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5瓣花/十瓣花。”。

小班儿歌教案



2、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机房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歌曲中相关景色图片。    活动过程:   

1、律动、练声   

1、《我们大家做得好》   

2、《这是小兵》   

3、《我们有1双小小手》   

4、《小鸟醒来了》   

5、《我的好妈妈》   

2、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春天来了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3、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背景图上出示相应景物,如:花、蜜蜂、蝴蝶、   柳树等。   

4、教师小结春天的特征:春天来了,天暖和多了,经常会下雨,各种   颜色的花都开了,树上长出了新的叶子,农民伯伯都忙着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今天老师还带来1首关于春天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春天》   

3、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示范。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在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1共有几段?第1段唱了些什么?第2段唱了些什么?蝴蝶姑娘和蜜蜂在干什么?小白兔儿为什么1跳1跳又1跳?(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和蜜蜂出来采花蜜,小白兔出来吃嫩嫩的青草。)   

3、教师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4、学唱 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伴奏下朗诵第1段歌词。   

2、学唱歌曲第1段。   

3、幼儿演唱歌曲第1段。   

4、朗读第2段歌词。   

5、教唱第2段歌曲。   

6、幼儿演唱歌曲第2段。   

7、完整演唱歌曲。   

5、复习歌曲《火车快飞》。   儿歌: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   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1蹦1跳又1跳。    活动反思:   歌曲《春天》是1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歌词很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本活动主要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了解春的主要特征:并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1、活动前自制歌曲图谱   小班孩子靠语言和他们说他们记忆不够,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我结合歌曲内容自制了歌曲的图谱,直观形象的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这样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变成了可视图谱,通过图谱的视觉把歌词内容呈现出来;演唱时,幼儿1下就理解并记住了歌词,激发了幼儿地学习情绪,自然而然地在愉快的氛围中很愿意看着图片来学唱歌曲了,有兴趣来参与。   

2、活动中唱唱跳跳   活动中为了解除枯燥的唱歌方式,我抓住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在唱歌的同时让幼儿看着歌的图谱1边唱歌1边做动作,幼儿唱1句歌词,要求摆1个动作。在游戏的氛围中,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认真倾听歌曲内容并愿意讲述自己所听到的歌曲内容,能看着图片演唱歌曲内容。在动作创编的时候,女孩子都表现得很积极,创编的动作也较好看。男孩子则比较被动,以后要多多鼓励,男孩子也来积极地创编动作,选择其中较好看的动作让幼儿来进行歌表演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1问1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1起学念儿歌。   

4、幼儿1边表演1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1问1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7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7星瓢虫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7星瓢虫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   你在哪儿见过7星瓢虫?   (让幼儿自由互说)   2.观察图片   教师:仔细看看,7星瓢虫长的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概括7星瓢虫的特征:   有两对翅膀,3对足,身体是半球形。   穿1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1对翅膀,   第2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1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   头很小,有1对大眼睛,1对触角,6条腿(3对足)。   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有3个,中间1个大黑点,左右翅膀各1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背诵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7星瓢虫好不好?   自然结束。   附:儿歌   7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   1234567。   小瓢虫,真卖力,   1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   乐得棉桃笑眯眯。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儿歌。会表演儿歌。   

3、活动难点:   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的同时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4、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5、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通过游戏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师:瞧!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1圈)   ⑵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2、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1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1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1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1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1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   师:我与好朋友面对面,5个手指头张开,举起来,与好朋友的小手交叉,两只脚1前1后站的稳稳的,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游戏2——3次)   

5、结束   师:“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我请你们当小老师,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吗?(开火车出活动室)    儿歌:"拉大锯"课后反思   

