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敲小鼓,小班数学教案:敲响小鼓

如何引导幼儿敲小鼓



1、如何引导幼儿敲小鼓

小班数学教案:敲响小鼓



2、小班数学教案:敲响小鼓

1、活动目标   创设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的游戏情景,通过欣赏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   

2、重点与难点   引导孩子体验和表现出与教学情景相符合的情感。   

3、活动预备   1.布置1个“娃娃角”,有1张小床,床上有被子和小枕头。   2.预备1只会眨眼的布娃娃。   3.录音机和录有娃娃的哭声的录音带。   4,将各种大小不同的鼓间隔地放成大半圆形。鼓棰放在鼓面上。   

4、设计思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1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   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这1教材内容,就隐含着关心,不防碍别人的思想内涵。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语言学习不作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创设反映儿歌内容的情景,让孩子们在说鼓,哄小妹妹睡觉的游戏过程中体验,理解儿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从而引导幼儿表现出与儿歌内容相1致的情感。   这1设计力求体现发挥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使孩子们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最自然,最真挚的感情。   

5、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1)情景感知   

1、幼儿做模拟动作进活动室。   内容是“玩具兵进行曲”孩子们听着欢快的旋律,做着吹喇叭,敲铜鼓等各种带有节奏的模拟动作,选1环节的目的,是使儿童的情感迅速聚焦,进入持续的情景,感知特色的情景。   (2)体验理解   

1、体验我和小鼓玩得真开心。   (1)出示1只布娃娃,引导幼儿与娃娃打招呼。   (2)老师敲鼓。   说明:请幼儿讲讲敲几下,老师就根据幼儿讲的敲几下,表示小鼓真听话。   (3)个别幼儿敲鼓   说明:请314名幼儿讲带有节奏变化的鼓点声,个别幼儿在敲上打出不同节奏。   (4)幼儿欣赏儿歌第1段   (5)幼儿再自由玩鼓   (6)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敲鼓   老师敲鼓,幼儿听着老师发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带有节奏的变化。   (7)欣赏儿歌第1段或跟着念。   2.体验理解关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   

1、放娃娃的哭声,引导幼儿猜猜讲讲娃娃为什么会哭?   说明:可让幼儿先自由讲,最后引导幼儿讲出是小娃娃要睡觉了。   

2、哄娃娃睡觉,师生共同唱“摇篮曲”。   

3、师生共同把小娃娃送到小床上睡下。   说明:老师以自己轻轻地唱,轻轻地哄,轻轻地走,轻轻说话等言行和情绪来感染幼儿,使那种关爱他人的情绪得到扩散,从而理解小妹妹睡觉了,我们不能影响她的思想情感。   

4、欣赏儿歌第2段。   (3)内化迁移   1.幼儿与小鼓说静静话。例:小鼓你别响了,小妹妹睡觉了等等。   说明:老师引导幼儿轻轻走,轻轻地用儿歌第2段的内容与小鼓说静静话,让小鼓别再响了,把对儿歌的理解化为具体的行动。   2.老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跟念。   3.幼儿轻轻走出活动室。   说明:小妹妹睡觉了,老师带领幼儿去操场上玩,幼儿模拟小猫走轻轻离开。   (4)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教材: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鼓响3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呀呀,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小圆形   活动目标:   

1、对圆形变化感兴趣。   

2、乐意上下应接儿歌。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我和小鼓玩游戏》教案



3、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我和小鼓玩游戏》教案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1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   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   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教学隹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2、展开教育   (1)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1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1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1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1组,分2-3组)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 (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   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1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3)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3、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4、活动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童谣: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鼓响3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相似内容
更多>