1、对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而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1支瑰丽奇葩,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民间游戏注入儿歌元素,更显示出它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拉大锯"幅短小,精炼,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开心,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拉大锯"这1语言活动,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1起玩的快乐!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小班幼儿意志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活动1开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让小朋友与姥姥打招呼、问好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1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1句亲切的呼唤:"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随音乐旋律,轻松的成为主人,在开火车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丰富了歌词"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1起去!"让幼儿达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这1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唯1疏漏了1个知识准备--幼儿实际经验的准备,由于幼儿没有经验的铺垫,当我1出示"姥姥"指偶,问幼儿:"谁来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奶奶!",由于孩子们没有生活经验,对奶奶和姥姥这两个概念区分的不是很清楚,这里教师欠缺了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区分"姥姥"和"奶奶",而是运用了稍带指令性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姥姥",虽然幼儿都能接受,但似乎显得有点强求!   第2环节,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这1环节中,教具的精美与充分的运用使的孩子们的注意力1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对教具的操作,孩子们1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观参与活动!他们听着、看着、想着……然后教师适时的让他们动起来,自己上来操作教具进行表演,成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学会了儿歌歌词"拉大锯,扯大锯",由于"大锯"这个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在幼儿的生活经验里可能没有接触过,幼儿不是很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我们教师言语上的帮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儿才能很好的掌握!这里教师忽略了讲"大锯"的特征,如果再详细点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幼儿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儿"玩"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让他们坐在小椅子上适时的休息会儿,听教师欣赏儿歌1遍,这里做到动静交替,让幼儿感觉不到疲劳,也自然的过渡到下个环节。   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我引导孩子们用小手变出"大锯子"自己动手边做动作,边学习儿歌,使本来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样1来,孩子们又变的积极活跃起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最后在"拉大锯"的游戏中,这次活动也达到了高潮,我请孩子们自己找1个好朋友来玩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兴奋,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过于兴奋,老师的指令还没有下来,孩子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拉大锯"游戏,现场的气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跃的多!就在这师幼互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目标:   

1、正确认读汉字“好”,能在众多的汉字中找出“好”。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挂图1幅,爸爸、妈妈的图片各1,“女儿、儿子”字卡各1,字卡“好”两张。    过程:   

1、引入活动   

1、出示爸爸、妈妈图片,问:爸爸妈妈手里牵着谁呀?(爸爸妈妈中间放着“儿子”字卡)看看他们的表情,谁能用1个词说说?(高兴)   

2、“女儿”字卡蹦蹦跳跳地来到他们之间:又来了谁呀?(女儿)他们有了1个乖儿子,又来了1个乖女儿。瞧,他们多高兴呀!爸爸、妈妈笑得合不拢嘴了,还1个劲儿地说:“好、好、好。”   

3、出示字卡好,让幼儿辨别,知道“女”和“子”合在1起念好,并认读。   2 、引导说词、说句   如:(今天的动画片)好看、(这首歌)好听、好象、妈妈炒的菜)好香、好天气、(蜂蜜)好甜、(醋)好酸、(炒菜的时候盐放多了)好咸、(下雪天)好冷、(开水)好烫……   3 、引导观察挂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上谁和谁好?你怎么知道的?   (1)藤儿和瓜儿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2、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完整地朗诵儿歌。   4 、找字宝宝,巩固对新字的认识   出示儿歌,让幼儿把“好”字圈出来。   附   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儿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粉,花儿仰脸笑。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阅读儿歌中洞洞的特征。   

2、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幽默感。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儿歌   出示图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   重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2)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并适当地进行提问。   (2)重点提问:儿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将幼儿说到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4)重点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儿歌中小朋友的那种行为呢?你喜欢那样的小朋友吗?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3)念1念儿歌   第1遍,教师念儿歌,幼儿学做小朋友的动作。   第2遍,放慢速度,教师念1句幼儿念1句,边念边1旁贴图片。   第3遍,玩儿歌接龙游戏。   (4)有些活动,大家快来学本领   游戏规则:老师带着小朋友学怎样吃饭的本领,看看谁做得好,为做的好给予奖励。   (5)活动延伸:请父母鼓励孩子寻找正确的吃饭方法,让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因为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会互相谦让,通过李小多分果果的简单情节,来让孩子知道谦让,儿歌动作性强,富有表现力老师可以结合平时孩子分点心,和玩玩具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观念,分享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1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1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分果果要谦让和学会分享。   

2、学习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小朋友学会谦让,和分享。   

2、让小朋友分清平舌和翘舌音。   【活动准备】   

1、苹果图片十个,(9个大的,1个小的)篮子1个。   

2、请两名中班的小朋友扮李小多,张小弟,课前排练好儿歌表演。   

3、音乐。   【活动过程】   (1)情节表演,介绍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的苹果,我们1起来数数,1共多少个,(十个)小朋友们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不1样呢?(有1个是小的)   

2、这是中班的两位小朋友:李小多,张小弟。   

3、现在我们请出8名小朋友到上面来,排成1排,张小弟坐在最后,李小多表演分果果。   

4、问:分到最后1个大1个小李小多是怎么做的(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的)。   

5、小朋友们想想他怎么会这么做呢?(让孩子们自己讨论)   

6、请小朋友起来讲讲自己会怎样做。   

7、教师:我们平时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学李小多1样,要学会谦让,让着自己的小伙伴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1起玩,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和家人1起吃,大家要像李小多1样做个懂礼貌,谦让他人的好孩子。   (2)老师示范儿歌小朋友学练儿歌。   

1、小朋友学练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2、分组练习   

3、请个别小朋友到上面来念。   

4、请小朋友做分果果的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到谦让的好处,得到更多的快乐。   (4)老师小结:   李小多是1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会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大家都喜欢他。   

4、大家1起听《李小多分果果》的音乐结束。   (5)活动的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也学习李小多1样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婆婆。   【教学反思】   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1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1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我在儿歌中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表演,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的兴趣,让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大家学会了谦让。小朋友都喜欢上来表演,都感觉特别有趣。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也有小朋友会提出要是他,他会把大的留给自己,针对这1情况可能是小朋友都很小,也才上幼儿园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把好的东西都让给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认为大的苹果应给是他自己留着,我就会给小朋友讲我们要学会去关心别人,学会谦让,这样我们都会感到很开心。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1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学会谦让和分享是美德是快乐!!!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2.初步掌握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专心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制作立体云朵、星星、布偶、月亮、   2.音乐:《梦幻曲》   3.自制星空展板1幅。    活动过程:   

1、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玩游戏、幼儿找藏起来的另两位老师。   师:“宝宝们,周老师和李老师呢?找找看,她们在哪儿?”   师:“你们怎么找到老师的啊?”   请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找到老师的。(丰富词语“藏”、“露”)   

2、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后面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   (播放梦幻曲)在宝宝的好奇中掀开布帘,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游戏,宝宝们眼睛赶紧闭起来。”(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两只脚。)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发现的?”   师:“我们1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谁在天上飘呀飘?   小月亮找到谁藏猫猫?   小月亮的脚藏起来了吗?   谁看了眨眼笑?   我们1起来学1学星星眨眼笑的动作。   4.集体学习儿歌《藏猫猫》。   师:“这首儿歌真有趣,我们1起来看着图片说1说儿歌好不好?”(带领幼儿集体学说儿歌)   师:“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说儿歌《藏猫猫》。   

3、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朵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师:月亮宝宝玩得好开心,小云朵也好想玩啊!你瞧,它也来躲猫猫了。教师演示教具,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创编。   师:“云朵怎么样?。”(飘呀飘)   师:找个…(演示教具,让幼儿学说接下来的话)   师:它躲好了吗?(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学说藏着头、露着脚)   小云朵飘呀飘,找个月亮藏猫猫。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4、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儿歌:藏猫猫   小月亮飘呀飘,找块云朵藏猫猫,   藏着头,露着脚,逗得星星眨眼笑。

小班儿歌教案



3、小班儿歌教案

作为1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1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j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1只左手,1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k找1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5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1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j1只手,两只手:先伸出1只手,再伸出另1只手,5指张开。   k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l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5指。   m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 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1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2至3遍。   j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1起来念1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k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l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1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 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1听吧!”   5. 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5瓣花/十瓣花。”    记录与反思:   1. 儿歌《两只手》原本共有8句,前4句即本活动学习的内容,后4句主要是教育幼儿勤洗手、讲卫生,而这1内容在前段时间已给幼儿上过了。另外,我感觉8句   儿歌对于低幼儿童似乎有些复杂。因此,我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截取了儿歌的前4句让幼儿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认识手上。   2.在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听老师念了1遍儿歌后,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其中,幼儿对

1、4句的掌握最快。   3. 在最后的延伸游戏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首先,幼儿在学习了儿歌后已有1些分心;其次,幼儿可能对5和十的数字概念还不清楚,再次,幼儿还可能对“瓣”这1量词不理解。平时我们通常会更普遍地说“几朵花”,而不太说“几瓣花”这类书面语。由此,我觉得幼儿,尤其是低幼儿童的游戏必须注意使用语言的口语化,以便幼儿理解和参与。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7星瓢虫的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   2. 学习儿歌,培养幼儿朗诵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7星瓢虫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7星瓢虫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   你在哪儿见过7星瓢虫?   (让幼儿自由互说)   2.观察图片   教师:仔细看看,7星瓢虫长的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概括7星瓢虫的特征:   有两对翅膀,3对足,身体是半球形。   穿1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1对翅膀,   第2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1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   头很小,有1对大眼睛,1对触角,6条腿(3对足)。   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左右翅膀上各有3个,中间1个大黑点,左右翅膀各1半。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4.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   5.各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激发幼儿背诵兴趣。   6.教师:我们到户外去找7星瓢虫好不好?   自然结束。   附:儿歌   7星瓢虫   小瓢虫,真美丽,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数数它有几颗星?   1234567。   小瓢虫,真卖力,   1飞飞到棉田里,   专抓蚜虫当点心,   乐得棉桃笑眯眯。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蹲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练习下列发音:牛(niu),楼(lou),梢(shao),墙(qiang),篱(li),吹(chui)等。   

2、要求幼儿快速轮流地接说游戏儿歌,并按照儿歌的顺序,协调灵活地做连接大拇指的动作。   

3、培养幼儿在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学会游戏儿歌“牵牛花爬高楼”。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复习游戏儿歌,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建议这样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听过“牵牛花爬高楼”的儿歌吗?你们会念吗?下面我们大家1起念1遍“牵牛花爬高楼”。   *然后,分别请两位幼儿单独念1遍游戏儿歌,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发音,重点练习发准“牛,楼,梢,墙,篱,吹”等字音。   

2、采用示范讲解的方式,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幼儿轮流念儿歌,并迅速伸出手(拇指向上)与前面念儿歌者的拇指连接起来。   *儿歌不能念错,不能接慢,否则停止连接者游戏1次或重新开始。   *当儿歌念到“不敢爬”时,手指不要再接,大家马上蹲下念最后两句儿歌,并做吹喇叭的动作。   

3、引导幼儿游戏。   *引导幼儿练习游戏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自己连接大拇指。儿歌念到最后两句时,大家蹲下做吹喇叭的动作。   *与全体幼儿轮流念游戏儿歌,帮助幼儿熟悉游戏的形式,为幼儿自主游戏打好基础。   *请4位幼儿上来与自己1起轮流念儿歌,共同合作表演“牵牛花爬高楼”的游戏。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提醒幼儿快速轮流地顺接儿歌,发展幼儿语言的敏捷性。   

4、将幼儿每3个或5个分为1组,每组围成1个圈,每人念1句儿歌,边念边迅速伸出1只手,且拇指向上握住前1幼儿的拇指,如此轮流。如果人数少,幼儿可依次伸出另1只手连接进行爬楼活动。最后,蹲下做吹喇叭的动作,游戏结束。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1、活动目标:   

1、喜欢这首儿歌,感受春天来到万物生长的美。   

2、理解儿歌内容,能用肢体动作表达儿歌。   

3、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2、活动重难点:   

1、感受春天的没,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能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3、活动准备:   

1、视频:《花儿开,草儿长》;   

2、活动课件:《可爱的春天》。   

4、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感受春天万物生长的美。   ——春天来了,花儿草儿睡醒了,他们开始慢慢长大。   (2)初步欣赏儿歌以及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这首可爱的春天里,来了许多好朋友,它们都是谁呢?   

2、观看课件《可爱的春天》,进1步理解儿歌内容。   ——春姑娘请来了哪些好朋友?(依次出现花儿、草儿、青蛙、鸟儿、蜜蜂)   

3、尝试加入动作,肢体表现儿歌内容。   ——春天里的花儿(草儿……)是什么样的?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花儿,加入动作来念儿歌吧。   (3)学习有节奏地念儿歌,尝试用集体、分组等方法朗诵儿歌。   

1、观看课件,集体完整念儿歌。   

2、师幼分组,学念儿歌。   ——老师和你们合作,谁先念谁后念?   

3、加入动作,集体完整念儿歌。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1起的欢乐时光   2.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1起的生活场景。   3.通过介绍家人,让幼儿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说说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1起的欢乐时光    难点 :尝试从细节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积极表达与各人物在1起的生活场景。    活动准备   ppt图片 音乐《让我的家》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1本书,书里的小朋友要向你们介绍他的家人,你们想看吗?   

2、出示封面:教师;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老师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了电脑里,小朋友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我们1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呀?你们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幼儿和封面上的小宝打招呼)小宝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介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1、出现爷爷:老师问:这是谁?这是小宝的爷爷,爷爷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我们来模仿1下爷爷走路好吗?(带领幼儿1起模仿爷爷走路)   老师:爷爷要看报纸,可是眼镜不见了,爷爷找来找去也没找到,沙发上没有,下面没有,小朋友们眼镜在哪里呢?小宝帮助爷爷找到了眼镜,小宝真是个好孩子。   

2、出现奶奶:老师:这是谁呀?奶奶在什么地方啊?奶奶在煮什么呢?给谁吃?小宝吃的怎么样呢?小朋友家里是谁做好吃的呀?   

3、出现爸爸:小宝家还有谁呢?爸爸在做什么呢?(锻炼)。我们也来锻炼1下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做运动)小朋友看爸爸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哑铃)很重很重的,爸爸真是个大力士,能把重重的哑铃举得很高很高。爸爸做完运动干什么呢?在玩什么呢?(和幼儿1起玩荡秋千)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1起做动作、念儿歌。   难点: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1。 认识手。   j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1只左手,1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k找1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5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2。 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1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j1只手,两只手:先伸出1只手,再伸出另1只手,5指张开。   k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l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5指。   m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3。 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1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2至3遍。   j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1起来念1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k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l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1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4。 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1听吧!”   5。 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5瓣花/十瓣花。”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1、活动目标。   

1、阅读儿歌中洞洞的特征。   

2、体验儿歌所带来的幽默感。   

2、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3、活动过程。   (1)导入儿歌。   

1、出示图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   

2、重点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孩子在做什么?   (2)欣赏画面,感知儿歌内容   

1、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并适当地进行提问。   

2、重点提问:儿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将幼儿说到画面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4、重点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会不会出现儿歌中小朋友的那种行为呢?你喜欢那样的小朋友吗?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3)念1念儿歌。   

1、第1遍,教师念儿歌,幼儿学做小朋友的动作。   

2、第2遍,放慢速度,教师念1句幼儿念1句,边念边1旁贴图片。   

3、第3遍,玩儿歌接龙游戏。   (4)有些活动,大家快来学本领   游戏规则:老师带着小朋友学怎样吃饭的本领,看看谁做得好,为做的好给予奖励。   (5)活动延伸:请父母鼓励孩子寻找正确的吃饭方法,让孩子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小班儿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1起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每个孩子两片纸质树叶,树叶背后用纸条贴上能将手指伸入的圆环。    【活动过程】   

1、引题   

1、出示叶子。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见过它吗?小树叶和我们1起来做游戏。   

2、学说儿歌:小树叶   

1、教师念1遍。   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飘到了哪些地方?   

2、出示图谱,结合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3、边做动作边念,师幼1起看图谱1起念。   

3、游戏:我是1片小树叶   下面我们1起来变成1片小树叶,小朋友和老师1起变变变,变成小树叶,拿住手里的树叶,边做动作边念。   延伸:小树叶除了片在头顶上、肩膀上、膝盖上、还可以飘到哪里呢?    【活动反思】   开始,引题小树叶。出示1片小叶子,老师问及:看,这是什么?小朋友马上回答:是树叶。   教师总结:是1片小叶子。请幼儿跟着说1遍,为下文的诗歌做铺垫。   教师先念1次儿歌,请小朋友说说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中的内容,结合图谱,教师分先后拿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然后教师在归纳总结,完整性的复述1遍。   好模仿1直是幼儿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动静结合也是活动的阶段性过程,教师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动作上的创编,部分幼儿已经开始进行模仿。在老师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时,大多数幼儿会做动作,但要求念儿歌,只有个别幼儿能够轻轻的跟着念。   因此活动的难点还是需要不断地额加强和巩固。   在下1个环节中,游戏:我是1片小树叶,幼儿都分到2片叶子,变成了飞舞的小树叶。在游戏中,幼儿表现的还是非常愉悦的。本次活动的延伸段,教师可以直接在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或者请幼儿来说1说。可以适度扩充幼儿的创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